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会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le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可能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是说改革开放的时候,恰好是全球化持续发展、第二波产业转移兴起的时候。

世界经济格局越来越复杂,链条越来越长。低价值的环节开始向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之外转移。

没有这一波行情,改革开放不会那么顺利。

粟裕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打胜仗解决一切思想问题。”这是因为,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方向,大家都有各种想法。真的打胜了,就实证了思想的正确性,占据大多数的摇摆的人们才会主动靠拢过来。

改革开放中间有太多的思想交锋、路线交锋,如果不是获得了无可置疑的经济成功,保守的思想不会那么容易退居二线。天时,使得改革开放有了大胜的可能性。

但是天时,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天时,凭什么中国这么突出?

这就要说到地利。

————————————————————————————

地利,是说改革开放所基于的土壤,乃是一个已经初步拥有工业体系、处在全面工业化前夜的国度。

很多人把新中国前30年的发展历程当作是完全错误的路线,以为是后30年拨乱反正才使得经济起飞。

这就是类似于“吃到第六个包子吃饱了就觉得前五个包子没必要吃”的想法。

前30年自然是有它的错误,但它的基本思路是没问题的。

共产主义脱胎于几十年前最左翼的思想潮流,它充分吸收了人类技术和制度发展的成就。

这意味着,前三十年的发展路线,从一开始就拥抱了“工业化、全民教育、普惠医疗”等等发展思路。

也许在管理方法、激励机制、产权制度等等方面,前30年的思路不能够支撑高度复杂的经济体系的高速发展,但是前30年把整个经济体系的基础打得很扎实。

我们现在去看很多发展中国家,他们的教育、医疗、培训、工业体系,乃至社会文化,都仍然是处于农业社会水平。只有首都的一小批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的人们,会有不同的认知。

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一个工业社会的骨架已经搭起来了。年轻一代的教育水平已经普遍达到了产业工人所需的水平。虽然封建残余仍然很多,但主流社会文化已经足够贴近工业社会的需要。

所以,即便是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在同一个天时之下,也并没有那么多国家相比于中国更有优势。

但是,想想看,在八九十年代的国际环境下,难道东欧、前苏联各国不是工业化水平更高的国家吗?凭什么是中国,而不是那些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所以还有最后一个因素,就是人和。

——————————————————————————

人和,就是相对现实的领导层。

很多人,包括一些做管理做到很高位置的人,也常常忘记一件事情:

逻辑自洽不代表符合现实


有人以为“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是非常浅显的事情,以为“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胡扯,就是磨磨蹭蹭不想改,是有私心。常常有人批评说:“人家都有桥可走,你在水里摸石头摸个什么劲?”

其实新再回头看看,改革开放开始的那个时间节点,那些时局或好或坏的发展中国家同侪,又有谁“沿着桥一路狂奔”就到了“彼岸”的呢?

前苏联国家,觉得“休克疗法”特别逻辑自洽,前景一片光明,然后往前狂奔,就掉到了沟里。

菲律宾觉得废除死刑的逻辑特别自洽、美国的政治体制特别自洽,然后一路狂奔,现在在泥潭里还没挣扎出来。

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水平、社会文化、人员观念全都不一样。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完全相同的制度、策略,放在不同的国家,可能是天壤之别。

正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要学,要试探运用,就要摸着石头过河。要不停地试验、看反馈、看结果,不断理解现实,不断调整。

任何把某种自洽的逻辑/推理当做必然并全力向前冲的人,常常最后会发现,之前那种自洽的逻辑里面没有考虑到一个或者几个客观因素。而这一个或几个因素,就可能让这种自洽的逻辑完全崩溃。

越是复杂的问题,越是要摸着石头过河。不摸石头就往前冲,那是赌博,而不是改革。

幸而我国改革开放中占主导的是政治家,而不是赌徒。


user avatar   feng-yu-xiao-lou-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不被人们看到的人,没有话语权的人,他们吃苦耐劳。

1、凌晨4点起来在城市盖大楼的人。

2、在农村耕种一生,也就勉强糊口的人。

3、在工厂每天12个小时,一个月一天两天假的人。为了祖国赚外汇的人。(伤残常有,留守儿童意外多)

4、在几十米高的基站上面做基站的人。(吃饭也在上面,一个馒头一瓶水)

5、真正为做科研为人类做贡献的人(这部分在哪都是少数,极少数。但我还是加上了,祝先生们千古)。

6、一群深信,勤劳致富,实业兴邦的人。(勤劳的人就能致富?实业兴邦(目前实业)?)

7、他们虽然是沉默的,不能发声的,也注定不会名留青史,但我希望作为当代年轻人给予他们尊重,他们可能学历不高,大字不识几个,不会长篇大论,但他们为此付出了身体能承受的极限(说句为国捐躯不过分吧)。

8、当有一个超级富豪出现的时候,注定会有一些极端贫困的人相对应,所以我觉得超级富豪拍什么世界前几 没什么好骄傲的。(作为国人,如果你割的是外国韭菜,我敬你是条汉子,可你不是。)

9、最后一句,如果你真的爱国,首先就要爱中国人,尤其是底层可爱的民众,他们真的没什么奢求,一袋米,一句话……(事实是都在爱国,不爱国人毕竟喊爱国口号没成本,低头看人民可能脖子疼)


user avatar   wen-ding-29-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改革开放是个必然,就算主席活着也一定会改革开放,这是中国经济结构和前三十年发展路线决定的。

建国后中国有两条路,一条是继续模模仿国民党执政模式,甘当苏联或者美国买办,这种发展很快,但是没有根基,就像东南亚,一场经济危机就回到解放前了。另一条则是当了裤子搞工业化,将中国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这条路风险很大,但是是立国之本,是实打实的内力。

老一辈革命家受够了外来侵略,深刻知道没有现代工业的悲惨下场,于是坚决和国民党路线划清界限,选择了工业化。

而工业化需要代价,156个苏联援建项目是宝藏也是销金窟,工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前期投入大,利润率有限,为了养活这些工业项目,中央只能选择剪刀差模式,用农业支援工业,用农村支援城市。可以说前三十年基本上是靠国家剥削农民才实现了工业化,养活了中国最初一批产业工人。

为了保护这个工业化火种,建国一代领导人承担了极大的压力,包括三年困难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wg等等,如果考虑经济因素,这些苦难都有很大的必然性。

一般人对前三十年历史的认知顶多也就到此为止了,但是大家忽略了工业化的另一个中要特点,那就是产品市场。工业化产品必须能卖出去,才能实现正向循环,否则就是永远的大坑。

70年代中国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内部农业长期被压抑,人民公社根本消化不了工厂产品,所以中国只能把目光望向国外,所以最开始中国的工业品大量卖给了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通过内部交换实现了初步产业循环,甚至一度中国生产的战斗机都能实现出口。

但是很快赫鲁晓夫上台,中苏矛盾尖锐化,其中主要缘起是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导致中苏掀起长期舆论战,也产生了当时极为著名的九评系列文章。赫鲁晓夫治下苏联明显出现帝国主义色彩,对中国利益蚕食加剧,同时主席深刻认识到苏联已经出现修正主义,并且破天荒的预言了苏联要解体,要亡党亡国。当时的中国已经看出依靠苏联不是长远之计,所以在各种原因促使下和苏联分家。

也因此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加紧打压中国,中国进一步工业品出口受到严重限制,中国工业发展前途发力。所以在72年毛主席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接受尼克松访华,主动缓和了中美关系,此后很快在75年引入一大批西方工业设备,实际上是为进一步开放做准备。

宏观上看,在6070年代的中国,制造业的确陷入困境,一方面国内市场被剪刀差破坏严重,无法形成内部循环。另一方面外部市场中社会主义阵营限制重重,西方世界还没有打开,所以也没有外部循环。这导致中国被迫只能用政治理由把钱都投入到军事工业之中,从而保住制造业,但是实际上这种模式无法长久,中国初生的工业正处在窒息的边缘,此时说是经济遭受严重危机并不过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想保住工业化成果,甚至进一步发展制造业,必然依靠外部循环,英美苏德等等著名工业国没有一个是依靠本国市场自己搞起工业化的,都是要在全世界攻城略地。可是社会主义阵营已经指望不上了,中国唯一能指望的只有西方市场,恰巧西方遭遇滞胀危机,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在中国处理完内部意识形态问题后迅速打成一片。

所以说改革开放是保住中国工业制造业的必然选择,是我党立国以来工业兴国路线的必然结果,只是可能老同志们一开始都没想到最后会向西方开放而已。

前后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是根源就是这个经济逻辑,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也是共产党一以贯之路线的结果。


user avatar   chen-ying-n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答案是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做了最苦最累的活,帮助中国扫清了一切阻碍工业化发展的障碍,到了改开的时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中国的崛起本质上就是工业化的完成,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已经有260年了,但是真正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寥寥无几,美国、欧洲传统列强、俄罗斯、日韩、中国……两只手都能数过来,几乎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只有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才能称得上强国。

阿拉伯地区22个国家,4亿多人,为什么奈何不了人口只有900多万的以色列?就是因为以色列和美国的工业体系深度绑定,是非常先进的工业文明国家,而阿拉伯国家基本都还停留在农业文明时期,这种差距已经形成了降维打击,绝对不是靠人口优势就能弥补的。

▲以色列铁穹反导系统拦截导弹

中国清朝时4亿人的体量,被英国几千人的舰队戏耍,最后屈辱的签订了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英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所以从那以后,中国人做梦都想实现工业化,清末的“洋务运动”,民国“辛亥革命”后的“黄金十年”,都是中国人进行的工业化尝试,只是因为后面我要讲的种种原因,都失败了。

直到毛主席的出现,情况才出现转机……

现在网上有一些言论,认为毛主席不会抓经济,中国人能过上好日子全是因为改开,这实在是非常偏激的观点,误导了很多人,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真实的还原。

正如我前面说的,现代人类是处于工业文明时代,基本完成工业化是成为世界大国的必要条件,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例外,但是工业化可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它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


01完成土地革命

工业化要有人去投资办厂,还要有人去当工人,这是最基本的两个前提,但是旧中国是什么情况?遍地都是地主,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靠着土地就能吃喝不愁,赚钱了还能继续兼并土地,所以压根就没有动力去办厂发展工业,这是阻碍工业化发展的一大因素。

其二,由于农民没有土地,城市里又没有足够多的工作机会,所以他们被地主深度绑定,只能一辈子给地主打工,离开了就活不了,这样就导致没有人口流入工业领域,自然也就发展不起来。

李鸿章和蒋介石他们压根就没看明白这个关键问题,拼命的从西方引进技术,花钱买设备,最后钱被西方赚了不少,国内还是没发展起来。

但是毛主席在湖南农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他发现中国有4亿多人,其中90%都是农民,只有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中国的社会革命和工业发展才有基本保障。

所以从20年代末期到红军时期,我党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建国之后还在持续地打击地主阶级,因为只有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老百姓才能不被地主剥削,才有多余的口粮去供给家里多余的劳动力进城打工,农民进城了,工业化发展就有了足够的劳动力。所以很容易就能发现,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基本是与城市化进程挂钩的。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国,也遇到过没有工业劳动力的问题,为了让农民进城,英国人的方法非常粗暴,他们把农民统统赶走,在土地上种草放羊,最后把羊毛做成纺织品,农民没有了收入来源,只能去城里的纺织厂打工赚钱。

美国的情况就更加复杂了,北方想大力发展工业缺少人口,南方的种植园却圈住了大量的黑人劳动力,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最后爆发了南北内战,彻底消灭了奴隶制,那些黑人劳动力才能进入工业领域,最终美国经过30年的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任何一个国家,想要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都是在与当时的利益集团进行殊死搏斗,我党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中最艰难最关键的一环,但是现在很多人还意识不到这件事的伟大,甚至还有一部分地主的后代四处诋毁和污蔑,实在是让人生气。

进行了土地革命之后,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中国的经济收入就超过了国民政府时期的巅峰值,那些说毛主席不懂经济的人,你确定你可以?

而且,估计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重大意义,可以这样说,中国一直到2021年,依然在享受土地革命的福利,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有可能会遭遇经济危机,西方国家遇到经济危机百姓失业后怎么办?先是领救济,等到哪天救济也不能领了,就只能成为流浪汉或者去贫民窟,这样就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但是中国不一样,60年代的“上山下乡”、90年代的国企改革、2008年的金融危机、2020年的新冠疫情,好多找不到工作的人都可以回家种地,一定程度上抵御了经济风险,这就让中国的经济韧性非常强。


02进行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的目的是打破旧的社会格局,建立一个能充分调动资源的中央政府,只有这样,才能举全国之力在交通、能源、教育等领域进行长期的投入,这些都是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条件。

现在很多人喜欢说人口红利,实际上,只有受过基本教育的人口才能称得上是红利,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有80%的人是文盲,毛主席说这可不行,大手一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10年之后,就有超过1.5亿人学会了识字,虽说文化水平不高,但进行基本的工业操作是可行了。

反观印度,全世界文盲7.5亿,印度一个国家独占1/3,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文盲破亿的“超级大国”,大字不识一个,你觉得印度的这一亿多人能进厂吗?

除了普及教育,还有进行交通建设,这又是一个非常烧钱的项目,全世界除了中国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践行五年计划,雷打不变,其他国家想修个路都是困难重重,拜登想要搞基建刺激美国经济,到现在两党还在争论,而我国,从建国那天起,修路就没有停止过,等到我国决定改开的时候,全国已经有了基本健全的公路铁路网,为我的工业建设和物资流动提供了基本保障。

之所以一定要进行社会革命,是因为有些国家的宗教和传统思想必须破除,不然会严重阻碍国家的发展。

比如说印度,女性受教育平均年限只有4.4年,且社会地位极低。还有阿富汗女性,全身蒙面,不准工作,不准娱乐。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性作为社会组成的另一半,几乎不能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去,这样的国家,如何才能快速发展?

毛主席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发现旧中国的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格,裹小脚、不让读书、童养媳现象层出不穷,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颁布的第一条法律就是《婚姻法》,明确规定:不准买卖婚姻!

然后毛主席又提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在新中国的大地上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后,相当于占中国人口一半的人群可以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之中。

印度这个国家之所以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没有经历一场社会革命,二战结束后,其宗教阶层体系依然没有被打破,导致底层人民和领导阶层的利益没办法统一,所以土地革命、妇女解放、教育普及、基建投入这类问题迟迟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至今依然还只能说是一个“半工业化国家”。


03资本原始积累

工业化的开端,建厂房、买设备、研发技术,这都需要海量的资金,没有钱,压根就玩不起来,所以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都有一个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欧美列强的资本原始积累是通过贩卖非洲黑人、掠夺拉美和印度的原材料、向中国倾销商品实现的,所以欧美国家的工业化血债累累。

苏联的工业化是通过全国范围的征粮,再加上承接西方淘汰的落后工业完成的。

日本的工业化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二战前的日本通过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俄战争积累了一部分资金,再加上在国内对农民的压榨,完成了国家的半工业化。第二个阶段,二战后,朝鲜战争期间,吃了美国大量的军事订单,再加上日本的进出口贸易积累,所以让日本在二战后快速完成了工业化。

▲60年代日本工厂女工

韩国的工业化,一方面也是对农民进行压榨,另一方面是靠美国的援助,1961年美援的最高峰时期,韩国军费的96%都是来自美国。

中国的工业化,和全世界所有国家都不太一样。

首先,是毛主席力排众议出兵朝鲜,一战扬国威,从苏联那里争取到了工业援助,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156工程”,这是中国工业体系的基础框架。

然后,在国内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保证最大限度的通过农业哺育工业。

这也就是很多人认为农民不容易的原因,因为中国的工业化,是建立在全体农民无私奉献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当时全国咬紧牙过日子的这段经历,中国的工业体系是很难搭建起来的。那些认为毛主席不会搞经济的人,无非就是觉得前几十年物质条件比较差,所以他们才得出这个简单的结论,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国家刚成立,需要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这个客观过程。再直接点说,即便现在中国每年援助非洲,非洲的工业能马上起飞吗?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历史使命,毛主席的历史使命就是帮助中国扫清一切阻碍工业化发展的障碍,这是最艰难,也是最容易背负骂名的使命,因为他扫清的这些“障碍”,都是当时的既得利益者。

毛主席逝世后,我们的工业发展进入到了第二阶段。

因为在毛主席时期打下了基础,再加上扫盲储备了大量的劳动力人才,所以在1978年决定改开的时候,中国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随着外资的涌入、海量工厂的兴起,中国的主要资本原始积累方式变成了,通过廉价工业品赚外汇,然后用外汇买设备,买技术,当然,农民对工业建设的支持也在继续。这种模式一直持续到2008年左右,几乎是同时间,2006年,中国全面取消农业税,意味着中国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直到去年2020年,官方宣布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了一个工业化大国。

对于工农业颇有研究的温铁军教授认为:中国的前30年是工业化的积累过程,改开之后的30年是工业的调整阶段。

那些把我国崛起的功劳全部归因于改开的人,就是犯了一个非常著名的错误,一个人吃6个包子才能饱,那么他直接吃第6个包子能饱吗?显然不能。

我国之所以能够崛起,与毛主席时代的社会改造和休养生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担下了所有恶名,他挑战的是整个旧的秩序,根除的是这个国家几千年的恶疾,如果说秦始皇是农业文明时代中华民族的开创者,那么毛主席应该就是工业文明时代中华民族的缔造者。

再造华夏这个评价,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原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枫冷慕诗”。

这是原文链接,大家喜欢可以关注下。

为什么中国能崛起?看完这篇文章你会更加佩服毛主席


user avatar   eric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问是不是,在问为什么。

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崛起的?说来有个怪事,一说2000年后中国发展如何快,都是各种数据糊脸。一说2000年前,就是春风糊脸,数据都消失了。

发展好坏要靠同行衬托,那么中国和印度历史上人均gdp的对比是怎么样的呢?

1970年,中国113美元,印度112美元。

1977年,中国185美元,印度186美元。

1978年,中国156美元,印度205美元。

1980年,中国194美元,印度266美元。

1990年,中国317美元,印度367美元。

2000年,中国959美元,印度443美元。

2010年,中国4550美元,印度1357美元。

中国的教育水平和世界其他国家比是什么水平呢?请看下图,红线是中国适龄儿童入学率,蓝线是世界平均水平。

所以你看,知乎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的好传统不能丢。


user avatar   michael-62-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崛起,是值得商榷的。

全球有200个左右的国家(地区),在76年伟人去世的那一年,全球人均GDP中国倒数前10。也就是说,全球200个左右的国家(地区),是个地方就比中国强,包括我们援助的亚非拉,他们的生活水平是中国好几倍。

现在呢,中国排名80左右,6亿人月薪不到1000人民币,就是一百多美元。9亿人月薪不到2000,2亿人日收入不到1美元。中国13亿人,月薪超过5500块的不超过7000万人。中国现状是刚解决温饱,远谈不上崛起。

别说跟发达国家比,就是同属中国的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和澳门地区,中国也差得很远。

给人感觉崛起了,是因为这几年发展快。而发展快,是因为欠账太多。是怎么欠下的呢?

到现在还在补欠账。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单说,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融入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圈。

中国是工业化的落后国家,所以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都低,表现是人民很勤劳,但是很穷。

因为,生产力低,你一个最勤劳的农民用牛耕,也无法与最懒惰的拖拉机工人比效率。

实际上,中国从洋务运动开始,已经在走向工业化,但是这个进程多灾多难。

到了50年代,才有一个不战乱的环境来发展工业化。

第一次工业化是苏联给的156个项目,从农业社会逐步进入工业社会,表现出来就是城市人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平民可以享受工业社会成果。

但是,资本原始积累,工业品销售的代价是农村负担的。

因为自我积累,要压制消费,高积累,城市人实际生活水平增长也是有限度的。

而且苏联的技术是大萧条期间从美国转移过去发展,也不能说是最先进的,效率有限,中国当时能复制已经很不容易,继续发展的能力有限。

所以,生产力提升到一定程度就有天花板。

但是,中国在这个阶段,解决了核武器的问题,这是很重要的,有毁灭能力,才可能有真正的独立自主,这对未来很重要。否则,你融入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体系,就没有经济主权了。而有核武器,是可以掀桌子不怕武装入侵的。经济主权在自己手里。

有了自主权以后,核心问题,就是怎么融入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圈,获取更新进的工业化技术,提升效率。

这个时候尼克松来了,一步步解除制裁。

解除制裁,可以买比苏联给的更先进的技术,生产力就可以进一步提升,这才解决穿衣吃饭问题。

另外,同时还有计划生育政策,减少了人口增长速度,这个成果到了80年代立竿见影。

70年代粮食增长率也很高,但是人口增长率高,人均增长还是不行。

80年代,粮食增长率高,人口增长率低,到了90年代,大家已经都可以吃饱了。


改革开放的基础,是美国取消制裁和自主权,取消制裁才有外资,外国市场。有自主权,可以保证经济政策自己说了算,可以犯错误,但是不会被殖民。

从1978到2001,其实还是有很多波折的,但是自主权一直在手,这就等到了2001年入世的翻盘局。

2001年美国911,中国有一个机遇期,加入世贸,真正进入国际大循环。等于解除了封印。

中国在前三十年,扫除了文盲,建设了大量基础设施,建立了低水平但是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准备了大量有文化,有纪律的极其廉价的工业劳动力。

2001年解除封印以后,在可以公平竞争的情况下,全球没有那个国家能和中国比,资本来了,技术来了,中国开始飞速发展。

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的结果,不仅是国际市场的问题,国内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是几十倍的增长,现在农村平原地区已经普及了农机,化肥。所有行业用上现代科技,整体效率增长带来巨大财富。

这次增长是普惠的,农村在2001年后的增长中,真正获得了实惠。

这才有今天的好日子和综合国力。


工业化需要规模优势,中国有庞大的工业化人口,按照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当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后。中国会产生先的技术革命,引领世界。这个趋势很难阻挡。

中国的危险在于被解除的封印重新加上。

虽然中国很强,但是还没有取代世界老大,还是在美国为首的国际经济圈内混。中国还没有能力脱离美国,拉一帮小弟,自己搞一个中国经济圈。

如果这个经济圈,逐步对中国关闭,中国会回到封印前的状态,虽然技术进步后的中国不会像以前那么惨,但是经济发展会停滞,矛盾也会爆发。

所以,中国要努力保证自己在这个圈子里面,同时建自己的圈子。这是中国对外要解决的问题。


对内,改革开放后,也放开了贫富差距的封印。一开始还不太明显,但是在1998年颠覆国企体制后,这个差距开始急剧拉大。

这个问题会导致内乱,国家增长,少部分富豪权贵财富急剧增长,广大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也会出问题。

这是中国要对内解决的问题。


解决的好,再过几十年,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国泰民安,开始替代美国霸主地位。

解决的不好,经济停滞,内部矛盾激化,中等收入陷阱就来了。


user avatar   ren-huan-x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互联网产业工作的人这几年应该经常听老板说一个词:试错

我国崛起其实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但这个试错和现在互联网企业的试错不一样:

互联网企业试错,是天马行空,是肆意妄为,是成功了会所嫩模失败了下海干活,是拍拍屁股走人也没有太大问题;

而我国改开试错,是小心翼翼,是克服万难,是一点失败就被外部无限放大内部怨声载道,是一点成功就全面推广高效执行。

互联网企业试错很多时候哪怕找了BATJT高人来复制“成功经验”,依然百无有一;

而现实国际社会试错,找寻国外“高人”来复制,最后很可能死无葬生之地,轻则国家破产、重则丧权辱国;

所以,我看到很多网上的人说,我国的改开是因为欧美社会吸纳了我们、加入wto助推了我们,我只能说:毕竟太年轻、还有点天真。

欧美社会成功,很大程度是因为先发优势,而不是什么“民主政体”;后发国家同期加入国际社会、加入wto的何止几十个国家,最后成功的,又有几个?

感谢国家这些年的所有人,感谢你,所有的你。


user avatar   lao-bing-yin-ji-x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承包。责任到位。


user avatar   hei-sen-lin-m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说起来像个万全之策,实际难度登天。

你以为的改革开放,是在全知全能的周密计划下,依靠先进的理论加上稳健的步伐,一步一块垫脚石顺利趟过河。

实际上的改开,是在完全不知道水流深浅、急缓,有时候连石头在哪都看不到,甚至一脚踏空呛了个半死的情况下,忍着流血的伤口,拖着锅碗瓢盆,一次次从水底爬起来,挣扎地游向对岸。

现在大多数人聊改革开放初期那些私营经济的故事,是都是一个个从鸡毛换糖做到世界龙头的光辉历史,但其中遭遇的混乱又是今天难以想象的。

比如,1985年,私营经济最活跃的温州,爆发“抬会”集资乱象。由于对民间集资放开管制,各路抬会聚集了温州民间22亿多元资金,各村各镇都有人加入,庞氏骗局式的集资近乎疯狂。1986年,抬会资金断裂,崩盘迹象,温州陷入空前的混乱。

讨债者冲进会主的家。愤怒的人们用竹签刺入“人质”的手指尖,要他们交待会主的下落;没有来得及逃走的会主的妻子,被20多个债主在光天化日下凌辱;数百名债主把会主的漂亮楼房化成焦土;平阳县一个阴暗的仓库里,一个通过“抬会”捞了十几万元的人被严刑拷打,最后被愤怒的人放蛇活活咬死……在短短3个月里,温州全市有63人自杀,200多人潜逃,近1000人被非法关押,8万多户家庭负债累累,倾家荡产。

温州抬会之乱是一个极端,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力量退潮松动,市场无法自主调节还赶上官倒私倒泛滥,引爆了以恶性通货膨胀为主的全国性经济乱象,最终引发80年代末上层建筑的动荡。

放手大干的乱象如此,国家管制的领域呢?问题也一样头大。

比如80年代搞股市,顶层设计核心目的之一是聚拢民间资金给普遍亏损的国企托底,以资金激发国有制经济活力。但结果导致上市指标都抓在地方政府手里,纷纷把底下坏账烂账累累的国有企业资产包装卖给股民。

90年代的上市公司基本都是国企,造假成风,买壳卖壳、庄家横行、赌徒遍地,更严格监管措施因为说不清道不明的阻力迟迟无法落地。

资本市场太烂,投融资功能紊乱的影响是2000年前后阿里腾讯这样的优质互联网企业只能大批跑国外去融资、上市,留给国内的只有乐视这样的垃圾。行政力量既当裁判又当球员,最终种下苦涩至今的果实。

从一只脚踏进水里开始,关于自由市场与政府管制的争论就一天都没有停止过。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改革,会吸纳某一派经济学观点,这也是经济学家影响政策的主要方式。但在当时的中国,却呈现出一种所有人一起上的局面:在整个八十年代,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政策来自整个经济学家群体,可谓八仙过海。

从底层到高层的辩论与斗争,从舆论到资本的撕逼与站队,路线之争的战火一直在熊熊燃烧。

两种相互冲突路线,各自带来的教训都是在太惨痛了。

如果那种左右逢源、“亦步亦趋的保守策略”是万能良药,就不会有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了。

国家战略不是对冲投资,选择一边倒要面临单边的风险,而选择两条相互矛盾路线并行,就必须扛住双倍风险的夹击,内部撕裂、外部颠覆,一个不小心便是身不由己、万劫不复。

所以,“摸着石头过河”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要付得起“试错成本“。

章家敦预测中国崩溃,有依据吗?有!

他写的那些问题别说外国人,哪怕有点现实经济思维的普通中国人都能看出来。下岗、房价、股市、p2p、地方债,哪个不是环环相扣的一团乱麻?

但是现实总是打脸,似乎那些依据西方经济学、政治学的预测在中国这里都失效了,就连很多中国人自己都想不清楚,因此成为了所谓的“公知”。

有一个老外,英国著名汉学家马丁雅克看明白了。

他在《了解中国崛起》的讲演里认为,中国是一个文明却以国家的形式存在。换句话说,就是现代国际政治领域的bug。

现代国家是有形的机体,一处坏了,整个体系就容易陷入瘫痪。西方,文明与国家区别开,国家机构不断瘫痪、更换、破产,民众被彻底抛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里。

但在中国,有形的国家与无形的文明契合在一起,文明成为了修补现代社会运转体系的黏合剂,竭尽全力保住全民最大利益。

这次的新冠疫情,暴露出所有现代国家机器的短板。中国能率先取得决定性成功,本质上就是面对史无前例的疫情,疾控组织机制没发挥应有作用、医疗科技力量也来不及的时候,发动起了文明内核,对病毒来了一次“人无分老幼、地无分南北”的硬钢。

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经历了数次危机,是靠什么在一路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而不被各种危机击垮?

不是西方那套经济学术语,而是靠一失去低薪低保障的工作就回到农村向黄天厚土挣命的几千万农民工;

靠国企改制工厂裁员后就在寒风中推着小车上街卖早点的下岗工人;

靠人均微薄的教育经费下父母们省吃俭用供养出来的世界最大规模的大学生群体;

靠广大三四五线城市居民大半辈子的辛苦积蓄吸收着资本泛滥对房价以及金融系统的冲击…

这是被西方思维侵染多年的章家敦无法理解的。

只有克服工业化与现代化之路上无可避免的危机,中国才能成为世界工厂、科技中心、产业链黑洞,否则委内瑞拉、阿根廷就是前车之鉴。

这里不是吹捧牺牲也不是批判,而是强调中国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少不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牺牲,少不了从文明内核爆发的驱动力。

没有这样的文明内核,无论顶层有多精英,都难以领导这五分之一的人类实现跨越式发展。

所以,如果问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崛起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不明白中国是以一个文明的形态崛起,无论什么回答都是以点概面。

近百年的屈辱中,中华文明的内核一度暗淡无光、破碎不堪,外壳被一次次撕开,完全暴露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丛林中,被不断敲骨吸髓。

从第一个流血断头的谭嗣同开始,对文明内核的修复工程就已经启动了,一直到建立新中国,朝鲜战争、两弹一星,整个文明的内外框架才再一次完整起来。

哪怕到了改革开放前夜,如果没有对越自卫反击战彻底打破越南在苏联支持下的独霸中南半岛野心,如果没有从民族(文明)高度实现美国干预下的两岸破冰,面对冷战政治军事高压,东南沿海的特区建设、对外招商引资也绝无可能成功。

所谓摸着石头过河,换句话就是,哪怕不知道深浅、不知道对岸是什么,也要全力以赴、纵身一跃,因为除了想方设法利用内外部资源,攀登文明科技树,没有别的路。

但是,如果没有1979年之前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无数牺牲来重建文明内核,给处于对内对外急剧转型中的国家托底,改革开放这种奋力一搏的结果,只会是人类历史上又一个悲壮的水花。

相关回答:




              

相关话题

  如果在世界历史进程没有了中国,世界会怎么发展? 
  如何看待澳大利亚媒体错译孙子兵法,歪曲黑山总统对华态度? 
  高速铁路运营赚钱吗? 
  美国发布全球撤侨声明,俄罗斯征兵,大家怎么看? 
  如果越南做中国的墨西哥,前途是否会更好? 
  你是否认同:机器人人工智能应该给人类提供便利,而不应该被资本家利用来消灭就业? 
  印度为什么比中国穷? 
  如何看待「逃犯张林苍说自己被人陷害运毒」? 
  外国人是否也有很多“精中”份子? 
  如何看待及解读2016年7月5至11日中国三大舰队南海军演? 

前一个讨论
《最后生还者 2》,我认为艾比没有做错任何事,为什么会让玩家讨厌?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华为回应美国制裁:「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