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拿破仑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注定失败了? 第1页

  

user avatar   hongxin-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私以为,XX在XX的时候就注定失败这种论调其实是不可取的。因为站在全局看历史,总是会忽视历史是有太多的偶然性的。的确,在俄法战争惨败,莱比锡战役失败之后,的确看起来法国的确是无力抵抗了,战局必败无疑。甚至有人得出了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时候就注定失败的结论。但是他们恐怕并没有想过,如果拿破仑真的在博罗金诺战役成功消灭俄国的有生力量,毕其功于一役,历史又会如何发展。

也许有人会说了,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时候,法军正是鼎盛,而莱比锡之役之后法军以及日薄西山,再难有所作为。从后人的角度来看,也许确实如此,但是分析历史的时候不要忘了,在拿破仑之前的腓特烈大帝,如果当时伊丽莎白没有去世,估计后人也会问出:“腓特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定失败”这样的问题。更久远一点,亚历山大大帝对波斯的几次重要战役,都不能不说没有运气的眷顾,比如在格拉尼库斯河战役的克雷塔斯刚好赶上救了他一命,马利亚人的攻城战的梯子断裂,靠列昂那托斯拼死保护才得以活命,后人无脑的鼓吹亚历山大大帝的功勋,却总是忽视他进行危险的军事赌博的事实。同样是亲临前线指挥战斗,亚历山大屡次化险为夷,而希波战争中的波斯统帅马尔多纽斯就莫名其妙的被一根不知道哪里来的标枪戳死了,导致战局逆转。当然还有被老太太用砖头砸死的皮大王......

历史虽然自有大势所趋,但是从来都不注定


user avatar   hong-xiu-quan-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请自来,从拿破仑在未结束半岛战争前贸然对俄国动手开始就失败了,拿破仑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带六十万人入俄,也不可能会有二十万人到达莫斯科;四十多万人想对抗本土作战的俄军简直是天方夜谭;俄军强大的动员能力不是增长十几万那么简单,而且他的这支军队也并非是欧陆最强军,相反动员后的俄军才是;即使是拿破仑不选择撤离莫斯科,而是继续与俄军死磕,那么拿破仑将在短时间内全军覆没,与其说后勤有重大问题,倒不如说这场战争从拿破仑带的那点兵力开始就算输了,在莫斯科撤离时法军的骑兵只剩九千人,其中一半都没马匹,可以说本身远征对拿破仑军负担较重吧;可以说对俄战役的惨败也是导致拿破仑治下开始再次不稳定的原因,而对俄国的大败,以及半岛战争英国的打击后,欧洲各国反抗法国皇帝的意志和勇气日益增长了。

要研究拿破仑的失败,应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分析,并从政治、军事上找原因:

从政治方面上说拿破仑树敌过多,政治野心超过了实际的力量,使得自己陷于孤立的境地。他一心想挫败妨碍他建立世界大帝国的英国,力图制服可能与他争霸欧洲的沙俄,因此,在登上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之后,并不就此止步,而是在外交政策和军事政策上都为建立世界大帝国继续进行冒险。

而另一点就是军事上,拿破仑连年征战,使自己陷于兵员严重缺乏、财力物力大大不支的艰困境地;如恩格斯所讲法国成了“一个在四分之一的世纪内连年战争而力量消耗殆尽的国家”。在1813年战局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兵源问题,按他的政治顾问考兰科特的说法,那些在本年度征召入伍的大约三十八万的新兵不过是一群有组织的乌合之众而已,而骑兵境况最为严重,在侵俄战争中拿破仑所拥有的二十五师骑兵队几乎全部损失在俄国,而老骑兵队的惨重损失,无论如何都不能像步兵那样容易得到补充,这也导致拿破仑军队后期作战能力大幅度减弱;连年战争对占领地、附庸国的掠夺,拿破仑后期也遭受欧洲多民族的反抗,就地取食的养兵政策也很难实施;在作战物资质量低劣,1813年5月5日,拿破仑写给军政大臣的信中,严厉批评了炮弹质量之差,拿破仑复位之后,由于连续二十多年的战争和一年来的王朝复辟破坏,法军的力量实际上已经消耗殆尽,上述这些事实说明,拿破仑从侵俄战争失败开始,军事实力就不断下降。

从军事策略上讲,拿破仑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在军事指挥上从不征求任何人的意见,他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绝不轻易委权于臣属;他亲自制定几乎每次战争和战役的计划,干预一切军事行动。他的元帅和将军们必须绝对服从他的指挥和命令;而拿破仑后期对敌国力量估计不足,进行力所不及的两面作战,作战战术后期偏保守,没有及时发现敌将战术的变化、个人专权太多,限制了助手们的主动精神,拿破仑的参谋长兼第一军司令在给苏尔特的信中写道“我在军中地位等于零,我以皇帝的名义接受元帅们的报告,当时我个人却是不存在的”、晚年用人不当,也加速了最后决战的失败(这可以重点参考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在战争后期看不到或忽视已经变化的局势,在外交斗争上,1813年和1814年,在作战多次受挫和联盟国军力增强的形势下,他顽固拒绝和平谈判,贸然推翻双方代表达成的和平条款。在军事形势极端险峻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自己侵略夺来的领国疆土,坚决拒绝反法联盟方面让他体面保留历史疆界的意见,不肯作丝毫让步,这和拿破仑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军事才能,过高地估计了法国的军事力量,迷信用武力解决问题是分不开的,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这位曾建立过伟大军事业绩而称雄欧洲的人物终于最终失败了,穷兵黩武,欧洲的反动势力联合起来最后彻底击败了他。(主要参考《拿破仑的军事生涯》)


user avatar   feng-da-6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谈军事的话,拿破仑应该避免树敌过多。

在西南方向上,不应该将西班牙卷入战争。或者说拿破仑不应该攻占西班牙。因为对于法国来说,西班牙方向有山峦阻隔。且西班牙在地理上较为孤立。那么,法国只需要对西班牙进行一定的军事打击,使之感受到法国的强大,挫伤主战派的威望,就可以维持西南方向上的军事平衡。

在东南方向上,不应该将意大利卷入战争。意大利方向上同样有山峦阻隔,易于防御。法国与意大利保持一定的和平,就可以保留重要的贸易渠道。

尽管这些举动都不能解决直布罗陀问题,但是打西班牙还是意大利同样不能解决问题。

法国当时的主要目标,应该锚定英国。

英国的海军实力较为强大,难以猝然击破。但是法国在维持了陆地局势之后,特别是保证了德意志地区的相对稳定之后,就不需要继续进行陆上扩张了。而应该将主要精力用于海上力量。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花个十年时间,建立一支主要用于英吉利海峡的海军,已经足够了。对于法国来说,不需要高估海军建设难度,把海军理解为一个需要上百年时间的军兵种。因为当时法国与英国的科技差距并不大。当法国的海军力量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整个欧洲大陆都会改善对法国的态度。法国方面的同盟力量会在短期内飞跃。

至于俄国,法国只要等着俄军来就可以了。反正这一方面的战争破坏的主要是德国、波兰。这只会导致普鲁士和奥地利倒向法国。让俄罗斯千辛万苦地来呗。

可以这样说,陆地上对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的战争仅仅是一个走程序、走过场的事情。核心还是干掉英国。

当法国表现出了当了裤子也要憋出一支海军度过英吉利海峡的态度以后,英国就会成为各国抛弃的对象——哪怕各国都不想让英国覆灭,他们也不会替英国去死。

这个时候粉碎新的反法同盟就只是灭英计划的支线任务。

拿破仑将支线任务当成主线任务以后,就已经输了。

拿破仑最大的错误,就是进攻俄国。他之所以犯下这个错误,就是因为他过分追求对欧洲大陆的绝对控制。之所以追求对欧洲大陆的绝对控制,就是他过分高估了大陆控制程度对于打击英国的意义。

理想超越了实际。




  

相关话题

  1700年的奥斯曼如何改革才能挽救? 
  为什么印度也有几千年历史,但是出名的文化遗产却并不多呢? 
  公元1453年为什么是代表中世纪结束的一年? 
  威塞克斯是如何征服麦西亚、约克、和诺森伯兰的? 
  法国巴黎的奥斯曼建筑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欧洲历史书有哪些关于骑士个人武勇和战绩的记载? 
  沙俄时期的官制是什么样的? 
  沙俄和奥斯曼哪个继承了过去拜占庭在欧洲政治中的角色? 
  线列步兵时代为什么不给第一排举盾牌? 
  为什么只有欧洲有中世纪的说法?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郭靖反对杨过和小龙女的师徒恋,却不介意自己的女婿耶律齐是辽人?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裴钢院士正式回应:请提供举报学术不端的实质证据?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