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同样对蒙古各部实行打压为何金与满清结局完全不同? 第1页

  

user avatar   anastasius.sim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看得起我大金了。金朝不仅后期对蒙古失去了控制,前期就失去了控制,另外清朝减丁出自冯玉祥大嘴巴的孤证,一般认为不可信。

一,东蒙古形势

首先,在蒙古高原,不是个地就能放牧,中蒙边境黄色的戈壁滩占了很大一部分,贝加尔湖以北已经非常寒冷荒凉了,东部主要草场是斡难河、克鲁伦河谷地(蒙古腹地),从北到南依次是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这些草场东边是大兴安岭的天然阻塞。

南方的科尔沁和锡林郭勒,乌兰察布,水草丰美,人力众多,靠近中原王朝。对于独立奋斗的游牧政权来说,是个倒霉的地。

外蒙的斡难河、克鲁伦河谷地,水草丰美,人力众多,最大的优势,安全。

北方的呼伦贝尔,水草比较丰美,冷。

(这个图有点问题,不当是1207,大约是1202以前的形势,不过瑕不掩瑜)

金元之间的强力部族也是主要在这几个草场。那么出场名单是:

斡难河、克鲁伦河谷地:尼伦蒙古,和西边的蔑儿乞(抢成吉思汗媳妇儿的部落),尼伦蒙古内部有乞颜和泰赤乌的对立

呼伦贝尔:札达兰部,基友札木合的部族。

锡林郭勒东部:弘吉剌部,成吉思汗母亲的部落。合答斤,山只昆部,弘吉剌部的分支

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草原北部:塔塔尔部

科尔沁草原南部:依然是契丹

乌兰察布草原,汪古部。

戈壁滩北部,部分鄂尔浑河,土拉河上游:克烈部。干爹王汗的部落

二,金朝对蒙古的政策

1.蒙古诞生

辽朝时期,契丹占据科尔沁草原,对蒙古各部有相当大的威望。辽金之间,天祚帝逃难夹山,依然可以从谟葛失(汪古和塔塔儿部)借兵三万南下。这帮蒙古人,大约参加1123-1125之间天祚帝与金朝西路军两年艰苦的拉锯战。也算蒙古和金朝敌对的一个种子。

1124,这时的尼伦蒙古(克鲁伦河那一小块,并非成吉思汗的那个)部族林立,但参加了耶律大石的出征借兵。随后由于宋金战争,金朝入主中原,对草原缺乏制衡。1148年,合不勒汗统一蒙古,占据了斡难,克鲁伦河和呼伦贝尔草原大部分。

2.金朝对蒙古早期政策

金朝首先采用直接打击政策,先后派遣宗磐,胡沙虎和完颜宗弼北伐,均被击败。中原到蒙古腹地在东线主要两条路,张家口往北过戈壁到漠北,或赤峰-科尔沁-锡林郭勒-克鲁伦河一路草原。无论是走戈壁滩,还是走敌对的草原,对于古代军队来说,都是可怕的挑战。从这个角度来说,蒙古腹地脱离中原王朝的掌握也在情理之中。

金朝最终只能被迫册封合不勒汗蒙古国王,和谈了事,连清初的羁縻都谈不上。蒙古腹地的控制权,起初在辽,而后在蒙古,从头到尾金朝都干涉不动。

3.对塔塔儿部政策

没法直接军事干涉,金朝就采用扶植塔塔儿对抗蒙古的政策。合不勒汗时期,蒙古和塔塔儿联合吞并,欺压其他部族,但合不勒死去后,塔塔儿部投靠金朝,并且把蒙古大汗俺巴亥送过金朝钉死,蒙古国分裂。铁木真父亲也死于塔塔尔部之手。自此以后,塔塔尔和蒙古是世仇。在世宗和章宗前期,用塔塔尔制约蒙古的政策是成功的。

但是,扶植的后果,塔塔尔部这个带路党,逐渐尾大不掉,蒙古分裂后,塔塔尔部势力侵入克鲁伦河的蒙古腹地,已然成为蒙古草原最具影响力的部族,

1195年,夹谷清臣北伐,因为战利品问题引发塔塔尔叛变,清臣进剿塔塔尔,战败。1196,完颜襄大举北伐塔塔尔部,为此联合乞颜部的铁木真,克烈部的王汗,将塔塔尔部摧毁。从此以后,塔塔尔部一蹶不振。1197,塔塔尔部已经完全衰落,请求内附。1202年,铁木真入侵仍未内附的塔塔尔部,将其高于车轮的男性全部屠杀,这个部族消失了。

4.对弘吉剌部和减丁政策

弘吉剌部位于草场丰美的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势力强大,由于地理位置靠近,经常劫掠中原。为此,金朝以上京为中心,建立军事城寨,三年推行一次减丁。减丁这个记载大致不会差,但是你要理解具体形势,给你一千人,让你从赤峰杀男丁杀到乌兰巴托,觉得有回来的希望没?更不可能走进蒙古草原,“老乡,我们是来减丁的。乞颜部怎么走,带个路好吗?”

减丁的具体实施者是东北路招讨司,前身是乌古敌烈统军司。由于汪古部实际当了大金的苟,塔塔尔部作为蒙奸作威作福,这作战对象是谁不用再说了吧。减丁这种政策,不可能针对蒙古腹地,说到底,就是弘吉剌部为首的锡林郭勒-科尔沁一带,常年被金军烧杀劫掠。

1195年,夹谷清臣北伐合答斤,山只昆,顺便伐弘吉剌。1196年,完颜襄北伐塔塔儿,东路军伐弘吉剌。1197年,完颜宗浩北伐弘吉剌。可以说,自从合不勒汗死后,金朝对蒙古的作战行动,主要或顺便的作战对象,都是弘吉剌部。但这句“由是北陲遂定”是多么讽刺,塔塔儿部灭亡,弘吉剌部重创。当铁木真从统一尼伦蒙古走向统一蒙古的时候,与之前东蒙古热闹的部族纷争不同,他发现自己只有王汗一个对手了。

5.对汪古部,克烈部(王汗)政策

汪古部是漠南看守金朝长城的一个部落,成吉思汗南下时投奔蒙古,史集记载因为对金怨恨投奔蒙古,决裂具体原因不详,有内部政治斗争因素,汪古部因此内乱过一段时间。

王汗这事有些蹊跷。众所周知,1203年春,王汗击败铁木真,秋,铁木真偷袭王汗,一举消灭克烈部。宝音德力根,根据"撒里部陀括里入塞,宗浩以兵追蹑,与仆散揆军合击之,杀获甚众,敌遁去"(缺时间)。和1203年正月,宗浩,仆散揆加官,北巡,九月,十月,二人先后还朝(缺对象)。1204年春,铁木真亲赴净州纳贡。这几个史料,推测铁木真和金军可能在1203年有着某种配合。很多学者取信这种解释。不过也有问题,在于需要相信撒里部是克烈部别称,有撒里是王汗父亲的汗名这个解释。我个人是比较相信的,因为考虑到1203年草原上的势力情况,能让金朝宰辅出镇的,确实也只有王汗了。

这件事依然没有明确的表述,具体金朝1203年灭王汗的行动中,对铁木真的支持是怎样,已经无法探究了。

6. 对契丹政策

契丹是海陵王搞出来,世宗又深挖几米的大坑。契丹原本是金朝的二等公民,就算比女真渤海不如,比燕云汉人,中原汉人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女真对契丹既用且防,为灭辽灭宋出力甚多的耶律余睹造反被杀。耶律马五则为金朝战死在太行山上。总体上,金初对契丹的统御较为成功。

但海陵王的躁进政策,使得这个盟友成为了敌人。海陵王其实也没针对契丹,就两条,迁民,南征。一个让人搬家,一个马匹充公,本人充军。海陵王是梭哈了,牧民简直要疯。然后就出现了契丹农牧民大起义,席卷北方,基本上是金朝最大的起义。世宗平定起义后,采用铁腕的镇压政策对付契丹,甚至限制契丹人用马,60岁以上才能用马。善行要点点施与,恶行要一次释尽。世宗这样做,使得金朝永远有一个定时炸弹。契丹也在蒙古入侵时候当了内奸。

契丹被限制的另一个严重原因也开始出现——金朝军队没有合适的游牧民族成分。因而金开始使用糺军,诸糺和契丹的实力,号召力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和蒙古作战后,发生多次叛乱。

7. 总结

1)金朝自始至终没足够实力直接插手蒙古腹地,尝试几次战争后,基本对尼伦蒙古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

2)金朝活动范围限于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只能影响/打击/减丁汪古,塔塔儿,弘吉剌,契丹

在成吉思汗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我大金秉承蒙古腹地随便玩,靠近中原的牧场见一个打一个的思路,帮他剿灭了世仇塔塔尔,常年削弱潜在敌人/盟友弘吉剌,合答斤,山只昆部,提供了潜在盟友契丹部和带路党汪古部,还可能是铁木真对义父的战争中反败为胜的重要因素。在金朝的打击下,靠近中原的部落是实力大减,可是一方面尼伦蒙古独大,一方面为自己引来仇恨,这些部族全部叛金附蒙。

3)金朝对蒙古各部族造反就打击,而且往往直接剿灭,缺乏制衡心思

这件事其实1197完颜宗浩北伐弘吉剌,完颜襄就告诫说,如果弘吉剌完了,塔塔儿再崛起怎么办?宗浩不听,重创弘吉剌部。不过这事你完颜襄老兄心中没数啊,你已经把人塔塔儿都打得要内附了,还担心人家复兴,你视野里只眼前的三残废:汪古,塔塔儿,弘吉剌吗?

完颜宗弼,完颜毂英,纥石烈志宁,夹谷清臣,完颜襄,完颜宗浩,仆散揆,这些经略蒙古的都是金朝出将入相的重臣名将,个人素质没差的,但总以军事眼光想毕其功于一役。尼伦蒙古,弘吉剌,塔塔儿,王汗,铁木真,按下一个浮出下一个,最终和草原所有强大部族都有仇恨。

铁木真统一蒙古,说到底是斡难河,克鲁伦河之间的争夺。和后世从拉萨到叶尼塞河,从天山到呼伦贝尔那种蒙古内战不一样,东部的四个牧场,西部和北部的林中百姓,基本传檄而定。可以说从消除眼前威胁来说,金朝是成功的,南方部族或死或残。但1197年后,蒙古高原已经失衡了,无论是铁木真,札木合,还是王汗,只要胜利,南方的三个残废和一个内奸(契丹)就只剩投奔了。

4)不守信用,手法残暴

汪古部为什么叛变,不知道。但是汪古部前族长就因为违反金朝意志,在纳贡的时候被逮捕杀害。这种赤裸裸地违信,也难怪汪古部叛变。卫绍王刚上台,就想对铁木真再来上一轮,结果消息泄露,成为铁木真伐金理由。而把俺巴亥汗活生生钉死在木驴上,也算引蒙古人仇恨到极点了。


三.清朝对蒙古的政策

(金史更擅长一些,清朝简单讲一点)

1.东蒙古形势

说清朝对蒙古政策,开始于明朝蒙古。不得不说,我大萌确实淡定,达延汗,俺答汗,林丹汗,均诞生于水草丰美,门口就是大萌的南部草原,整个崛起过程未受到明朝给力的打击。而我大萌也是天命所在,达延汗天不假年,俺答汗志在青海,林丹汗抗清先驱。明朝时期蒙古如下:

主要部族有,占据乌兰察布与鄂尔多斯的俺答汗后裔,土默特蒙古。占据锡林郭勒南部和科尔沁的察哈尔蒙古,和占据呼伦贝尔,北锡林郭勒的科尔沁蒙古。什么,科尔沁部不在科尔沁草原?那当然,不然怎么有孝庄太后找家乡。

2.清朝东部蒙古政策

之前说财政时就说,女真2.0比1.0鸡贼多了。蒙古问题方面,也可以说清朝完美避免了金朝的教训。


1)坚决打击主要敌人,察哈尔部从林丹汗以后,一路战败,碎成一地

2)团结次要对象

在对付林丹汗的带路党,科尔沁王公成为清朝最大的亲家,而且南迁到便于管理的科尔沁草原。因为满蒙一体的口号,科尔沁王公这一忠于清朝的势力,给与了清朝草原管理的极大助力。

3)掺沙子

蒙古八旗的身份,将这部分蒙古人和同族区隔开来,也使得这批人的忠诚度远高于其他同族。清朝在乌兰察布和锡林郭勒两盟掺进了这八旗。同时,满洲故地的渔猎民族也被组织起来,南迁到呼伦贝尔草原,建立索伦八旗,一方面警惕俄国,一方面监督蒙古。

4)分裂潜在敌人

清朝也难以有效统治蒙古腹地,不过比金朝要好得多。一方面,部族区划成了重要手段,斡难河、克鲁伦河谷地被土谢图汗和车臣汗瓜分,相互制衡。更巧妙的是达里岗爱皇家牧场,把蒙古腹地最肥沃的一块牧场设为皇家直属,有足够的借口削弱了蒙古腹地的实力,也能警惕外蒙局势的发展。至于这个牧场养了多少牛羊,真的重要吗?

金朝自创立起来,就因为辽国的缘故和蒙古各部族为敌,后续过程中过于粗暴的敌对政策,引得全蒙古的仇恨。虽然重创了好几个部族也不能解决。而后世的清朝,林丹汗败亡,满蒙一体,蒙古八旗,统一中原,准噶尔的存在,都对蒙古政策有所裨益。不过清朝的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其实不是东蒙古的问题,清朝在绝对实力上,远超东部蒙古。实际棘手的是包括新疆西藏在内的西部蒙古问题,比前代要复杂得多。


user avatar   feng-jin-80-85-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不是算人口买卖,你报警看警察抓捕抓不就知道了么?


user avatar   qiu-yuan-89-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想搞笑,低俗是最快速的手段。

日本的志村健在三俗的路上走了快40多年了,

现在依然还是依靠这个维持人气的。

可是,一直依靠低俗笑料

迟早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

日本有个叫 快乐亭黑的混血,是说单口相声的,

说的全部都是下三滥的笑料,不是一点,而是全部。

结果就是没人敢找他上电视,广播,或者剧场演出。

翻过来说,保持一点三俗笑料不用,纯靠幽默和擦边球的相声演员,

依然不多。

而且要一直维持这种作品的风格是极其困难的。

侯老,马老就是典范。

(马老后期说的很多小段,其实就是外国笑话,当然是自己加工过的)

反过来说

七口人这个死杠死口 的内容

说了有一百年了吧?

不用解说大家不还是听的懂?




  

相关话题

  汉族人看蒙古人征服世界的历史,是否会认为这是自己的历史并且有自豪感? 
  康熙朝吴三桂造反是否有机会成功? 
  如何评价贴吧著名清粉的下列言论,只有大清和欧洲的战争才叫战争吗? 
  晋八王之乱和南明内斗,哪一个才是汉族政权的内斗巅峰 ? 
  电视剧《雍正王朝》有哪些史实硬伤? 
  金国被统一、元朝也被统一,为什么还在宣扬岳飞文天祥? 
  如何评价朱元璋的《三北山河形胜图本》?在草原建十三个卫所让诸王放牧? 
  成吉思汗诞辰究竟是哪天? 
  反董卓联盟,为什么无刘表,刘焉,刘虞? 
  为什么欧陆风云中的中国,有秦朝核心,有唐朝核心,却没有宋朝核心呢。? 

前一个讨论
GitHub 上有些什么好玩的项目?
下一个讨论
《知否》中顾廷烨的官职是什么水平?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