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样看待豆瓣上大量《流浪地球》的一星差评? 第1页

        

user avatar   cloud-walk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何看待?以平常心看待。

知乎,是用户平均素质最高的中文互联网大众平台之一,所以我相信知乎er都能听理解一句话的意思——

如果投票不自由,那要投票干什么?

我本人也认为流浪地球是一部好片子,有些问题,但瑕不掩瑜,我在豆瓣上打出了4星。

我相信知乎,豆瓣上的大朋友也和我一样,认为这部片子可打4分,5分,但我们表达意见进行评分的同时,我们需要尊重另外任何一个打分者投票的权力,不论打分者是因为这个电影不合他的口味,他不能忍受的细小瑕疵,还是因为任何一个莫名其妙主观的原因就给《流浪地球》一星的人,他的投票权并不就比我们的投票权更高等或者更低等,他的一票,和我们的票同样是一票。

如果我们认为我们更客观,更正确,更加掌握着真理,或者离真理更近,认为我们的票更加有效,而那些不够理性,不够客观,随意投票的人,他们的票数就应该被无效,或者被鄙视——那么同样说来,也会有认为比我们更加懂电影更客观的人,认为我们的评分不足道,推到最终,实际上只需要某些,甚至一个『最客观最正确最掌握真理』的人,商定出一个评分就可以了。

那还要投票干什么呢?

至于说对某些低分评价者的身份,动机,进行主观揣测,攻击就更加没有意思了。

今年的大热剧《大江大河》,里面有一个片段,男主人公批评一种观点——

事实是,不能就『事』论『事』,讨论『事』的时候,总先攀附上对手的『人』,即身份动机,敌我立场,搞诛心论,是我们民族在逻辑思辨体系里面的一个毒瘤。诛心论发展到极致,是民族巨大苦难的源头。

可以看一下:


就连《肖申克的救赎》也有1.6%的观众,打出一分的最低分。

是不是应该把这1.6%的观众对《肖申克的救赎》的评分消除?或者还可以更进一步,把这1.6%的观众标定为『刻意标新立异』『审美有问题』,『心智不正常』,『敌视美国』,把这1.6%的观众的对所有电影评分都消除算了。

或许还应该:

把IMDB,时光网豆瓣……TOP250电影,8分+电影所有打一分和两分的人都按这上面的标准清除掉。

同样把上面所有5分以下电影,打9分10分(五星)的人清除掉。

把看电影数量不到50的评分人的评分去除掉,他们看的太少,懂什么电影。

去掉学历太低的,没有文化底蕴,评价能准确吗?去掉……

去掉有犯罪前科,人生价值观有问题的……

去掉移民,民族立场摇摆的……

去掉出身阶级立场有问题,有阶级偏见的……

去掉不够爱国的,使劲黑国产的……

去掉太爱国,对国产电影捧杀的……

评分之前应该在网站实名认证“无精神病记录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

审查就是这样一步步以合理的逻辑建立起来的。

自由就这样一步一步死掉的。

我不同意他们的评分,但我捍卫他们评分的权利与自由。

Let's agree to disagree。

回应FAQ:

01,

我想提醒各位读者,各位评判者认真审题,问题的题目是『怎样看待豆瓣上大量《流浪地球》的一星差评?』

请注意题干里面的内容是(一星差评),也就是指所有给一星差评者。如果要把『一星差评者』(这是个全称)转换成『水军黑子』(这只是一部分),这是偷换概念。

我摘抄几个人热门答案的原话,

『杠精、跪族、精 X 、优越秀儿的聚集地。』——某答案原话

『除了我说的一星党六个心态,还有一个更加根深蒂固的原因』

——某答案已经把把一星的人称为『一星党』,剖析了一星党的6种心态,并且还给出了指导意见,认为单纯有某种心态应该给几星——别人应该给几星什么时候轮得到你来给对方决定了?

如果有人觉得这是应该的,那麻烦他现在就告诉我以及大家,哪些人,满足哪些条件有权利替他去给电影评分,而且,他不那么评分就是错误,就是精神有问题,谢谢。

『战狼PTSD』

……


这些答案的逻辑体系就是这样子的:


我认为流浪地球应该打4星,5星,至少也是3星。

很多很多很多的人,也认为,流浪地球应该打4星5星,至少也是3星。

所以一个正常人就应该给流浪地球打三星4星或者5星。

所以谁给他打1星,他就不正常。

对于那些打一星的人一定有问题:那么要么就是水军,要么是黑子,那么精神有问题,要么PTSD……


这种话语和逻辑体系,不就是『对持不同意见者的公开声讨』吗。

这就是『用语言暴力攻击持不同意见者』。

不要说我冤枉他们,他们是不是这个逻辑体系,所有可以自己去看。


这种行为,我坚决反对。


02,问:在捍卫权利之前,还是要判断一下对错,需不需要捍卫的。

答:这个说法本身就是错的。因为『但凡有统一标准的正确答案,即有明确对错的问题』,就根本『不应该使用投票评分制度』,既然使用投票制度,就不存在对错,就没有某个人,有资格断言别人的评价是错误的。他可以说他『主观』认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但他不能也没有资格『代表客观』断言这个问题。

还是那句话——如果有客观的标准对错,那要评分制度干什么?要投票干什么?

投票制度本身就包含捍卫少数意见者的权力,本身就应该捍卫『在某些人,哪怕是大部分人看起来是错误的观点的表达权』

别忘了,大部分人看起来都正确的观点的表达,根本不需要被保护。


03

问:既然你有批评他人作品的自由,那么别人也有批评你的批评的自由

答:我支持别人批评,也支持对别人批评的批评。但是我认为,1,把别人归类称为『一星党』(这是一个一网打尽的全称判断,不是部分判断。),2,认为跟自己不同的观点,不同于主流的观点就是『错误』『不正常』『PTSD』『居心不良』……。3,全称,把打一星的人归纳为各种不正常,如黑子,水军或者ptsd……类群之一的言论,不能叫『批评』,而是人身攻击。

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是典型的『对不同意见者即异见者的攻击』

这些叫人身攻击,不叫批评。

说一千道一万:

请讨论『事』,不要攻击『人』


04

我再次再次提醒大家看清楚这个题目,

请审题,请审题,请审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谢谢。

这篇问题的提问是『怎样看待……一星差评』

一星差评

一星差评

一星差评

没有看清楚,没有想明白这个词组的人请看清楚。

而不是『怎样看待……部分一星差评者的攻击言论』

『一星差评』和『部分一星差评者的攻击言论。』

好像澄清,这两个概念不等价不混同,是小学语文级的内容了。

05

在很多人强调,很多打一星的逻辑不可接受的,应该处理的时候,我顺便也想问一句,同样道理,那么很多,因为各种各样的不太合理原因,打五星,又应该如何处理?

这个问题的左右两面镜像都存在。

我们应该统一标准不能搞双标吧,对不对?

并且:

如果你赞同:『笨蛋的投票权该被取消』,那么

谁是笨蛋?

谁来决定谁是笨蛋?

谁有权力决定以哪种标准衡量某个人是个笨蛋?

如果

不合理理由的投票要取消。

什么叫合理理由?

谁来裁决是否合理?

这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只怕比评分引发的口水战还多。

有问题要解决,还是要诉诸机制,尊重规则,play by rules。豆瓣目前的处理是对疑似水军的评分“记录,但不计入平均分的计算,其他正常分数平均为得分”,这个计分机制目前看问题不大。

光吵架没有用


FAQ06:

问:现在流浪地球是不是遭到了资本上的黑水军围攻?我们是不是行动抵制黑水反水行为?


答:如果你这么想,你很大可能上是被利用了。

作为一个偶尔会涉及电影投资项目的投资人。我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太可能的。原因:


1,全国的流量明星烂片又不是同一家出的,就除非这几十个出烂片的资本方是个联合辛迪加,否则很难有一个资本方愿意一方出钱为全体烂片制作方诋毁流浪地球。这就好像村里要修路,50户人家都可以得利益,但是没有组织情况下,张三家一个人把修路的钱掏了,你觉得可能吗?

2,我们姑且相信有一个有一个资本大坏蛋中的雷锋,主动承担起针对流浪地球的黑计划。关键是他想干什么呢?

如果他是想通过在豆瓣上压低评分,降低票房让流浪地球赔钱,那么我可以告诉你这是外行人的想法。因为电影票房取决于很多因素,选题类型,上映档期,撞车题材,近期热点话题碰撞,观众心情口碑传播……唯独豆瓣,猫眼这些评分对于票房影响不是说没有,但是太小。中国电影票行榜里,TOP20里,绝大多数片子,如唐人街探案2,美人鱼,变形金刚4,捉妖记,1,2,复仇者联盟3,西红柿首富……的评分都只在6.5分附近。战狼2的口碑只有7.1分,但这并不妨碍它是中国最大卖的电影。

事实上,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这样子叫好又叫座的才是票房榜的『异类』

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的一大规律就是,电影票房跟对电影的质量的关联度并不高,不是中国特色,全世界都是如此。

再进一步说,电影的成片质量和票房只有弱关联度,豆瓣这些电影评分网站,评分对它的票房的关联度那更加是微乎其微的。

好吧,、评分对电影的票房多多少少会有那么一点影响。但是我在行业里面所看到的事情是,刷水军刷正向流量刷好评非常常见,但给人家恶意差评的其实几乎没有,因为这个投入,刷反向流量的产出率比刷正向流量还要低(原因下面会讲到),而且你分流的票房还不一定到你的口袋里,大家都不愿意干。

3,很多人不知道,电影票房这件事情,no news is bad news,就是其实不管好消息是坏消息,他最重要的是有话题争议性,能够在媒体上占据一席之地,提醒着广大观众,到电影里一探究竟。

有人经常跟我说很多人无脑的,没看过电影就给流浪地球打一星的人。

但是我其实奇怪,如果你给流浪地球打一星,是为了代表黑恶势力黑流浪地球,你为什么要这么多废话告诉人家『没看过电影』,你只要打一星就够了,什么也不说,效果不是好多了吗?

事实上,这种所谓的一黑顶十粉。流浪地球与其说受害于此,倒不如说从中得益的要多得多。

我不喜欢阴谋论,但如果非要谈阴谋论,我觉得从『受益最大』角度来讲这些黑,完全『可能』是流浪地球的宣发方或者是准备对北京文化(SZ000802)进行短线波段操作的庄家,搞的左右互搏。至少这个苦肉计左右互搏的投入产出效率,以及整个过程里面的逻辑要比某个无脑的『专拍烂片的资本雷锋』,用一种非常愚蠢的方式去黑流浪地球,逻辑通顺性高的多得多了。

严肃推荐看这个试验及论证,充分体现了知乎的优秀精神『先问是不是,然后再讨论为什么』:

zhihu.com/question/3118

4,如果说,某些专拍烂片想要躺着赚快钱的资本方就有能力掀起滔天巨浪的话。

我提醒一下,流浪地球的出品方之一北京文化是一家上市公司,市值100个亿,4个出品人,另外还有21个联合出品人,总共25个出品方,其中包含阿里影业。

请注意他们也是资本,为什么他们就是白莲花,婴儿一般,毫无还手之力?


5,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讲这个阴谋论,

原因有两个,第1个,方便某些人用这种方式把辩敌人打倒,谁跟他意见不一样,他说就这就是对方的黑水军,幕后黑手,精分五毛带路党……我一直说中国人太多,人习惯这种话语体系。

其次,很多自媒体也在那瞎搅和,以阴谋论来卖流量,没有前段时间,咪蒙工作室出的很火的那一篇《状元之死》,就是典型的例子,相当一部分自媒体,只要有流量,什么能火编什么,不管编造什么内容,罔顾事实,践踏底线,他们什么都敢写。他们的危害性在于,他们比起一般的粉和黑,很会编东西来戳中别人的敏感点。

总结:这个答案,其实我原先想好了,但是一直在想要不要贴出来。很多人对我说,在我提倡理性客观,具包容性的看问题的时候的时候,不要忘了穷凶极恶的资本正在掀起滔天巨浪。我对此只能置之一笑,对于中国资本以及电影资本上的一些问题,作为从业关联相关人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我一个月前的想法,《鬼吹灯-云南虫谷》融资方朋友圈下的对话的对话),我可能比知乎上大部分人了解的多一些深一些。各种各样的问题黑幕,不当操作一直都存在,但是,我们的市场,我们的环境,也已经发展规范到了一个阶段,不至于说完全颠倒黑白,黑手横行的世界。主流仍然是积极向上的。


我再三想给大家讲这句话。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阴谋论,没有那么多躲在幕后的黑手,有一些,但是他们小打小闹,不可能真的把天地翻过来。与这个问题相比起来,网友人群中间,不能接受与他不同的想法,不能接受与主流不同的想法,不讲道理,惯于扣帽子,讲阴谋论,不习惯于真刀真枪的逻辑的证据的辩论,习惯于人身攻击别人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07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卷入为一部电影所引发的强烈的口水战。


所收到的评论当中,除了一些恶意胡搅蛮缠以外,对我的非出自恶意的批评是我站错了边,我站的姿势不对。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我没有打算站在任何一边,我只打算就事论事,我对不讨论『事情』,而是先选择『立场』的『站队』这种事情深恶痛绝。

我的观点如下,我誓死捍卫,评分的权利,管他是评分1分还是5分,不论这个评分的原因,立场和审美角度,这是豆瓣设计的系统,有意见,找豆瓣,要做修改,找豆瓣。实在不行,你可以用脚投票,不玩豆瓣了就是。

除此之外一个用户和任何另一个豆瓣用户就只是两个自然人的关系而已。

从自然人关系出发,我反对任何人身攻击,不管人身攻击的缘由是什么,人身攻击就是错的,不管是对一星派的攻击,对五星派的攻击,都是错的。

都是错的,都是错的,都是错的,我看有些人就是没办法好好听人家讲话,如果不重复三遍,他就压根不会往眼里去。

另外,我觉得要普及一个基本常识,就算动机是出发点是善良的,并不代表一切行为都自动获得了正确标签。确实善良或只是自认为的善良的出发点,加上错误的手段,仍然是错误的行为和错误的结果。

在我最近一次刷新的时候,流浪地球的评分已经降到了7.9分。

估计又有人更加声嘶力竭的喊了,什么资本黑手论,什么杠精论,守护论又要展开新一波舆论聒噪。

我真想说一句,闹够了没有?

我觉得流浪地球是一部好电影。同时我相信他的评分这样子被拉低,有很多人给一分,绝不是有些人所说的总有一些资本大鳄的力量在亡我电影工业之心不死,也不是说中国这么多的观众,就真的非常不喜欢流浪地球。

最喜欢把某某某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这种说法挂在嘴边的是曹县,最喜欢大谈各种黑恶势力密谋摧毁摧毁电影工业这种论调,是那个拍出逐梦影视圈的毕志飞。

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人亡你之心不死,哪有这么多敌对势力?

我相信很多人,仅仅就是反感『因为大多数都觉得这是一部好电影,所以谁不觉得这部电影好,谁就有问题。』那种言语暴力的压迫。

很多人,就是反感有些人,将打一星和五星这种一个电影评分的个人自由的小问题,上升到是不是要背叛革命的大是大非一般高低的重大问题,用最激烈的言辞,和最黑白分明,大义凛然的形象,要求别人站队,所引发的反弹。

『杠精、跪族、精 X 、优越秀儿。你们即不理性又无智慧,你们不配评论任何事物』

我不知道看了类似的攻击性评论之后有多少人会痛哭流涕痛改前非的给流浪地球打上五星好评。我相信,觉得:a,有这么多无脑吹,把这么一部不够好/平庸/烂片之作吹到天上去,不行我要打一分平衡一下,捍卫公平。b,妈的,这年头没办法投票评大哥没办法投票评老板,评一部电影的分的自由都没有?滚。一分。

这样的人恐怕更多吧。

这真叫一粉顶10黑。

敌人从来没有那么多,很多敌人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而且敌人越多,越是觉得自己声嘶力竭捍卫xx的态度不能动摇,于是乎创造出更多的敌人。

这就是所谓的『激进的螺旋』

我倒是建议五星党也好四星党也罢,整点有用的行不行?

在朋友圈里,昭告天下,号召大家去看流浪地球,是不是要比在知乎也好,豆瓣也好,一行一行的写评论跟人家吵得面红耳赤声嘶力竭,现实中却一点水花打不起来瞎喊强多了。

我已经做了,给你们看一看。

zhihu.com/question/3117


如果说在网上跟人家吵架吵得热火朝天,几千字几万字,打字的不亦乐乎,现实中却连个朋友圈都不肯发,那你能让我怎么想呢?

我只能认为其实他们根本不是真正关心流浪地球,只是喜欢找茬跟人吵架的喷子罢了。


user avatar   cai-zuo-s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人截取了豆瓣2010年后(老电影可能有情怀分,10年后又是中国电影票房爆发期)7.5-8.5分(流浪地球上下0.5分)评价数5万+(防止太小众的电影刷分)的电影,总数为286。

流浪地球豆瓣评分8.0,两星占4.2%,一星占2%,而这些电影中两星平均为2.28%,一星平均为0.54%。两星率超过4.2%有11部,占总数0.038,一星率超过2%有3部,占总数0.007。

如果再筛选7.8-8.2之间的电影,除了<路边野餐>,流浪地球的两星一星占比都是最高的。

(手工输入,可能有误差,但不影响结果)


user avatar   gao-yang-t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破2k赞了,感谢各位,新年快乐ԅ(¯ㅂ¯ԅ)

---------------我是战忽局临时工----------------

感谢知友 @战忽局临时工 整理了更为详细的清单,结论是无论是二星率或者是一星率,流浪地球都远远偏离平均值。

@战忽局临时工 截取了豆瓣2010年后(老电影可能有情怀分,10年后又是中国电影票房爆发期)7.5-8.5分(流浪地球上下0.5分)评价数5万+(防止太小众的电影刷分)的电影,总数为286。
流浪地球豆瓣评分8.0,两星占4.2%,一星占2%,而这些电影中两星平均为2.28%,一星平均为0.54%。两星率超过4.2%有11部,占总数0.038,一星率超过2%有3部,占总数0.007。
如果再筛选7.8-8.2之间的电影,除了<路边野餐>,流浪地球的两星一星占比都是最高的。
(手工输入,可能有误差,但不影响结果)。

无论大家是喜欢还是厌恶,都无法否认这部电影是中国科幻电影史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无论最终结果将中国科幻导向何处,我们选择希望!

---------------以下是第四次修改-----------------

另外评论区出现一位觉得流浪地球不好看的并且告知原因的,这可能是之前忽视的原因:电影宣传的时候是一部“硬”科幻片,硬核观众抱着硬逻辑和苍凉的原著风格去观看,然而得到的是一部更倾向于灾难片的电影,科幻的“硬”更多的提现在了背景设定上(其实背景描绘和细节描述真的挺硬核的,只不过剧情为了求稳没有在这个方向深挖)

---------------以下是第三次修改-----------------

四星三星比例逐渐恢复正常大幅度增加,然而差评比例在评价数量上升的前提下并没有稀释,反而二星还有所上升,增加幅度大致为4星+0.2%,3星+0.5%,2星+0.7%,显然不符合正常的曲线,以至于增加的曲线是以2星为顶点(也就是说增加的影评主要集中在2星差评),这部电影再烂也没烂到不及格的地步,中间发生了什么确实值得思考。

---------------以下是第二次修改-----------------

我选取的电影基本都是评价在20万以上的看的人比较多的电影,以示公正。可以看出所有的电影基本都是处于正态分布的曲线,但是很明显,流浪地球的打星曲线是一个扁平状态,其他8分左右的电影基本都是4星占了50%左右,5星占了30%,3星20%,剩下不到3%给了差评,一般1星是不足1%,甚至不足0.5%,而流浪地球的曲线在2星和1星甚至到了5%。

一般来说,打三星的观众比较能反映对这电影的评价状态(总评分大于5分的情况下),因为打三星的观众基本都不是极端观众,属于可以认真评价,觉得不是很适合,但是总体还能接受。可以看出流浪地球的在这一项比较正常,属于8分左右电影常规的三分打分水平。下面上几个电影的评分来佐证我的观点。

可以看出总体来说,二星三星率确实对分数的影响非常稳定,我上面的电影是随机抽选的(可惜我不是程序员无法扒下数据,希望有大佬能帮助我一下),基本上满足18%左右的在8.1,25%左右的就在7.7分左右徘徊了。因此起码小破球的分数目前来看至少是正常的。

但是流浪地球的影评还是过于奇怪,因为1星达到了2.1%。毕竟山楂树之恋在获得2.2%的1星同时,还有9.7%的二星和47.4%的三星,显然曲线再扁平也不至于扁到二星3.7%到一星2.1%这样。

此时可以证明,大概率有80%以上的一星和二星是故意给的。

显然用差评几乎没法找到合适的模型了。但是高分段曲线能找一些对应的影片。

是不是发现有意思起来了:有着流浪地球这样的四星和五星的电影曲线的,15%左右的三星评价比例是比较正常的,也就是说这部片子很多人应该给四星的,给了五星。所以部分打五星的也没有足够的“客观”,很多人也已经承认是因为刷低星太多才给了五星。

另外一部有这个待遇的大概是这个

希望中国电影越来越好,不让让主观情绪淹没了真实的评价。


user avatar   cang-shu-laq-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件事情很有意思。

恕我冒昧, 打了一星的朋友,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关心电影到底如何了。

或者他们一开始就不关心。

如果谈论电影的话,那么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会打出一星的。就像五星是对科幻电影事业和优质市场趋势的鼓励一样,一星其实是对自己不满的爆发。

这时候的一星,其实是一种愤怒,是一种站队,是一种构建了敌我关系后对敌人的抗争。你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分人的刻奇与自我感动。

是你凭什么能打五星我就不能打一星?

他们从心理上,分出了敌人和自己。

对于不少人而言,电影如何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只是要于敌人战斗到底,出一口心中的恶气,维持自己的尊严。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一开始以为豆瓣和知乎用户是重合的,这个观点伴随我很久了。现在看,两边或许有很多重合,但确实又是有极大不同的。

电影争论的开始,其实不是两方对电影态度的不同,而是因为两方一开始就不一样,不一样就会互相不理解,互相不爽对方,误解对方。

借着一部电影,爆发的不爽已久的战争。

我很好奇这两方各是什么样的人,有个画像就好分析了 。

再进一步,这其实是对互联网电影评价标准的共识来源和话语权的争夺。

电影评价体系其实很难说具有一个合法性的来源,不论一个影评人和你说什么,你问他为什么这样制定标准,为什么这样评论。

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半你会发现,其实电影评价体系很脆弱,所谓的各种体系标准都是源于一部分人的共识或者来自于其他领域的渗透。

豆瓣一星和五星,豆瓣和知乎就这一部电影的分歧,其实是两部分人对未来电影评价体系来源的那个共识的争夺,就是在争夺解释电影的权利,从而争夺未来一段时间这一领域的话语权。

一开始很有可能是一方的做法(五星评价,一星下的评论,大量的反对之前电影标准的讨论)对另一方构成了宣战。在挑战一方的话语权和利益。而另一方对自己力量的宣示,却并没有收到满意的效果。

此时,流浪地球的电影讨论并不是在讨论,而是战争了。


战争还要讲道理就是傻。


朋友间讨论才要理性,

战争只需要赢。




群体间的战争,

两部分人的话语权争夺,

其实对大多数用户个人而言,表现出来可能仅仅就是毫无意义的站队和怄气罢了。

互相不高兴,互相觉得对方不可理喻,互相觉得对方是组团有预谋的迫害自己。

您啊,

真可爱。



以上 。


其实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在和什么争斗。

可惜没有用户情况(。・ω・。)ノ♡

祝双方都能武运昌隆。



另外,这里没有讨论水军的问题,因为一来我相信水军并不是大多数,二来水军的数量和比例其实应该是可以找一个衡量标准然后计算比较的,但是工程量比较大。


以及,我一直觉得影评人怪怪的,也说不上哪里不对,就是感觉怪怪的(/ω\)

不过种瓜子终究比割韭菜好啊。


P.S.

看评论区,让人类保持理性是一种奢望(。・ω・。)ノ♡。


user avatar   zelong-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泽龙


因为资本家以及资本裹挟的娱乐圈炸锅了,吴京断了多少人的饭碗,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们不懂?

这件事说来是这样的:以前的娱乐圈资本家们每年一到节假日就端出不止一碗屎,然后告诉中国的观众,这是你们应该吃的,然后有一些人嫌恶心走了,但是无所谓,反正总有不少人被裹挟着付钱吃掉。大家肯定有过春节、国庆档和朋友/家人/小孩一起去电影院,在买票的地方大部分人都说“我随便吧”,然后有一些觉得XX综艺拍的电影版或者有XX当红鲜肉的电影还不错想去看,然后大家就一起买票进去看了,结果发现是一部烂片,隔天连看了什么都忘记了的经历么? 就是这种感觉。 曾几何时他们做的就是利用热门的IP、最快的速度制造出一部电影,然后找个好档期上映捞一笔,至于观众觉得好不好吃,who cares?反正钱捞够了就完了呗。

前几年的时候,中国观众的钱是多么好骗。 投资1个亿,其中8000万用来请一个热门“鲜肉”来剧组拍一个星期戏,然后剩下其他演员和整个剧组用2000万,时间4个月,火速拍电影、火速杀青、火速进入宣发阶段、火速上映,利用黄金周和春节档火速圈钱。捞钱的同时完全不管做出来怎么样,反正快就完了,资金回笼快,收回成本+票房赶紧出下一部,这就跟碧X园造房子一样,一天半造一层的速度往上面摞,火速造好火速开盘火速收钱,反正资金快速回笼就得了,质量问题楼垮了都是小事,反正死人就赔钱、被人骂就发通稿,买水军洗,网民是健忘的。 这是对资本最好的时代,也是对影迷最差的时代。

直到这个男人的出现....(当然不仅只有他一个,很多优秀的导演、编剧、演员都在用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但是为了搞笑效果,还是这么写了,哈哈)

2015年战狼1出现了,票房5个亿,在当年的电影市场平地一声雷,但是因为这部电影相对而言还是没有动资本的太多利益,就是普通的弘扬血性、正气的电影、制作虽然好,但是对他们没太大威胁,所以当时只出现了少数水军刷差评谩骂,也算是正常节奏黑。 但是2017年战狼2一出来资本家们就炸了,因为他在动他们的饭碗,从2017年资本家们买通告骂吴京,骂战狼,“爱国贼”什么都来了,为什么? 就是为了把这种颠覆自己捞钱的模式的苗头熄灭在萌芽阶段。这一次《流浪地球》上映,直接给中国电影界一个核爆级别的打脸,都说中国的市场不接受这类作品、技术做不出来这类作品,在《流浪地球》上映之后大家才发现根本不是这样,而是这样捞钱麻烦, 4年捞一笔十几个亿和4个月捞十个亿,换做各位自己你们会选哪个? 但是《流浪地球》这么搞直接让他们4个月捞一笔的模式玩不下去了,他们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就好像你去公园玩,中午饿了想吃饭,到餐饮区找了家看着不错的馆子,资本家给你端了一晚屎,但是你环顾四周发现其他家卖病死猪肉、长毛的土豆、死老鼠,你要么继续饿肚子要么只能吃这些。

你生气、你气炸了,你质问资本家,TM这么贵、这么多钱你给我吃这个? 资本家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开始跟你痛诉公园管理方给大厨的厨艺创造加以限制,各种菜谱不让用、食材不让用,大厨们都是“戴着镣铐跳舞”,能端一碗屎给你都不错了,你要么挨饿要么只能捂着鼻子吃一碗,很多人皱着眉头走开了,但也有很多人捂着鼻子吃了一碗...有些人抗议,资本家说你们爱吃不吃,反正地段我最好、门店我最漂亮、广告我最好用、还有当红鲜肉代言,总有人愿意买单,不少你一个,我总能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这个男人告诉你们,你们花同样的钱不仅不用吃屎,还可以凑一桌满汉全席,他用心做饭,你们花的钱他大部分用来采购好的材料、找好的厨师、买好的厨具、用心烹饪,做出一锅满香四溢的菜给你们吃,这桌菜就叫 - 《战狼2》 。(当然这里不仅仅是《战狼2》,其他国产电影《红海行动》、《嘉年华》、《药神》等等都是很用心的作品)

那么隔壁卖屎的资本家看着这样子是不是得炸了呢? 花同样的钱能吃到满汉全席,谁还去吃屎? 吴家餐馆赚的盆满钵满,隔壁老王家却门可罗雀,老王不干了啊,你TM砸我饭碗,那我找人去工商局、卫生局、质监局投诉你,找人散步你把死老鼠肉、病死猪肉兑香精色素当新鲜肉卖的消息,反正黑你我又没什么成本,花钱雇点水军罢了,把你搞下去我好继续卖屎啊,谁叫你动了我的利益...要是这样还搞不垮你,我还要到网上找人骂街,我还要联合其他店一起搞你,让你搞不下去....

打一星不算什么。等过了这段,《流浪地球》热度下去之后,没有了大家的关注,他们就会开始动手了,例如继续不断给《流浪地球》刷低分,过一年大家回来看会发现这部电影只有7.X甚至6.X分...把这部电影批臭,然后网上买通告继续骂吴京,买通各种渠道不让这样的电影上映,减少他们的舆论影响(这次大球是实在压不住了才迎来一波井喷),让自己能再多捞几年。

上面这样就是资本裹挟的娱乐圈的样子,臭不可闻。 上面说的资本裹挟娱乐圈圈钱的例子发挥到最极致的时候就是2015-2016年,当年拍的综艺大电影吃相还要多难看?这里有一个高赞回答,回答得非常好,详细介绍了资本和电影行业的关系以及综艺大电影的由来:

上面这个被人投诉了,所以7千多赞的回答就被和谐掉了,答主保存了备份,大家可以在这里看看:

综艺大电影...刷新三观的圈钱节目:




最后,我想说,我们一定要支持战狼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这样的电影,有我们的支持,整个中国的观众的品味才会被培养得越来越刁,你看现在的欧美,敢这样明目张胆给观众灌屎的导演有几个能赚到钱的? 只有我们中国观众的品味越来越高、欣赏水平越来越好,那些烂片才赚不到钱,市场才会把他们淘汰掉。


最后,作为一个大刘粉、吴京粉,我就不匿了,随意评论,骂街我就举报,顺便给我涨涨社区信用分。

=====================================================

2月10号更新:本文发出之后24小时就突破5000赞了,首先感谢大家的抬爱,大家给我点赞证明确实觉得我说的有一定道理,也是对我想法的肯定,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另外关于上面链接失效的状况,原贴作者跟我联系了,说重新编辑完了之后会发给我链接,我会贴到本文后面。

===================================================

最后你们自己看看豆瓣上一篇典型的黑文,给打了1星...这TM得带着多大的恶意才给人打一星啊,还有没有点底线了?

说电影垃圾的,给你5000万美金你去拍一部? 这部电影很多不符合现实的地方,刘慈欣在写作的时候就已经说了,他都知道这些不符合现实的地方,但是后面这么写纯粹是为了艺术做妥协,这部电影主要就是要表达 - “全人类汇聚成一体”的精神,就好像电影中的“饱和式救援”,41万人为了启动赤道上的几千台发动机,我们看到主角这一行人抵达都死了这么多队友,其他队伍呢? 41万人最后能剩下多少? 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几乎所有的人,包括救援队和主角们,对自己的牺牲有没有半点后悔,否则这41万人早就躲在地下城不出来了,明知大概率会死还要为了一丝希望拼上自己生命的人,值得我们尊敬,而这,才是本片的主旨。这就是电影要表达的那种为了人类延续而牺牲自我的精神。

PS:这里有一篇文章专门讲行星发动机不合理的地方,对于死硬理性派,可以看一看:


有些认说2%的一星不算多, 那你去看看这个表单上面相似评分的电影的1星和2星占总数多少是正常。

你就会明白这里面肯定有人在操纵评分了, 因为这个评分不符合统计学规律!

=================================================

感谢知友 @紫慕风华 的分享,这应该就是那些打1分的人的真实想法...大家看看就好(手动狗头)


最后, 随便挂一下个人博客,没事可以来看看哦主页 | 小狮座的留学空间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句话,人心有高低。虽然我住在杭州,是剧情中最惨的城市,观影小朋友闻听岩浆倒灌当场吓蒙,但这丝毫不妨碍这部电影确实很好,无论制作还是剧情结构,基本流畅自如。也许在“科”这个方面,它存在一些瑕疵;但在“幻”这里,它还是讲了很圆满,很完整的故事,这足够了。

如果硬挑毛病,我觉得有两处未来可以考虑。首先,这电影和原著,基本就是两码事。刘的作品有个特点,就是不是非常具象,读者有时甚至会怀疑,是不是他的文笔传达不出他的思想架构。总感觉他不是作者,而是听来了故事,在复述,中间还忘了一些细节。但刘的作品不管过程怎样,结局基本都很明确,就是50%反思过往+50%放眼未来,这样的设计,就让作品同时有了今天和未来的意义。但影视改变中,编剧大大降低了反思这块,只有吴孟达提了一句,结果最后呈现的是10%反思过往+40%亲情+50%憧憬希望。这样的设置虽然更惊心,但看过之后没了思考的空间。好的作品应如迷宫,格局既定,但参与者发挥皆不同。这个瑕疵,我觉得可以扣一星。

第二,《战狼2》中吴京的人物设定略有僵硬,特别是最后一段,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偷懒。好的作品,你需要用人物的动作,语言,环境,去表达你的意思,让观众自己感知接受。例如描写秦钟,一句未语面先红,大家会懂。而不是直愣愣告诉观众,主人公在想什么,是怎样的人,那是说教,不是描写。《地球流浪》中,吴京戏份不多,但多少还是有点《战狼2》中影子,他的这个角色,和其他人不同,其它角色都是行为表示心理,但他都是语言表示心理。这是设定原因,算不上瑕疵。但用这么笨的方法讲故事,可以拍出好片,但绝对成不了传世佳作。就像安迪不能用嘴说凿墙一样。

如按照五星标准,即便再苛刻点,给三星也差不多了。因为观众看电影,无非就是等待结局,这点导演准备好了,就基本对的起观众的票钱,也值得一个公正的打分,多出来的,其实都是惊喜。但作品本无异,人心有高低,社会一大特点就是多样,有人公勤诚朴,有人恨人有,笑人无,所以打一星的,其实没什么难理解。


user avatar   sheng-you-suo-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点不一样的吧,我对豆瓣短评和长评的热榜一直以来都很不解。

大家在豆瓣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质量还不错的影视,但其评论区榜首总是被那些评一星且故意引战的人占据,而相对客观评价电影的人却排在他们的后面……

PS:我知道不存在绝对客观评价,但至少喷子引战和影评是两码事吧?


我起初以为是不是大家都更赞同反大众的观点?

后来发现被豆瓣"文青"天天喷的知乎就挺好的,热榜最起码是理性讨论作品的。知乎撕逼当然也有,还不少,但至少不会搞的社区氛围乌烟瘴气,不堪入目。

所以我就纳闷了,榜首不应该一定程度代表着大众的倾向吗?如果豆瓣的用户就喜欢给这种无脑喷高赞,更赞同这些一星的观点,那这些电影又怎么会拿到如此高分呢?

而且更诡异的是那些一星的赞数权重还低于后面的人,所以这里不是很懂豆瓣的影评推荐机制……


到这里,大家不要误会,我不是说不允许有一星二星和吐槽评论的存在,毕竟我们都有各自的喜好,很是正常。

我所讨厌的是豆瓣推荐机制纵容这些无脑黑、无意义的引战评论排在最前列,搞的评论区整日互相对骂,乌烟瘴气。

真的,豆瓣是还可以,它在很多方面做的不错。

但现在我已经不太想在豆瓣上看影评了,因为无脑黑吹与四处引战的人实在太多了,且豆瓣官方对此毫无作为,甚至可以说是无比纵容,毕竟它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对骂热度。

那么也就怪不得越来越多导演说豆瓣故意黑他们。试想,如果你辛辛苦苦拍了一部还可以的片子想看一下大众的想法……

结果一进豆瓣看到影评区净是些胡说八道,什么为了平衡一下打低分,搞笑呢?这样的氛围,你可受得了?(烂片不在此讨论范围)


另外觉得《流量地球》此次评分正常的可以看看 @战忽局临时工 统计的数据,一星二星率明显很不正常。

如何评价《流浪地球》豆瓣评分从8.5分掉到7.9分?

zhihu.com/question/3113


还有豆瓣的交互体验能再渣一点吗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7523439597907968



豆瓣最新回应说是不存在花钱改差评这回事,具体来说也就是有人搞恶作剧反串黑。

这时候就有人跑过来说我冤枉豆瓣了……

请搞清楚,我恶心的一直是一部作品明明高分占绝大多数但主页会一直以挂一星差评为主的推荐机制,一部近八分的电影前列净是一星与引战评,尤其是国产片。同时点过的赞不能取消,改评分后之前的赞数依然保留这种问题也是存在的好吗?

当然你喜欢这种机制,那是你的自由。

还有整个讨论氛围,除了撕逼还是撕逼,一天天互相对骂。

当然你喜欢这样的氛围,那也是你的自由。

另外,流量地球的一星二星率就是不正常,其他答主已经分析的很彻底了,同时单就短评里70%差评,某些喷网民是暴民的大V能不能解释一下这种神奇现象?

究竟谁才是暴民?


user avatar   Kuha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评分,而在评论。

豆瓣的机制不care一些特别偏颇的评论被顶得特别高,特别是在有人组团顶的情况下。

公允地说,豆瓣的很多电影页面都有这种情况,但不混豆瓣的人一下点开特定电影的页面,发现被顶得特别高的评论非常偏颇,他自然会得出这个网站不客观的结论。

如果顶在前面的评论都比较客观而不是情绪用事,那么不会有太多人在乎具体的分数是7.x还是8.x、打一星的是1%还是2%,就算有人想带节奏也很难带起来。

但是出于豆瓣的机制,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认为热评是打分者意见的总代表,那么在看到一些特别吸引眼球、满是情绪和谩骂的差评之后,他们会认为这些差评可以代表所有打低分的人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分数对他来说会变成豆瓣不客观的佐证,从而造成很大的连锁反应。

这个机制有几个待修改之处:

1、短评没有踩。这个很早以前就有人说了,直接导致各种经典名片页面上挂着一些内容特别荒谬,或者特别情绪化的短评。

2、影评故意刷踩和赞的问题。豆瓣自称对打分水军应对得很好,这方面也应当用同样的态度应对,否则和水军刷分对网站的伤害没有什么区别。

3、如果用户对影评的观点分歧特别激烈,这样的影评也不应该得到很高的权重。在电影页面这种地方,合理的机制应当使四平八稳的评论得到的权重最大,因为当一个人点进电影页面的时候,他有很大的可能是想看关于这部电影的资料,而不是想看关于这部电影的撕逼。

然而,豆瓣现在正好相反,越是极端、刷分、撕逼的短评和影评就越会出现在页面上。这一情况的弊病想必不用多说。

4、补充一下。评论修改打分之后赞数应当清零。骗赞数改分的那件事我不了解,不过即使为了防微杜渐,也应该补上这个漏洞。


user avatar   bf109bs-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电影成不成功,看一个事情就行了。

有没有同人本?

有没有表情包?

有没有人深挖沙雕细节?

你看看这都几天了,

《疯狂外星人》,《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

有表情包和同人本吗?












师爷,给大家翻译(瞎说)翻译(瞎说),什么是惊喜!

谁还在乎豆瓣,流浪地球一周票房都破20亿了。

“豆瓣?它值几个票房?” ——斯大林

——————

听说在豆瓣上5K+赞的评论把高星改成一星就能得400元。

实不相瞒,我非常心动。

这样我可以再去多刷几遍《流浪地球》了。

——————

我更正一下,豆瓣其实还是个挺吊的软件


user avatar   wang-tao-tao-91-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电影我看了,感觉很不错,也非常感人,最后吴京死的时候,非常催泪。

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就这么简单,没必要过于抨击。不能因为吴京演的,没有美国人参与,就上纲上线。

实事求是地说,我对《战狼》也不感冒,也认为美利坚科技天下无双,我更知道电影里面bug多多,但这是一个科幻电影啊。科幻电影本来就是想象啊。

一倍构思如此巧妙科幻世界难道不吸引人吗?对于一个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很好看,这就够了。

其他意识形态不重要。

最后,我严重怀疑是同业竞争者的水军抹黑




        

相关话题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如何用一句话证明你看过《流浪地球》电影版? 
  如何以最骇人的文笔写出日本福岛排放核泄漏废水后发生的故事? 
  为什么我感觉现在中国拍的电影还是缺了点什么,不管是流浪地球或者是哪咤,你们觉得呢? 
  如何评价 2020 版《花木兰》? 
  《三体Ⅱ 黒暗森林》2020年6月18日在日本发售,反响如何? 
  如何评价电影《爵迹》? 
  电影《007》对美国电影有哪些贡献? 
  为什么《让子弹飞》最近又火起来了? 
  《流浪地球2》开拍,你最期待的情节是怎样的? 

前一个讨论
欧洲史中安茹家族的影响有多大?
下一个讨论
电影《流浪地球》里赵今麦饰演的女主韩朵朵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