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对待处在“魔鬼的两岁”的宝宝?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qian-zai-rui-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年夏天,有一个周末带Den宝坐船去了趟法国的鲜花小镇,等到刷牙洗澡准备睡觉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

洗澡之前,他悠悠哉哉坐在小马桶上假装拉粑粑。我慌慌忙忙帮他做睡前准备工作。

该刷牙了,我打开他的小柜子拿出了牙膏和牙刷,还没来得及拧开呢,小马桶上“哇”的一声,吓得老母亲刚伸出去的手不自觉缩了回来。Den宝边哭边撕心裂肺的喊着“是Denden牙刷,妈妈不要拿Denden牙刷”,怕我领会不了精髓还不停用法语重复“这是我的!这是我的

好好好,你的你的,对不起对不起,道歉安抚完了之后我乖乖放回去并且把柜子关上,Den爷自己再打开拿出来。

拿出来之后让我帮他固定住牙膏体他自己拧开了盖儿,我自然而然的挤了一点牙膏在他的小牙刷上,真的是不能更自然了,毕竟牙膏此时就在我手里啊。

挤完立刻后悔了,果不其然,他还是注意到了,哭声卷土重来,台词我都会背了“Denden牙膏,妈妈不要挤Denden牙膏!”

类似的情境每天都要上演好几次。

衣服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三十几度了也要穿他自己去商店挑的黑色运动鞋,坚决不穿露脚的凉鞋。

吃饭一定要每样分得清清楚楚,不能混在一起。蛋炒饭简直就是噩梦,一定要挑出来蛋挑出来菜连葱花都要挑出来只剩下米饭才行。

自己能做的一定要事必躬亲。西瓜帮他挖成小块了?不好意思,得重新“安回去”人家自己再挖一遍!抱他上台阶了?谁让你自作多情,矫健的Den哥当然要愤怒地跑下去重新自己走上来。

定好的顺序绝对不能打乱。洗澡之前必须得上小马桶蹲一会儿,不管能不能拉出来。每晚睡前躺爸爸身上喝牛奶,爸爸不上楼牛奶瓶抱到地老天荒也绝不会喝一口。

认定是他的东西谁都不能碰,不然立刻原地爆炸给你看。

想跟你分享的时候也是盛情难却,掉地上的捡起来也要硬塞到你嘴里。

典型双标说的也是他。吃雪糕的时候得拿着喂他,就怕弄脏自己金贵的小手,万一不慎滴了一滴到衣服上必须要立刻换掉。玩沙子的时候又一秒变身泥猴子,根本忘了脏是什么概念。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儿童发展敏感期

好歹我也算是个有备而来的老母亲,关于Terrible2的理论和案例都没少看。但每当人仰马翻的时候还是要使出洪荒之力才能勉强压制住喷薄欲出的怒火。

儿童发展敏感期”,这几个字必须要像纹身一样印在脑子里!

就是靠着这几个字,才支撑我做一个宽容耐心的老母亲。哪怕已经怒火中烧了,也得逼着自己轻声细语说出来“对不起”、“谢谢你”、“好的,你自己来”、“宝宝真棒”之类自己都会起鸡皮疙瘩的话。

关于“儿童发展敏感期”的概念,本届老母亲们应该都不会太陌生。

这个理论来自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梭利:

儿童在每一个特定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蒙氏将其称为敏感期。

敏感期是一种强烈的自然行为,并且持续时间往往比较短暂,家长如何对待孩子在敏感期的行为会对他未来性格产生重大影响。

蒙氏观点认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31个敏感期。其中,对2-4岁的孩子而言,有三个非常典型且重要的敏感期:自我意识的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和执拗的敏感期。

处于这两个敏感期的孩子都像小怪兽附体,任性、胡闹、强迫症、不可理喻、一点就着。。。所以才产生了令人闻风丧胆的“Terrible 2”、“Horrible 3”、“Incredible 4”

自我意识敏感期

一般两岁左右开始进入自我意识敏感期,有的宝宝一岁半就开始了。

这个阶段刚开始的时候,即便宝宝还是经常混淆“我的”、“你的”,但他们已经渐渐有了自我意识和边界感。比如Den宝经常说“这是你(Denden)的”、“妈妈不要碰Denden东西”。

物权意识也是在这一时期萌芽的,曾经很爱分享的宝宝可能一夜之间会变成小霸王,胆敢碰一下他的东西立刻崩溃给你看。哪怕是公共物品,只要他认定那是他的是绝不会允许别人染指的。

最近每次去幼儿园接Den都看他在玩或者抱着一个球,扔出去被别的小朋友捡走了还会给他送过来,这波操作让我觉得很神奇。后来听老师说这是他认定的球,不可思议的是小朋友也都觉得Den理所当然拿这个球。当然其他小朋友也有自己认定的东西,他们的小团体好像有自己的规矩,大家还有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呢。

处于这一阶段的宝宝,理所当然地认为“我”最重要,“我”就是宇宙的中心,所有人都应该围着“我”转。如果一旦触犯了“我”这个界限,他们就像感受到威胁的小动物一样,本能地开启防御机制。

关键这套防御机制发挥还不是很稳定,有时是大声喊“不!”、“这是我的!”,有时干脆歇斯底里、咬人打人。

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只要及时制止孩子的不当行为,无需谴责,他想哭也可以陪着他给他时间冷静下来。千万不要给他扣上“坏孩子”的帽子,更不能说“妈妈不要你了”这种话。

跟这个阶段的孩子相处,需要父母很多很多的耐心,但这些耐心都会有回报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是未来强大人格的第一步,也是孩子将来立足社会的根本,保护好自我意识敏感期,并且顺势引导,就相当于给孩子的人格建设打好了地基。

秩序敏感期和执拗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和执拗敏感期可以说是一对妖艳J货,常常在一起厮混。事态的发展一旦偏离已经形成秩序的轨道,小崽子的执拗劲儿立刻就会扑面而来。

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对环境布局的要求刻板甚至苛刻,所有东西必须要待在固定的位置,一旦发现某个东西出现在了他认为不该出现的地方,必须要亲手护送回原来的位置,有点强迫症的意思。

我有点怀疑自己小时候秩序敏感期出了问题,导致现在毫无秩序感,家务不会做东西也不会摆。Den宝的秩序敏感期倒是挺治我这毛病的,家里的东西尤其是属于他的东西一旦放乱了,小小管理员都会毫不犹豫地放回去。

此外,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对事件发生的程序也会有预先设计,一旦没有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失控”的感觉会令他焦虑不安。“重来一遍”每天都会在我家上演,饭可以吐出来重新吃,衣服可以脱下来重新穿,门可以关上重新开,楼梯可以跑下去重新上,觉也可以爬起来重新睡,稍微有一点没有按照完美流程进行就一定要重新来过。

孩子在经历了秩序敏感期后内心会一定的秩序感,形成了一种固有的内在模式,一旦这种模式被打破,孩子就会焦虑不安、烦躁难耐,而这种情绪以常常以发火哭闹、撒泼打滚等激烈的形式爆发,显得极其执拗和固执。

处于秩序敏感期和执拗敏感期的孩子常常变身不可理喻的小怪兽,常常让父母摸不着头脑。但对于孩子自身而言,这个阶段至关重要。良好的符合预期的秩序可以帮助孩子适应环境,建立自信,并形成最初的逻辑感和规则意识。而秩序的错乱往往会带来思维和情绪的混乱,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当秩序敏感期和执拗敏感期到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给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包容,尽量给他们创造稳定的环境。这个时期孩子的很多要求看起来脑回路清奇,但带入到敏感期里面你会发现他的合理之处,我们一定要尽量做到尊重,即便真的有无理取闹的嫌疑,也千万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或者粗暴制止,而是尽可能耐心的解释。

同时,这是一个因势利导的好时机。对秩序的执着使得孩子喜欢有规律的生活,我们可以巧妙利用这一点,帮助孩子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睡前仪式就是一种典型代表,在我家,当洗完澡、换好睡衣、喝完奶就表示要睡觉了,睡前爸妈还会给Denden一个魔法亲亲。曾经的睡渣现在也越睡越好了,而且随着秩序的不断强化,他从躺下到睡熟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了。

美好畅想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经过很多个敏感期,2-4岁无论对我们还是对他们自己而言可能都是最具挑战的。

挑战越大对我们的要求就越高,不过刮完春风下秋雨,相信我们对孩子的理解和包容都会收到回报的。

当面对无缘无故崩溃的小崽子哭笑不得时,不妨想想儿童发展敏感期,或许就找到缘故了呢。

参考阅读:

@知乎亲子




  

相关话题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住宿学校,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基因编辑婴儿”对人类基因库的影响如何? 
  1岁以下宝宝应该看什么绘本? 
  强调「婴儿哭闹时不要抱」的「外国妈妈育儿法」有危害吗? 
  怎样引导孩子自主阅读? 
  电影《失孤》原型郭刚堂的儿子找到了,你有什么感想?防止儿童被拐卖,我们还能做哪些? 
  男性在决定辞职在家带孩子、料理家务前,需要想明白哪些问题? 
  刚出生的宝宝不能拍照吗? 
  婴儿抱在怀里就睡觉,放下就醒,怎么办? 
  有哪些养娃的事实,没养过娃的人一定不会相信?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海底捞试行免费洗头服务?服务能成为品牌的竞争力吗?
下一个讨论
个人征信逾期20次,还能贷款买房吗?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