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做材料的人真的相信他们自己发的文章么? 第1页

  

user avatar   qian-zhang-26-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做材料的时候老板很严谨,都要先表征确认形貌符合预期才测性能,性能要重复三次以上,画error bar,且每次遇到反常的信号必然要求我们把液相气相副产物测个遍,或者想办法表征是不是材料in situ发生了变化……这一切的代价就是课题周期巨幅拉长,一项工作基本需要三到六年才能发出来。虽然最后发出来一般可以上子刊主刊,但是期间基金考核和评职称是相当煎熬的。

我也曾做出了很多神奇材料,比如有次合成某氧化物的纳米片,烧出来颜色不对,TEM一看居然是立方纳米晶,测了OER性能极好。然而样品量只剩下几毫克,这之后再也没有重复出来,也许是那一批试剂有污染或者我操作有失误。这样的东西我当然是不会发出来的,即使我知道就算发了也大概率不会被锤还能多赚几个引用——因为我良心过不去。

但大部分组并不是这样严谨,基本是一通胡搞炒菜,完了先测性能,测出漂亮数字(即使是噪音或者杂质)就开始扯一些批话,比如synergy,然后配上常规表征和xjb算的机理投去10来分的材料中档期刊。杂志社当然是喜闻乐见,毕竟能收钱钱还涨引用。长此以往就是 中下层劣币驱逐良币,上层疯狂马太效应,而领域内充斥着大量不靠谱的垃圾工作。

此乃我quit材料的理由其中之1。另外114513 个理由,我择日再谈。




  

相关话题

  弹性常数和杨氏模量有什么关系,可以换算吗? 
  为啥天坑是生化环材土木水利,别的专业不坑吗? 
  在已制得金属氢的情况下能否制得金属碳、金属氮或其他非金属物质的金属态? 
  混凝土技术真的是靠经验去蒙的吗? 
  生化环材有哪些优点? 
  为什么不取缔生化环材专业? 
  如何看待材料学大量涌入医学院和医院,将对医生/医学生职业发展有何影响? 
  宏观意义上能人工制造的密度最大的物质是什么? 
  当对方说想要星星,如何用物理的方法满足她的愿望? 
  材料这么劝退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在材料专业呢?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学生奶不是纯牛奶,而是调制乳?
下一个讨论
暗黑破坏神2有哪些缺点让人无法忍受?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