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电影《流浪地球》的质量怎样? 第1页

        

user avatar   WanPlusSW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一点碎碎念和道歉

说实话,我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水平,一直是不屑一顾的,且不谈远古时期的各种噩梦,光是最近标榜着所谓大制作的《机器之血》(毕竟请了成龙)之流简直是看的让人自插双目。

且不谈特效和各种硬伤,仅从剧情上聊聊,这样的科幻作品,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而在《流浪地球》预告片放出的时候,我对这部作品依旧没有报太大希望,从预告片透露出来的东西无非就是重启地球发动机,最终再让所有人再次活下去,或许吴京还会在拯救地球的时候来一圈拳打脚踢后再卖一波民族主义。

虽然我不反感《战狼2》,而且《战狼2》确实也是一部不错的片子,但正如我在和一个朋友聊天(

@王圣童

)提到的一点,偶尔打打鸡血是好事,天天打鸡血人会变成鸡精。


因此我对这部片子不怎么看好。

不过在大年初一的时候,我还是买了三张票,和爸妈一起去看了这部作品,毕竟不管再怎么样拍,和父母去看几场电影实际上还是必须的,毕竟一年又能看几次呢?

结果看了二十分钟我就把旁边的父母忘了。

在这里我需要为自己之前所有的错误思路向这部作品道歉。

对不起,流浪地球。

这确实是大年初一最棒的“烟花”,不仅仅因为他是用推力高达一百五十亿吨的行星发动机点燃的。

2.中国味儿和气氛

很多中国所谓的“大制作”电影拍的一直没有“中国味儿”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所谓的“长城”这部作品,虽然借用了中国的背景和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但除了演员表以外,我看不出这部作品和中国还有其他什么关系。

毕竟这长城早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了。

而其他不少作品依旧是如此,要么在这方面表达过硬(比如一直被吐槽的“战狼”),要么在这方面又几乎完全西化的套用国外的风格,只是换了一层中国的皮,实际上一点感觉都没有。

但在《流浪地球》这部作品里,这样的“中国味儿”是渗透到了整个作品里的,为了强化这方面的气氛,主办方甚至将“地球发动机”给改了个名字,原作当中出现的第一部地球发动机的名字是“华北794号”,而在电影里,出现的第一部发动机是“北京3号”,看上去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实际上气氛很快就出来了。

而正如“北京3号”所带来的意义意义,后面出现的发动机都是以“城市”+“编号”的命名方式来,如果按照这个风格来看的话,笔者家的地球发动机,或许应该是“西安2号”吧。

而除了地球发动机以外,无论是已经在预告片当中出现的上海东方明珠塔和奥运中心,还有各种各样中国范儿的大城市和稀奇古怪的建筑,甚至还出现了兰州拉面这种遍布中国各大城市的小吃店,即使我们知道兰州是没有拉面的。

标准播音腔的交通员小姐姐提示音,加上所谓“北京市交通管理”的风格,这部作品我们一看到就会心领神会,因为美国人即使想拍,八成也是拍不到这种有趣的东西的。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美国人又能怎么样谈这句话呢?

电影的好坏固然非常重要,但如果这部优秀作品又是我国出产的,难道不是双份的快乐吗?

3.原作的有趣改编和一些小彩蛋

客观地说,《流浪地球》这部电影除了设定以外,几乎和原作关系不大,因为讲的完全已经是两个故事了,不过,这并不影响主创者们在原作里加上各种各样的有趣改编。

原作当中也有逃脱木星这一段,不过在这里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人类轻松逃离了木星,而电影当中的“叛逃”篇在原作当中同样是有体现的,甚至那句台词也被完美继承了下来。

我们理解所有的人,因为在已经进行了四十代人、还要延续一百代人的艰难奋斗中,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

对的,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

最终空间站撞击的思路应该来自于大刘的“全频段阻塞干扰”,在这部作品里,万年炎帝号最终撞击了太阳,为中国军队争取了至少一个周的时间。

“万年炎帝”号的十台核聚变发动机全部打开,每台发动机的喷口都喷出了长达上百公里的等离子体射流,它在做最后在轨道和姿态修正。
在“万年炎帝”号的正前方,有一道巨大的美丽的日珥,那是从太阳表面盘旋而上的灼热的氢气气流,它象一条长长的轻纱,飘浮在太阳火的海洋上空,梦纪般地变幻着形状和姿态,它的两端都连着日球表面,形成了一座巨大的拱门。“万年炎帝”号从这高达四十万公里的凯旋门正中缓缓地、庄严地通过。前方又出现了几道日珥,它们只有一头同太阳相连,另一头伸进了太空深处。发动机闪着蓝光的“万年炎帝”号,象穿行在几棵大火树中的一只小小的荧火虫。后来,那蓝光渐渐熄灭,发动机停止了,“万年炎帝”号的轨道已精确设定,剩下的一切都将由万有引力定律来完成了。

最终在这一周时间以后,中国成功击败了入侵者。

当然,个人最喜欢的其实是《全频段阻塞干扰》的结尾*,大刘从来不给敌人降智商这一段是个人最喜欢的。

而吴京谈到的的“钓鱼”和“后代”这一点来自于原作最后结尾。

每当听到这首歌,一股暖流就涌进我这年迈僵硬的身躯,我干涸的老眼又湿润了。我好像看到半人马座三颗金色的太阳在地平线上依次升起,万物沐浴在它温暖的光芒中。固态的空气融化了,变成了碧蓝的天。两千多年前的种子从解冻的土层中复苏,大地绿了。我看到我的第一百代孙子孙女们在绿色的草原上欢笑,草原上有清澈的小溪,溪中有银色的小鱼……我看到了加代子,她从绿色的大地上向我跑来,年轻美丽,像个天使……

他的搭档航天员马卡洛夫的名字可能是来自于加加林带上太空的马卡洛夫手枪,在那一段对话里,俄罗斯航天员三要素已经集齐了:马卡洛夫手枪、伏特加和加加林。

最后的“前进三”来自于哪里呢?

这个当然是《三体》了,当然,三体里用到的是“前进四”,不过还是希望“三体”能做的更好一些。

顺便说一句,推动地球、月球的思路实际上在大刘后面的作品当中出现过很多次,除了早期的作品《流浪地球》以外,无论是《吞食者》还是《三体》当中都出现过推动星球的做法。

这或许是大刘的一个有趣的执念吧。

4.没有英雄主义的故事

或许是美国大片儿看多了的原因,我并不是很喜欢个人英雄主义浓厚的作品,因为太无趣,我们都知道这个英雄会最终一路横扫取得胜利,我们也都知道对手会犯各种各样错误,甚至会出现外形电脑故意不安装防火墙或者反派基地里居然连重机枪都没有这种错误。

看多了,自然就腻了,毕竟这些片子,何尝不是所谓的“美国战狼”?

但在《流浪地球》里,这一段被完美的得到了遏制,行星发动机的重启甚至和主角没有太大的关系,即使是最关键的转向发动机,最先重启的也是其他抢救小组,正如作品当中提到的,在一百五十万人的参与下,所有的转向发动机都被重启了。

但在最后一段的故事里,全球所有人依旧联合在了一起,为一个虚无缥缈的希望努力,包括提出这个方案的以色列科学家,我们在后面不但可以看到以色列科学家,还可以看到从撤退线冲回来救援的韩国驾驶员,看着队友自杀但自己依旧转向的日本救援队,做好了回家计划最终却放弃选择了回归的俄罗斯团队,以及迅速冲上来和主角团队一起努力的英国救援队。

要知道英国距离这个地方有超过一万千米!

没有英雄主义,在所有人类的努力下,最终计划成功,自然我们也不会忘记英勇的俄罗斯航天员马卡洛夫。

这种气氛甚至让电影院观众都放下了手中的零食,屏住了呼吸来看这一段全球救援的成功。

观众们,何尝不是参与救援了呢?

流浪地球啊……

5.从希望到绝望,再到希望

这部作品是一个希望到绝望,再到希望的故事。

太阳熄灭的绝望,流浪地球计划的希望,坠入木星的绝望,成功逃脱的希望。

在流浪地球计划的两千五百年时间里,这种绝望和希望还会出现很多次,这颗地球不但要冲过木星,还有冲破土星,其实在进入土星之前地球已经遭遇到了一次危险,那就是小行星带。

而在后面地球还要冲破柯伊伯带,要冲破奥尔特星云,最终才能在漫长的2500年后,迎来半人马座的三颗太阳。

那时候人们的后代才能在希望中继续生存下去,这期间又会遇到多少东西呢?又会遇到多少不一样的故事呢?又会有多少次和这次事故一样的事故,人类又会演绎出多少惊涛骇浪一样的史诗行动呢?

我们不知道,但有希望就够了。

正如主角所谈到的一样,在这个时代,希望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 *


PS1:全频段阻塞干扰结尾:

帕克慢慢地转过身来,面对着他面前的一群前线指挥官,“请你们向坚守阵地的美军部队传达我下面的话:我们并非生来就是一支只能靠电脑才能打仗的军队,同对面的敌人一样,我们也来自一支庄稼汉的军队。几十年前,在瓜达卡那尔岛,我们在热带丛林中一个地洞一个地洞地同日本人争夺;在朝鲜的砥平里,我们用圆锹挡开中国人的手榴弹;更远一些的时候,在那个寒冷的冬夜,伟大的华盛顿领着那些没有鞋穿的士兵渡过冰封的特连顿河,创造了历史……”
“定标1500米,放!”
“我命令,销毁文件和非战斗辎重……”
“定标1200米,放!”
帕克将军戴上钢盔,穿上防弹衣,并把他那只9毫米手枪别在左腋下。这时榴弹炮的射击声沉默了,炮手正把手榴弹填进炮膛中,接着响起了一阵杂乱的爆炸声。
“全体士兵,”帕克将军看着已象死亡屏障一样在他们面前展开的中国坦克群,说:“上刺刀!”
从战场的浓烟后面,太阳时隐时现,给血战中的雪野投上变幻的光影。

PS2:这句话为原作《流浪地球》结尾。


user avatar   liu-xue-sheng-ri-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第一科幻电影,甚至说能挤入世界顶尖科幻电影行列了。

因为《流浪地球》中体现的那种以人类整体作为命运共同体的那种情怀和气度,是让很多好莱坞科幻大片汗颜的。





中国的科幻,一直都有着有别于欧美科幻的不同的文化内核。


我们看惯了“一人开挂,拯救人类”的欧美好莱坞科幻片,


我们也看腻了各种“不要最后一秒绝对不间断炸弹电线”的俗套剧情,


我们也看烦了各种“不,为了爱情,我可以不要一切”的男主救女主而把全人类置于危险境地的恶俗情节。


而中国科幻的《流浪地球》带来了一股清流






人们看完后会发现,


原来,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是贯穿全剧的英雄,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成功的结果


也不是所有失败的任务就彻底没戏了


更,不是说拯救地球只是靠着谁的一腔热血和爱情激情就可以办得到。





在《流浪地球》里我们看到了一种理念,一种将全人类团结在一起“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





我们也看到一种一直期待的场景,全球各国各民族说着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让地球和人类活下去”,团结在一起。


甚至,整部影片的高潮部分都并非发生在中国,而是远在东南亚的岛国。


那里,说着印尼语,日语,俄语,来自世界各国的工程师,救援队通力合作,才成就了奇迹。



虽然《流浪地球》是一部中国科幻,但是丝毫没有凸显出中国的地位,可以说作者甚至在可以弱化中国人的身份,而是把整个人类当做一个命运共同体在撰写。


这就和一些好莱坞科幻很不一样了。


在一些俗套的好莱坞科幻剧情里,似乎某国人才是全人类全村的希望







这些年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要,好莱坞也不得不加入一些中国面孔来吸引票房,但效果都很令人尴尬。






而这次《流浪地球》则诠释一个最美好的科幻前景,那就是全人类放下自己的政治偏见,民族甚至国籍属性的区分,而集合成同一个名为“地球人类”的集体,来思考命运的问题,来争取物种的生存。



“天下大同”,是中国人对美好社会的一个共识。也是最期待的努力方向。


在中国人理解的未来世界,不应该是充满分歧和斗争的,而是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这个,可能也是中国科幻最有魅力的一部分。


不然,你以为天安门上挂的那句口号是随便喊喊的?


不,那是中国人们最终奋斗的方向:




人的境界赢在思想格局高低上

国家也一样








坚信人定胜天,这也是中国人一个传统品性。


当大的毁天灭地的灾难来临的时候,中国人在想什么?


他们没有像犹太人那样想着远走他乡,或者祈求上天神仙的怜悯赐一艘诺亚方舟,


也没有去揣测灾难是否是上天对自己的罪行的惩罚,


而是努力去抗争。从大禹治水,到98抗洪,再到汶川地震,中国人一直在努力去应对灾难,克服灾难。






《流浪地球》里也是这样的做的。


光是建造1万个大如山峰的行星发动机,就能看出中国科幻作家的思想有多硬核。


不服就干,一个发动机不行,就造一万个。










这是行星发动机的原画设定图


这种感觉,是不是有点符合如今基建狂魔的民族属性。



笔者曾经去过东非的一个村庄,这个村庄有一条小河,河里有鳄鱼,每个月都会有一个去河边打水的人死于鳄鱼口中。而这个村子就这样过了1000多年的岁月,每个月死一个人。


我跟当地人说,如果这个村子生活的是中国人,我们会挖一条水渠造一个蓄水池,绝对不会再死一个人。


而当地人说:造水渠,哎呀,那太麻烦了。


摊手┑( ̄Д  ̄)┍



于是,就是这种喜欢硬刚困难,不服就干的中国人。


为了解决南北运输不便的问题,挖了上千公里的京杭大运河,相当于一个英国国土的长度。





为了解决洪水问题和灌溉问题,中国人造了都江堰,一用就是2000多年。





为了抵御外敌,少死平民,中国人建了长城。


一里长不够用,那就修一万里……





所以,造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就不要惊讶了。常规操作,常规操作,坐下,都坐下。





有一个网络上的段子,我觉得特别有道理


五千年前,我们和古埃及人一样面对洪水;
四千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人一样玩青铜器;
三千年前,我们和古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
两千年前,我们和罗马人一样四处征伐;
一千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

五百年前,我们和西班牙人一样游荡大洋;
现在,我们和美利坚一较长短!


五千年了,我们一直在世界的牌桌上打着麻将,而另外几家已经换过好多轮了。






5000年了,依旧活得如此硬核的民族,怎么会让自己和地球一同灭亡?


拼了!








《流浪地球》表面上是一部科幻片,其实承载着许多中国文化的内核。


当冰封的上海和北京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镜头转而就是忙碌的人流,兢兢业业工作的人们。


是一种“国破山河在”的悲怆







而当太空员视死如归牺牲自己拯救人类的时候,

又是一种“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气魄









地球从开始流浪到安全要多久?

2500年!



《流浪地球》的剧情里,地球从太阳系出发,到抵达最近的恒星新家园,需要经过2500年的时间,整整100代人。



好莱坞科幻片中,都很少有这么长的时间设定,以至于像《星球大战》那样的经典片子也要用跃迁技术来克服或避免动辄数十光年的距离和上千年的航行时间。


2500年,这是一个难以想象长的时间。


2500年前,中国还在春秋战国。


但值得感叹的是,中国人依旧在学习贯彻且应用着春秋战国时期先贤们留下来的智慧。


只有拥有长达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国人,才会去想象和设计一个长达2500年的计划。






不靠什么神仙指路,不靠什么第四维度外星人救援

也不靠什么“电脑病毒”瘫痪外星人

就靠自己的双手,和付出的汗水血水,

牺牲的人命……


同样是描绘人类对大洪水的记忆,西方人的版本是诺亚方舟,在神的帮助下幸存下来





而中国人的版本却是大禹治水,不服就是干!





而中国人的的灾难起源还脑洞更大——天漏了……

这比起神降下大雨引发洪水,硬核多了也直白多了……



中国人什么时候认过命?


所以中国硬核科幻就只问这一句话:我们是否有勇气,带着地球去流浪?


user avatar   da-zi-ran-bo-wu-g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科幻的扛鼎之作

略有剧透

影片让我映像深刻的几个小细节

真香

韩朵朵在影片开头对班长以极其肉麻说出的:“希望是这个时代最璀璨的钻石” 嗤之以鼻

然而韩朵朵在影片末尾自己却又说出:“希望是这个时代最璀璨的钻石”

韩朵朵们对这种标语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式的“励志句子”嗤之以鼻,韩朵朵们同样对这种以“恶心语态”说出这种句子的人不屑。

正因为韩朵朵们看到姥爷和cn171-11救援队队员的牺牲,看到队长和户口的绝望和努力。

正是因为她明白了这种叫做希望的东西从来不是轻而易举的。

她说出了:希望是这个时代最璀璨的钻石。

这让我想到很多现实中的韩朵朵们

韩朵朵们之所以对“正能量”嗤之以鼻

正是想扼杀那个“正能量”的“幼稚的”自己

世故战胜了理想,金钱战胜了信念。

但我相信,最终我们都会像韩朵朵一样。

正如大大说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希望,让韩朵朵们在朝鲜用鲜血和意志扛住了这个星球最强大的武装力量。

希望,让韩朵朵们用算盘做出了原子弹。

因为:“希望是这个时代最璀璨的钻石。”


让你们人类保持理性,真的很难

人总是能在各种中二感情的加持下,做出各种不可思议,难以置信的神操作

吴京对俄罗斯宇航员说的一百代人

正是中国人对家天下的期待与盼望

因为下一代,便是国人心中的希望

让人类保持理性,真的过于强人所难

但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人性。


最后

春节到了

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user avatar   cat-43-16-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的来说 很后悔带父母去看这场电影



上学时看到预告片就一直向父母安利

难得到过年闲下来带父母去看

结果 按电影里的时间线













朵朵他们大年三十还在上课⋯上课⋯_(´ཀ`∠)_

不说了 我去写作业了


user avatar   soft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强烈推荐

科幻的外壳下,有一颗中国的心。面对世界末日,西方神话是诺亚方舟、审判日、诸神的黄昏,中国神话是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从古至今,人定胜天才是中国式的信仰,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战胜的。


流浪地球原著结束语,作为电影结束的旁白就完美了。


“……我好像看到半人马座三颗金色的太阳在地平线上依次升起,万物沐浴在它温暖的光芒中。固态的空气融化了,变成了碧蓝的天。两千多年前的种子从解冻的土层中复苏,大地绿了。我看到我的第一百代孙子孙女们在绿色的草原上欢笑,草原上有清澈的小溪,溪中有银色的小鱼……”


user avatar   dong-hao-52-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零点场结束,刚到家。影片最后一小时全程高能,特效炸裂,堪称震撼,好比复联三里雷神涅槃归来,在瓦坎达大地上捶下的那一斧子时的感觉。

1.影片是最终理性与感性,或者说是人性的碰撞。人工智能“莫斯”最后说:“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性,的确是一种奢望。”

2.凸显了中国式的英雄主义,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几位主角的再勇气可嘉,在木星面前真的是太渺小了。

3.有煽情的部分和一点搞笑的元素,但完全不影响影片的最终的史诗感和震撼感。

4.中国队第一次进世界杯,就直接踢进了决赛。但总不能非得要求他捶爆卫冕冠军吧。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凌晨十二点看的首映。说实话,真的,真的真的真的非常棒了。强烈推荐!!!

在其中的中国元素,春晚和舞狮子就不说了,

违反交规扣12分,

车辆启动时的那个提示音,

“请注意,倒车”,

“我想死你们了”等等……

这些也太真实了吧。

最后moss给全体人类发布的“死亡宣告”简直体现了机械那种绝对的理智以及极度的冷酷无情,更给人一种绝望的无力感,看的是真的揪心。

拯救地球的方案真是绝了,那时候我才不管科不科学,赶紧给我获救呀!

最后太空站撞木星是多么的壮烈,看的都哭了。真不愧是大刘风格。(大刘表示:撞木星算什么,我还敢撞太阳呢!)

当吴京喊出“前进三”的时候,脑子里响起了章北海的那一句“‘自然选择’号,前进四!”

顿时,一身鸡皮疙瘩。


总而言之,强烈推荐!

《流浪地球》冲鸭!!!


user avatar   cheng-chua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放结论:视觉大大大片,值回票价。

最后的idea有丶扯犊子,不够硬,而且中途猜到了实现这个idea的最终方式,不过我还是要说:真他妈的香~

原著太宏大了,所以如我所料走的以小见大的格局,不多剧透,三十亿票房预定。

个人认为电工最适合改编上大荧幕的《球状闪电》,期待一个

————————分割线————————

吴京对屈楚萧说他会变成一颗星星的时候,我脑海中一直回响着一句话:妈妈,我将变成一只萤火虫。

2月11日更新

我还是太保守了,现在已经22亿了,说30亿的我还是图样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


user avatar   wang-wei-peng-24-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完了毒奶了一口,豆瓣8.0了,不过我觉得这个分数已经非常可以了,更何况还夹杂着很多因为吴京打1星的人。

说几个电影中我很喜欢的设计。(剧透预警)

1、地下城,电影开始的时候地下城的风格太朋克了,而且是中国风朋克,非常奇妙。黑市,混乱的街道,复古的游戏机,舞狮,街头小姐。郭帆导演考虑一下拍个朋克风的片子吧!

2、杭州城的陨落,经过主角们的努力与牺牲,还是没有拯救杭州。太真实了,在这种末日的时刻就是这样,也许你拼尽了努力,还是不能拯救哪怕一个人。无比的绝望,只能找下一个目标来麻痹自己。

3、空间站的火种计划,看到低功耗模式我就觉得不对,你空间站低功耗能帮上地球什么忙,看到冬眠我就明白了,这是要跑路。这个太有大刘的味道了,要是让大刘来写可能空间站逃走就不回来了,这种时刻保存人类文明,哪怕一个人活下去都有希望。

最后的剧情有的人说很容易想到最后地球肯定安然无恙啊。可是我慌的一匹,大刘是干的出来这种事了,人类全部灭绝他都写的出来。但是导演选择了希望,即使最后空间站的爆炸没有挽救地球我觉得也是值得的。


------------华丽的分割线--------------


我看这片之前看到8.4分觉得有点夸张,看过后走出影院豆瓣评分居然涨了0.1分,这说明随着观影人数的增加这部片子的口碑还在上升,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也许8.5分还没有达到它的上限,我很期待本片在非科幻爱好者中的口碑走向。



评论前先表明身份,看过原著,基本读过大刘所有小说,刚看过电影,星际穿越黑。


吹爆!剧情百转千折,还都在情理之中,要场面有场面,要细节有细节。最后还能完美契合的升华价值,绝了。


客观的分析,这部片子是可以拿出去的,是可以与外国顶尖科幻相抗衡的。同时其精神内核完美的提现了中国人的情怀,那种亲情,对家乡的依恋,集体情怀。这是一部真正输出文化的片子,而不是靠那些所谓的东方元素展示中国的片子。

在看到行星发动机的时候我就有点热泪盈眶了,我们居然也能拍出这种片子。随着影片的进行到最后剧情的多次转折,这几个转折合情合理,又揪人心弦,最后那一句我们选择希望把价值一下子升上去了,恰到好处热血澎湃又感人至深。人类的命运与父子亲情完美的结合。这部片子在我心中已经是同类科幻片的巅峰了。


现在叫好又叫座已经是必然的了,只是看这部片子能不能走出国门,而其他国家的人又是否能接受这种中式文化的输入呢?拭目以待

------------华丽的分割线--------------

一觉醒来冷静了一下,回想一下这部片子的缺点,评论区有一位老哥说的已经比较透彻了,我选为了精选评论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在说说我觉得有待改进的地方。

1、动作场面剪辑逻辑混乱,爬楼那段剪的很混乱,没看出来火石怎么运送上去的。后面的引爆木星地面部分分工合作的讲述也有瑕疵,令人不能很好的理解。我觉的导演组是想好这两部分的剧情逻辑了,但是可能因为准备的镜头不够或者经验不足,在如何简单快速的表达这个问题上还是需要改进的。

2、时间硬伤,从北京赶到赤道开车需要多少时间我不知道,绝对不短,你要说那个运载车厉害在几十小时能赶到那也可以。但是地球时间和空间站时间对不是就是绝对的问题了,空间站里吴京好像只过了几十分钟一样。听说吴京的戏是后加上的,我实在无法想象在加入吴京之前这部片子是什么样的。这可能也是一个无法挽救的硬伤吧,所以整片都在刻意的避开时间问题。

3、冲击波不够震撼,都说了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波了,我想看到冲击过后一片荒芜只有推进器的场景。最后这个特效实在不是很满意,这可能是时间和技术上的瓶颈吧。

中国科幻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期待看到下一部流浪地球。




        

相关话题

  《绣春刀2:修罗战场》中有哪些让人细思恐极的细节? 
  如何评价火影最后一部剧场版《BORUTO-博人传》? 
  这次疫情和《三体》有哪些惊人的相似之处? 
  如果将西方童话(动画)故事里面的人物服饰换成东方风格会怎样? 
  如何评价《三体》系列小说? 
  电影导演需要掌握怎样的基本素养? 
  奥斯卡已经 90 年,你最喜欢哪位演员? 
  有哪些很经典的影视作品的片头? 
  关于三体文明,有个问题没想明白? 
  以电影《流浪地球》剧情中全人类众志成城的那种叙事方式,来拍生化丧尸片会怎么样? 

前一个讨论
从物理角度讲,《流浪地球》有哪些地方很「bug」?
下一个讨论
小米手机为什么要低价高配?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