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知乎上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机构号?他们都有哪些精彩的回答? 第1页

  

user avatar   janiom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机构号团队 邀请。

知乎机构号三周年,我来到知乎快两千天。作为用户,也算是一路看着机构号的产品走到今天。

那么机构号于我的意义是什么呢?


知乎最有意思的一点:虽然没有能摆脱中文互联网的惯例:「大 V 效应」,但是人和人之间的隔阂性相对小很多。和微博比,也没有那种特别明显的大号和粉丝的圈地自萌性质。

蓝 V 号也是如此。

他们既不会像微博上的企业号,一看内容就特别单调或者官方,摆明了是个为了机构/企业开的账号,也不会让你觉得陌生和高高在上,你和他唯一的接触就是抽奖和看消息。

在这里,你如果不刻意去看 ID 和认证,你很难辨别出一条回答到底是普通用户写的,还是我们所谓的蓝 V 写的。我们都知道,企业的蓝 V 号开通,是一个企业/机构必须要宣传自己和 social 的存在。但是知乎的机构号和别人不一样。

他们真的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见解来的。是广告,都带着诚意。

或者说一句通俗易懂的话:

在这里,机构号更像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和你一样的知乎用户。

这也是我一直觉得,知乎很好玩的地方。

在这里,每个人都生而为人。


那么话说回来,这里的号都是什么样的人呢?

知乎自己家的这些号就很有趣,风趣幽默又好笑,能文能武该跪跪。

比如:

@知乎小管家

常年背锅,啥事儿都找他,每周发站务公告的时候爱写顺口溜。据说一直在招运营。

@知一声

常年背锅+1,基本上产品出啥问题都会出来道歉,上新的时候也会发文章,活的像个淘宝店主:「各位亲,我们的产品汪和程序猿呕心沥血推出了新产品,已经在小店上新,快来捧场」

@刘看山

常年背锅+2,日常替楼上两位分摊仇恨值,「进来挨打」第三号代表。知乎 01 号吉祥物,帮各位知友实现云养狐。

@刘看山福利社

楼上的小号,日常做活动,反正我从来没中过奖。

@知乎日报

反正知乎官号的运营里真的很多人能写段子了,跟编辑部小李学了很多起标题的能力真的是超厉害。

@知乎体育 @知科技

这两兄弟应该是知乎最近刚做的号,看起来都是活动福利,比如海沃德来知乎、比如数码测评,但是内容还不多,不过反正看起来也还比较有意思,可以先关注上。


说到底还是自己家的产品,知乎的运营们玩起机构号也是真的厉害。那除了这些,我再安利几个我自己非常喜欢的机构号吧。(以下内容不定期更新和补充)

@网易体育

后厂村体工队的文章真的是非常有意思了,文笔风趣幽默让曾经被网易新闻客户端里的文章伤到了的我一阵感叹,人和人还是有区别的。他们的这句 slogan 我也很喜欢:

「用绝对严肃的态度,写有意思的体育故事」

@EHOME电子竞技俱乐部

我就不多说了,玩电竞的知友都知道这位在站内贡献了多少优秀的回答。用一句话描述他们有多厉害呢:

「别的战队机构号是先知道战队后关注号,而我是关注了这个账号才知道了这支战队」

@XMind

互联网人都很常用的一款产品,作为工具类的机构号,分享了蛮多思维导图相关的内容,对于我来说其实有不错的帮助。

@LinkedIn领英中国

同为人力资源和职场领域用户,不得不说,内容做的比产品好。

@风味星球

看《风味人间》的时候关注的,结果每天都发很多我没吃过的好吃的菜谱,关注了一阵子,胖了 10 斤。希望这个帐号的运营看到以后能够慰问一下我。

@萌爪医生

关注我的知友都知道我养了两只猫,偶尔还会客串到宠物领域给朋友们普及小猫的知识。但,养猫的知识我都是跟他们学的。(BTW,恭喜萌爪医生拿到今年的荣誉会员机构奖~)

@中国科普博览

认真做科普,拒绝伪科学。我是真的跟他们学了很多科学领域的小知识和经验见解,还能拿着他们的回答给家里人纠正一些伪科学,讲真的,有趣。

@没事干研究院

真的是没事干(逃)。好吃的太多了,比如 怎么做出特别美味的蛋炒饭? - 知乎

你们有毒!

@KnowYourself

老实讲,我在你们家看的不仅是心理学,还看情感(逃)

(是谁说知乎 er 都讨厌情感领域的?

@少数派 @AppSo

不得不说,我还真的在这两家的账号上,看了很多水果厂的东西。最早的时候我还不是个特别正统的果粉,现在已经彻底沦陷了。


说知乎机构号给我带来了什么,我想和知乎本身的意义其实很像。

我的朋友都说,我是一个日常生活里感觉什么都知道的人,涉猎很多、爱好很广。除去那些我自己下大力气花时间深耕的领域,很多浅显易懂知识和陌生领域的学习,其实都是从知乎开始的。

虽然不是从知乎开始接触人力资源行业,却从这里开始了真正对行业的热爱和坚持。

虽然不是从知乎开始学做饭,但是却在这里学会了很多冷门又有趣的菜谱和秘诀。

虽然不是从知乎开始玩电竞、看球,但是却在这里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虽然不是从知乎开始拍照、玩机,但是却在这里丰富了很多小技巧、小窍门。

......

这些内容,知友们分享的经验见解里有,机构号也有。而且因为他们机构的身份,他们还会带来不同视角的分享和讨论,也让我能够更深一层的看到,从业者和相关机构的内容。

知乎之于我,不是开始,却是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而知乎机构号之于我,不是唯一入口,却是不可多得的好朋友。


最后,希望接下来还有很多好玩的机构号入驻!

知乎的运营冲鸭!


user avatar   St.Pancra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和机构们一起走过了 1115 天,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吧?

@刘看山福利社 成为机构号的 001 号种子选手开始,我见证着 002 号、003 号..... 不断壮大机构号队伍。三年了,虽然还没和刘看山走到一起,但我背后的 30000 + 机构成为了我日常快乐源泉。

废话不多说,现在就来分享我的宝藏列表!!!

@中国科普博览 是科研界的「老大哥」,它和一(nao)本(dong)正(da)经(kai)的专家们,从黑洞研究到大熊猫,反正我是被这一波操作萌到了,你确定不来围观一下? 大熊猫的脾气怎么样?

@PentaQ刺猬电竞社 带知友追随着各种电竞赛事的脚步,从「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到「中国电子竞技职业选手联赛」从不缺席,对 iG 夺得 LPL 首个 S 赛世界冠军台前幕后的报道,即使是对电竞一无所知的我,看完也想呐喊一句「iG 牛逼!」。

@36氪 是当之无愧的劳模代表,一年 365 天,每天都会通过想法、回答第一时间和知友分享新闻快讯。比如这篇:如何看待陆奇担任 Y Combinator 中国创始人?YC 进中国将产生哪些影响? - 知乎

@未来事务管理局 是拥有无限脑洞的理想主义者,在它的世界可能存在「时间在同一天循环」 ,也可能是某一个世界的英雄。如果你也对世界充满好奇,可以和它一起进入神奇的科幻世界,大开脑洞。

@微软亚洲研究院 妥妥的学霸代表,对于「人工智能」领域各个层面的深入研究,看了之后除了「哇~~~」之外,无法再发出任何语言词汇。

@奥迪 也不好好做发动机了,研究起了用汽车发动机煎牛排,时而高冷、酷帅、黑科技,时而幽默、风趣、脑洞大开,风格多样的让我对它欲罢不能。

@网易《了不起的中国制造》 关注的是我们生活中最广泛,但又是最至关重要的设施——桥梁、航空航天、道路交通等等,有关于中国制造的方方面面,它都能娓娓道来,比如: 重庆单轨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最关键的是,这些机构号不仅会一本正经地讲专业,偶尔的大开脑洞也能萌死人,可盐可甜让人爱到不行。宝藏列表肯定没有这么容易掏空,生活的各个方面,总有机构号能在你需要的时候送上详细的解答,懒惰星人的「生活指南」全靠他们了


吃喝玩乐系列

@好好住 家居疑难杂症的好帮手,精致猪猪女孩的必备神器 有哪些 100 元以下,实用且贴心,用了之后相见恨晚甚至感动出泪的东西?

@没事干研究院 不能深夜点开主页的机构号,简简单单的一个蛋炒饭,都能让人想犯罪 怎么做出特别美味的蛋炒饭? - 知乎

@Lens 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 有哪些电影一定要趁年轻看?

@触乐 各种欲罢不能的游戏分享 作为 Steam 重度用户是种怎样的体验?

@游戏时光VGtime 如何评价《赛博朋克2077》首段实机演示?有哪些亮点?

@EHOME电子竞技俱乐部 DOTA2 7.20 版本更新,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游研社 如何评价《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

@机核 《三国:全面战争》终于实现了很多“全战”玩家的梦想


说走就走系列

@穷游锦囊 说走就走的旅行少不了他 个人如何去南极旅游?

@LonelyPlanet 提供最合适的旅游指南 去日本自由行,有什么好的路线推荐?需要注意什么? - 知乎

@户外探险杂志 摆脱周末肥宅标签最佳选择 户外人的意志力可以有多强大?


烧脑科普系列

@中科院物理所 揭秘生活中多样的物理学 彩虹为什么是弯曲的不是笔直的?

@机器之心 探索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商业化 深度学习入门必看的书和论文?有哪些必备的技能需学习?

@量子位 提供人工智能领域前沿资讯 北京八分钟的表演中采用了哪些「黑科技」?

@知识分子 解读科学、人文、思想 的前沿成果 如何通俗地理解 2017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昼夜节律」?该发现对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

@新发现 带我们深入了解自然 时间是真实存在的吗?


身心健康系列

@KnowYourself 致力于人人都能看懂的泛心理学 有哪些年轻人「千万不能碰」的东西?

@简单心理Uni 告诉你心理咨询师职业并不神秘 心理咨询师如何判断来访者撒谎或伪饰?

@简单心理 带你了解自己情绪的方方面面 如何告别「伪勤奋」?

@京师心理大学堂 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科普平台 有哪些心理学上的事实,没有一定心理学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丁香医生 告诉你健康的事都不是小事儿 有哪些是你健身之后才知道的伪健身知识?,以及前些天热力暴涨的 夏天这么热,男生可以穿裙子么?


新闻资讯系列

@以太创服 创业那些事儿问他准没错 未来 10~20 年,哪些行业会快速发展?为什么?

@腾讯科技 告诉你那些不能错过的实事热点 华为终于拿下 5G 短码意味着什么?


最后的最后,还想推荐一下我自己!拥有了我,每个月都能毫不费力收到来自各个领域优秀机构号推荐和他们的精彩回答,买一赠 N,连续包月,是不是很划算呀~(逃



user avatar   liang-zi-wei-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量子位来了。

机器学习技术,人工智能产业,与极客有关的各种有意思的内容,都可以找到。

来了知乎之后,更加有意思了:

4月的一天,量子位收到了一条私信,是北大的少年黄哲威说,有篇论文想让我们看看。

然后,量子位就真的被这篇研究吸引了。

不论是只用圆,只用方,只用三角形,都可以生成想要的图画。

于是,量子位愉快地为论文写了稿,就在这里:

大三少年造出AI写意画家,像人类一样挥笔作画丨已开源,有Demo

zhuanlan.zhihu.com/p/64

可故事也没有这样结束。

黄哲威虽是个大三的少年,但已在旷视实习了。那时,旷视首席科学家孙剑博士还转发了文章。

又过了几个月,这项研究中选了ICCV 2019。

现在想来,还是一段不错的缘分,在知乎遇到的。

除此之外,不断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收到了许多小伙伴的欢迎。

比如,分享机器学习相关资源的时候:

学习机器学习有哪些好工具推荐?

如何自己从零实现一个神经网络?

你们都是怎么学Python的?

如何优雅地使用 Jupyter?


比如,分享程序员经验的时候:

大家都是如何刷LeetCode的?

如何学习Linux命令行,有哪些经验思路和方法?

优秀的程序员需要懂那些数学知识?

有时候,也观察一下程序员的生活侧面:

普通的程序员和大神级的程序员有什么区别?


还会不时推荐一些活泼易消化的基础教材:

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这几门基础课是否有一些较有趣的教材?


总之,你也变成我们的小伙伴吧。


user avatar   sean-yen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安利几个写过「职场」和「人力资源」方向内容的优质机构号。

写之前强调一下,和以下机构没有任何商业合作。

@以太创服 以太创服主业是讲创业和投资领域话题的,但这两个领域和职场是相同的,投资人看好的方向,对于职场人来说,也很可能是好的求职方向。

在这个回答里,以太创服抛出一个简单易懂的概念,在我看来对于所有职场人来说都很有价值:

所谓行业发展,无非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技术驱动的发展;一种是消费结构驱动的发展;还有一种是人口结构驱动的发展。

我关注以太创服,核心原因是希望自己的时间线上始终有人能够提醒一下自己,不要一直缩在自己的工位上,关注执行、方案、策划这些细节;也要时不时抬头关注一下方向。


@KnowYourself @京师心理大学堂 这两位主业讲的是心理学,但在职场方向,它一直有很不错的内容。事实上,我们有很多职场问题,其实本质上也和心理有着密切关系。

我最喜欢的KnowYourself的回答是:

身边不乏有这样的人:感觉有困难的问题出现时,他们的第一反应都不是面对,而是逃避……因为这种习惯性的逃避,他们似乎错失了不少难得的机会……

最喜欢京师心理大学堂的回答是:

同样是规划未来,有人关注自己有多想做这份工作,而有人盘算这份工作有多容易得到。后来,出于渴望去找工作的人升职加薪,承担了许多重要的项目,把“容易拿offer”排第一位去找工作的人,每年把同样的工作日重复三百遍。

心理学和职场人力资源理论里有着很多类似的地方。我看他们的文章,有时候会下意识的想,这是在说我吗?我似乎也犯过这样的错误。


当然,有一个其实不太用安利—— @丁香医生

我换个角度吹一下丁香医生,要知道在互联网医疗领域,丁香医生绝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流量最多的,更不是资本最雄厚的。

但是如今,提到互联网医疗,在很多人心智里,丁香医生甚至能反超行业老大老二平安好医生和微医。

很大程度上,这依赖于丁香医生的新媒体团队。

他们不仅能够把知识转化成大家最喜闻乐见的信息,更能在一些时事热点上,比如权健火疗的事情上,他们敢冒风险,站出来表达鲜明的观点——这个团队的价值观和能力,能值得所有从事新媒体和营销的人学习。


另外,知乎如今不仅仅是一个社区,也是我们展现职场实力,找寻潜在下家的地方。哪些公司有着一流的文化,哪些公司有着出色的氛围,哪些公司的福利看起来特别高大上?

这些机构号,虽然发声不多,但是我也建议小伙伴们关注起来,因为没准他们发出一个岗位,对你来说就是一个出色的机会。

互联网企业:@网易招聘 @知乎招聘 @京东招聘 @WeRide文远知行招聘 @58招聘技术

民营企业: @新东方招聘 @帆软招聘

外企招聘: @Google谷歌中国校园招聘 @迪卡侬招聘 @欧莱雅校园招聘 @戴尔中国招聘 @天祥招聘Intertekjobs

此外, @微软亚洲研究院 @快手 @Momenta @地平线HorizonRobotics @美团技术团队 @Airbnb爱彼迎技术团队 @饿了么星选 @ThoughtWorks中国 都是时不时会在知乎上发布招聘岗位的企业。关注了,没准就有跳槽的机会。


user avatar   xiao-shi-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人力资源和职场话题的爱好者,我来分享下我觉得还不错的这类机构号,虽然有些不够活跃,很期待他们能持续贡献在自己专业领域的好内容呀:

泛职场类机构:

@LinkedIn领英中国 所有职场人都值得拥有的机构号

帮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职场、求职咨询、规划类机构号: @100offer @UniCareer职优你 @职问

职场人自我提升类不容错过的机构号 @三节课 @混沌大学

人力资源专业机构:

人才管理、测评类: @北森 @DDI智睿企业咨询 @前程无忧测评

人力资源综合服务机构:@万宝盛华大中华 @美世咨询 @BOSS直聘

招聘类机构: @猎聘网 @前程无忧51job @米高蒲志MichaelPage (猎头公司)

咨询公司: @贝恩公司

心理学类机构:

作为心理学七年级生,一直以来很喜欢 @京师心理大学堂 @KnowYourself @壹心理 @简单心理Uni ,是他们持续不断的输出心理学的好内容,让这个学科被更多人所认知和接受,也逐步消解大众对心理学专业的认知偏差。

去年 @京师心理大学堂 做过一个心理学职业发展手册,很荣幸成为当时的采访对象之一,希望这一点点小小的贡献,能让想学心理学专业,和已经在学心理学的小伙伴们,更清晰地知道这个专业的职业发展之路。


作为自然科学尤其是地理学科的爱好者,非常喜欢阅读 @星球研究所 的内容,对自然的好奇,让人心生敬畏,觉得自己渺小(艾特完了才发现是一个个人帐号,但看内容分明就是一个机构做的内容嘛)

最后,想安利下 @刘看山福利社@刘看山 啊,看山坠可爱了!!!


ZHI~~~~


user avatar   ding-xiang-yi-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强答一个。

老爸当过兵,上过老山前线。当年部队从山东上火车出发往云南走,在山东上火车的时候,站台上放着《十五的月亮》,部队的亲属们都在火车站送行,虽然有些悲壮,但是几乎没人哭。火车到了云南境内,靠站歇停,这下可倒好,不知从哪来了一群又一群的云南当地的老百姓,老太太老大爷大哥大姐小弟小妹小朋友,根本没人组织,也没人安排,就是挤到铁道边拉着车上素不相识的解放军的手往他们手里塞酒碗,塞鸡蛋,塞吃的,操着一口完全听不懂的方言说着什么。一车的小伙子哭的泪人一样。


user avatar   xi-men-zi-zhong-g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上结论,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工业4.0时代对个人能力的要求必然是T型人才,即“专家型通才”,同时具备跨领域的辽阔知识面和对特定领域的深入了解。从两个角度理解:

  • 专业化仍然是工业1.0之后社会资源分配的基本规律。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会受到精力和资源制约,对知识的积累贵精不贵多,全面发展必然导致全面平庸。
  • 然而个人在职场的长远发展又不得不依赖于广博的知识面,一方面可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从不一样的视角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随时为特长技能过时而做准备。

题主现状专注的是“自动化”,但是想要在工业4.0的浪潮中找到个人发展策略,还需从工业4.0的时代诉求出发,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理解T型人才:

从广度来看,建议从企业运营的角度入手,尽快培养宏观视角。这需要跳出四年“自动化”工程师教育带给自己的局限性,将自动化作为实现工业4.0应用概念(如物联网、数据服务、人机协同等等)的技术手段。同时也要试着站在高级管理者的角度,理解应用概念必须要为企业的行业战略服务(如数字化营销、车联网等等)。

从深度来看,对先进行业机理的深度理解是职业稳定发展的最好保障。在职场前期选择并专注于一两个自己擅长和兴趣的领域(例如: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自动化工程、产线设计、产品研发等等)和有潜力的行业(例如:电动车、集成电路、无人机等等),通过实践快速成长。先从自己不熟悉甚至未知的领域入手,浅尝辄止但广泛涉猎,尽量扩充自身的知识边界,即“已知的未知”区域,缩小在本行业的“未知的未知”区域。这样,就可以在职业生涯的中后期比较从容地在管理、专家、或创业等职业路线之间切换。

为了进行面向工业4.0的“专家型通才”的自我培养,建议具体的学习目标应当取材于标准框架:让我们逐步走进工业4.0的知识殿堂:

我们在工业4.0浪潮下,知识体系在各国都有相应的解读。比如工信部2018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列举了几十个技能点;德国《工业4.0参考架构模型》极大的扩充了CPS概念;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从价值链的角度用几十个IEC/ISO/IEEE/ASME标准构建了他们对智能制造(Smart manufacturing)知识体系的理解。如果抛开形态的差异,其实本质的底层结构都是相同的,即从基本理论、行业概念、业务能力、技术体系等几个层次界定工业4.0或智能制造的框架。

工信部. (2018).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18年版)
Adolphs, P., Bedenbender, H., Dirzus, D., Ehlich, M., Epple, U., Hankel, M., ... & Koziolek, H. (2015). Reference architecture model industrie 4.0 (rami4. 0). ZVEI and VDI, Status report.
Lu, Y., Morris, K. C., & Frechette, S. (2016). Current standards landscape for smart manufacturing systems.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IR, 8107, 39.

这些框架的底层逻辑,实际是智能化这一传统命题在工业的深度应用。也即利用数字化的先进技术和手段,支持乃至实现企业多维度决策。何为“决策”?站在人类认知的角度,决策分为四个在不断循环迭代的基本步骤:对客观事实的描述、洞察事实背后的原因和逻辑、预测未来走向及模拟干预策略、执行干预方式。企业的各级决策,战略设计、供应商选择、车间调度、机床操作,所有人类决策本质遵循的都是相同套路。

而智能制造的使命, 即以信息物理系统(CPS)的形式,最大程度的支持乃至自主履行这些决策。「数字化双胞胎」是这一思路的关键。我们利用数字化双胞胎在虚拟世界中精确“复制”物理世界;利用知识图谱、根因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理解数据、现象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再用双胞胎在虚拟世界中模拟择优快速迭代;最后让双胞胎监控在物理世界的执行。

从学习手段来看,公众号、微博、公开课等网络资源一直是最显眼的信息来源,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其实很难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和准确。如果从零开始,建议以国内外公开的标准化体系为起点。其实,上述中、德、美等国关于工业4.0的官方框架都以ISO、GB、VDI、IEC、IEEE为基础指导材料,其实也暗示了标准体系是国内外专家所推荐的权威资料。

最后提一句,相信时间的力量!不负时光,时光也不会辜负你的付出。

本文由西门子工程师撰文回答,希望对题主和关注这个话题的知友们提供帮助

西门子数字化顾问

李于江


本账号为西门子中国的官方知乎账号。西门子是全球领先的技术企业,创立于1847年,业务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专注于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我们希望与你一同分享这些领域的知识与新科技,欢迎你的提问。此外,我们并不卖家电:)

西门子中国的每一位专家都是我们的智囊,你在这个账号可以阅读到来自西门子各个不同方向专家们的见解。请大家不要吝惜手里的“邀请”,让我们在分享中共同进步。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微博(ID:西门子)和微信 (ID:西门子中国) ,更多的了解我们。

看到这里就给点个赞吧!




  

相关话题

  假如把各个知乎大 V 放到一个高中的同一个班(年级)里会发生什么? 
  鸿蒙系统究竟是什么技术构成的?不要情绪输出,只谈技术,大佬们能科普一下吗? 
  如何看待网传「豆瓣网」发生重大股权变更,原创始人阿北已退出? 
  如何看待北京立法规定不得播出涉毒人员的电影及广告等?这将产生哪些影响? 
  腾讯声称为保护未成年人扩大人脸识别,会侵犯其他用户隐私信息吗? 
  大学身边有些朋友都去做新媒体运营了,经常吐槽很累,还经常加班,但为什么还要去做新媒体呢? 
  我怎么才可以在知乎上有多多的粉丝? 
  微信新版本(8.0.14)打语音电话,呼出方可见对方近三天朋友圈照片,该功能的使用体验如何,你支持吗? 
  这一次 TikTok 事件,为什么大众对微软没什么抵制情绪? 
  钉钉管员工这么有效为何没在国外公司流行开来? 

前一个讨论
资深摇滚乐迷如何看《乐队的夏天》?
下一个讨论
你遇到的不专业的猎头都是什么样的?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