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接下来国家会拉动哪个领域?我们该怎么把握? 第1页

  

user avatar   yuan-hao-6-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国家宏观文件每一个字都是精心推敲的,每一种提法都有它的深意,这些文字与新提法如果不具备丰富的宏观经济学知识是很难吃透它真正含义的。

比如,近几年我们屡屡见到这样的描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段描述就一直让我很困惑。

过去,我简单地把它理解为这是要管住政府那只总爱干预经济的手,明确政府权力的边界。

但是说实话,政府权力的具体边界到底在哪里,我的脑袋里是一个糊涂账。

比如,如果真的是让市场决定资源的配置,那么理论上政府应该退出资源配置的领域,为什么又提出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呢?

这种“既要……又要”的描述在我看来本身就是一种矛盾的表述。

2020年金融领域发生的几件标志性事件才让我慢慢明白过来,以上的表述内涵丰富,其中一个重点就是指向某个特定的领域——金融领域。

把上述描述套在金融领域就是这样的阐述——让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

这段描述用大白话翻译一下就是——国家已经下定决心要在金融领域打破任何形式的刚性兑付!

为什么?

大家不要急,先看看最近金融市场发生的几件标志性事件。

2 信托与债券

湖南有一家国企所属的财务公司——高速集团财务公司,买了安信信托的产品,爆雷了!涉及信托资金4亿元。

湖南高速集团财务公司与安信信托虽然在《信托合同》中没有直接约定保本保收益的条款,但在《信托受益权转让协议》《补充协议》的约定是保本保收益的约定,属于刚性兑付的约定。



2020年1月,湖南高速将安信信托告上法庭。8月,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安信信托向原告湖南高速支付信托受益权转让价款本金4亿元及信托资金及收益(收益按年利率 7.5%支付)、违约金(按年利率 10%,限定总额不超过1.25亿)、代理律师费98万元、律师咨询费60万元、差旅费9万元。

此后安信信托提起上诉。湖南高院二审认为湖南高速与安信信托这一系列操作是保证本金收益不受损失的行为,属于违规刚性兑付行为,故二审法院认为应认定双方签订涉案转让协议系违规刚性兑付行为。

最后湖南高院判决湖南高速败诉,安信信托不直接刚兑,而湖南高速不但无法收回投资,还得交500多万的费用。

大家知道这个判决意味着什么?

这是信托产业首个因法院认定“刚性兑付”承诺无效而胜诉的案件,具有标志性意义!

特别是这是在湖南长沙中级法院判决湖南高速胜诉的情况下,湖南高院推翻了了长沙中级法院的判决。

湖南省高院判决湖南省属国企败诉!这个结果本身就非常值得品味了。

其实在湖南高速与安信信托事件之前,在金融市场上还有一个让债券市场巨震的事件就是永煤债券违约事件。这个事件影响很大,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百度一下来龙去脉。

一个是在信托领域,一个是在债券领域,连续出现打破刚性兑付的标志性事件,这一切绝不是偶然!

打破刚性兑付——好吧,就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喊了这么多年,这一次狼真的要来了!

3 资源错配

2020年可能是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分水岭,从这一年开始,中国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以及个人投资者的一个坚定不移的信仰——在某些领域的投资一定会有国家兜底将逐渐破灭。




现在问题来了,国家为什么一定要打破刚性兑付这个中国投资者的信仰?

中国金融市场一直存在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一方面我国社会总体融资规模年年扩大,今年我国GDP大概是100万亿多一点,但是社融规模超过270万亿,也就是说宏观杠杆率已经超过270%,这个数据即使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是偏高的。

另一方面,在吸纳就业方面扮演主力军的中小企业却年年喊融资难,融资贵。

为啥央行放了这么多钱,中小企业也拿不到钱?

原因很简单,钱都被大型企业、被国企、被有地方政府背景的融资平台拿走了。

那么,为什么资金愿意流向大型企业、国企以及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呢?

因为我国投资者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仰——在某些领域的投资即使出点什么问题,国家最后是会兜底的!

包括——

投资者相信地方政府城投平台是金身不破的,国家最后一定会兜底的;

投资者相信央企是金身不破的,国家最后一定会兜底的;

投资者相信国企是金身不破的,国家最后一定会兜底的;

投资者甚至相信一个企业只要做到足够大的规模,即使是一个民企也是大而不倒金身不破的,国家最后一定会兜底的(因为国家担心出现群体性事件);

不得不承认,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实践中,上述领域出点啥事国家最后都出手相助,让投资者都有机会出逃(至少是拿回本金),这些案例越发坚定了市场的信仰——在某些领域投资就能实现刚性兑付!

因为有这个信仰,导致经济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金融机构就一方面对中小企业限贷惜贷,另一方面则把大量资金投给央企、国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大型民企等,造成金融资源的严重错配。




所以,如果不打破刚性兑付,中国金融领域错配的现象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严重的时候不但会扭曲金融资源的定价,甚至导致宏观货币政策(降准降息)失灵。

问题还不仅仅如此。

现在我国宏观杠杆率这么高,潜在风险是很大的,但是由于金融资源的错配让管理层对于降杠杆颇有点投鼠忌器的感觉——

不降杠杆金融风险很大,降杠杆中小企业更是要“渴死”,如果中小企业因为降杠杆大规模倒闭,那么就业就要出大问题。

现在大家明白管理层为啥要痛下决心打破金融领域刚性兑付的问题。

4 大势所趋

2018年国家出台资管新规规定,所有保本型理财产品都将退出市场,也就是说即使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也将被打破。

2019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92条规定:信托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资产管理产品的受托人与受益人订立的含有保证本息固定回报、保证本金不受损失等保底或者刚兑条款的合同,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条款无效。

换句话说,即使金融机构为了避开监管偷偷给投资者单独签订一份承诺保本保收益的协议,在法律层面其实就是一个无效协议

过去因为中国社融规模过于庞大,贸然采取激进的改革措施容易引发不可控的金融风险,所以,管理层在出台一系列打破刚性兑付的文件之后并没有强制性的立即推行,甚至影响巨大的银行资管新规也延期到2021年年底落地。

但以上措施不过是管理层希望打破刚性兑付实现软着陆,打破刚性兑付已经是大势所趋,软着陆终究还是要着陆的!

5 规则改变

最近发生的安信信托事件、永煤债券违约事件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信号,只不过债券市场与信托市场主要面对的是机构投资者,普通老百姓可能没有直观的感受。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最熟悉的就是银行理财产品。



(来源:中国政府网)

这是刚刚出台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这个文件一方面规范了理财产品的销售管理——以后理财产品只能是商业银行才能销售,其他机构(包括互联网企业)不得销售任何理财产品。

另一方面,在第二十五条第9款明确规定理财产品销售机构及其销售人员从事理财产品销售业务活动,不得“为理财产品提供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担保,包括部分或全部承诺本金或收益保障;”

现在大家理解啥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了吗?

就是国家对任何组织发行的金融产品不再兜底!

所以,我推测在信托、债券金融市场先后出现标志性打破刚性兑付事件之后,未来庞大的银行理财产品领域也会发生标志性打破刚性兑付事件!

用句大白话描述就是,未来可能出现某款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不但最后收益拿不到,而且本金也出现亏损!




未来对于老百姓而言,如果你不想承担风险,那么就只能老老实实把钱存进银行获取相应的利息,如果你希望获得更高的收益,就一定会承担相应的风险!

所以,只要承诺稳赚不赔,不管这个机构来头有多大,不管它是央企还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它们所做的承诺统统都是无效承诺。

真要出现不能兑付的情况,即使你拿出你们私下签订的保本保收益的协议,也不能获得法律的支持!

打破刚性兑付对于中国金融市场意味着过去几十年的游戏规则出现了重大改变,这种游戏规则改变将给金融市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一定有无数人为此买单,为此痛彻心扉。

所以,希望看到本文的每一位读者一定要了解这个金融领域的转型趋势,不要奢望未来还有本金安全无风险并且可以获得较好收益的投资产品与投资市场。

未来你有风险承担能力可以去投资各种金融产品;没有,就老老实实把钱存在银行里。

6 写在最后

写在文章的后面。

最近几年我觉得自己慢慢吃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丰富含义。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市场经济就是一个完全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效率优先的社会。

但是单纯追求效率的结果必然导致整个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最近几十年全世界都出现贫富分化加大的趋势。中国市场经济搞了近三十年,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贫富差距的问题也比较严重。

所以,中国的市场经济与欧美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的市场经济前面有一个非同寻常的“帽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带上这个帽子的目的就是管理层试图在传统的市场经济中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点。


在大多数领域,我们与欧美国家市场经济差不多,该追求效率的时候就让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包括金融领域打破刚性兑付,要培养老百姓投资的风险意识,让我国金融资源更能优化配置发挥更高的效率。

毕竟保持经济增长,做大经济增量蛋糕还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在少数领域,比如扶贫、乡村振兴、三农问题等等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就不是效率优先,就不是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而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通过转移支付,通过政府决定资源配置来解决传统市场经济无法解决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的问题。

这就是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丰富含义。


篇文章大家如果与我前段时间的文章《央妈修改了房地产逻辑》结合起来看,就能有更宏观的视角。


这里是@花猫哥哥,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哔哩哔哩:花猫哥哥713

相关阅读:

1.新年将有新气象: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user avatar   xia-ke-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7月26日更新-------------------

评论有几个问题,一起给答一下,今天把新型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给更了,请翻到原文最后看,自贸区再等等吧,饭一口口吃,写清楚逻辑才最重要。

1.有人我说错了,政府跟公司不一样,政府跟公司肯定不完全一样啊,他们俩只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把相似的地方拉出来便于理解而已,至于有人说我提到的相似的地方并不是,我觉得那是你只看到了表象。

2.有很多人问,对于新型产业,没法创业的普通人怎么参与。对于这个问题还真得靠自己去悟,普通人如果愿意承受风险的、又有耐心和定力的人,可以关注资本市场的这些领域相关公司,选择合适的时机进入,一直持有到相关的产业成熟转化为可消费的产品,但是不要盲目,必须要把整个行业了解清楚,产业链上什么会是最受益的行业,举个例子,2013-2014年的新能源行业,最受益的是什么?锂电池产业链,你去看看资本市场的锂电池产业链涨了多少,当然,新能源行业就不要参与了,已经铺开故事就少了。举例而已,没有资本市场经验的,也不要轻易参与,一般人定力不够,会输给自己的人性,别让我荐股,我不炒股。普通人,又不愿意冒险去创业,又没有资本市场经验,这时候你要做的,是去深刻的了解这些行业,构想出未来世界的样子,时刻做好准备,当这些行业真的起来改变社会的时候,你不会看不上,看不懂,来不及,反而可以在这新构建的社会体系中占据自己的位置分一杯羹,而不是被变幻太快的世界给淘汰。其实你回头想,因为互联网带来的机会少吗(即使是现在,互联网也在带来很多机会)?为什么什么都没抓住?他毫无准备的来,你看不懂,他发展,你只是默默看着它成长,等到哪一天他真正的消亡,你又会感叹,自己似乎错过了什么。所以对于新兴行业如果感觉自己现在什么都做不了,那就不要急于做什么,先去了解它,房地产业,现在回头看,是一个容易参与,容易发财的行业,但是当年那也是新兴行业,政策密集出台时,又有几个人去深入研究这个行业的?深入研究的最后都发财了。

-------------------以下为原文-------------------

题主先要明白一个道理,政府管理一个国家,其实就像企业主经营一个公司,公司的首要目的是盈利,为股东权益负责,而不会首要考虑公司员工是否能富起来,但是呢,公司如果能持续盈利,不断做大,那员工的收入也会慢慢提高。我们普通民众,其实就相当于这个名叫“中国”的公司员工,“中国”这家公司不管是拉动房地产业还是拉动股市,又或是拉动其他的什么行业,主要目的是为了能让这个公司规避风险,做大做强,而不是让民众富起来,经营者对全体股东负责,至于“中国”这家公司股东是谁,咳咳,我不知道,你自己想。

好,回到题目本身。题主的目的是想搞清楚国家下一步会聚焦到什么领域上,而目前已知的聚焦过的行业典型的有房地产业,那么我们的思路,应该从下面三个方向去展开:

1.回顾房地产爆发史

2.通过房地产发展史摸索出国家透露信号的途径

3.解读近期该途径透露出的信息

------------------分割线----------------------

房地产爆发史


背景

话说20世纪80年代,中国香港,日本,房价突飞猛进,其政府赚得盈满钵满,中国大陆这边看得那个眼红啊,想着,还有这么轻松的赚钱手法?批一片地出去就能赚这么多钱?我泱泱中华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得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赚多少钱啊,于是乎1989年-1993年,在海南岛搞了一场房地产试验,试试这个方法到底可行不可行,为什么选海南?因为它是一个岛,这就相当于给实验框上了一个范围圈,试验失败影响的范围也会在可控范围内。1993年,海南房价巅峰时期,平均房价炒到了7500元/平,1993年的7500元,算算吧,抵得上现在的多少钱,最后泡沫实在太严重,已经开始有侵蚀内陆的迹象,中央主动刺破了泡沫,最后一地鸡毛,海南出现了大量的烂尾楼。

由于海南房地产行业的崩塌,其实是给ZF敲响了一次警钟,之后的1994-1997年间,对房地产行业一直保持谨慎态度,房地产行业也较为沉寂,然而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一方面国内需求不振,另一方面,从日本、台湾、香港承接过来的低端制造业生产出的产品,并没有好的销路,慢慢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在这样的压力下,ZF开始思考两个事:1.如何扩大内需;2.如何消化过量产能。随后,政策上确定两条发展主线:1.对内,逐步开放教育市场、医疗市场、房地产市场以扩大民众内需,于此同时,继续发挥人口红利的优势,积极扩大制造业,并推进制造业由低端向中低端发展;2.对外,积极对接国际市场,以求对外销售制造业产品,消化国内产能。2001年,中国进入WTO,国内的教育市场化改革、医疗市场化改革、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也基本准备完毕,内需提振,国内制造业对接国际市场,从此开启了中国经济腾飞的黄金十年。当年,教育市场化改革、医疗市场化改革、房地产市场化改革,都是十分好的机会,只要你把握住了一个,就是先富起来的那一帮人中的一位。

爆发前的迹象

1998 年 住房分配货币化

1998年7月3日,国发(1998)23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2000 年 规范房地产市场

统一房屋中介收费标准

商品房买卖合同印发新示范文本

房产测量推行国家规范

2001 刺激消费 繁荣房地产市场

1 月,关于调整住房租赁市场税收政策的通知

为了配合国家住房制度改革,支持住房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房屋出租的税费进行减免。

4 19 日,关于对消化空置商品房有关税费政策的通知

2002 5 9 土地使用权转让规定 规范土地市场,

2002年5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签发11号文件《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2003 4 月,拉响宏观调控警报

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121号文件)

2003 6 月,《物业管理条例》

提出物业服务收费从04年10月1日起实行明码标价。

2003 7 月,土地市场集中整顿

7月18日、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出《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紧急通知》、《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

7月31日,国务院再次专门召开全国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电视电话会议。

11月3日,国务院又发出《关于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


2003 8 月 国务院明确将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出产业

2003年8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又称18号文件),将房地产业定位为拉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自此,房地产业彻底被引爆。在2003年房地产业爆发前,其实政府通过其政策释放出了大量的信号,只要敏锐度够高,就能通过政策去解读国家将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所以,想要知道国家释放的信号,看国家发布的重大政策,那么现阶段,通过政策能读出什么?请往下看。

--------------------分割线--------------------

近几年国家政策重心


查阅国务院近几年发布的重大政策(政策_中国政府网),仔细阅读“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相关内容,就会发现,近几年的重大政策,其实聚焦在几个领域之上,ZF已经透过其政策,透露出了很强烈的信号,特别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了“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内容,截取如下: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既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也是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实施一批水利、农机、现代种业等工程,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到2020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三大战略"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增长极。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

——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

——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发展新体制。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开放。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新的突破。对外贸易向优进优出转变,服务贸易比重显著提升,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逐步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格局。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这一系列的政策表明,接下来,中国政府的重心将会聚焦在三个领域

1.创新创业/新兴产业

2.新型城镇化,农村现代化

3.深化改革:自贸区

--------------------分割线--------------------

创新型国家

一个国家发展路径,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中国现在正处于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国家转型,国家推行各种创新技术势在必行,这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路径,而且迫在眉睫,下面给出一幅图,我叫他双s型曲线图,图画的粗糙,凑合看吧。

可以看到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产生的经济效应已经过了顶峰开始走下坡路,新的经济必须崛起,顶替住旧的产业衰落带来的经济滑落,这也就是所谓的经济换档。新的经济是什么?毫无疑问,以技术为驱动的创新型经济,ZF近两年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也不是白喊的,是有其意图的(当然,有一部分意图是鼓励创新创业,以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以供从旧产业中走下来的人再就业)。按照政策发布情况来看,国家计划中的路线是这样的:2014-2015,政策强推创新型经济;2016-2018,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发展高新兴产业;2018-2020,将高科技转化为新型消费品,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所以今年,你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始大力铺开,中国搞出了量子通信,你看到石墨烯产业大力发展,过不了多久,你会看到,无人驾驶在中国大力发展,物联网在中国掀起了新的旋风,基因工程产生突破性进展...

笼统的说创新性经济,会比较空洞,那创新型产业到底包含哪些东西,其实政策上早就告诉我们了,下面截取“十二五”规划中战略新兴创新产业相关内容,这一块就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其中,新能源汽车已经大力铺开,接下来重点发展领域: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至于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跟我们普通人联系可能没那么紧密,其技术催生出的产品也不容易成为大众消费品,可以不用关注那么多。

那说了这么多,有人可能问,怎么参与这一波发展的浪潮,简单来说,有能力创业的去这些领域创业,没能力创业的投资这些产业分享红利,当然,这说得很简单,关键还得自己去悟。


新型城镇化/农村现代化

国家所谓的新型城镇化/农村现代化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下面上一幅图解释下。

国家想要的新型城镇化是农民就近的城镇化,什么意思,就是希望农民朋友们能够在附近的乡镇安家就业,给予他们城镇户口,使他们称为城镇居民。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使得农民有饭吃,有钱买房子,农民靠什么买房,靠什么吃饭?这就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国家要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通过土地确权,使农民成为“有产阶级”,土地便是他们的产,通过土地流转政策,他们可以将手上的土地流转给企业或家庭农场主,从而获得股权或者租金。又或是有些农民想自己做大自己的农场,那么他们也可以以土地为抵押获取贷款,从而承包更多的土地,将自己的农场开办起来。

而这些只能使得农业经营的规模性得以扩大,却并不能催生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构想是,希望能促进更多的企业或者个人,投身到农产品加工行业,在农村附近的乡镇投资建厂,一来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二来可以提供很多工作岗位。

打通了农村土地,就近乡镇农产品加工,农民的居住/就业问题,但是如何吸引企业投资办厂,这也是ZF需要思考的问题,当然,政策上的优惠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在做的,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和农村物流行业,这样做的目的是打通农产品加工厂生产出来产品的销路,将其连接到大城市。

就此,农村相关产业就能全部打开,这是国家希望建设的新型城镇和现代化的农村。

那么能做什么,这个其实很多,仔细看我画的图,里面每一条线都是一个方向,需要的还是自己去悟,千万不要做的就是去投资乡镇的房子,那边的房子虽然便宜,但是已经很多了,投资没有多少价值。


今天写到这,自贸区的下次更新哈。


user avatar   zhang-san-8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泻药,简单说说。

还是那句老话,大家都富了,谁穷了?你自己都意识到现在各国都是在玩虚的,竟然还天真的指望能把方向转回来?

如果实体赚钱,谁愿意去玩虚的?就是因为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利润率低下,所以大家才都涌入金融市场赌博,玩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

帝国接下来那个领域也不会动的,不要多想,只会慢慢的拖、等最后的死亡。实际上,不单单是帝国,整个世界都是这样。


近现代的经济学发展已经严重偏离了经济的根本目的而把它变成一场政治骗局。如果说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近代经济学还算是历史特定时期一种不得以选择的话,那么以货币学派为主的现代经济学则彻底沦落为一群目光短浅打着公共利益坑骗着大众未来的骗子。

我记的西方现代经济学中有一派这么认为:劳动者劳资博弈能力的增强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而它的数据基础就来自60—70年代美帝的滞胀期间。由此,他得出了结论,想要防止恶性通胀发生,就必须提高资本的力量,尽力压制劳动者博弈能力。通过这派人的丑恶嘴脸,你基本就可以看出现代经济学都是些什么奇葩和货色了。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他选择的数据和推导逻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个结论,恐怕只要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会觉得有问题。



我曾经在别的答案中举过一个例子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高度贫富分化的社会发生通货膨胀的阈值要比一个较平等社会要高的多。

——如果我们把货币看成电压,而把社会经济结构看成运行电流材质的话。那么很显然,当电流一定时,在一个高阻(高度贫富分化)的环境中需要更大的电压(更多的货币)。

如果你这么来看的话。上面那货所开的药方很简单了,即为了保证电流的稳定,同时亦能不断增强电压,所以我们可以选择用更高电阻的材质来替换现在的低阻材质。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个逻辑推论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却是个天大的笑话。因为现实中没有那个蠢货会在布置电网有银线可用的时候却非要用铝线。然而在经济领域,现代经济学家们却是这么干的。

这就是现代经济学们所玩弄的把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且他们开的药方十有八九都是对身体其它器官有损的剧毒之物。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次贷危机后各国央行大放水却没有刺激起来通胀。因为我们经济结构的电阻率越来越高。即贫富分化因大放水更高而非更低了,所以增大电压后并没有带来电流的变大。

看似一切都很美好,一面可以大放水一面又能低通胀甚至通缩,这TM简直就是天堂。但是实际了?

实际是电网运行效率越来越低下,巨额的能量被耗散在输送上面。与此同时材质自身的高电阻必然带来输电线路的高温发热。

直到某一天“彭”的一声。整个电网终于不堪重负燃起熊熊大火。

把控着各国央行的货币学派们用了30多年终于把整个世界送上了断头台。这个时候还指望着能火中取栗一把,真的没太大的意义了。




当然,如果你硬要不信邪,赚一把赌赌命运的话,我也可以说说。

对于一个电网来说,控制电压大小显然要比更换整个输电材质要容易的多,这也是货币学派这么多年践行的东西。所以在电网着火后,统治者出于惯性的第一反应明显是关控电压。这必然带来电流的减小甚至消失,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恶性通缩。

这个时候任何资产都不能保值,切记是任何资产,其中也包括我们通常认为的乱世之王——黄金等。

而之后,你要低价吸纳在此之前被抛售的可靠资产,然后保持低调。因为这个时候往往是一个混乱期,统治者会默认普通民众“打土豪分田地”,当然必然有一小撮土豪和田地不在被打击之列。

伴随着打土豪分田地的结束以及通缩中大量债权债务链条的崩裂,整个社会的电阻状况将会略微好转。当统治者重新恢复电压后,流通中电流将明显加大,这将是一个通胀期。也是你变现之前吸纳资产的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一边变现资产一边持有硬通货。因为伴随着电压的全部恢复,电流因电阻状况的改善必然高企,而这次,统治者将会彻底摆脱历史束缚更换整体电压,即货币改革。如果你不持有硬通货,很可能就再一次被均富贵了。

而之后,你就只能把命运交给统治者,祈祷货币改革能成功,这样,你的硬通货或许能撑到下一个繁荣周期变现。



当然上面都是理想状况,在实际当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因为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导致整个社会步入全面的失控状态。特别是现代社会高度分工协作,社会更为脆弱,这种失控发生的概率更高,危害也更可怕。


让我们算算,即使一切都在预估状态中,你要经历三次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的社会动荡和两次刀口舔血的资本市场超级投机搏杀。在此期间你还要防备“怀璧其罪”和各种可能的死于非命。说实话,除过靠命之外,我想不出普通人怎么在这种状况下还能笑傲江湖成为时代弄潮儿。


所以,还是洗洗睡吧。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ETF的周线,一年就53周,差不多半年的K线就能感知出来哪些行业上行,哪些行业下行。

由于周线的步长以及流动资金的体量因素,k线展示的行业的景气周期一般在4年左右,算是比较长的啦。当然这里有国家层面的推进也有资本圈的推进。

目前看如下几个行业肯定是未来五到十年的国家层面的领域:

1,芯片全行业链

这个只要是看新闻的年轻人都知道的。

这个领域有个问题是对从业人员的教育背景要求比较高,而且属于求精不求广的那种,相较地产行业容纳的劳动人口有限。

2,新电池与新能源车

这个从国家的规划报告也能体会到。这个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不是那么高,核心是电池的配方以及车电管理,对教育背景要求不是那么专项。而且产业链很长,还有大量的服务岗位供应,最看好。

3,太阳能、风能、核能

太阳能最有发展态势,但是最好环节的是生产线制程设备的供应商,就像荷兰光刻机公司一样,旱涝保收,受行业消费环节的影响小,其他环节受政策影响大,以及市场的价格竞争强,工作岗位上会比较难受。

4,高端的医药子行业

生物制品、新药研发都是好的领域,从这次新冠看到了国家实力的竞争之激烈。新冠的影响估计还要持续两到三年,也意味着行业会有更多的实战需求,对人才和组织的要求会保持在高水平。

5,航天航空以及军事装备

目前中国一年打的火箭相当于以前三年的量,并且将会保持在高位水平,这部分属于电子类行业的子项,市场比较专项。

6,软件类

7,金融业

总体而言,三大方向:医药化学、软件、电子是现代社会的高端应用知识,有机会就投身到其中的行当,不亏的。这三大方向其实核心是广义的信息产业,所以能够充分服务于这个宏观方向的都是不错的。

另外,个人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与技能,怕也是国家社会层面的基础要求了。毕竟有可能自己所处的行业冷一段时间,其他行业会热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可以搭顺风车。


user avatar   izach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难民不是移民,中国显然不应该接收任何形式的难民,难民经历了太多人性中的极端状态,人性中的残忍被激发的更多,再加上宗教与战乱因素,为了生存难民的底线会更低,为了生存难民不惜恩将仇报、鸠占鹊巢,其对于稳定的社会有巨大的破坏性。

—————————————————————————————————

难民如果席卷欧洲,欧洲没落,欧洲储备的大量人才,中国要做好准备。

中国要为未来潜在的优秀移民提前做好准备,所有移民至少符合以下标准:

1、接受归化。接受中国法律、传统和习俗的归化,华文参加水平考试;放弃原有的宗教信仰。进行郑重的归化仪式,宣誓并视频记录这一过程。

2、有一技之长,科学技术领域优秀人才优先。优秀人才需要中国指定科研、技术或教育机构进行鉴定。

3、身体健康,无传染病。

4、在移民中国之前,没有触犯过法律(以中国现行法律为准)。

5、符合以上四条者,到中国后需要数年的准备期方可有资格加入中国国籍。

6、6岁以下健康儿童(以中方骨龄测定为准),以及符合1至4条相貌姣好的25岁以下女子。

7、宗教类神职人员、有反华行为及反华言论者禁止移民。

——世界上没有无条件的爱,以上是移民的标准。


——————————————————————————————————

另外,中国作为一个各种人均指标都较低的国家,按照“谁提出问题,谁解决一部分问题的原则”,哪个国家指责中国多,哪个国家就应该帮助中国解决一部分问题。这些国家要真金白银的给中国出钱,不出钱不帮助就别BB,还要中国人自己勒紧裤腰带独立自主的自己解决。美国作为经常指责中国的国家,我觉得美国应该尽力帮助中国,比如至少接收中国1个亿的“难民”,如果美国接收不了也不想出钱,最好闭嘴。




  

相关话题

  外贸创业做什么产品比较有优势? 
  从事经济、金融工作的人都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数据资源,运用什么软件来分析行业状态和经济走势的? 
  如果你有50万你会做什么? 
  觉得房价会跌的人是什么心态? 
  10 月份我国 PPI 大概率破 11%,全年 GDP 增长 8.2%,哪一行业增长最多? 
  假设购买的东西都是性价相宜的东西,“浪费金钱”从经济学上是否存在,还是只是一种道德上的谴责? 
  互联网保险行业前景如何?是否值得转行? 
  2021年末,我家总资产两千万,未来怎么才能保住这些资产不缩水? 
  媒体报道称沙特考虑对华石油贸易用「人民币结算」,这意味着什么?释放了哪些信号? 
  中国与日本签署本币互换意味着什么? 

前一个讨论
电影《喜欢你》里面的煮面方式真的好吃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黎明之前》这部电视剧?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