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有没有在一瞬间突然认清了一个人? 第1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认清重要,突然不重要;

认不清很美,认清了不难看,才幸福。


user avatar   zhong-jun-ai-guo-hong-cheng-chou-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近年来, 俄罗斯曾一度开放了许多苏联时期克格勃、苏共中央及共产国际的档案, 其中也包括了蒋经国的有关档案。目前, 这部分档案分藏两处:一是联邦安全局中央档案室, 另一处则为联邦安全局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分局档案室。蒋经国在苏联待了12年, 档案材料中有如下记载, “蒋经国在青少年时期是个精力充沛, 城府极深的人, 深谙坚忍之道。”“蒋经国的苏联生涯遍尝人世间的辛酸, 在一次次政治斗争中挣扎求存”……

他曾接受克格勃密训

蒋经国从孙逸仙大学毕业后, 由于在政治立场上坚定拥护苏共, 重获苏联上层领导人的信任, 被批准进入莫斯科圣彼得堡大学 (苏联军事情报局特种学校) 就读。该校专门训练学员从事暗杀、爆破及破坏军事设施等活动。蒋经国在有“苏联军事特种部队之父”之称的破坏专家斯塔里诺夫·伊里亚门下接受训练。几个月后, 他于1927年底转往列宁格勒军事政治大学进修。


蒋经国在军事政治大学主修“游击战”, 这所大学又名托玛切夫学院, 是当时专门培养红军将领的学府。蒋经国在这所大学选修了红军军事战略课程, 是当时苏联国防部副部长伊尔·图哈切夫斯基的得意门生。1930年5月, 他以每科都是“优等”的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他的个人档案上记载, 蒋经国的毕业论文是探究游击战争, 老师评价称“尼古拉非常聪明……是全校最优秀的学生”。


据俄罗斯谍报机关人员证实, 苏联时期著名的情报员弗拉基米尔·乌洛夫 (他曾在我国东北及上海当间谍, 主要搜集日本方面的情报, 在逃离中国时, 差点被日军捕杀) , 自称与蒋经国在1925年左右即认识, 双方经过10多年的交往成为好友。蒋经国逃到台湾岛后, 对这位俄国朋友仍然极为怀念, 每年的新年蒋经国都经由英国驻外人员, 送一瓶白兰地给这位喜欢喝酒的俄罗斯朋友。上世纪70年代初, 有人在乌洛夫位于莫斯科的简陋寓所内, 看到他藏有一瓶法国白兰地佳酿, 那是蒋经国由伦敦渠道送给他的圣诞礼物。


斯大林宴请蒋经国亲手赠送冲锋枪

蒋经国从军政学校毕业后, 苏联领导人拟派他到中国南方工作, 但这一计划没有实现。此后, 有4个月的时间, 蒋经国在苏联没事干。10月, 苏联人派蒋经国到莫斯科的狄纳莫兵工厂担任政治军事课教师, 这份工作待遇不错。但好景不长, 到了1931年5月, 蒋经国被派到莫斯科附近偏僻的索科洛夫, 协助苏联人推动农村集体化, 后来还曾担任集体农庄的代主席。

在集体农庄工作了半年多时间, 1932年10月, 蒋经国又被调回莫斯科, 开始与中国共产党驻莫斯科的代表接触。

1933年初, 蒋经国又被苏联人调到阿尔泰地区 (邻近内蒙古、新疆一带) 做了九个月的金矿工人, 生活条件很艰苦。这一年年底, 蒋经国被调到乌拉尔山地区的大城市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工作, 担任大型机械厂“乌拉尔马许”机械车间的副主管, 后被提拔为副厂长, 再任工厂报刊《重工业日报》的总编辑, 生活获得了改善。

蒋经国在乌拉尔山的生活颇得意, 可以说是他在苏联的黄金时期。不少人对蒋经国很好, 特别是女性劳工, 为了听他的演讲, 经常把孩子寄放在邻居家, 跑到现场听他讲“国际形势分析”。蒋经国的才能更在编报纸时得以充分发挥, 由

于他的俄文水准极高, 每天在报纸截稿之前, 他都会问问编辑还剩多少“栏位”, 需要多少字填补, 随即由他口述, 让编辑记录下来, 成为一篇不错的文章。

蒋经国在乌拉尔山的表现, 连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都注意到了。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联邦安全局保存的蒋经国档案中有一段记载:1934年, 蒋经国到莫斯科与斯大林见面, 回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后, 工厂同事问他与斯大林谈了些什么, 他只说斯大林请他吃饭, 称“红菜汤很好喝”, 三言两语带过, 没有透露谈话内容。

这就证实了蒋经国在苏期间见过斯大林。值得一提的是, 多年后, 1945年蒋经国随同“国民政府代表团”赴苏, 在莫斯科又见到了斯大林。斯大林当着所有人的面, 送给蒋经国一把精美的俄制冲锋枪。代表团成员对斯大林此举百思不得其解, 有人推测“或许斯大林是在提醒蒋经国, 苏共中央交给他的任务仍未完成”。

与蒋方良结婚

存放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联邦安全局的蒋经国档案里, 还有一段有趣的记录:蒋经国很喜欢跟朋友到处旅游, 喜欢跳舞, 但不是跳一般的交谊舞, 而是动作很大、很费体力的高加索地区传统舞蹈

蒋经国在舞蹈圈里结识了蒋方良 (原名:芬娜·伊帕季耶娃·瓦哈列娃) , 两人于1935年初结婚, 第二年有了小名爱伦的长子蒋孝文。蒋方良在上世纪30年代的朋友安涅凯耶娃·玛丽亚, 1996年曾经接受俄罗斯中央电视台的采访, 她在访谈中提及, 蒋方良在1935年、1936年间曾对她说, 苏联国家安全机关人员常来找她, 警告她“一定要小心, 若是单独与儿子在家时, 千万不要应陌生人敲门就迎进家, 因为蒋介石可能随时偷偷派人来把他们一家强行押回中国”。蒋方良当时从未想到“随蒋经国远走他乡”。

1936年到1937年间, 苏联国内的局势发生了变化, 由于德国谍报机关的“离间计”使苏联的上层领导发生了“大地震”, 图哈切夫斯基等7人被诬告为“企图推翻苏维埃政权的间谍叛国集团”, 蒋经国在苏联的朋友也接二连三地遭到“整肃”。这时的蒋经国一看形势不妙, 想逃之夭夭。

1937年1月5日, 蒋经国所在厂的共产党委员会决定“开除蒋经国党籍、厂籍”, 这使蒋再度失业。2月份,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地区共产党员开会, 有人揭发蒋经国是日本间谍, 并指出他是托洛斯基派 (也就是“托派”) 。由于当时的党委书记库兹涅佐夫·米哈依尔认为蒋经国还年轻, 应给予学习的机会, 并出面保证他没有大问题, 蒋经国才过关。这里还应提到的是, 蒋经国1935年1月曾在苏共机关报《真理报》上发表文章, 三度公开批评蒋介石, 提及“父亲常殴打母亲, 希望母毛福梅能到欧与儿子见面”。

1936年底, 中国国内的政治局势发生了变化, 西安事变爆发, 此事促使蒋介石再度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蒋经国认为自己回国的机会来了。

“为自保不惜出卖朋友”

1937年初, 蒋经国又受到苏联高层的接见, 得以再度到莫斯科。这时, 苏共中央已决定派蒋回到中国去, 促进国共合作。

访问莫斯科后, 蒋经国回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收拾行装, 在向朋友道别时曾说:“苏共中央将派我回中国, 主要任务是协助蒋介石与中共合作。”

1937年3月, 蒋经国全家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鲁赤水陪同, 从莫斯科坐火车到海参崴, 全程在同一车厢。

火车经斯维尔德洛夫斯克, 蒋经国的不少朋友都到车站与他话别。但蒋经国在返回中国之前, 竟给苏共中央发了电报, 表示支持苏共镇压这些朋友。根据档案记载, 电报是蒋经国与鲁赤水在海参崴火车站联名向苏共中央发出的, 称“这些人 (他的朋友们) 的思想有问题”。电报中还提到, 他们马上要回中国, 虽然前途艰难困惑, 但一定能完成苏共中央交付的任务。

这封电报至今仍存在联邦安全局中央档案室的蒋经国档案内。

交换苏在华被捕间谍

斯大林让蒋经国返回中国, 除了为促成国共合作外, 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插曲。“当时苏联派驻上海的情报站站长 (代号为‘雅科夫’) 在上海被国民党逮捕, 正在汉口服刑。蒋经国返回大陆, 也交换了‘雅科夫’获释返回苏联。”

与蒋家关系密切的人士说, 蒋经国从小受教于吴稚晖, 中文根底不错。但从苏联返中国时, 已然忘记很多中国话、中国字。蒋介石要求他尽快恢复中文功底。当时蒋介石在浙江溪口附近办了一所武陵中学, 原本是农业学校, 后来改为一般中学。蒋经国在这里名义上被安排当教务主任, 实际上在学校里复习中文。

据说, 西安事变后, 张学良将军也被派到这所学校“读书思过”, 蒋经国与张学良竟成了“同学”。几年下来, 蒋经国慢慢恢复了中文水平, 蒋介石要他把在苏联12年的感想用中文写下来。蒋经国写在十行纸上, 呈给父亲看。据说蒋介石看得很用心, 还加了注和眉批……

相关链接:蒋经国在苏联留学纪事

1925年10月抵苏联

1925年11月进入孙逸仙大学 (中山大学)

192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国内“清党”, 蒋经国断绝父子关系, 孙逸仙大学毕业

1927年7月蒋经国写自白书与冯弗能脱离婚姻关系, 入苏联军事情报局受特工密训

1927年12月进入列宁格勒军事政治大学主修“游击战”

1929年12月在学校加入共产党

1930年6月军政大学毕业

1930年10月到狄纳莫兵工厂教书

1931年5月下乡到农村

1933年1月到阿尔泰地区当矿工

1933年10月到乌拉尔马许重型机械厂工作

1934年与斯大林见面

1935年与蒋方良结婚

1936年蒋孝文出世

1937年1月被党支部开除党籍

1937年3月举家回国,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鲁赤水陪同


引自

克格勃档案中的蒋经国卷宗

姚化飞


有意思的是冷战时期苏联支持(拉拢)台湾地区蒋中正“反攻大陆”,双方私下多次秘密会晤,蒋中正对与苏结盟心神驰往,蒋经国对苏始终高度警惕。

蒋经国掌权断然下令断绝与苏联接触通道。


user avatar   da-meng-24-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还是任意门吧,毕竟站在普通人立场上,拥有时光机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我们不谈高赞答主那个关于较真分析“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只是纯粹看漫画里面任意门的作用,那基本就是打开门可以前往“之前到过的地方”。

对于现代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适合打工呢?

通勤时间,不需要了!别人还在急急忙忙赶路,我还可以呼呼大睡。

买车相关成本,全没有了!最重要的是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堵在路上了。

哪天心情不好,随便找个国外的地方转悠一圈,然后回家睡觉。真正说走就走。

只要隐藏到位,就不会轻易被人发现,确保我得以闷声发大财。

相比起来,时光机的风险就很难控制。从《哆啦A梦》原作来看,实际上是出现了两种不同路线:

1.无论过去怎么改变,未来都是一样的。

2.可以改变历史。

如果是第一种,那时光机本身就失去了应有价值。而第二种的话,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回到过去随手扔的一张纸会引发何种蝴蝶效应,轻则自己都会消失,重则改变世界历史走向。

老爸自认为没有这种抗压能力,还是任意门吧!


user avatar   yuan-xia-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反应:

52岁了还好意思叫姐姐,钞能力砸得小编七荤八素了吧?



第二反应:

不就是登个珠峰吗?

夏尔巴人向导都登了多少次了,里面又不缺50岁老人,不报道他们反而报导一花钱登山的凡尔赛素人游客。

吃饱了撑的吧。



第三反应:

又是辞职,

又是脱产锻炼,

又是登珠峰,

这阿姨钱很多啊?

我被工作压得,连想跟女朋友回趟娘家都不敢出来。房贷都要还不起了。



最后:

希望以后多一点这样的“正能量”报道。

什么翼装飞行啊,

什么甘肃探险啊,

什么珠峰登顶啊,

是吧。




  

相关话题

  我弟弟在学校里被同学扇耳光,抓头发,警告不准告家长我该怎么做? 
  人类文明是不是真的在进步? 
  直播带货给农民带来什么好处?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你什么时候觉得智商被侮辱了? 
  如何看待宁夏银川纵火犯马永平焚烧301路公交的死伤事件? 
  有一对睿智且有长远眼光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体验? 
  人到中年是种怎样的体验? 
  你在军队吃过的最美味的一餐是什么? 
  撒切尔夫人一向反共,又刚打赢马岛战争,在美国有里根政府撑腰,当时苏联奄奄一息,为什么当时香港还能回归? 
  小伙被女友父亲杀害焚尸,女友母亲冒充死者给家人发短信寄礼物 3 年, 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经常见到中国男人骂中国女和外国人结婚 中国男人找外籍老婆却一堆人祝福?
下一个讨论
香港人是如何看待内地人用英语和他们交流的现象?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