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感谢伤害过你的人」这种说法? 第1页

  

user avatar   qun-fang-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里的「感谢」当然不是感激的意思,并非是真的让我们去致谢,而是让我们「吃一堑长一智」。


user avatar   ze.r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我安慰而已。

吃亏了,又扳不回来,心里难过,就想从中找出点意义,说声谢谢,好像释然了,原谅了,长大了,其实还是心里放不下。

不要感谢伤害你的人,要感谢的,是那些在困境中拉你一把,支持你,鼓励你的人,而不是推你到坑里的那些人。

不要轻易宽恕,对恶的容忍,就是对善的残酷。


user avatar   mao-xiao-mao-33-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说一下,感谢伤害你的人,会有什么后果。


我小时候,邻家有一个大哥哥,内向斯文,成绩优秀。他父亲望子成龙,然而文化不高,脾气又暴躁;所以家教极其严厉,每当儿子稍有不努力或不听话,便各种疯狂鞭笞,甚至将儿子捆绑悬吊起来,再拿皮带狠命抽打。有几次深夜,他打得太厉害,儿子哭得撕心裂肺,砸窗打门喊救命;隔壁家的劝解无果,实在不堪忍受,只能打电话报警,说有家暴事件。当然了,我们的警察对于这种“老子管教儿子”的事情一贯和稀泥,儿子浑身伤疤没有一块好皮算什么,都是做老子的一片良苦用心。该打的自然还是继续打下去。



后来这个逆来顺受的哥哥,在高压政策下头悬梁锥刺股,很争气地成功考入某所著名军校。90年代末,这在小地方,已经是了不起的成绩,很被大家羡慕。他读大学以后,亲笔给他父亲写了一封17页的长信,感谢他当年的残忍,提供了艰苦的环境,磨砺出了现在的自己。说自己入伍后会报效国家,孝敬父亲,父亲恩重如山,云云。


而当时上小学的我,是怎么知道这封信的呢。原因是,他父亲收到信后很是骄傲,于是将这封信复印了好多份,在单位里传阅;以一个老前辈的身份,得意洋洋地向同事们传授教子方法。对于自己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光辉事迹,他当然是添油加醋,吹嘘不已。而我妈那时候刚入职不久,算是他的徒弟,或者说下属吧(老国企的这种Mentor制度我也不是很懂),对此套教子方法深信不疑,奉为圭臬。类似的还有当时很多年轻的同事。


于是刚念小学的我,跟很多院子里的小孩一起,从此开始了漫长的被父母暴打的生涯。我至今记得,小学三年级,我奥数比赛没有拿到满分,回家被打得浑身青紫,两天下不来床;两天后爬起来去上学,走一路屁股疼一路;还要强忍着痛正常走路,因为怕被同学笑话。而中学时代,我如果考不到年级第一,会被打到简直下跪都不足以赎罪;最叛逆的那段时间,我多次离家出走未遂,甚至想过死了会不会轻松一点。为了发泄负面情绪,我咬牙切齿地写了许多上锁的日记,后来都被暴力地翻出来撕开阅读。家里觉得你是我生的我养的所以你在我面前没有隐私权,而读完那些文字以后,感觉到我的不服气,当然是打得更狠。我感觉自己没有一点尊严可言。


谁说小孩只有成绩差才会挨打,如果成绩差到一定程度,父母也就没所谓了,想着给孩子另谋出路。反而是在孩子的读书能力上看到希望的,才更加殷切地指望你能有个大成就,然后打得更厉害。


不知道当年那位给父亲写感谢信赞成暴力殴打的大哥哥,如果知道其他小朋友跟他小时候一样被打的哭爹喊娘求邻居救命的话,是会感到心酸还是欣慰呢……


我曾经写过一篇知乎回答谈论小时候的家暴对自己的影响,以及自己是怎样克服的。链接在这里,小时候缺爱成年后如何解决

zhihu.com/question/2093


我想说的是,事后有不少人在我的那个回答下面留言或私信批评我。其中代表性的一条,大意是:

“你今天能上北大,能在北大遇到你老公,还不多亏你妈揍你。当年你妈打你打得再狠,那都是为你好。高材生连这也看不出来,在北大的书也是白念了。你今天还感到跟家里有疏远,有距离,真是没良心,大不孝。祝你这种人颠沛流离,孤独终老。”


是啊,你极尽狠毒之词,要求我像当年邻家那个哥哥一样,去感谢那些伤害过我的事情和人。不管当年跟我一起被打的小孩子里面,有多少长大后厌学的、网瘾的、抑郁症的;你只要看见有一个我,拼命挣扎出了一条出路,便不管我经历了多么痛苦的心路历程,要去赞美和感恩那些伤害。这是多么典型的幸存者偏差。你这是想让别人看到,家暴可以得到一个优秀的孩子,还是特别孝顺懂事亲密的孩子;然后等别人去问我家长怎么教育孩子的时候,他们再骄傲地把这个方法传承下去。一代又一代。


知道家暴是怎么得到代际传承的吗?就是因为受到家暴伤害的人,变得认可家暴。


前段时间我拿到了跟老公的情侣心理学被试研究报告。实验室共采访了十对北大情侣,我们是其中一对。其中有访问家庭暴力的部分,看到一段话我觉得触目惊心:

“三位受访者(D男,E男,J男)认为今后在自己养育子女时会对子女使用躯体暴力。他们都经历过父母对自己的躯体暴力,且认可这一行为。可以看到在至少在这三位受访者身上,使用躯体暴力来解决问题,并认为通过躯体暴力能够实现教育效果的观念已经完成了一次代际传承。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位受访者的伴侣也曾经经历过父母多次或严重的躯体暴力。

所有经历过父母的躯体暴力的受访者中,只有I女(就是我)报告曾经反抗来自母亲的躯体暴力。

在相当程度上成功摆脱了原生家庭存在问题的个体有I女(就是我),表现出了极大的省查和复原能力。在其中可能起最重要作用的因素是I女对父母的行为始终没有认可,并且会采取反抗和逃离等行为来避免自己进一步受到影响。同时,I女展现了非常好的身体素质和智力资源,这在她寻求反抗和逃离原生家庭的过程中是重要的资源。”


同样是小时候遭遇过严重家庭暴力的小孩,我完全没有想过,在北大,我的同学里,居然还有接近一半的被试者,认为爸妈狠狠打自己教育自己是对的,因为“我们那里都是这样“(那就说明暴力是合理的吗?),“暴打小孩管教最有效”(看起来有效但是很有可能留下心理问题,以及难道这不是欺负小孩弱小么),“我以后暴打我家小孩是我自己的事”(同学这种强盗逻辑你真的是我P大的吗)……我竟然是唯一一个反抗过的,从头到尾没有认可过父母使用家庭暴力的,我真是很震惊……


原来那么多人,挨着打挨着打,就变成了与父母一样会残酷地打孩子的人。类似就像很多旧社会的女人,自己被歧视被瞧不起,女权被践踏,自己当了婆婆以后,反过来折磨媳妇,用同样的方式逼着媳妇生儿子传宗接代,本质上认可了这种导致自己命运悲剧的男尊女卑价值观。


而我,作为一个付出非常多努力才逃离了原生家庭那些F**KED UP的事情影响的人,已经原生家庭渐渐和解;但依然绝不愿意感谢那些伤害。因为感谢就是认同,而某种程度上,认同就是一种帮凶。我不愿意再见到世界上有任何一个孩子经历我少年时经历的那些事。


伤害就是伤害,再多的粉饰和道德绑架也没用。我只感谢在伤害里保持坚强、培养了强大复原力的自己。

(部分原文曾发表于个人微信公众号“毛小毛”)


user avatar   liang-gong-chun-ri-xiao-shun-n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一样,都表现了是非不分、黑白不明的世界观。


user avatar   thus-hel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强答一个。

老爸当过兵,上过老山前线。当年部队从山东上火车出发往云南走,在山东上火车的时候,站台上放着《十五的月亮》,部队的亲属们都在火车站送行,虽然有些悲壮,但是几乎没人哭。火车到了云南境内,靠站歇停,这下可倒好,不知从哪来了一群又一群的云南当地的老百姓,老太太老大爷大哥大姐小弟小妹小朋友,根本没人组织,也没人安排,就是挤到铁道边拉着车上素不相识的解放军的手往他们手里塞酒碗,塞鸡蛋,塞吃的,操着一口完全听不懂的方言说着什么。一车的小伙子哭的泪人一样。


user avatar   LittleBallOfFu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世界上为什么有“情话”这个词?


  

相关话题

  100 年来,地球上变化最小的国家是哪一个? 
  如何看待人大附中 ICC 高三毕业生自制的跨性别电影《逃离》? 
  河北 12 岁女孩被绑架,父亲送百万赎金后仍被撕票,警方带走其邻居调查,绑架案中应如何保证人质安全? 
  西安一小区蔬菜保供点被曝使用八两秤,市场监管局已介入调查,涉事人员或将承担哪些责任? 
  如何评价惣流·明日香·兰格雷? 
  如何评价 bilibili 上《伪·三国群像》这个视频? 
  如何看待北京市人大王幼君提议将产假延至三年? 
  如何看待成都几位小学生双十一期间赚万元救助流浪狗? 
  如何看待首宗「微信解封」入罪案判决,大学生情侣帮诈骗嫌犯解封 3315 个账号,分别被判 1 年以上? 
  刚恢复高考的那几届考上大学的学生,是什么水平?比例有多低? 

前一个讨论
泉水在山顶形成是什么原理?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考证?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