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什么叫「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let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是截至高中水平的数学的话,大概你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初等数学。在这一块要说数学基础,那大致可以归为以下:

一.算术数感、归纳推理 ):可以心算数目不大、运算程序不复杂的计算(懂一点速算法会有加成)。对于大数目,笔算也应能够算出正确结果。以及,熟练地正确使用科学计算器(别以为这很low,实际上这里边有一堆潜在的错误风险,稍不注意就踩雷)…… 巧算、简算和估算是进阶能力,要重视。
**列算术式解应用题虽然号称很开发智力,但其实不是重点。


二.代数形式演算与符号抽象 ):

1.代数式变形技巧:最简单的包括合并同类项、幂的法则,复杂点的有整、分、根式的运算化简,这部分难度最大的是因式分解,其中尤其难的是添、拆项和公式法,特别考验那种“对复杂的式子做高明的变形,以解决那些用常规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伊藤清转述柯尔莫果洛夫语)”的技能。

2.列方程与解方程:这是代数的基本能力。没说的,未知数少于四元,最高次幂小于等于三的方程(组),拿过来就得像庖丁解牛一般,行云流水地算出解(集)。

3.不等式:这是真正通往高等数学的阶梯。判断解集情况是初等数学的内容,对不等式的证明、变形以及利用不等式进行估计则是高等数学的敲门砖。
**这部分学不会的话,你基本上就告别了理科,建议考虑选择文艺类相关专业。理由是显然的——没有任何一部高于小学程度的数学书不是用字母、代数式这些东西写出来的。你能想象自己在语言不通的状态下学习文史哲么?


三.几何图形识别、演绎推理、直观与想象的均衡 ):

1.平面欧式几何:演绎逻辑的典范,公理化之滥觞。

2.空间欧式几何:往往会发现自己虽然天天生活在三维空间里,但是对它的想象力与观察远不熟悉。

3.解析几何、向量运算及三角学:代数与几何的完美结合,其精髓在于把精巧证明全转化为暴力计算。这部分要是学好了,当初那些你绞尽脑汁也证不出来的几何题基本都会迎刃而解。
**更高级的现代几何学需要很多同样高级的数学支持,不在讨论之列。


四.集合与函数基础语言与底层逻辑 ):

1.集合的概念及集合间的关系:这是数学的底层概念,不能被其他概念所定义。因此,必须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些角度包括但不限于:枚举、示性、图解(Venn图)……以及元素对集合可以自然地定义“属于”,集与集之间可以定义“包含”,这是集合上最基本的关系。

2.形式逻辑:包括逻辑谓词(数学中常用的是且、或、非、蕴含、等价,其中最诡异的是蕴含)和逻辑量词(数学中最常用的是全称量词“对于一切……”和特称量词“存在某个……”),以及基于此二者及某些数学对象所构成的命题(关于命题,最重要的能力是能够顺利地作出其否定,这是反证法的关键!)。

3.集合的运算:基于逻辑谓词中的且、或、非可以分别构造两集合的交、并、补。而利用交、并、补的定义又可以推演出一系列的运算法则(如德摩根律等等……)。

4.函数的定义:在这个点上深挖,可以挖到大学数学内容……

5.基本初等函数:对各种性质、图像、算律、变换的掌握,要能够实现可视化,也就是达到在脑中运行相关动画的程度。这部分如果没搞定。。——“有一棵高高的树叫高树(数),上面挂了很多人,它在风中摇曳着枝条,仿佛在向不远处的你轻轻招手……‘来吧童鞋,投入我温柔的怀抱,让我抚慰你智力的创伤……’”。
**1-3这部分学好了,你的逻辑思辨能力会有所提升,可能会发现生活中种种推理谬误,数学中少见的能够启发人去思考人生的部分……


五.微积分初步由常量走向变量,由有限走向无穷,现实是逼近地精确 ):

1.直觉地理解极限、无穷大与无穷小、导数/瞬时变化率/切线斜率。

2.熟稔使用微分算术法则求出任意初等函数的导数。

3.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是求导的逆运算。

4.应用:如将导数与极值的关系应用于画函数的图像,运动学(kinematics)。
**鉴于此坑直接通往现代数学,是个无底洞,所以一开始不要挖太深。


六.离散数学初步返璞归真——自然的一切真理都源自高明地数数 ):

1.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2.排列与组合

3.古典概型

4.线性优化

5.矩阵乘法

6.算法流程与计算机程序

**搞定不了这一部分,请反复回炉重造;否则你若选择统计、金融或计算机这三个热门专业,会产生一种类似于农民刚进城的尴尬,就是会觉得自己虽然能干些活饿不死但特别土,即使运气好挣了钱也就是只壕。。。


user avatar   bai-ru-bing-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柏林墙推倒以后东西德真的彻底融为一体了吗? - 邹博文的回答

不是经济学专业,对两德合并无力回答,但是有关两德统一的公法事实的错误有必要指出。

现在讨论两德统一的问题。事实上,从来没有过两德统一,只有东德灭亡。1990年6月,东德政府决定引入西德马克来拯救陷入崩溃边缘东德经济。在之后的几个月内,由于经济无法改善,愤怒的人民走上街头,有良知的东德领导人们不愿意向人民开枪,政府迫于高压,自行解散。此时,1990年9月20日,全世界再也没有东德政府这个名词了。政府解散后,旧有各州纷纷独立,并最终仿照60年代萨尔州的例子,加入联邦德国,西德议会一一批准,才有了今天统一的德国。世界历史提到10月3日两德统一的日子,其实是照顾东德人民的感情。这在当时是联邦德国和几个州之间的事,东德政府已经在半个月之前不复存在了。

这一段不符合史实。东德政府并不是自行解散,而是根据两德条约的法定步骤,这是柏林墙倒塌后一步一步地来的。

1989年11月28日,西德总理提出分阶段建立德国邦联(还不是联邦)的计划。

1990年2月13日,华约与北约成员国外长会议做出决议,规定东德大选后成立的新东德政府就可以开始统一谈判。

1990年3月18日,东德举行大选,西德基民盟支持的东德“德国联盟”获得胜利,成立了新的东德政府。此时的东德实际上已经不是彼时的东德了,“有良知的东德领导人们”的几句话无从说起。

1990年5月18日,两德政府签订了第一个国家条约,确定了货币、经济和社会的联盟。货币联盟于7月1日起生效。

1990年8月3日,两德政府签订在两个德国境内举行全德议会选举的准备与实施协议。这个协议又于8月28日得到修改。

1990年8月23日东德国会通过了东德各州以州的身份加入联邦德国的决议。根据这个决议,为了符合基本法的规定才按照德国传统上的划分恢复各州;早前的1952年,为了便于统治,东德的历史上的5个州被划分为13个专区。这也是形式上的,东德五州真正建立起民选政府是统一之后的事情了,各州纷纷独立的说法无从说起。直到统一后的1990年10月13号,东德五州才进行了第一次州选举。

1990年8月31号由两德签署第二个国家条约确认两德统一,这个条约确定了两德统一的具体形式是东德解体、以各州的名义分别加入联邦德国。(Vertrag zwische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und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 über die Herstellung der Einheit Deutschlands;Treaty betwee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and 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German Unity)

然后两德同四个占领国进行谈判,并于1990年9月12日签订有关修改德国国际法地位的“二加四协议”。

总结:东德政府解散并不是崩溃式的,而是根据相关宪法性法律和国际条约进行的法律步骤。

参考资料:康拉德·黑塞,商务印书馆,《联邦德国宪法纲要》第68-74页。(Grundzüge des Verfassungsrechts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20. Auflage, Heidelberg 1995 (Neudruck 1999),pp95-98)

德国自神圣罗马帝国崩溃后的统一问题,政治学和国际关系上被称为German Question。可以去Google Scholar查找。

手边有两本英书可以推荐。

Peter Alter的《The German Question and Europe:A History》和Dirk Verheyen的《The German Question:A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Geopolitical Exploration》

中文书可以参考玛丽·弗尔布鲁克的《德国史:1918-2008》

这几本书的最后几章都是讨论两德统一后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状况,写作的年代也比较新,都是2000年之后写成或者最新修订的。




  

相关话题

  数学分析中,关于某个变量一致是什么意思? 
  在科研中,如果出现了隐蔽的计算错误会怎样? 
  既然靠学历逆袭越来越困难,那么好好学习的意义有哪些? 
  数学专业的实变函数为什么这么难? 
  等比数列的任意连续三项的中间一项都是另外两项的等比中项吗? 
  武亦姝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录取,大家怎么看? 
  如何证明 e^π>23? 
  一加一怎么等于二? 
  请问贝祖定理(裴蜀定理)除了用辗转相除法还能怎么证? 
  如何从教育角度看待 2013 年辽宁高考状元放弃港大决定复读考北大中文系? 

前一个讨论
如果你是一汽的负责人,你会如何复兴红旗这个品牌?
下一个讨论
中国的贪官是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