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医院能不能把检查室ct、x光等独立为一个互联网机构,可以避免转院需要重新检查,关键是时间特别久…? 第1页

  

user avatar   lizhij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外行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不明真相的群众,往往觉得壁垒在于医院为了黑钱而不可能同意这种做法,但事实是这在普通人眼中看似很简单的事,其实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方面当前的现状主要是1.一般三甲医院已经能建成了PACS系统,也就是院内的图片和结果可以实现全院调阅,当然医学图片的阅片对设备要求很高,所以其它科室即使能看,看到的图片信息是有丢失的,所以诊断的主要依据还是影像医生的报告;2.部分城市或医院已经能够实现结果互认,例如广州的部分三甲医院之间,由于亲缘关系(同一所大学的附属医院),相互签署协议,可以互认影像检查结果,但是这已经是极限了,未来更深入的互认其实不太可能了。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原因有很多,大概有以下几个:

1.病情的发展。例如淋巴瘤的化疗,基本每两个疗程就要做一次检查评估疗效,又或者是脑出血,是要反复检查确认病情的进展的,别说外院的结果,就算是2个小时前的结果都不可信了;

2.设备和技术的问题。三甲医院之间还好,地方医院做出来的结果,有些是用了十几年的设备了,机器也差,技师的水平也有限,有些医院的机器甚至几年都不做一次质控,做出来的图像真的不敢认,拿着这样的结果下诊断万一错了那真是砸招牌;

3.信任问题。其实基层还是一个比较混乱的地方,如果有坏人和一般小县城甚至莆田系的医院里的某个人合作拍个假的片,然后到大医院就医,如果真的无差别的相信外院的检查结果,到时候医闹真的一闹一个准;

4.隐私和科研问题。一个病人的数据,如果被泄露了出去,在一个医院里还是很好查的,但是如果所以医院的有权看别的医院的数据,那么坏人就很好办事了,这个看看卖明星飞行记录的就知道了。同样道理也适用于科研,自己的数据全给别人用了,这个有多惨,医生都懂的。

5.实现技术问题。这个是最难的,不要以为去医院拍个片和手机照个相一样,就是个几M的大小,医学图像的数据量是很大的,一个病人一次的CT的量,少说也有几百兆了,就算是建个PACS系统,也要花很多很多钱了,要实现题主说的功能,需要所有医院都有PACS系统,即使将来都有了,数据的检索和传输有多难,相信搞计算机的都知道, 别说这种海量的数据了,就算婚姻登记系统要实现全国联网都很难了。




  

相关话题

  新闻上写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多是各医院的骨干。如果原城市也爆发疫情怎么办?集中抽调这些人有什么特别作用? 
  四部门发文「3 月起实施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具有怎样的意义?会带来哪些变化? 
  昆明妇幼保健院产房安摄像头,录制新生儿影像为纪念品出售,这其中会有哪些隐患? 
  如何看待温州新型肺炎确诊人数远超其他非鄂地区? 
  外来务工人员能在医院过夜吗? 
  部分媒体频繁抹黑医生,目的何在? 
  有多少医生会看病? 
  怎么看韩国新冠肺炎定点医院16名护士集体辞职,这一事件? 
  父亲生病找硫磺顶医院的医生看病医生明着要钱不给钱就排不上住不了院怎么办呐? 
  打架后不肯验伤,要住院后去,请医院作假。要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原声吉他双拾音器的尾钉应如何焊接?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总有人看不惯Mac装Windows?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