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官渡之战前袁绍的实际控制地盘,尤其是幽并二州,他最大的实际控制点在哪儿? 第1页

  

user avatar   da-nei-yi-x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袁绍在幽、并、青3州,实际控制的土地,以面积而论,都非常少。

  1. 幽州,袁绍派遣的袁熙,与公孙氏、鲜于辅、乌桓、田畴、王松等大小势力一同分割。
  2. 并州,汉灵帝时期就基本上被乌桓、鲜卑、南匈奴等占据,高干大致控制上党一带。
  3. 青州,北段是袁谭,与中段的济南、乐安、北海大量黄巾军合从,而南段是臧霸等人。

冀州就不多说了,太行山区主要潜伏着张燕。205年,张燕“率其众十馀万降”曹操。

幽州

官渡前,袁绍的幽州是非常凌乱的,幽州11郡中:

  • 公孙度占据辽东3郡。
  • 渔阳人鲜于辅“督幽州六郡”,与袁绍对立。
  • 乌桓散布在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渔阳、广阳、上谷、代郡。
  • 田畴率“五千馀家”割据徐无山,王松割据渔阳部分地盘(刘放传)。

建武25年(49年)开始,乌桓就渗透到幽州诸郡,官渡之战前,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蹋顿)、辽东属国乌桓首领苏仆延、右北平乌桓首领乌延都听从袁绍号令,曹操以鲜于辅以渔阳郡为主,督6郡,但地盘的水分很大,田畴和王松也分别割据在右北平和渔阳。

从袁绍“数遣使招命,又即授将军印”田畴,而田畴可以“皆拒不受”来看,袁绍的势力估计就到右北平以西了,袁绍拿出将军印,说明田畴的“五千馀家”也是不小的割据势力了;而后205年“三郡乌丸攻鲜于辅於犷平”,说明了鲜于辅的大致方位;再有,代郡有乌桓首领普富卢,上谷郡有乌桓首领难楼。

所以袁绍派遣的袁熙,实际控制的地盘,大致在涿、广阳、渔阳3郡之间。

并州

求问汉末时期并州的势力变化是怎么回事?

史料就不多引了。

早在东汉光武帝的建武年间(25年-54年),南匈奴单于就入主并州西河郡北部的美稷县(晋书刘元海载记)。而在建武二十五年(49年),塞外的乌桓来投靠,被光武帝安排在塞内的幽州和并州,其中并州就有雁门、太原、朔方3郡。

到了桓灵年间(146年-189年),颇有战功的凉州三明之一段颎(?-179年),上书提及边境2000余里被胡人侵蚀(后汉书段颎传),其中并州的云中郡和五原郡,已逐渐陷入匈奴等外族之手,危害甚大,需要开始警惕,可惜后来未有什么改善。

结果到了汉灵帝末年,乌桓、南匈奴等持续搞事,并州的“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等五郡并流徙分散”,基本上就没了,明确上郡乌桓的首领是那楼(武帝纪)。除了胡人在并州搞事外,黑山张燕也在并州南端属太行山区域的上党郡搞事。遗憾的是这段时间并州的史料非常少,只知道后来袁绍任命外甥高干担任并州刺史。

206年,汉末残余并州为曹操所有,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执行蓄谋已久的大九州计划,残余并州并入冀州。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设立新兴郡,又从上党分出乐平郡。到了曹魏建立的黄初元年(220年),曹丕重新设立并州,陉岭以北基本上放弃了(晋书地理志)。

袁绍任命并州刺史高干,在遭遇曹操进攻,就“留其将夏昭、邓升守城,自诣匈奴单于求救”,或许说明上党外,就是南匈奴和乌桓的聚居区了,所以高干的实际控制区,就在上党郡一带。

青州

臧霸和陈登在刘备叛变的时候处于怎样的状态?

史料也不多引了,可以看上面回答的臧霸部分,而陈登部分的观点太老旧了,基本上废了,可以看下面这个,陈登的威力加强PK版:

大内义兴:12张地图解读,陈登与下邳陈氏在汉末的兴衰

袁绍也派遣将领进入青州,与公孙瓒任命的田揩连战2年未果,袁绍就改派长子袁谭入青州,击败了田揩,然后196年,袁谭进攻北海的孔融,而孔融只能“治郡北陲”(九州春秋),原来同样在196年,大儒郑玄从徐州返回北海高密县时,便遇上黄巾军,还“相约不敢入县境”(后汉书郑玄传),说明在北海南部高密县附近,黄巾军是可以随便流窜的。

袁谭击败孔融后,并没有和黄巾军交战,而是如同臧洪所说“足下讥吾恃黑山以为救,独不念黄巾之合从邪”(三国志臧洪传),袁绍与黄巾军勾结在一起。从后来曹军在青州遭遇“济南、乐安黄巾徐和、司马俱等攻城”,不仅是北海,济南、乐安也都有黄巾军。

199年,臧霸等人暂且服从曹操。于是曹操把琅邪、东海、北海3郡多分出城阳、利城、昌虑3郡,以臧霸为琅邪相,孙观等人也分别为这些郡的太守,即把青、徐交界处委托给臧霸。

然后199年末臧霸入青州,也没有史料记载臧霸和北海、济南、乐安的黄巾军交战,从袁谭开始“盖不过平原”到“北排田楷,东攻孔融,曜兵海隅”来看,其在青州的掌控土地的鼎盛期能够确定的地区主要是平原郡,以及青州北段诸郡的部分,袁谭任命过东莱太守管统,大致与黄巾军的地盘犬牙交错。

  • 袁谭掌控平原及控制部分北海、乐安、济南、东莱等地。
  • 黄巾军在济南、乐安、北海等地存在。
  • 臧霸等人控制青州南段的北海等区域。

官渡之战前,从北到南,依次是袁谭、青州黄巾、臧霸等人,东莱还有公孙度任命的柳毅存在。


延伸回答,汉末豫州的形势190年-200年。

求解汉末时期,豫州的势力变化?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 @大内义兴 ,以及我的历史专栏,人栏两开花:


user avatar   amengde-56-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包括:冀州全境,幽州全境,并州部分地区,青州的部分地区,兖州的部分地区。

冀州:袁绍统治的中心,袁绍控制冀州全境,并且统治力度极强。

初期的时候袁绍控制冀州南部,公孙瓒控制冀州北部,双方大战。后期袁绍消灭了公孙瓒之后统一了整个冀州。因为是自己打下来的地方,所以控制力度极强。顺便说一句,公孙瓒死在易京,这个地方是冀州的。

并州:名义上袁绍统领并州全境,但实际上仅仅控制上党郡,以及上党和太原等地方接壤的小部分地区。

需要说明的是,并州本身就是边郡,国力不强;灵帝时代又北伐失败,并州北部丢失(长城以外地区基本都没了)。而并州南部的话,以南匈奴为代表的内附外族,此时的也基本上脱离了汉族的把控;而且并州还有以白波、张燕为代表的割据势力(类似很多小势力的联盟),地方上还有世家大族把控。所以整个并州非常纷乱。而袁绍自己打下来的上党地区已经是并州最大的势力了(南匈奴和张燕可以掰腕子,仅限并州地区)。而且袁绍的政策是结好匈奴,灭掉公孙瓒之后又出兵张燕,虽然没有记载有战果,但是从袁绍次年官渡来开,应该是缔结了和平协定的。因此袁绍名义上统领了并州,但是实际上,仅仅控制了上党地区。控制范围不大,但是控制力度强,毕竟是自己打下来的。

青州:实际上只控制黄河以北的平原郡,但是控制力度强。

看看郡国志就知道,人口方面,平原国(青州黄河以北的地区)占整个青州的其他地方的总和五五开(曹操迁走百万人之后),说白了就是这个平原君的国力大约可占到整个当时青州的一小半。而青州的其他地方属于袁绍和曹操的缓冲地带,也就是曹操和袁绍都不会实际上控制青州除去平原之外的其他地方,任由此地就这么无主(这里真正被控制是曹操占领冀州之后才出兵平定的)。

幽州:名义上控制幽州全境(不知道是否包括辽东),但实际对大部分地区的控制力度不强,也就是右北平等很小部分原属公孙瓒的地方可以实现强力的控制。

说明:幽州这个地方从来都是刘虞掌控地方行政,公孙瓒在地方上仅仅掌握右北平。但是公孙瓒掌握幽州的大部分武力(说明,幽州的武力本来很强的,毕竟边军。但是在汉末之前的时候,由于刘虞的政策,汉朝主动解散幽州的大部分军队,仅仅保留了一支部队,那就是公孙瓒的军队)。可以说,公孙瓒从来没有在名义上或者实际上控制过幽州大部分地区。但是随着公孙瓒杀死刘虞,直接控制幽州各地方的刘虞下属就起兵与袁绍一起灭了公孙瓒。之后,这些无主的原刘虞下属就结成了联盟,并且统一的投降了袁绍。但是,他们所有人都是保留原职的,也就是依旧保持各自对地方的掌控,然后才归属于袁绍。实际上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曹操统一北方之后,甚至部分延续到晋朝,可以说独立性极强。袁绍强盛的时候听袁绍的,曹操来的就听曹操的,这也是为什么袁尚后来后来会直接跑到柳城,因为幽州的大部分地区直接投降了。

兖州:袁绍还占领着兖州的东武阳地区,也就是兖州的东郡黄河以北的土地。

可以说,袁绍占领、控制了汉朝当时黄河以北绝大部分地区,实现了他当初先河北,再天下的发展战略。


其他:以上是袁绍的直属地盘,但实际上应该还有外围的。就好像袁曹虽然很默契的都没有占领青州南部,但是实际上都有小动作。官渡之战的时候,藏霸就和一群袁绍拉拢的山贼在青徐一带打的昏天黑地。但是方面史料匮乏,因此不好详说。

另外,袁绍对外族的政策是宽大且结好,所以强势的时候是有外族助力的。就好比文丑所率领的骑兵部队,看见财物就抢,个人猜测很可能是袁绍搞出来外族雇佣军团,战斗力虽然强,但是就是为钱来的。


顺便说一下,曹操此时的地方虽大,但是大多的地方统治力度不强。也就是以兖州的大部分地区和豫州的颍川地区比较稳固。官渡之战的时候,汝南地区(袁绍的老家所在)更是直接叛变曹操,躲在乌堡里抵抗曹操的有二十多家。

官渡之战,这场名义上 河北地区 VS 河南地区 的战争,真正的主力恐怕是 冀州+上党+平原 VS 兖州大部+颍川。曹操还是全方面不利的。




  

相关话题

  三国魏蜀吴,为什么只有魏国培养自己王朝的掘墓人? 
  同为吕布部下被俘将领,高顺和张辽结局为何差别这么大? 
  想要系统了解三国时代的官制、地理、生活的方方面应该读什么书? 
  陈宫到底想要什么? 
  曹操是怎么从大汉忠臣变成奸臣的? 
  为什么曹丕的名声在民间不太好? 
  如果吕布在白门楼下变成女的,曹操会怎样对待? 
  刘备遗诏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话有多少成分是真心,有多少成分是作秀? 
  刘备如果成功解救汉献帝并取得统一,他会还权于献帝吗? 
  诸葛亮的结衔要怎么打? 

前一个讨论
《权力的游戏》要烂尾了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夷陵之战后曹丕选择攻吴而不是攻蜀?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