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中国早在夏商就能出现天下共主? 第1页

  

user avatar   he-mao-c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我认为还是一个认知问题。

因为不同文明的“天下”是不同的。

我们看古代史似乎总是喜欢代入现代的观念。这里我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来解释这些问题。

一、方国(城邦)

对古人来说,也许天下并没有那么大。

对今人来说,却容易把中国=埃及。实际上二者有本质区别。

如下图传统认为的古埃及,是尼罗河两岸狭长的国家,面积其实很小,一般不大于5万平方公里,不到河南省的三分之一大。

然而在这狭小的区域内,其实是有很多国家的,埃及文献中有三四十个“诺姆”国家,考古中也发现了不同的国家,这些城邦国家都不大,一般就是一个小城加周边几百平方公里土地。这些同一文化的城邦国家各不统属,合纵连横,也会产生霸主之类的。

中国:公元前3000多年前的屈家岭文明,公元前2400年左右的良渚文明,公元前2100年的中原文明。


二、王国(区域大一统)

公元前31世纪埃及的统一指的也是对这些小城邦的统一。可能对于现代中国来说,这些小国不值一提,但是对于一个文明来说却意义重大。

它代表了这个文明第一次实现了整个文明的政治经济整合,也就是我们常用的“大一统”。这种大一统的范围规模无法和秦汉大一统相比。但它确实实现了对埃及人眼中“天下”的统一。(当然,古埃及肯定也知道隔壁还有个苏美尔文明,但中国古代也知道西域、日本等等,这并不妨碍中国人眼中的天下一统)。

中国:

良渚王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统一了长江下游区域的良渚王国。面积也在四五万平方公里,和埃及年代规模接近。晚期分裂为方国。

石家河王国:公元前2600年左右统一了长江中游区域的石家河王国(是否统一还有疑问,刘辉的文章认为石家河文明是由石家河控制下的四级聚落体系的国家,可以理解为区域统一了)。

陶寺王国:公元前2300年左右统一陶寺文化区域的陶寺王国(城邦还是方国尚可讨论),晚期分裂为方国。

三、分封制帝国(跨地域、文化的影响力)

公元前24世纪,苏美尔人从城邦状态,统一了整个文化区(卢伽尔扎西吉),并且在与另一个文化区(阿卡德)的战争中由阿卡德实现了统一,这就出现了一个跨越多个文化区的帝国~阿卡德帝国。

阿卡德帝国实际上包含了多个区域,包括苏美尔区域、阿卡德区域、亚述区域、黎凡特区域。各区域文化是有差异的。

埃及:公元前18世纪,在被喜克索斯人入侵之后,埃及也开始不断突破自己的文化区,建立了跨地域文化的帝国(实际上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就在尝试向南北方向不同文化区拓展了)

中国:公元前18世纪的二里头国家,实际上已经跨越了不同的地域。许宏称其为国上之国。


另外,公元前2300年的石峁可能也是一个跨越了多个地域和文化区的帝国。

公元前1500左右,二里岗文化的强势扩张也是延续了二里头以来中国的帝国形态。直到东周帝国分裂。

四、集权制帝国(跨地域、文化的实际控制)

从东周开始,中国进入到新的阶段,各国开始地方政治开始向中央集权化,而秦汉则是这一集权化的最后的产物~集权帝国。

这种情况下,帝国主要通过郡县制对各地区实现了实际控制。


以上就是我梳理的国家发展阶段。

可以看到,国家都不是一天就形成了,是经历过很长时间演变发展。我们很多时候以后世的目光看待古代。

事实上古埃及早期和中国发展阶段是相似的,都经历过城邦割据,王国并立的阶段,但并没有发展出如秦汉一样的帝国。

此后地中海文化圈也出现过如罗马、阿巴斯之类的帝国。但是并没有如中国一样持久。

更重要的是现代没有维持住这种统一的态势,造成这片区域多个主流文化并行。

中国现在的记忆实际上是经历了几千年统一后的记忆,而早期城邦和其他区域王国的记忆早就消失了。所以会给人早就是天下共主的概念。




  

相关话题

  是哪些原因导致西周时期史料记载不多,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史料突然丰富起来? 
  不承认夏朝与承认特洛伊是双重标准吗? 
  为什么秦始皇的儿子都不可封为王侯,而是为匹夫? 
  夏朝的说法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不承认夏朝与承认特洛伊是双重标准吗? 
  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西周为何会被申国这种小国灭亡? 
  西周时期,给贵族种地的是奴隶还是农民? 
  夏朝前面的虞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朝代? 
  易中天说中华文明只有 3700 年,为什么? 

前一个讨论
如果极限挑战真的需要留一位常驻女嘉宾,你们能接受谁?
下一个讨论
联想推出的 ThinkPad X1 全球首款折叠屏电脑,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