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大家乐于见到《流浪地球》票房大卖? 第1页

        

user avatar   tigerzhu-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人就是张艺谋所说的那种“现在一个影迷一个月观看的电影数量超过80年代北影导演专业观影数量”的影迷....

在《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流浪地球》出来以前,作为一个影迷内心是恐慌而挣扎的,甚至一度已经“投降”了。

因为我发现,在美国强大电影工业(好莱坞)的轰炸挤压下,全球其他国家的电影产业无不走上了“去工业化”走“细分”的道路:

日本人现在拿得出手的人基本都是山田洋次,是枝裕和流的家庭片;

法国,意大利则仅靠弗朗索瓦·欧容,保罗·索伦蒂诺等发扬旧欧陆哲学,伦理传统;

韩国电影近年来被广为好评,整体崛起也是客观事实,然而其内核装载“政府是坏蛋”“宪法,人民高于一切”等理念是西方早玩剩下的东西,难免显得幼稚;

即使与美国娱乐圈不分家的英国,也主动“扬长避短”,以lionsgate 和BBC等机构为代表的英国电影最出彩的也只不过是“电影化的舞台剧”,因其基础雄厚,高水平演员众多,做到了“小而美”“小而精”。

反观那段时间的中国电影,基本上就是海量“流量明星烂片”+极少部分“接地气喜剧”构成基本盘。其中徐峥,黄渤,王宝强,沈腾等人的作品因接地气,符合社会热点,演员表演还算给力等原因已算上乘之作,那段历史时期,你要找代表中国电影的风格,就他们几个了....

那个时期,本人内心很是挣扎,徐峥他们做的越好,就代表中国电影以后的定位就越板上钉钉了,我们就是拍接地气喜剧片......

我接受不了啊.....

因为电影在很大程度反馈社会思潮而又能反过来影响,引导社会思潮,中国电影工业如果一直仅仅聚焦于“柴米油盐”“财产婚变”,那么我们的社会氛围将是什么样的呢?本来中国近代的落后就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落后,而科幻片很大程度上能唤醒民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科学关注多了,眼睛就往上看了,不再低头看着脚趾尖,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不仅仅只有眼前的苟且,也会有诗和远方,有了诗和远方就会有高尚的人格,小小的文化阵地对整个国家和民族避免进一步内卷化进程又何尝不是极其重要呢?(还记得国产电视剧《裸婚》《蜗居》播放的时候全国乌烟瘴气的社会氛围吗?)

《流浪地球》如果大卖了,中国电影工业就能避免被挤压到走“细分”,被迫放弃主流题材这条路上!自然也就能阻止进一步的价值观丢失混乱的情况。中国的未来真的非常需要大开脑洞,地球上任何国家之前和现在玩的套路都没办法让13亿人一同过上好的生活。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9779467836276736



user avatar   sui-sui-nian-9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这证明了「你花的每分钱,都在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这句话是可以实现的。

2017年,观众们用脚投票,把吴京和《战狼2》推上巅峰,两年后吴京带资进组+零片酬演出,帮了《流浪地球》一个大忙。

世界真的很奇妙。


user avatar   zhe-ye-10-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初我首刷时就感觉太棒了,预计30亿往上,冲一冲能破35亿,感觉对应剩下35亿人,连贺图都画好了,现在想想太保守了,估计明天就能超,我算是体会到战力票房美工的无奈了¬_¬`


user avatar   tombkeep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迄今为止全世界票房排名前 20 的电影中,科幻类占了一半以上。也就是说,科幻电影不仅能卖钱,而且很能卖钱。

作为一个科幻爱好者,我一直相信总有一天中国能拍出世界级的科幻影视。但我以前估计这可能要等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这代人,如果身体好,还能看得到。身体不好,可能就看不到了。

现在中国出现了一部好作品,我自然不希望只是昙花一现。而只有电影能卖出钱来,国内的制片人、投资方等等才会关注科幻这个方向。《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才可有成为一个奇点,而不是一颗火流星。


user avatar   luo-chen-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烂片批发商王晶,拍过一部文艺片《笨小孩》,赔钱了。他就不拍了。他是喜欢文艺片的,否则也不会赔钱支持许鞍华这么多年。

贺岁片爆款的冯小刚,拍过《一九四二》,赔钱了。他说“中国垃圾电影太多,是因为有垃圾观众捧场。”

你可以给观众谈情怀,谈特效,谈演员,谈艺术,谈人文。

但观众喜欢,没用的。

投资人只认三个字:能赚钱。

流浪地球票房大卖了,赚钱了,才会有流浪月球,才会有三体一二三。

我才不想看到郭帆拍科幻不赚钱,转型去做贺岁片。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代有个君王花重金求千里马而不得,一个大臣揽下此事,花五百金买了一匹千里马的尸骨。国王大怒,大臣解释说您等着瞧吧,马上就会有人来出售真正的千里马。果然,不出一年,国王买到了很多千里马。

现在的《流浪地球》就起到了千里马尸骨的作用。固然它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很多人认为它不值这么高的评分、这么高的票房,就像千金买骨里的君王认为一堆尸骨不值那么多钱一样,但如果《流浪地球》口碑、票房大爆,随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本、越来越多更有能力的导演、编剧、演员等关注到科幻片方面,会催生出越来越多更优秀的科幻作品。


user avatar   gao-qun-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战狼2也好,流浪地球也好,为什么这么多舆论黑吴京?仅仅是因为美分精日恨国党?


能够掀起大舆论的,一定是有资本带头了。而资本普遍没这么无聊,资本大部分是无国界。


真正原因是,吴京正在用“大成本,大制作,大票房”的高成本特效大片模式,冲击着原本资本最爱的小成本小投入高票房高回报模式。


吴京挡了资本的财路了,这才是关键。


为什么中国以前卖的最好的很多是喜剧片?为什么贺岁档都是喜剧片当道?因为好赚钱。喜剧片往往最符合低成本高回报的特性,尤其是投放在类似贺岁档这种档期,只要能抖点包袱笑料,那真是屎也大卖——当年的澳门风云系列,前两年的大闹天竺,功夫瑜伽,今年的新喜剧,莫不如是。


两月出片,成本3000万,票房7个亿,也就贺岁档喜剧片办得到。资本就喜欢这种回报率。这种片子,成本大头都在演员片酬和宣发上,这些都是能控制的,资本简直不要太爱。


吴京和流浪地球的出现,则是开始打响对这种模式进行冲击的第一枪(或者并非第一枪,但一定是最近几年最响亮的一枪)——他们证明中国观众其实是有追求的,你们敢给我们大片,我们就敢让你大卖,“天下苦喜剧烂片久矣”。


但这种模式,资本是不喜欢的,因为这种模式风险是很大的。特效大片战狼也好地球也好都不是第一次,以前也有,失败更多,而一旦失败,对资本来说可是很伤的,哪里像喜剧片,输了就输了,随便玩玩就能把成本捞回来。


所以资本必须带头黑吴京,必须带头黑地球,必须遏制这股“歪风邪气”——要不然万一观众口味被带刁了,以后都要这种片子了怎么办。


但我们是观众,我们又不是资本,又不是万达,对于我们来说,谁说贺岁档就一定要看合家欢了?谁说春节就一定要看笑哈哈的喜剧片了?这些都是你们资本自己定义的,对于我们观众来说,我们就是要看能让我们觉得享受的电影——合家欢也能享受,但特效大片同样能享受并且会更爽。


这就是观众觉醒,对资本说no,对行业提要求的一个表现。这也是行业进步的必经阶段。


资本不要老想着躺着赚钱给观众喂屎他们都吃的很开心了,要讨好观众,你现在最好站起来卖点力气了。


user avatar   keak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厨师做了十道菜,其中有一盘东坡肘子,另外九盘是各种花样的屎。

你要不把东坡肘子吃干抹净,以后十道菜全是屎你信不。



好了,以上是扯淡,回到正题。


从什么时候起,电影不再是为艺术服务?

从什么时候起,流量成为衡量电影的唯一标准?

从什么时候起,平民的话语权逐渐被剥夺?

从什么时候起,国产电影除了醉生梦死就是一地鸡毛?

掌握话语权的大佬说,是这届观众不行。

反驳?

不可能的。


还记得几年前,想要看电影时,拿出手机,看到的国产电影都是这样的:

《澳门风云》、《窃听风云》、《后会无期》、《整容日记》、《临时同居》、《爸爸去哪儿》、《分手大师》、《匆匆那年》、《同桌的你》、《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小时代》等等,以及各种综艺大电影。


而同期的进口电影,都是这样的:

《星际穿越》、《X战警》、《美国队长》、《猩球崛起》、《银河护卫队》、《速度与激情》、《复仇者联盟》等等。


虽然国产中不乏好电影,但在想象力,工业体系与文化输出环节一败涂地。

我们真的活在同一个时代?

这个差距,甚至比鸦片战争时代还大。



我们一直认为,大概是这样吧。

就算经济发展,软实力也没有资格跟美国叫板。

文化输出?

靠熊猫,靠京剧,靠筷子,靠中餐就行了。

在文化传播的正面战场,我们不堪一击。



然而,真的是这样的么?

直到战狼,一棒子敲在一众烂片的脸上。

我们竟然能拍出这样的片子?

不是说中美差距太大吗?

可是这个质量,这个完成度。。。

虽然效果还有些差,剧情也有不少BUG

但是,好像,似乎,能摸到好莱坞的屁股?

湄公河行动,很遗憾没有看过,这里不作评论。


然后,战狼2出现了。

剧情,节奏,燃点,荣誉感,糊了一脸。

票房爆了。

突然发现,我们跟好莱坞的电影,差距并没有大到无可挽回啊?

谁说我们只配被喂屎?

谁说中国拍不出好莱坞水准的片子?


然后,红海行动。

这是什么?

这真的是国产能拍出来的?

这个为什么不假大空了?为什么智商在线了?为什么有震撼感了?为什么人物都有血有肉了?

甚至,跟好莱坞的战争片都有的一拼了?


再然后,我不是药神出现了。

没有大特效,没有大制作,没有流量明星。

只是很平淡的,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人性与救赎的故事。

但他把故事讲到了人心里。

这时,面对三傻大闹宝莱坞,面对神秘巨星,面对摔跤吧爸爸,我们也能说:

我们有药神。



终于,在2019年初。

带着不服输的勇气,带着破釜沉舟的气势,带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小破球和我们见面了。

大年初一发烧,初二轻了一些,马上买票去看。

期间,六次落泪,泪点真够低的。

不将就,不妥协。

不输于好莱坞的特效,完整的故事,以及我们中国独有的精神内核。

哪里有什么差距大到不可衡量?

这一刻,我们才知道:

我们有技术,有实力,有完整的产业链,有一帮不服输的从业者。

只是,从来没人知道。



流浪地球,比战狼,比红海行动走的更远。

在她之前,我们是好莱坞的追随者,紧跟美国普世文化的脚步。

而流浪地球,踏出了我们自己的方向。

这是足以与美国普世文化叫板的东方格局。

英雄故事?

一人拯救地球?

隐藏的老家伙再次出山就能摆平一切?

背景板永远都是被拯救的对象?



这一次,我们不再亦步亦趋。

华夏文明传承五千年的积淀,穿越历史厚重的回廊,在此刻发出微弱却依然坚定的声音。

我们用现代的,世俗化的外皮,借助电影工业体系的双翼,谱写了一个中华特色的英雄故事。

那层层剥开的,是中华民族始终恪守的信仰。

自助者天助。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这一次,没有熊猫,没有京剧,没有筷子,没有书法。

抛弃了一切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却又在内核中深深的打上了华夏文化的烙印。

小破球,这一步走的稳。



而这段电影的背后,又何尝不是一段硬核的中华思想传承?

小破球之后的故事,没有刻意的宣扬,却如春风化雨般,让我们看到中华文化中,那朴素的入世情结。

从吴京先生的角度来说,资本的高墙铸就出万丈高崖,何人能破?

吴京先生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一举打破了资本的壁垒,这是怎样一种英雄主义?

在小破球的故事中,看到郭帆,正如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于是,带资进组,不要片酬,卖力宣传。

以吴京先生现在的地位,根本不必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毕竟有无数人等着他踩雷,等着他金身破败。错一步,万劫不复。

可是,吴京先生还是做了。

什么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是不仅仅是属于儒家的浪漫,更是华夏传承数千年的基石。



再从导演郭帆的角度说。

大佬带资进组,不要片酬,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

再拍个《同桌的你》姊妹版《同桌的地球》?

并不是。

以更严的要求,更多的精力,把片子呈现出来,才是对吴京先生,对所有期待的观众最好的报答。

幸运的是,理想主义者,未让我们失望。

六天二十亿,就是观众对于小破球最好的奖励。

郭帆导演,做到了。

真正践行了“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的理念。

这个世界,终归是有这些理想主义者,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



所以说,为什么我们乐于见到《流浪地球》票房大卖?

因为我们,始终怀有希望。



最后,再次呼吁:

请在上映期不要下载盗版!


user avatar   wang-yu-57-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我不只想看到《流浪地球》中的行星发动机,我还想看到《朝闻道》中的真理祭坛,《在他乡》中法厄同号上的流星暴雨,《球状闪电》中宏聚变,《三体》里的末日之战,《北京折叠》里的夕阳。甚至将来中国的电影工业达到好莱坞都难以企及的高度时,敢于触碰美国人都不敢拍的《基地》《光明王》与《精灵宝钻》。我想看到黄皮肤的面孔出现在端点星的穹窿上,看到梵天与湿婆用汉语论道,看到中国特效团队渲染出双圣树的光芒。

我们的每一张电影票都是为了我们想要的中国电影的未来而投票,我不希望中国的电影市场给人留下科幻片难以赚钱的印象,我不只自己看,我还会给去看的朋友报销电影票。


user avatar   raziregu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两天带了侄子侄女去看《流浪地球》,看完之后把两个小家伙兴奋坏了,一路上叽叽喳喳讨论个没完。

两个小家伙都是上初中,正是求知欲望最强烈的时候,于是一直拽着我叽叽喳喳的问,无奈本人是个理工渣,只好瞎敷衍一通。小侄子当时就不满意了,表示要回去多看看相关的科幻类书籍,小侄女也是连连点头。

我趁热打铁,路上就带着他们去书店挑了一些科幻类的书籍,两个小家伙喜滋滋的抱着回家去了。

昨天晚上和婶婶打电话,说两个小家伙已经抱着书如饥似渴的看了一天,连最喜欢的电脑游戏都不去打了。神奇真神奇~叔叔也是欣慰的不行。

我心想,这要感谢谁呢。

我想,是那颗小破球吧。

电影这个东西吧,你说它不重要,它就是日常生活的调味品,打发时间的工具,所以我们可以忍受垃圾无聊庸俗和没有演技的小鲜肉充斥在大屏幕上,赤裸裸的强奸你的大脑和眼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可是你要说它重要,它是传递希望的媒介,它是打开世界的窗口,它能给一颗颗懵懂的心播下向往未来的种子。

而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终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

为什么我会那么不遗余力的去宣传《流浪地球》,为什么我会甘心做一个“精神股东”,因为对于我身边两个小家伙的改变,别的电影做不到,《流浪地球》做到了。

我希望他们在将来能做一个真善美的人,做一个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人,做一个大无畏而富有牺牲精神的人,做一个真正的好人。

而这样希望的实现,需要更多的《流浪地球》,需要更多像吴京、郭帆一样一腔热血一往无前的勇士们,需要更多更多不去在某个网站上叫嚣而是实实在在用人民币去支持的你们。

赚了钱,就能够拍出更多更好的《流浪地球》;赚了钱,才能有更多的窗口让我们的孩子去仰望未来,去追寻希望;赚了钱,才能不让恶人开心,好人流泪。

所以小破球,请继续向前冲吧,带着我们去看那一片更美的星空。




        

相关话题

  为什么光头角色的设定总是那么强? 
  中国在院线公映的最大尺度的的国产片是哪一部? 
  如何评价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 
  外国人如何评价黑太阳731? 
  为什么 Netflix 可以用大数据做出成功的电影、电视剧? 
  《流浪地球》可以「被批评」吗? 
  有哪些电影知道剧情真相后会毛骨悚然?? 
  一部不狗血,不恶心、暴力,并尊重史实、有意义、让人反思的抗战片是怎样的? 
  《武林外传》中的莫小贝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知乎部分群体对演员邓超偏见很大? 

前一个讨论
能否在不破坏物体表面的前提下把物体中心掏一个洞?
下一个讨论
《流浪地球》中点燃木星推离地球的情节是否合理?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