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朱棣「勤王」时,蒙古部落和周边各族在干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159271025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趁虚而入,背后捅刀?

你真的想多了!

恰恰相反,蒙古各部帮朱棣挡刀,明里暗里帮助朱棣还差不多!

首先,朱棣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南下“勤王”的时候,背后老巢的安危至关重要,绝不可能没有考虑蒙古诸部,实际上,在其夺取皇位最为关键的靖难之役中,北边的蒙古诸部的走向是极为重要的。

当时燕军的西部、南部、东部及辽东都是朝廷的军队, 如果此时北部的蒙古南下向朱棣发动进攻,那么燕王军队将会四面楚歌, 危在旦夕。

而实际上, 蒙古的主体部落鞑靼瓦剌不仅没有大的军事举动, 向燕王领地发动进攻, 反而是帮助内战中的燕王一方来骚扰朝廷的东北部队,使燕王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与朝廷军队作战

其次,蒙古诸部战乱频频,自己就挺虚的,还怎么趁虚而入?一个不留神就被其他部落给“趁”了。

(北元)蒙古在脱古斯帖木儿(即乌萨哈尔汗,元昭宗之子)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内部战乱频仍, 与外界的联系基本中断, 根本无力向南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这方面可以去具体了解一下北元二十一年的历史。

第三,燕王朱棣在靖难之役未发动之前, 就开始发展与蒙古各部的关系,不要总以为朱棣和明初的蒙古诸部是血海深仇,而且蒙古诸部也根本就不是铁板一块,且不说蒙元灭亡后,就有大量蒙古人归附明朝,就是本在塞外的部落,也一直就有兀良哈这样的“蒙奸”啊。

俗话说得好,“不打不相识”,其实友谊很多时候就是干架干出来的。当然,利益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啦。

燕王朱棣在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在当地经营近二十年,长期和蒙古诸部打交道,彼此已经很熟络了,现在几千里外南京城里的皇帝朱允炆和老相识朱棣干上了,你说这些“达子”更倾向于谁?

在洪武到建文年间,北元——蒙古内部非常混乱,日子很不好过,所以不断有蒙古贵族率众来降,直接向朱棣投诚,求赏口饭吃,朱棣和蒙古诸部的关系简直是千丝万缕,万一朱棣完蛋了,这些向朱棣投诚的蒙古人的利益还能得到保障吗?

据记载:

建文二年二月丁未,鞑靼国公赵脱列干、司徒赵灰邻帖木儿、司徒刘哈剌帖木儿自沙漠率众来归, 赐赉有差。
癸丑, 谍报胡寇将侵边, 上( 朱棣) 遣书谕勒靼可汗坤帖木儿, 并谕瓦剌王猛哥帖木儿等, 晓以祸福。
建文三年十一月辛亥,鞑靼可汗遣使来输款。

从中可以看到, 燕王朱棣与鞑靼和瓦剌的关系非同一般, 否则, 在靖难之役的关键时刻, 蒙古不会站在燕王一边的。

鞑靼和瓦剌的支持对燕王朱棣集中精力对付南方建文帝的主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他们的牵制,使得朝廷在辽东和东北的军队没有对燕王的大后方起到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正如建文四年三月朝鲜使臣所描述的那样:

燕兵势强, 乘胜远战, 帝兵虽多, 势弱, 战则必败。又有鞑靼兵乘间侵掠燕辽之间,中国骚然。

另外,在靖难之役中, 还有一只蒙古力量对燕王朱棣的胜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这就是早期归顺明朝的兀良哈部。

明初, 太祖朱元璋设置兀良哈三卫并封爵三卫领主, 令其“ 各领所部,以安畜牧”。后划归宁王朱权统辖。宁王朱权于洪武二十六年就藩大宁。大宁在喜峰口外, 东连辽左, 西接宣府, 为北边重镇。

朱棣起兵后, 很快就攻占了大宁, 不仅获得了大宁宁王“ 带甲八万, 革车六千” 的全部人马, 其中就有最为强悍的蒙古兀良哈三卫骑兵。

“自是冲锋陷阵多三卫兵, 成祖取天下自克大宁始。” 兀良哈三卫骑兵皆晓勇善战, 后来成为了靖难之役中燕军的骑兵主力, 为燕王朱棣夺位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因为如此, 当燕王朱棣即皇帝位之后, 为表彰兀良哈部落对他的支持, 就宣布把宁王朱权的大宁封地划分给“从战有功” 的兀良哈领主管辖。

总之,在明朝初年朱棣夺取皇位的过程中, 蒙古诸部虽然并未完全直接参与其中,但从朱棣受封燕王, 到燕王藩附势力的增长, 从朱棣军事威望的升髙, 到靖难之役的胜利,处处都有蒙古诸部的因素。

具体到靖难之役,这是燕王朱棣夺取皇权最为关键的一步,在这次战役中, 蒙古主体的鞑靼部和瓦剌部不仅没有南下进攻燕王领地, 反而在外部牵制东北的朝廷军队, 使燕王军队免于腹背受敌, 对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而蒙古的另一部兀良哈三卫骑兵更是直接参战, 成为燕军的主力, 为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参考论文:周喜峰《明初蒙古对朱棣夺取皇位的影响》


我看有人问:为什么朱棣靖难成功后却又要迁都北京亲自守国门防备他的老朋友呢?他为何又要数次北伐以至于他执政后期经济大受影响呢?

这要回答清楚,得专门查资料研究元末明初的明蒙关系,我只简单地说下个人看法:

首先,这和明蒙之间彼此势力的消长有关;

其次,和草原部落的生存状况有关,草原生存是很艰难的,南下劫掠是这些人生存下去的必然选择,他们迟早会南下犯边;

第三,这和北元(蒙古)内部情况本身就很复杂有关,根本不能笼统概括当时所有蒙古人的心态和选择,蒙古已经四分五裂了,既有坚持与明朝为敌,要光复大元的蒙古人,也有注重眼前利益,要与明朝和解的蒙古人。

第四,朱棣和蒙古诸部之间的关系,怎能完全用“老朋友”一词来形容?用“亦敌亦友”、“时敌时友”还差不多。

明蒙之间的关系本身很复杂,直接在大明朝统治下的蒙古人有,很多还居住在内地,做官、当兵的蒙古人数不胜数,比如遍布大明朝各地的卫所军屯有大量的“达官”、“达军”;

在草原上受到大明羁縻统治时降时叛的蒙古人也有,比如朵颜三卫;

另有鞑靼、瓦剌这两大蒙古部落,他们和明朝之间的关系也是时敌时友,好的时候来朝贡,不好的时候拥兵数万犯边掳掠。

在明朝前期,北元刚被打残以后,蒙古诸部很虚弱,对于蒙古人当然是拉拢和打压两种手段双管齐下,敌人和朋友的角色转换得非常快。

你看朱棣在北平为燕王的时候,他就已经参加过多次对北元的军事行动了,即杀蒙古人,也招降、接受投诚的蒙古人,被他杀掉的和归附于他的蒙古人都不在少数,那你说他是蒙古人的“老朋友”呢?还是跟蒙古人有血海深仇的“大仇人”呢?

再说了,谁说“老朋友”就不需要防备了?退一万步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何况是草原上的蒙古人。

最后,对于朱棣本人来说,还有一个在朝在野的问题。

没听过一句话么,“永远不要相信在野党!”

朱棣是燕王的时候是一回事,成了大明皇帝,那又是另一回事了。都忘了朱棣“靖难之役”打的是什么旗号了?那时候跟朱权这些兄弟们是怎么说的来着?

结果呢,当上皇帝,转头就接着削藩!

朱权:四哥,你就是个大屁眼子!!!

同样的,草原上的蒙古人对于中原政权来说,永远就是个威胁,这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脑子清醒的朱棣怎么可能不注重“国防建设”呢?所以他当上皇帝以后,干的最多的事就是“打蒙古”,北平更方便他“打蒙古”,他就干脆迁都到北平。

“朱老四,你平时都干点什么事啊?”
朱棣:“吃饭、睡觉、打蒙古。”
“那大明咋办?”
朱棣:“俺的大胖儿子朱高炽在呢!”
“打仗要钱啊!”
朱棣:“俺不管,俺就要打蒙古!”


朱棣之所以要频繁北伐,就是想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北边边患问题,他迁都北平可不是为了“守国门”的,明显是为了“打蒙古”,说他“防备”“老朋友”还是抬举他了,这岂止是“防备”,这是翻脸不认人地出手打人,只不过没成功而已,以至于后来的皇帝就真的成了“守国门”。

其实在那个时代,光靠强硬地干仗,根本就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草原游牧民族杀不完杀不干净,即使是霍去病这样的奇才再世,也不可能,人家打不过还可以跑啊,你率大军北征,茫茫的大草原,去哪找蒙古人?杀完这一波,别处的部落又来了,等你一撤军,蒙古人就犯边来了。

何况封建王朝的军队,也就开国比较能打,高峰期一过也就不行了。

明朝对北边的边疆政策存在问题,太过僵化,一味地强硬打打打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又无意创新制度去直接统治草原,打打打和贸易控制都不怎么靠谱,朱元璋和朱棣时期,还能压着蒙古人打,朱瞻基一死,就是土木之变,之后的皇帝大多也没什么进取之心,军事力量也退化了,根本就不能从军事上压制蒙古,于是干脆缩回长城线内,沿着九边重镇和蒙古人就这么打打闹闹地过了两百年。

之后的满清倒是彻底解决了蒙古人的问题,一个是政治策略比较到位,盟旗制度好使,联姻优待拉拢也好使,满清皇帝兼任蒙古大汗也挺妙;二是时代不同了,火器有了明显进步,这玩意是游牧民族的天敌,蒙古草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北更西的老毛子来了,蒙古人也就彻底歇菜了。


user avatar   qiu-yuan-89-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蒙古已经在趁虚而入了,而且不止蒙古,还有朝鲜。

靖难之役始于建文元年七月,终于建文四年六月,前后历时三年。

建文元年,朱棣诈取大宁后,兀良哈三卫首先感知到明朝内部发生的动荡,开始南下。而朱棣袭取大宁后,把大宁都司所属卫所军户人口悉数南迁到北平周边,大宁空虚,正好给兀良哈三卫提供了方便。

随后,明朝内部出现动荡的消息,被更远的漠北鞑靼得知,阿鲁台也在建文三年前后逐渐南下。

建文四年秋,朱棣刚打进南京城,正在方孝孺等文人士子大开杀戒时,北方传来警讯,鞑靼骑兵趁虚南下,入犯辽东,开原和广宁两地,皆有军民牲畜被掳被抢。



另一个在北方搞动作的,是李氏朝鲜

靖难之变时,辽东都司的东宁卫,发生了一场由朝鲜王国直接策划、煽动的“东宁卫逃人事件”。

东宁卫是在洪武十三年到十九年期间设置的,下设有东宁、女直、南京、海洋和草河五个千户所,整个卫所里汉人比例很少,招抚的都是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的女真族、高丽族军户。

朱元璋把他的儿子派到各地做藩王,有三个王被封在辽东:广宁的辽王朱植、沈阳的沈王朱模和开原的韩王朱松。朱棣靖难起兵时,朱模和朱松因年幼尚未就藩,朱植奉诏取海路返回南京。辽东都司听从建文帝之令,总兵官杨文统领辽军入关,与燕军作战。

三年后,朱棣夺位成功,杀戮建文遗臣。辽东官员得知消息,担心也遭朱棣报复,都想逃跑。山东已经被燕军控制,贸然渡海无异于自投罗网,唯一即安全、还有能力容留他们的地方,只有朝鲜。

当初李成桂对明朝事大以诚,不再向鸭绿江西岸的辽东半岛拓土,并非是无条件的:明朝无事,朝鲜不好表露出这些欲望;明朝一旦有事,且事态久拖不决,朝鲜就会趁乱取利。

靖难发生时,朝鲜可没有闲着。他与南京的建文帝和还是燕王的朱棣同时保持联系,又在辽东地区煽动民心。辽东的高丽族人,和朝鲜有天然的血缘与文化亲近感,更容易被煽惑。东宁卫的一些高丽族军户举家逃亡,还有高丽族武官被发展成间谍,利用职务便利泄露情报。辽东出现渡江投奔朝鲜的逃亡潮,既有高丽和女真人,还有担心遭到朱棣报复的汉人。


建文四年夏,朱棣最终夺取皇位,才回过头处理北方的局势。

对辽东都司的官员,朱棣只能好言安抚,辽东总兵杨文统领辽军入关作战,指挥无方。燕军击败杨文,还俘虏了不少辽军官兵。朱棣挑出一些识时务、有能力和威望的胡汉军官,放他们回去,用现身说法的形式安抚辽东都司人员,承诺只要诚心归顺燕王,保证不会打击报复。永乐元年起,他还多次派人去朝鲜索要逃人。

“恁都府便将文书与朝鲜国,差来使臣赉回去,说与国王知道:但是这等逃去的人,着他那里挨究,都拿将出来,差人送与辽东都司,休要容留。钦此(《李朝太宗实录》太宗二年六月)。”
“皇帝敕谕东宁卫漫散官员军民人等:太祖皇帝开设东宁卫,好生赡养你每(这里的“每”,就是们)。后来建文苦得你每没奈何,漫散出去。如今,天下太平了,我只遵着太祖皇帝的法度赡养。你每都回来东宁卫里来住,官仍旧做官,军仍旧做军,民仍旧作民。打围、种田、做生理,听从所便,休要害怕惊疑。若一向执迷,漫散不来,恐久后悔时迟了(《李朝太宗实录》太宗三年正月)。”

user avatar   mu-di-98-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14年至今的库里,可以利用自己历史级的外线投射能力结合跑动能力撕扯对手的防守,最开始库里的无球没有这么强,就像起初的杜兰特一样,名声大噪之后,其他球队的教练组自然会根据你的特点重点看防布置防守战术。科比在争冠的那些年,在球队的意义是强力擦屁股机器,其他四个人怎么跑也跑不出战术了,得分又很难的时候,科比站出来不停的用两分去惩罚对方,最后依靠纯实力改变对方的防守策略,不得不包夹。诺维斯基07年以后基本大成,在进攻中就是面框或背身去冲击对方内线,作为一名内线,在进攻读秒阶段会接到队友的传球打高压球,你会发现他们大部分是为了弥补自己球队的战术不足,或在对方防守战术相对完美的情况下用自身能力强行改变对方防守计划,俗称擦屁股,这类球员是为了解决球队进攻便秘存在的。

也可以这么理解,上述球员,实际上也是一块球队的拼图,他们的功能是不讲理,争冠球队必须有进攻端打高难度球的人。他们在场上是在帮助队友解决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说勒布朗废队友,这是比出来的。

在库里身边,格林,汤普森,巴博萨,大卫李们都有自己的职责,他们都有自己的专职,但同时,也会给他们很大的空间去发挥。

科比三连冠时期是没有这个说法的,那时候他对队友怎么想根本不关心,可以说,那个时期他想赢的不是总冠军,而是全世界,太贪,太自私。08年以后再看,除了阿泰斯特以外,所有队友基本都可以激活,队友进球球未必是他传的,但那个时期他懂得应该给队友一些空间,让他们发挥,也是他电影中说的,我现在终于可以相信队友了。

他们在夺冠时期是为了球队存在的,队友表现的比自己好?那也高兴,哪怕是科比,在两连冠时期也是这样。队友有不足,这些球员是要想办法帮忙的。

勒布朗不是这样,无论是他招募的队友,还是在场上的比赛方式,都是队友在帮助他。

很多人说印象流不好,不懂球才用印象说事,我不这么觉得。我觉得会打球的人才会聊印象。

印象里詹姆斯就不是个得分高手,但明明他得分很高啊。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

骑士1.0时期我没有这个印象,那时候的詹姆斯在我眼里就是个得分狂人,技术有点缺陷罢了。那个时期喜欢詹姆斯的,绝对是真詹迷,你能看出来这个少年一定是地球上最会打球的几十个人之一,飞天遁地,队友得不了分?我来!硬生生顶开防守队员在人家脑袋上劈扣,有激情,有态度。

那时候他很少打easy ball,简单的进球尽量给队友。那时候我觉得,他以后搞不好要比科比强。

热火三巨头时期,詹姆斯彻底废了

技术确实完善了一些,防守也上来了。但他开始不停的打easy ball,在勒布朗三次夺冠的系列赛里,队友出彩的地方很多,但他本人的经典时刻真的不多。

大家总能想起在比赛中他会快下,无人防守暴扣得分。不是说防守反击有问题,而是战术定位中,那个反击得分的人大部分是詹姆斯而不是韦德,甚至年轻的博士跑起来也是很吓人的,勒布朗完全可以保存体力,利用自己的视野和传输能力给出长传给运动能力同样出色的队友助攻,保留体力用来攻坚。攻坚不是没有,但比重很少。

很多伟大的球星带领队友,可以让队友的能力越来越强,球星为了团队做出努力,给角色球员帮助。勒布朗需要队友帮助自己,其实大部分球队只有一个攻坚的关键球员。特别是外线。但詹姆斯自己不够还要再来一个,并不是他不好。他就是这个风格,

我一直觉着詹姆斯和邓肯其实有点像,总是觉得除掉勒布朗的反击暴扣以外,他们两个都是在48分钟内不停得分的那个,都挺稳,对我觉着詹姆斯挺稳。

詹姆斯的球队打系列赛,总能抢七,哪怕很弱的球队,经常就打的很焦灼。具体原因?我觉着是他的球队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关键阶段希望勒布朗接管比赛了,结果看到的是韦德站出来了。。。很怪异




  

相关话题

  如果崇祯南迁,天下会是怎么样呢? 
  你的祖宗在明朝是做什么的? 
  谈谈你对明朝了解的有哪些事? 
  为什么史学界将从临安失陷到崖山海战这段时期并入南宋,却不将南明政权并入明朝? 
  明英宗和清高宗谁更差? 
  为什么这个女“专家”盛赞满清王朝,预设立场,刻意贬低大唐和大明朝? 
  李善长若是知道自己将来会被株连九族,还会去投奔朱元璋吗? 
  为什么洪承畴爱惜自己衣袍便被判断舍不得死? 
  明军有人马都披甲的重骑兵,有长长的马槊、有马镫,倭寇短短的日本刀为什么还能打得过? 
  如何看待抖音 光哥讲历史? 

前一个讨论
明朝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是归浙江布政使节制吗?
下一个讨论
几十年后我国人口有望稳定在8亿吗?(在人口结构合理的情况下)?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