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理解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慢即是快”? 第1页

  

user avatar   hulili-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举个栗子。

比如说“给孩子喂饭”还是“让孩子自主进食”这个问题。



很多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辈的,会有一种“给孩子喂饭”才更省时省力的错觉。

因为“喂饭”相对来说比较清爽,省了收拾食物残渣的麻烦。同时还能把孩子的整个进食过程都完全掌控在成人手里,避免失控局面的发生。



但若是让孩子自主进食,那就一定避免不了失控和麻烦:

每顿饭吃完,熊孩子脸上,头上,手上,衣服上,脖子上,桌子上,椅子上,地上,目力所及范围内到处都是食物残渣,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

另外这熊孩子万(ken)一(ding)淘气,把食物捏着玩儿,或者把食物制作成炸弹,朝大人身上扔,朝墙上扔,那更是能把人给气疯掉。

还有,孩子挑食同样能让人抓狂:大人觉得有营养的、花大价钱买来的食物,不吃;大人觉得没有营养的垃圾食品,却是孩子们的心头爱。

想想这些让孩子自主进食的场景,在家长们眼里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乍看起来,仿佛“给孩子喂饭”才是最优解。

可结果呢,喂饭的结果常常是一喂一里地,一喂五六七八年



并且,喂饭还很容易导致家长和孩子之间就进食问题发生战争。

因为自主和独立是根植于我们人类基因里的生存本能,当孩子的本能发展受阻时,他就会出于本能地激烈反抗大人的管控。

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喂饭的场景要么是连哄带骗,要么是势同水火。

家长累死了,孩子并不领情;

家长为了孩子吃饭的问题愁死了,孩子心里同样是满腹怨气。



但若是让孩子自主进食,一开始,要给孩子收拾“烂摊子”,要给孩子树规则、讲规矩,自然是麻烦了一些。

但只要熬过了开始的那个困难时期,就会收获其中有大大的好处。


1、孩子能自己吃饭,同时就解放了大人,让大人能吃个安生饭。

2、孩子在这个自己学吃饭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掌握了自己吃饭这个技能,孩子自己也会产生一种能力感和自豪感。

3、孩子在学习使用餐具,抓握、拿取食物的过程中,锻炼了手指的精细动作能力,促进了神经元发育。

4、大人和孩子不在吃饭这个问题上较劲,大人舒心,孩子也轻松。

5、上了幼儿园,自己会吃饭,降低被老师和同学嫌弃的概率。

6、自主进食是一个主动学习、主动感知这个世界的认知过程,而被喂饭是一种被动接受、被强制的、剥离了孩子自我感知的认知过程。时间长了,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会让孩子之间产生天翻地覆的差异。






再举个栗子。

比如说“从出生就着急地开始给孩子把屎把尿,以求让孩子尽快掌握如厕这一技能”还是“不着急地等到孩子一岁半以后再进行如厕训练”这个问题。



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如厕这件事情上似乎有一种近乎偏执的急迫,特别是老一代人。

他们总有一种错觉,只要自己起跑得足够早,只要自己下了足够的功夫,就一定能第一时间收获成果。

比如说我老妈,就在我家熊孩子才几个月的时候,义正言辞地责备我,说是人家几个月的孩子都控制自己的大小便了,我就是懒,才还给孩子穿着纸尿裤!

俨然我是一个只顾自己快活,不顾孩子死活的坏妈妈。可是,我可爱的老妈妈,到底是在哪里见到过几个月就能控制自己大小便的天才儿童呢???



事实上,科学研究发现,那些在18个月之前就开始学习上厕所的孩子通常要到4岁之后才能完全掌握相关技能。

相反,那些2岁左右才开始训练的孩子只需要1年时间就可以独立上厕所了。



孩子们要想成功地学会自己上厕所,他们需要能够自己分辨出想上厕所的感觉,并理解这种感觉所表示的含义,然后用语言向家长表达上厕所的意愿,知道最终完成上厕所的过程。

而所有这些孩子学会如厕的前提条件都需要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身体神经信号感知能力和控制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等待孩子在真正准备好之后再进行如厕训练。

否则,不合时宜的急迫,就像是“冬天播种,春天就要收获”一样可笑。




比如说我家熊孩子,是一岁半左右征求他同意之后,白天撤掉了纸尿裤,开始教他到儿童坐便器和儿童小便器上大小便。

两岁半左右征求他同意之后,给他床单下铺了隔尿垫,撤掉了夜间的纸尿裤。

结果是他非常顺利地学会了自主如厕。并且,夜晚撤掉纸尿裤之后,除了最开始尿床了四五次,三岁过后就完全没有尿过床了。要知道被把屎把尿长大的他爹,可是六岁过后还在尿床呢~~~







再举个栗子。

比如说“孩子哭闹时,是哄骗、诱哄,以迅速诓住孩子;或者是严厉地呵斥甚至打骂,以迅速镇住孩子”还是“蹲下来,抱抱孩子,耐心地给他解释”这个问题。



我时常在各个场所见到为了玩具和玩乐而撒泼打滚的孩子。

家长们要么是大打出手,另一边儿孩子鬼哭狼嚎;

要么是各种诱哄:快走,回家我给你五块钱。和孩子之间进行条件交易。

类似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孩子的问题,一开始用起来的确是见效非常快。这很容易给家长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自己就应该继续这样做。



可实质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事实是后患无穷。

  • 谈条件来哄骗孩子:

如果家长兑现了,那么孩子会认为可以用哭闹来要挟家长,以后哭闹就会愈演愈烈,交换索要的标的越来越大;

如果家长没兑现,那么孩子会对家长失去信任,以后再也不会相信家长的空口许诺。

  • 斥、打骂孩子:

如果镇住了,那么孩子心中对家长产生畏惧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怨恨;

如果没镇住,那么以后孩子自然是更难以管理。



因此,耐心地和孩子沟通,真诚地理解孩子的感受,坚决地坚守原则,不向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妥协的沟通方式,看似繁琐无比,耗时耗心力。

但长期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那些巴掌和哄骗换来的,是长期的斗智斗勇,亲子关系的鸡飞狗跳。

而耐心和坚持换来的,是孩子的性情平和,遵守规则,易于沟通。



比如说我家熊孩子,长到现在从来没有发生过在商场里撒泼打滚儿这种事情。哭闹会有,但是我们总是能很快地沟通然后达成一致。

每次出去玩,也因为事先就约定好了,所以到时间了,说走就走了。很少有赖着不走这种情况发生。

因此,在他这个年龄的孩子中来说,他可以算得上是超常地通情达理。





所以呀,我们说教育孩子的时候“慢即是快”,其实真正要慢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家长慢一点 ,不那么焦躁,孩子才能成长得快一些。

家长用对了方法,耐心地等待了正确的时机,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就是“事半功倍”。反之,就是“事倍功半”。




—END—


user avatar   damon-dance-for-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两个游戏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严重程度完全不一样。

赛博朋克最大的问题是人力不够,没有人手把愿景在限期内做出来,导致后期狂砍。但从已有的成品来看,CDPR是完全有人才有能力把东西做出来的,只不过没时间做。光影效果,已有的垂直城市设计,以及主线和很多支线任务的演出都有毫不输巫师3的气质,尤其是日本城浮空平台那关,无论是游戏流程还是画面还是音乐,都把类似银翼杀手2047的那种气氛和感受做到了极致。有人说CDPR的人才都跑了,或者CDPR傲娇了开始放水,这并不客观。2077确实是个半成品,主机优化的问题尤其严重,但你关注已经完成的部分,用高配置PC玩,其质量并未令人失望,依然是巫师3的水准。

2077就像是一个优等生忘了做背后的几题的考卷,开天窗导致不及格,但已经做了的题目还是正确率极高的。

谈到E3的demo,单从画面上讲你很难说它缩水了。只不过CDPR没告诉你想要E3画面,就得上3080+光线追踪。。。

我猜想没有光追的话,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达到光追的效果的,只不过人工工作量会很大,有些地方需要离线烘培,而有些地方需要人工设置虚拟光源。CDPR可能发现项目后期工作量太大搂不住了,就上了光追这个大杀器。。。


至于无人深空,现在口碑很好,但我要不客气地讲,这个游戏到了今天依然是垃圾,只配卖$19.95,打折的时候卖2.95的那种。

Hello工作室自始自终都没有把初始愿景实现的技术能力。

你可以看无人深空进入大气层的技术实现。先是一段飞船进入大气层摩擦发红的特效,然后可以看见地形通过一种非常粗糙、视距很近的情况下刷新出来,并且刷出来的地貌和太空中看到的地貌完全不同。所以从头到尾,hello工作室都没有类似精英危险和星际公民的无缝行星登陆技术。

无人深空更新了十几次,并没有触动这个游戏除了机械刷就没有任何深度的本质。这是一个极其无聊的游戏。但它刷了两年的DLC,玩家也就给他点面子,没功劳有苦劳。它每次更新我都会进游戏看看,但玩不了半小时就会放弃。一是实在无聊,二是它美术设计和渲染水平有限,色彩及其刺眼。比如在母船机库里,到处都是亮瞎狗眼的点状光源,但这些光源不会照亮周围的任何东西,看的时间长了有种不带护目镜看焊接的流泪效果。你说更新了那么久,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解决,有什么用呢。游戏中随处可见低级设计的痕迹,比如说有很多行星上有一种可以卖钱的球,这种球没有任何贴图,只有亮瞎眼的纯白色材质,在HDR效果下极其刺眼,但它又不是个光源,放在地上不会照亮周围任何东西。这种打开Blender就存盘的建模初手垃圾素材居然也能放在游戏里,真是活久见。

所以无人深空就像是一个学渣冒充学霸,把期望提得无限高,却每题都答错结果接近0分,被骂,然后花了漫长的时间在那里订正,一题一题的改,最后终于接近30分了,然后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全然忘记了它改了那么久依然是不及格。

无人深空的贴图我就不贴了,首发的时候真是纯垃圾,基本上是2008年魔兽世界首发的那个水准。现在也依然是垃圾,开个HDR看着眼睛都疼。




  

相关话题

  对于那种无法给自己提供任何帮助的父母,如何看待? 
  当一个家庭在决定是否生二胎时,通常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考虑? 
  现在还有必要教孩子查字典吗? 
  当孩子问:「妈妈,为什么 XX 家开的是宝马,我们家却不开呢?」你该如何回答来给他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为什么越懂事的孩子,受的委屈越多。? 
  当孩子问「为什么要生我」时,作为家长要如何回答? 
  爱孩子,就该满足他所有的要求吗? 
  你曾经因为什么小事哭过? 
  当孩子哭着说「我不想长大后,你们会去世」时,该如何与她谈论「死亡」? 
  儿子的压岁钱,我同意他自己保管,但孩子却拿去给了同学,让我很生气,是我做错了吗? 

前一个讨论
美国华人为什么会投票给特朗普,2020年华人还会投票给特朗普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信誓蛋蛋被「实锤」?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