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骑射到底威力有多大? 第1页

     

user avatar   wei-ming-78-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骑兵的价值在于机动性而不是战斗力,今天的坦克也是。


user avatar   larrynone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挺爷们儿啊,骑射厉不厉害得分战场在哪里,还要分对手是谁。如果你要一群骑射兵攻城拔寨,那当然是不厉害;但是一群步兵在野外开阔地遇到了一群骑射兵,并且两军都都打算干一场的话,那骑射兵就很厉害了。

还有,如果骑射兵遇到的对手是重装骑兵,那骑射兵基本上就算是弱鸡了,毕竟冷兵器时代一般弓箭很难穿透重装铠甲。不过重装骑兵并不是人人都玩得起的,装备数量远远不及轻装骑兵与轻装步兵。轻装骑射兵可以避开正面刚,伺机再战或者偷袭、骚扰重装骑兵的后勤。

先给你上一段史料,让你见识见识骑射兵在草原上的恐怖存在: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

上述文字记录了匈奴三位射雕手,把一个监军宦官所带领的几十个骑兵射杀殆尽,并且还射伤了那个领头的宦官。这样的马上战斗力十分让人胆寒,一般人在草原旷野遇到匈奴射雕手基本难逃一死。由此可见,当时的汉王朝是在面对着一个十分恐怖的对手。(我猜测金庸老爷子估计是受到此段文字的启发才写下了《射雕英雄传》。)

骑射兵的威力在于两大优势:

其一,骑兵本身所具有的优良机动性。骑兵相对于步兵而言机动性高出太多,骑射兵可以掌控好与步兵的距离。一旦步兵进入骑兵的攻击范围内,骑射兵立刻弯弓搭箭发起攻击。如果这时步兵军团没有有效长程反制武器,那么步兵们就只能哭爹喊娘了。正所谓:百骑环绕,可裹万众。

如果骑射兵在与敌人对垒时遇到了硬骨头,例如步兵军团中有强弓劲弩,射程超过了我方,那么骑射兵也能利用马匹的速度快速撤退,从而伺机再战。总体而言,骑兵的机动性让骑射兵拥有进退自如的优势。

其二、骑射兵的战术与战略素养往往较高。尤其是北方草原的骑射兵,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不论是打猎还是作战都离不开骑射,他们似乎将骑射作战已经融入了血液中。两翼包抄,避实击虚,“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等等战术,在日常围猎与作战中都是经过无数次演练。其单兵素养,绝对比一般抓壮丁凑数军队士兵强太多。

最后再顺便说一句”骑马射箭“。今天的我们经常看到电视剧里的人骑马射箭,策马奔腾,觉得这一切都很轻松很潇洒。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骑马射箭绝对是一种高难度的操作。就以匈奴骑兵为例,要知道那时候马蹬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匈奴人要完全靠双腿的力量夹住马肚子,保持上身平衡,然后再腾出双手搭弓射箭。

骑射难点就在于,骑手不但是在前进中射出的箭,而且前进的同时还伴随着马的奔跑而上下起伏,这种时候要射准是非常难的。除此之外,射箭时弓弦的响声也可能导致马儿受到一定的惊吓,这些都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让马儿克服。虽然战争中,很多时候尤其是面对结阵的步兵的时候,骑兵们射出去的箭只需要有一定的战场覆盖率便可以对敌方造成一定的杀伤,而无须点对点狙击。但是不论如何,在奔跑的马背上射箭,难度要远远高于骑马,也远远高于射箭。


user avatar   zhan-yu-98-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们对骑兵的理解往往是错误的。

因为古代打仗,步兵面对骑兵的时候往往呈巨大的劣势,于是一帮什么都不懂的文人就开始夸大骑兵的作用,以至于知道今天的网络小说之中还充斥着各种不切实际的“骑射无敌论”或者“重骑兵无敌论”思想。

骑兵面对步兵是有优势,但这优势最主要是机动性优势。但是骑兵面对步兵也是有劣势的,这劣势包括了攻击力、防御力、命中率等等几乎绝大部分能够数字化的账面数值。当然,骑兵最大的劣势就是,骑兵的养成费用、维持费用、以及后勤问题。

不过所谓一招鲜吃便天,骑兵虽然有诸多劣势,但是那些劣势都是可能弥补的,而机动性的巨大优势在冷兵器时代却难以冲解,所以骑兵才强。

但是骑兵是一个技术工种,那些只会重骑兵冲锋的将领,其实等同于只会拿钱砸人的人,这种人其实是败家子。

而骑射兵则是技术工种之中的技术工种。绝对不是靠威力大来解决敌人的。

弓箭这东西其实单从威力上看是比较弱小的,一般只能对轻甲目标,甚至无甲目标才会造成伤害,所以那些万箭齐发直接把敌人杀伤大半的事情,也只会出现在无知文人的渲染之中。

弓箭虽然威力不行,但最大的好处就是射程长。战场对决,武力的投放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空有一身超强武功,但是打不到人,也是无用的。而骑兵的机动力导致其武力投放效率更高,再加上弓箭的使用,更可以延长打击范围,大大的提高了武力投放效率。

战场上的战士也是人,是人就怕死,绝对不是网络小说中那样主将一声吼,士兵就视死如归了。战场上如果出现单方面挨打的情况,那么士气就会很快崩溃,这时候的士兵就会想办法保命,什么纪律,什么命令,都是狗屁。这就是骑射兵最可怕的地方——你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我打你,看你准备好了,我走了。这样一来二去,再强的精兵也得崩。

当然了,因为骑兵的各项账面属性不如步兵,所以面对精锐步兵的时候绝对不能直接上。也有直接上赢了的案例,但是这种案例要么就是靠砸钱赢的,要么就是靠对方出现巨大错误赢的,这种胜利不值得夸耀。要知道蒙古人当初靠几万人远征,如果都这样无脑的冲,蒙古人再能生也不够耗的呀。

首先,大部分部队,其实都不是什么精锐,一旦陷入困境,士兵首先想的就是保命。所以很多骑兵直接一冲就赢了的情况,主要还是对手太弱了。你想一想,步兵们大多数都是征召来的农民,而骑兵们则是专门训练,专门装备的精锐战斗力,直接冲散一群训练不多的征召兵,其实也是正常的。但是骑兵直接冲精锐兵阵,则是无能的表现。

你虽然是精锐,但是总不能时刻准备战斗吧,我看你松懈了就来打一下,你反击了我就走了。或者是晚上来白天走,反正你追不上我,只有我打你,你打不了我。

两阵对决,我骑兵依靠机动优势从侧翼,或者后面给你打击,这时候你的精锐都顶前面去了,侧翼和后面只有我打你,你打不到我,你崩不崩?

要知道古时候战斗时,士兵其实是没有什么荣誉感的,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己方前面的人把敌人大崩了,他们上去检漏。他们最讨厌的是主将让他们去当垫脚石,他们更害怕主将看见战局不利就把他们丢下断后自己跑了。士兵们不是傻瓜,他们随时都会关心自己的命,他们也不会相信将领们的“我们快赢了”的忽悠,他们会自己观察战局。当你的士兵看见自己快被包围了,你说他慌不慌?

最关键的是,你要吃饭吧,你的运输队总不能也是精锐吧。你有后勤队吧,你的民夫总不能也是精锐吧。骑射兵的机动性优势就在于,只要你露出一个破绽,他就可以上来咬一口,你拿他没有什么办法。

另外,骑射兵可以射箭,不等于他近战就弱了。相反的,骑射兵的近战能力也是强于普通骑兵的。很多人都说了,骑在马上能作出更多动作,能解放双手的骑射兵,近战能力比单手迎战的普通骑兵强大很多。

当然了,要机动力的同时就得牺牲防御力,毕竟披甲还是有重量的。马不是喝油的汽车,太累了会饿会瘦会病会死,这也限制了骑兵的使用。


user avatar   sa-sa-li-an-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列举战役的案例,那么恐怕就更众说纷纭了,因为战役是有胜有负的,变数太大,不太适合衡量一个个体的威力,性能。

咱们就简单点的,难道都没大胆的去尝试下在车辆以30迈以上的速度行驶时,从车窗抛物吗。


而且,骑射也有不同的动作,分下来也就三种,分别为分鬃,对蹬,抹楸。

贬低骑射的言论,无非也就是在马上无法开硬弓,因此不如步射威力大,且不论弓的软硬和威力是否有关,单单是无法在马上开硬弓,就已经很搞笑了,直接暴露没玩过弓的问题,我寻思,开弓射箭似乎对爆发力了没什么大要求,而且呢,开弓是靠背部的肌肉群发力的,也不知怎么着,就会有射了几十枝箭,手臂脱力的问题,大概率是姿势不对劲,导致开弓方式错了,那可不是很废肩嘛,我自己在箭馆18米区用40磅,拉感很差的玻片弓玩了俩个小时,射了差不多70多箭,也没有感觉手臂乏力呀,顶多是来回拔箭归位,需要来回走的次数多了,才觉得有点累。

更关键的一点是,在什么状态下射箭,都不影响发力呀,除非是肩膀和背部肌肉受损了,比如乾隆帝晚年,以为患有肩周炎无法步下开硬弓了,只能借助马力辅助开弓。乾隆50岁以后,饱受肩周炎折磨,没法正常玩步射了,每次去木兰围猎,都只骑射,乾隆四十五年御制《阅武》诗自注说:“弓矢为我朝家法,即位以来,每率侍卫等较射习劳,凡阅武必亲御弧矢示众。自壬午年臂痛,虽马射如故,而罢步射者,十余年矣。每追忆前事,不觉怅然。

而更早一点的,如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乾隆皇帝52岁,这一年二月在南苑的春狩活动中, 因臂痛难忍,不能步射,结果借助马力,射中两只兔子。御制诗《入北红门小猎即事四首》之三写道:“臂痛虽然艰射鹄,马驰中兔尚连双。”同年秋天,乾隆照例到塞外的木兰围场秋狝,还作有《习射》一诗:“习射真习射,年余臂病捐。马仍如意昔(借马之力,磬控如常),步愧以身先(步射欲体平持满方可命中,臂病不能如志,弗为者,近二年矣)。徐挽柔弓试,恧看大鹄悬(向每连中小鹄,今虽大鹄,亦不能如昔命中)。虽无拊髀恨,颇觉惜阴牵。”(乾隆20多岁的时候,射箭很准,记录是射20发中19发,因为国语骑射的军事改革,皇帝本人是必须要精通骑射来做榜样的)

哪怕是你人骑在马上,也不影响你靠背部肌肉发力拉弓的,而且,借助马力不仅能开弓更省力,还能强化破坏力。步射状态下,顶多是你可以用脚尖对着目标来辅助你瞄准,而且,步射也不是单纯的傻站着射箭的,打仗状态,你就得根据临时情况来不断调整不同的射箭动作。何况,弓箭可以用来单兵作战,不会只有一种射箭动作,只要不影响肩背发力就行。而在马上,顶多是变成了以你的腰部为中轴来调整射击方向了。根据情况不同,选择分鬃或对蹬。

至于软硬弓,弓的软硬和弓的威力,磅数没直接关系,软硬只是弓的拉感,而不是磅数大小。如果有的人觉得开什么弓都是一种感觉,那我只能说,射箭运动不适合一部分人,因为连不同弓的拉感都试不出来了,要么是自己对弓本身不那么敏感,要么就是你没接触过什么做工合格的弓。比如玻片弓和层压弓的手感差别,如果层压弓的拉感在同磅数下和玻片弓一个手感,那就是只能说,这个层压弓的做工太差了。弓拉感的软硬和弓的型制有关,比如清弓,看上去体积大,弓梢长,而且普遍磅数较大,但是清弓的拉感就是比其他弓来的省劲,这也是为什么清弓可以做很大磅数,因为清弓的结构就是个省力的长距杠杆,而土耳其的小梢弓,因为体积短小,力距有限,因此,就算是土小梢磅数不那么大,要想拉满感觉很生硬,不如清弓等长梢弓省力。而土弓的拉感,按照古人的标准算硬弓,包括现在那些廉价的玻片弓,也属于硬弓的范围。(做工好的玻片弓,拉感接近磅数较低的层压弓)而清弓虽然很大,但是拉感好。本质上也属于软弓的行列,我开过最困难的弓是英长这种单体弓,这种弓手感很硬,没点爆发力,还真不好拉满,除了要肩背,腰也得使劲,这也是为什么欧洲古画里,开长弓的长弓手,动作都比较怪,因为这种弓太太难拉了,因此,长弓很难像中国传统反曲弓那样,搞成规模的骑射训练。综合下拉看,拉感硬的短弓,反而更适合步兵,而且,短弓方便携带,而且初速很快,配合轻箭射的远,非常符合步兵的战术需要,但是因为体积问题,形变范围有限,蓄能没有长梢弓大,导致射重箭效果差一些。而长梢弓反而更适合骑兵了,因为拉感好,省力,可以保证骑兵持续作战,但是长梢弓的缺点是动能转化效率低,箭速慢,射程相对短梢弓要近,射轻箭效果很平庸,但是配重箭效果非常好,在近距离威力比短梢弓大,也更精准,容错率比短梢弓高,同时也因为配的重箭,近距离内能够破甲。而中国的骑射手的交战距离一般都是30步(41米)以内,而且仗着马匹的速度,可以快速接近交战距离,然后也可以借助马速迅速撤离。短梢弓箭速快,射的远,适合集体作战射箭雨骚扰。而骑兵拿着长梢弓可以迅速进入高效杀伤距离形成近距离的密集高威力箭雨,尤其是在分鬃对射的时候,很占优势。但是步射上,因为动能转化效率低,射程近,需要一定的角度抛射才能起到短梢弓远程骚扰的效果。

而阿拉伯世界用短梢弓骑射,本质上是无奈之举,因为他们的马速很快,用初速慢的弓,不好瞄准,因为,阿拉伯地区的骑射手基本都是快马配短弓了,而中国的马的速度没有阿拉伯马那么离谱,因此,更适合用初速慢的弓来提高精准度。

其次是初中物理的常识,那就是自身在快速运动时,也会同时会附带一个加速度,这时候你扔东西时,会跟你自身的移动速度具有相同的初速,类似车窗抛物的危害,你正常扔一个空易拉罐可能砸不伤人,但是你在一个快速行驶的车辆里扔一个空易拉罐可是会把人打的头破血流。因为你的车在加速的同时,你扔出去的东西的初速跟你的车的初速是成正比的,但是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你在车窗抛物时,扔个空易拉罐顶多是把人打伤,但是如果你扔一个啤酒瓶子,可能会把人给砸死了。换算到骑射上,假如你骑马的速度是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那么你在马上扔一个东西的速度也是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而你在马上射箭时因借助了弓这个外力,还会进一步加强箭簇飞出去的初速,因此,虽然箭簇可能只有几两的重量,但是在马匹奔跑时的加速度下,这个威力会比在步射状态下得到一定的放大。同时,当骑射手边撤退边抹楸射箭的时候,追击的近战骑兵也是在迎着敌方射来的箭上撞的........这也会因为相互力的作用力,进一步强化箭簇的伤害。

骑射对比步射来讲劣势是,难度系数非常高,而且训练不精,难以发挥预期作用的,和步射不同,步射只需要掌握好射法就行了,不需要操心别的。但是骑射则是需要掌握三种技术体系,即射术和马术以及近身搏斗都要熟练掌握,这也是为什么骑射是马上武术里最难的。一方面是起步成本大,训练周期往往比培养一个合格的步射手要花更长的时间。骑术不精,那么骑射手也只能以慢跑或下马射箭,如果只精通骑术,但是射术不精,则没办法有效命中敌人。因此,军队里,一个熟练的骑射手往往都是被当大爷供着的,属于军队里的高精尖人才。能以骑射的状态,精准射中敌人的脖子,眼睛,那都是武将级的水平了。但是大部分时间里,精锐的骑射手部队都是相当难得的,这类群体既要熟练骑射,还得能近身搏斗的。而在东亚怪物房包围的中国地区的骑兵,则不能用常规的看法去衡量,为了实际的战术需求,中国古代的骑兵往往最后都要被训练成拥有骑射功能的混战型的重骑兵。在古代东亚地区的地理环境下,不掌握骑射是混不长久的。


user avatar   yi-li-bi-ya-bu-b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骑弓由于发力的问题,射程与威力比步弓近的多。

中国宋朝及之前的主力部队,往往会身具弓弩,枪矛长兵,刀剑短兵三类武器。

骑射从阵前某点弧形划过,或者阵角切过,再用冲骑冲击被远程削弱的阵地点或许更合适。

至于单纯的不敢近战的骑射。遇到不怕近战更不怕对射的敌人。

我鞑清以骑射为八旗国本。

在八里桥之战中大破英法联军,毙敌五人。震惊寰宇。


user avatar   wei-yun-dong-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选个毛

几个老头,谁能活到11月谁自动当选


user avatar   lu-ying-lan-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两个游戏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严重程度完全不一样。

赛博朋克最大的问题是人力不够,没有人手把愿景在限期内做出来,导致后期狂砍。但从已有的成品来看,CDPR是完全有人才有能力把东西做出来的,只不过没时间做。光影效果,已有的垂直城市设计,以及主线和很多支线任务的演出都有毫不输巫师3的气质,尤其是日本城浮空平台那关,无论是游戏流程还是画面还是音乐,都把类似银翼杀手2047的那种气氛和感受做到了极致。有人说CDPR的人才都跑了,或者CDPR傲娇了开始放水,这并不客观。2077确实是个半成品,主机优化的问题尤其严重,但你关注已经完成的部分,用高配置PC玩,其质量并未令人失望,依然是巫师3的水准。

2077就像是一个优等生忘了做背后的几题的考卷,开天窗导致不及格,但已经做了的题目还是正确率极高的。

谈到E3的demo,单从画面上讲你很难说它缩水了。只不过CDPR没告诉你想要E3画面,就得上3080+光线追踪。。。

我猜想没有光追的话,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达到光追的效果的,只不过人工工作量会很大,有些地方需要离线烘培,而有些地方需要人工设置虚拟光源。CDPR可能发现项目后期工作量太大搂不住了,就上了光追这个大杀器。。。


至于无人深空,现在口碑很好,但我要不客气地讲,这个游戏到了今天依然是垃圾,只配卖$19.95,打折的时候卖2.95的那种。

Hello工作室自始自终都没有把初始愿景实现的技术能力。

你可以看无人深空进入大气层的技术实现。先是一段飞船进入大气层摩擦发红的特效,然后可以看见地形通过一种非常粗糙、视距很近的情况下刷新出来,并且刷出来的地貌和太空中看到的地貌完全不同。所以从头到尾,hello工作室都没有类似精英危险和星际公民的无缝行星登陆技术。

无人深空更新了十几次,并没有触动这个游戏除了机械刷就没有任何深度的本质。这是一个极其无聊的游戏。但它刷了两年的DLC,玩家也就给他点面子,没功劳有苦劳。它每次更新我都会进游戏看看,但玩不了半小时就会放弃。一是实在无聊,二是它美术设计和渲染水平有限,色彩及其刺眼。比如在母船机库里,到处都是亮瞎狗眼的点状光源,但这些光源不会照亮周围的任何东西,看的时间长了有种不带护目镜看焊接的流泪效果。你说更新了那么久,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解决,有什么用呢。游戏中随处可见低级设计的痕迹,比如说有很多行星上有一种可以卖钱的球,这种球没有任何贴图,只有亮瞎眼的纯白色材质,在HDR效果下极其刺眼,但它又不是个光源,放在地上不会照亮周围任何东西。这种打开Blender就存盘的建模初手垃圾素材居然也能放在游戏里,真是活久见。

所以无人深空就像是一个学渣冒充学霸,把期望提得无限高,却每题都答错结果接近0分,被骂,然后花了漫长的时间在那里订正,一题一题的改,最后终于接近30分了,然后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全然忘记了它改了那么久依然是不及格。

无人深空的贴图我就不贴了,首发的时候真是纯垃圾,基本上是2008年魔兽世界首发的那个水准。现在也依然是垃圾,开个HDR看着眼睛都疼。


user avatar   guan-mao-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几张图我能用到知乎倒闭







user avatar   lu-pi-gong-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sun-si-qi-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他先去南京磕头、再去马尼拉下跪,最后去美国鞠躬,那我愿意称他为新时代的勃兰特——但即使他只做了最后一条,向反法西斯战士表示敬意依然是值得称赞的,只是目前还不够尽善尽美而已。

我对日本是很宽容的,不想让它如何丧权,只要把从裕仁以下、应是战犯而侥幸逃脱审判的罪人开棺戮尸,把那些曾在侵略战争中积累了政治资本的世家中延绵至今的那些彻底批判一番、检讨其血腥的发家史,仅此而已,而向这个方向挪动的每一小步,都是值得鼓励的。




     

相关话题

  西藏是佛教圣地,为什么在曾经某个时期那里会出现农奴制和残酷的刑法? 
  s400到底能不能反隐身? 
  如果二战期间德国打败了苏联,这个世界会更好吗? 
  历史上洛林和阿尔萨斯是什么时候开始对法国有强烈的归属感的? 
  二战期间各国陆军有哪些传奇故事? 
  超小型单兵掩体为什么不开发?比如移动盾牌之类的? 
  骑兵剑和骑兵刀的优劣都有什么? 
  战术性胜利和战略性胜利区别在哪里? 
  为什么在谈到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美国对华武器禁运时好多人会选择性失忆? 
  为什么不少人说《大秦赋》不好看? 

前一个讨论
你讨厌信教的人吗?
下一个讨论
大家在成都的真实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