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看好中国的 00 后吗? 第1页

                 

user avatar   yun-hai-shang-de-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常看好,原因其实很简单

人类社会是人构成的,所有人类都会从婴儿长大成人,然后老去死亡。所以人类该经历的阶段,00后们一样要经历,他们会从懵懂无知的少年,成为热血方刚的青年,然后成为稳重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黄昏守成的老年,一样也逃不掉。

只不过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入手,成长的过程一定会有一批人淘汰,一定会有一批人拔尖,也一定会有最多数量的人组成这个社会的基石。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user avatar   ncc213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正垮掉的是荒诞年代成长、没受过良好教育、人格三观不健全、扭曲的那部分人。不学无术、偏执冲动、又封建。工作稳定吃大锅饭时磨洋工不思进取,躺平瞎混日子不去学一技之长提高自己,然后改制时下岗两眼抓瞎不知道能干啥。自己从小到大不要读书抗拒学习新知识,总以自己这年纪还学啥等去推脱,宁可盲信各种反智谣言(当年气功热、伪科学邪教盛行也是忽悠这帮人)、骗局也不去看书思考查证,讲立场和辈份不讲道理和事实。

请问这不是垮掉还是啥呢?也许应该叫傻掉更合适吧?后辈的我们可不会蔑视法律秩序和知识、文明去批斗、毫无人性底线的疯狂折磨虐待老师、学者(例如著名的两弹一星元勋赵九章)甚至是开国将领(例如贺龙)等,更不会无法无天拿棍棒甚至枪炮轰轰烈烈的去刺刀见红像黑帮火拼一样武斗打打杀杀,没他们当年那么猛,显得武德拉垮简称垮掉吧?之前殴打院士事件相比当年的血腥残暴简直是温柔的敲背按摩。

荒诞年代可不是现在小孩以为的校园打群架、关小黑屋那么和平,武斗直接把高射炮、榴弹炮等都拉出来堪比伊拉克阿富汗,自己搜重庆大武斗就知道了。

且那部分人特别热衷给后生之辈扣上垮掉的帽子,就像当年批斗人(包括自家父母、老师)一样。自己去了解一下历史就知道多荒诞可怕了,是难以想象的(有的无知者则以为那时是天堂),可以说是闹剧加悲剧。

他们是时代的受害者,又是后辈的加害者,不知道自己在荒诞疯狂岁月养成的潜意识有多扭曲病态奇葩,嘴臭(骂的脏、刻薄)手辣。自然就看谁都觉得不正常、不顺眼充满戾气,除非听话舔跪当提线木偶(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那种),动不动想批判、管管别人,好大喜功、自以为是倚老卖老、胡搞蛮干。所谓的坏人变老了就是指那批人。

自己吃喝嫖赌、抽烟、跳广场舞,大声喧哗扰民、随地吐痰和大小便(我是无法理解这种野,肮脏不体面)、搞迷信和伪科学、微信造谣传谣等都行。而别人打个篮球、看个电视、读几本课外书、打个游戏和上网就通通不行,就大逆不道要垮掉,要家暴和送去军事化体罚和高压电击,这脑回路好奇怪完全没逻辑。真是没教养没脑子原始粗野,不懂得真正尊重他人没平等意识(骨子里欺软怕硬、封建压迫等级制),说明成长环境对人的影响。

比他们生的早的比他们友善忠厚、讲道德仁义,而比他们晚的70后、80后、90后、00后等都成长在相对正常的环境,受过合理完整教育,有知识、修养、文明多。当然也有那批人的受害者,被潜移默化带坏或者遭受折磨创伤,然后把那些恶习陋习传下去。这必须阻止。

大胆的思考、自信的怼回去,事实对错高于辈份,同时反思检查自身是否有被恶习影响的地方然后去有意识的纠正,不断进步变更好更智慧。


user avatar   yuan-fang-qing-m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少年很优秀。

欧洲少年很优秀。

日本少年很优秀。

有冬天敢洗冷水澡的,有自愿捡垃圾收拾地面的,有夏令营独立自主的,还有救鸟救猫救狗救小鸭子的,反正各种优秀,让中国孩子各种汗颜。

类似的文章,相信你从小到大那可没少看。

里面把外国孩子夸上了天,而中国孩子则是干啥啥不行。

反正吧,就算是参加个夏令营,外国孩子都能全方位的展现出比中国孩子的优越。

要是平时不小心救个鸟救个猫,那简直恨不能反复轰炸式宣传。

天啊,那么优秀,居然还那么的富有爱心。

2019年11月30日的夜晚,鹤壁市的一位3岁小女孩,不小心掉入了一个废弃的机井中。

这个机井的深度是20米,足足7层楼那么高,但因为井口仅仅只有30厘米,小女孩在掉落的过程中和井壁反复碰撞,缓冲了势能,因此才没有被摔死。

最后,小女孩被卡在了井内大约14米深的位置,动弹不得。

接到报警后,救援人员立即赶到了现场。

这个只有30厘米宽的井口,在坠井时保护了小女孩,但是在救援时却造成了天大的麻烦。

井口实在是太窄了,根本没有人能进入井内,连进入一点都做不到,小女孩的爸爸赵中利在旁边哭的撕心裂肺,也拿这个井口毫无办法。

对这个井口无可奈何的救援人员想了两个办法,首先是大范围征集志愿者,以肩宽28公分为标准,看看有没有比较瘦的人能够下井。另外就是调来7台挖掘机,准备把地面硬生生地挖开14米,强行救出小女孩。

14米深,接近5层楼高,要挖出这么深的坑,至少也得一天多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内,3岁的小女孩随时可能在井里出意外。

而且如此之深的挖掘,一不小心还可能造成废弃机井坍塌。

因此,最优方案是找到一个肩宽小于28公分的人下井救人。

附近的老百姓听说要救人,踊跃报名,在寒冬的天气脱光了衣服测量肩宽,但没有一个人的肩宽低于28公分。

怎么办?

这事要是放在美国迈阿密,估计就是十里八乡的人跑到井旁边,一起抱头痛哭,然后点蜡烛鲜花,旁边说不定还会拉个横幅,上面写着“她不在井下,她去了天堂”。

冒险挖井和冒险救人的选项都不可能实施的,谁都不愿意担风险,点蜡烛倒是最可行的方案。

这套路,迈阿密倒塌大楼下面被活埋的121个人,那可太熟了。

但这种事永远不可能出现在中国。

要救这个小女孩,最关键的就是28厘米的肩宽,成年人几乎不可能满足这个要求。

王泯燃,2005年4月出生,就读于鹤壁市山城中学九年级四班,当时14岁零7个月,是一名初三学生。

而王泯燃的父亲是斑马救援队的成员,当时在附近,去了现场帮忙,在所有人面对这个井口无可奈何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儿子。

自家那未成年的儿子,好像满足这个肩宽的要求。

为了救人,他立刻打电话,让妻子把孩子带过来试一试。

经医生检测,王泯燃的肩宽和血压都符合要求。

王泯燃的父母亲都属于斑马救援队的成员,很支持儿子救人,现场消防队长再三询问他们的意愿:

同意不同意(王泯燃)下井?
有什么后果能不能承担?

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消防队立刻对王泯燃做了突击培训,教他如何使用救命绳,教他如何在井下操作,教他如何把绳索捆在小女孩的身上。

然后,王泯燃准备下井。

建议大家最好还是听一下救援现场的原声,感受下那原汁原味的声音中体现出的复杂矛盾但无畏的精神。

这是为了老百姓的安全啊。

为救3岁女孩,15岁少年下深井 https://www.zhihu.com/video/1417446198253301760

为了让自己变得更窄,王泯燃在寒冬腊月脱掉了所有的外套,只留一件保暖内衣,但井口实在是过于狭窄,导致救援异常困难。

为了能把绳索顺利的套在小女孩的身上,王泯燃必须以倒立的姿势下井,否则双手根本不可能操作绳子。

第一次下井,刚下降到两三米处,王泯燃便被井壁的一处凸起卡住,只能上来,重新调整另一个方位,侧着身子下井。

第二次下井,因为倒立导致大量血液涌入头部,王泯燃开始头晕,只好先回到地面,进行一段时间的适应。

第三次下井,王泯燃在下降过程中被随身携带的探头给卡住了,被迫返回。

第四次下井,王泯燃成功来到了距离小女孩只有2米多的地方,但氧气管被卡住了,只能返回。

此时,现场的人都很担心王泯燃的身体状况问题,原本支持儿子下井的母亲,看到王泯燃一次又一次的倒立下井,也慢慢开始害怕起来,万一儿子卡住甚至掉下去,那该怎么办。

但是当现场的张区长询问时,虽然心里很矛盾,但她依然选择了让孩子下井。

事后每想起那一幕,她就不由自主地开始掉眼泪。

救人少年妈妈的采访让人泪目 https://www.zhihu.com/video/1417446297226440704

第五次下井,王泯燃在极度接近小女孩的地方,被电线卡住了,再次失败。

第六次下井,王泯燃成功了,顺利的将绳索套在了小女孩的身上。

小女孩被拉出井口的那一刻,激动的众人立刻将她送到了救护车上,看到女儿平安无事的赵中利,用已经沙哑到走调的声音,边哭边向众人道谢。

在医院里,父亲赵中利对着王泯燃直接就是一跪,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因为王泯燃给了他女儿第二次的生命。

现场的各种情绪,是生与死带来的情感,世间最极致的表达,文字无法描述,只有听到现场的声音时,你才能切身体会那种情感。

王泯燃成功救人!众人沸腾 https://www.zhihu.com/video/1417446401630846976

少年王泯燃救人之事,不需要什么文字描述,只要把事实简单的呈现出来,就足以感动所有人。

我今天也不想做过多的描述,只想把这件事原汁原味的展现给大家看,现场录像胜过千言万语。

但这个事,还有个问题。

和王泯燃无关,但和王泯燃救人的时间有关。

王泯燃救人这件事,不是刚刚发生的,是2019年11月30日发生的,距离今天已经接近2年了。

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这种奇迹般的救人事实,毫无疑问是可以做为现代中国青少年的典型正面代表作为宣传的。

而中国的大量官媒,在当时也的确进行了宣传,给与的支持不可谓不大。

但如此感人的事实,却没有得到大面积的二次传播,2年过去了,知道此事的中国人依然不多。

很多人乐于传播日本少年夏令营厉害,美国少年救鸟救猫厉害,也绝不传播中国少年冒死救出来了一个活生生的小女孩的事实。

至于国外的媒体,更是好像这事没有发生过一样,连一丝一毫的报道都没有。

最终,居然还是外国孩子优秀,中国孩子好吃懒做,懦弱无能,毫无担当。

如果有一个美国白人孩子像王泯燃这样救了人,美国各路媒体会以多种手段,把这事在全球范围内宣传的人尽皆知。

为啥换成中国孩子就不行了?

凭什么啊。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原文:中国的救人少年,凭什么不能轰动全球


user avatar   chang-shou-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未来二十年的尺度上我非常看好00后,理由就不说了,这里很多人都讲得非常好了。

但从未来五十年的尺度上看,我略有些悲观。60年代到70年代,00后将掌握巨大权力,你们将面临“中国向何处去”和“人类向何处去”的大问题。回答绝不可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类的东西,因为在那之前就已经实现了。中国那时早已登顶世界,“拔剑四顾心茫然”好一阵子了。

丧失可以凝聚最大共识的伟大目标,对中国而言是自19世纪末以来的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9世纪末以来,“救中国让中国强大起来”就是绝大多数仁人志士的目标,只不过大家对如何实现有不同看法罢了。但60-70年代的中国能以什么为目标呢?难道是“维持世界现有格局,保持中国第一”?如果仅仅是这样,中国就失去了伟大目标,恐怕也会失掉理想主义的青春之气,正式走入巅峰后的下行期。

00后们,中国的崛起与你们无关,因为你们未成年时就已经实现了。中国的伟大复兴和你们关系不大,因为路已经被你们的前辈铺好了。特别是由于西方衰落过快,这件事在你们青年时期恐怕就做成了。你们的历史任务,是找到办法将伟大复兴后的中国乃至人类带入一个更高境界的文明时代。这是怎样的时代?现在的人回答不了,只有你们中真正的精英在未来几十年中慢慢探索。

另外,我们和你们或许不能不准备这样一种前景:大家找不到将中国乃至人类带入一个更高境界的文明时代的办法。那样的话,你们将因此成为过渡性的一代人。你们的使命将是尽量减少减缓中国达到极盛后腐化堕落的程度,存续中国中兴再起的资源


user avatar   liu-kai-94-14-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相对于6070因物质匮乏带来的虞诈,8090因为前人遗毒带来的思想混乱,我严重看好00后,这是组织化比前辈好得多的一代,拥有的知识武器远胜前人。

民族的复兴,就从这一代人开始。


user avatar   geminiz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70后,被誉为是泡在蜜罐子长大的一代,肩不能扛手不能提。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自百万大军渡长江以来第一次在江岸集结了近百万军队,这次不是渡江,是抢险。这批泡在水里,睡在泥里的最可爱的人,他们是70后!

80后,被誉为垮掉的一代 ,贪图享乐。2008年,汶川大地震,第一时间抢进灾区的工程人和军队,几天几夜不睡觉,冒着余震、塌方的危险重建交通,转移伤员,他们是80后!

90后,被誉为非主流的一代。2020年,新冠肺炎,医务工作者、社区保安、警察公安,冒着感染的风险成为共和国之盾,他们中的大部分,是90后。

中国的年轻一代从来就没有折过腰,当民族危难之时,他们永远是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所以,为什么要看不起00后,我相信在下一次国家危难之际,在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也能够放下安逸享乐,成为民族的骄傲。

而我们现在努力拼搏的一切,不就是为了10后能有更安逸,更舒适的成长环境吗?


user avatar   dan-xing-dao-26-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瞎扯两句。

前两天刚过完生日,已经是一个三十好几的中年胖子了。

彻底的沦为知乎上最底层的生物:除了吹牛逼啥都不会的中年油腻男子。所幸头发还在。

记得我小时候,我们80后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没记错的话,“温室里的花朵”这个词就是为了恶心我们而发明出来的。(主观看法)

所有大人们对“娇生惯养”的我们都充满了担忧,并且一致认为80后真的会垮掉。


等我20来岁的时候,90后曾经一度是“脑残”、“非主流”的代名词。

我跟很多同龄人一样,在贴吧论坛里肆无忌惮的嘲讽着那些还在上学的90后。认为他/她们愚蠢、幼稚、价值观偏失。




现在是2019年,我们这垮掉的一代人早已经步入社会,走上了各自的岗位。垮掉的80后们接过了重担,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虽然我本人没啥贡献,但身为同龄人具有荣焉。

而曾经被我们歧视嘲讽的90后们,也都为社会和家庭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他/她们各自有各自的成绩,而且好像随时能从我们这帮油腻的中年人手中抢过重担,把路走得更远。照现在来看,感觉还真的挺安心。

至于00后么。。。

你的叔伯辈和哥哥姐姐们都是在骂声中成长起来的,你看现在不都好好的么?

你们一定会非常非常棒,就像你们90后的哥哥姐姐们比我们强一样。

我们是80后,他们是90后,你们是00后。

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本来是觉得挺好的,有希望的。

但最近我改变了观点。

中国的00后我不知道,

知乎上的00后是没希望了。

快点开学净化环境。


user avatar   liuzhao-12-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从“垮掉的一代”被发明后,几乎哪一代都没少了这个名头……现在,他光荣的到了零零后头上。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垮掉的一代”恰恰是美国最进步的一代

他们参加黑人平权运动,力图消灭美国社会的种族隔离制度。

他们参加石墙运动,反对性取向歧视和迫害。

他们进行了反对白色恐怖的言论自由运动、以及反对麦卡锡主义。

他们响应马尔库塞的号召,向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大拒绝。

更有席卷全美国的反越战运动,他们公然烧毁征兵证,他们面对政府的催泪瓦斯。

直到现在,都有人恐惧的称呼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妄图用政治正确消灭我们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者

  1. 甩锅下一代,我是话语权和社会规则的掌握者,你不符合我的心意,你就是错的。
  2. 甩锅马克思,实际和人家也就一毛钱关系而已

某些愚蠢的老顽固的一贯做派


user avatar   gao-lin-54-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说好说坏都不客观,因为讨论的对象是人,人是没法量化的自然也就没法客观。同样有道理的是时代发展的速度已经明显加快了,十年已经可以划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了。那么这个问题还有什么可聊的呢?

我觉得至少还有一个可以客观讨论的切入点,那就是零零后所要面对的世界。零零后是难以量化的,零零后也不是铁板一块,但零零后要面对的社会,也就是我们是可以量化的,一直到九零后都基本上是铁板一块,这是大家能接受的。那我们就谈谈这个。

今年是2019年最后的四零后,共和国的同龄人满七十岁,最后的零零后今年十岁。往后推二十年,也就是2039年,那时候最后的零零后满三十岁大部分跨入社会,共和国的同龄人九十岁,最后的六零后满七十岁。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随着零零后年龄的增长,在他们人生的全盛时期,六零七零八零三代人都要退出社会。

这又意味着什么呢?好处是他们会得到经济高增长留下的财产,比如爹妈的房子,爹妈从他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里继承来的房子,还有这六个老人留下的其他财产最后万川集海都会流到他们手里。

那坏处是什么呢?坏处就是这些人的养老、福利不管政府管多少,最后还是要从零零后身上出。因为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国家自己不会变钱,即使国家提供福利最终还得从他们交的税里出。国家雇人干活,那养老院的护工也不可能让七老八十的人干。

所以结果就是零零后既能享受到经济高增长的好处,也要承担经济高增长的坏处。而且还得考虑到一点我国的经济高增长是不均衡的高增长。地域之间不均衡,阶层之间也不均衡。我爸爸的同学同一年毕业,同样干了一辈子,有的人在XXX留下两套房,值一百多万,有的人在xx区也是留下两套房值一千多万。这还是城市,那些干了一辈子力气活最后最后回到乡村养老的人呢?他们的后代也是零零后啊。这种不均衡的高增长最后都汇集到这一代人身上,会怎么样呢?

贫富差距,社会保障负担,阶级固化,还有自然资源的损耗,环境的变化,我们的高增长阶段留下的所有好处都留给零零后,我们的高增长的所有坏处也都留给零零后。别忘了这还是一个富裕阶层纷纷海外爱国的时代。我们以“低人权优势”换来的高增长所创造的财富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随着它们的主人一起走了。那么二十年后作为我国人走进社会的零零后面对的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那你再想想一零后、二零后将要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你还好意思指责他们么?未来的人是我们这一代人留下的,他们所要面对的世界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留下的,考虑到这一点,我觉得零零后、一零后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一代人,因为他们要承担这么多责任。无论完成的怎么样,他们都太了不起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历史悠久是个值得自豪的事情? 
  国家为什么不开放红灯区? 
  如何培養自己擁有一身正氣?比如看什麼書或者運動? 
  如何看待有的大学老师一周只上半天课,拿着全额工资,此外还有寒暑假!? 
  有哪些心理学小技巧可以运用在生活中? 
  如何看待中国年味越来越淡的现象? 
  教育培训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中国普遍反对早恋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补课盛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GDP成为世界第一有什么意义? 

前一个讨论
俄罗斯现在是在一步步衰落吗?
下一个讨论
中华民国时期大陆普通百姓生存是否很糟糕?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