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票房前三甲《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均是半路出家的导演制作的? 第1页

     

user avatar   zcw-gaizhi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张艺谋一开始是工人,后来是电影学院的走读生,然后是摄影师,最后才是导演,这个弯拐得不亚于吴京和郭凡。

吴京其实是典型的演员转行做导演,这个在业内很多,例如周星驰、姜文、伊斯特伍德、本·阿弗莱克,后边的这几位可是完爆吴京的。

郭帆是电影学院科班出身的,郭帆是电影局专门派到好莱坞学习人家专业知识的,张艺谋、冯小刚在艺术风格形成之前可没有这个待遇,如果张艺谋拍科幻,这才叫半路出家,所以郭帆的成果恰好证明了电影还是要专业的,必须扎扎实实从基本做起,玩票可不行。

我不知道为啥你举的例子都是业内的做导演,非要举半路出家的,应该是郭敬明、韩寒、郭德纲这种。

而上一个因为蔑视电影的专业性而被啪啪啪打脸,恰好是郭德纲的《祖宗十九代》。那时候知乎可是对郭德纲这种电影不需要专业的反智言论一直批判的,怎么没多少时间就退化成这样了?

相反,于谦老师因为在影视圈摸爬滚打多年,其作品质量要高很多。


实际上,《战狼2》《流浪地球》和《哪吒》恰好是非常专业的东西。《战狼2》不但用了“钢骨”,实际上是和好莱坞团队深度合作的结果,《流浪地球》是郭帆导演在好莱坞深造的答卷。《哪吒》则是完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些巨人不但有皮克斯、迪士尼的动画电影,还有周星驰的港片,看《哪吒》的全程,就是跟老朋友打招呼的过程。


至于所谓的大导演票房不行,和专业不专业没关系。大导演接受的是拍艺术电影的教育,本来就是不赚钱的,以前没得选,只能看《黄金甲》,但是这种权力对人性的扭曲、乱伦等因素,观众并不是真的感兴趣。现在出一个《黄土地》,拿奖照样手软,票房照样扑街。

而《战狼2》《流浪地球》和《哪吒》,需要的不是导演发挥其“创作”的才能,而是主要发挥其“管理”的才能,如何有效控制一个庞大的团队,统筹细碎的分工,控制成本,保证时间和质量等能力。

实际上,恰好暴露了这三个导演其导演功底的匮乏,可以说这三部片子,特效都是亮点,导演技巧都是减分项,如果这种“半路出家”成了业内的风向标,那中国电影就完蛋了。

《流浪地球》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在吹工业化,什么叫工业化?工业化一定有分工的专业化,例如贾樟柯曾经呼吁电影基础工作人员的技能培养,举了个例子是现在我们的电影从业人员中,合格的跟焦员很少,跟焦就是一个专业化的技能。

从专业性的角度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现在的爆款,其实除了电影行业确实有长足进步,主要是两个因素影响,一是文化壁垒,二是好莱坞、韩国、印度等数不尽的类型片制作经验。

我从中国传统神话、小说出发,想要给哪吒一个创新,我画了这么多稿,最后创新出了一个凶神恶煞的哪吒,我够不够大胆,够不够创新,你看:

不好意思放错了,是这个:


user avatar   zhang-xiao-b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的表述本身就是有一些错误的。

张艺谋导演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1982 年毕业的,一直担任电影摄影工作,拍摄了《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影片,期间还主演了《老井》,直到 1987 年才执导了第一部电影《红高粱》。

冯小刚导演则是从部队退伍后,进入北京电视剧艺术中心担任美术助理,随后又担任了《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才正式担任导演工作的。

所以如果按照问题的表述,这二位也不能算是「科班」出身的。


吴京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先是武术冠军,随后进入电影行业,从事的是演员工作。从 1995 年演出第一部电影《功夫小子闯情关》开始,一直到 2008 年,才主演并执导了导演处女作《狼牙》。而《战狼》已经是 2015 年的作品了,《战狼 2》更是 2017 年的作品。

从 1995 年到 2015 年,吴京在电影行业里摸爬滚打了 20 年,作为一个肯吃苦的聪明人,在这个社会大学里他恐怕都已经是博士毕业了吧……


郭帆导演虽然本科是学法律的,可他研究生是在电影学院导演系上的啊!(我记错了,他是管理系研究生)你们不要歧视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好不好?!


只有饺子导演的《哪吒》是一个例外,这是他的动画长片导演处女作。不过饺子也是在 2008 年就做出《打,打个大西瓜》动画短片的创作者了,虽然这十年一直蛰伏,但人家也没闲着啊。


现在问题的表述有一种隐含的「读书无用论」反智倾向:上电影学院屌用都没有!不信你看!票房三甲的导演都不是科班出身!

不要只看金字塔的塔尖,那些支撑行业的中坚力量大部分都是受过正规学院教育的从业者。他们才是决定电影行业整体水准的关键因素。

总之,不要轻视正规的学院教育,也不要有某种潜在的反智倾向。也不要只用票房数字来简单粗暴地判断一部电影或者一个导演的好坏。


user avatar   ren-tong-yu-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几个朋友私信,问年轻的科班出身的导演们都在干嘛,我就说一下我看到的和我了解到的

以下言论不代表任何正确,闲着无聊跟几位想看的朋友打字聊天而已,不愿看的朋友可以直接看原答案:

如果是科班出身、导演专业、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的学生,就算把范围从北京电影学院扩大延展,算上中戏中传和上戏,每年本科撑死了也不会超过200个人。这个数都是我觉得不保险往大了说的,要我实际觉得甚至不超过130个人。这个人数太少了,所以我们要把全国所有导演系的毕业生都算上,估计可以超过3000人了吧,往大了说…

但实际上,大多数毕业生的情况是:转行了,包括进入了文化行政部门、留校当老师,转向作制片,转向做新媒体,进入了电视台工作、甚至作杂志社,还有出国考研留学后来不了了之的…除去这些情况其实就没有多少人了

这些年艺考人数越来越多,开设导演专业的学校也越来越多,其中的原因道理,明白人都明白

还在相关行业工作的,毕业还没几年或者刚毕业的,一般都在各种影视公司或者各个制片厂里面做执行导演、审片助理甚至是场记之类的工作;再早一点毕业的可能有的开了自己的工作室,接一些广告、企宣、痘印快首上的推广之类的,好一些的能接到网大网剧或者一些小投资的院线电影,还有的在一些有名的影视公司里,跟着人做剪辑或者纪录片导演之类的工作。能自己独立开始拍电影的是极少数人,其中还有“电影梦”的人(其实如果走到这一步了,说明大家都有电影梦)会拉投资去拍一些长片来磨练自己,并且去各个电影节和影展投奖,像“First青年电影展”就是国内青年导演的主要展示平台之一,其中成功的更是少数人

以上包括但不仅限于90后甚至85后出生、还从事影视行业的、导演专业毕业生的工作

现在的影视行业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行业的规则已经形成了,导演专业毕业不意味着就有能力去拍电影,相反的,毕业生同样需要求职需要找工作需要养家赚钱,需要吃饭,而那些你觉得“一炮而红”的人,他们背后同样是多年的磨砺,但在很多人眼中可能这行业都是机遇吧

那再早一些的例如7080后的导演专业毕业的导演们呢?他们有的已经打出名堂了,例如:

《我不是药神》导演文牧野:1985年出生,2011年北电导演系硕士毕业生

《无名之辈》导演饶晓志:1980年出生,中戏导演系毕业

《爆裂无声》《心迷宫》导演忻钰坤:1984年出生,西安电影学院,后多次报考北电文学系和导演系未被录取,最后进了北电旁听班

《大象席地而坐》导演胡波:1988年出生,北电导演系毕业,2017年意外身亡

《驴得水》导演周申:00-07年中戏导演系本硕毕业生

《路边野餐》导演毕赣:1989年出生,山西传媒学院编导专业毕业

《绣春刀》导演路阳:1979年出生,北电导演系毕业

这些都是大陆的导演,港台的很多青年导演啊没有列出来,像拍了《一念无明》、主修电影艺术的香港导演黄进是1988年出生的…

还有70-79年的大陆导演也没列出来,比如《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导演程耳,1976年出生,北电导演系毕业…

这些都是近五年拍出的作品,其中有的电影有票房,有的电影有口碑,有的电影二者皆有,都是优秀的作品

他们的年纪大吗?上面提到的年纪最大的导演程耳今年43岁,16年《罗曼蒂克消亡史》上映的时候他只有40岁。而最年轻的毕赣今年30岁,15年《路边野餐》上映的时候他只有26岁…

再看第五代导演,1950年出生的张艺谋拍《红高粱》的时候38岁,1952年的田壮壮拍《蓝风筝》的时候41岁,同样1952年出生的陈凯歌拍《霸王别姬》的时候也是41岁。而且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的亲身经历都不同于今日。

第六代导演则是和第五代紧密相连,管虎拍《斗牛》时41岁,娄烨拍《颐禾园》时41岁,张元拍《北京杂种》时39岁,王小帅拍《十七岁的单车》时35岁,陆川拍《可可西里》时33岁拍《寻枪》时31岁…厉害的是宁浩,虽然是北电摄影系毕业,但他拍《疯狂的石头》时只有29岁…

电影拍摄和剧本创作的技巧经验可以积累,但对艺术的探索和表达却是自我修养。对于生理年龄来说,年近四十或许已经是一个中年人了,但对于“导演”来说,职业生涯可能才刚起步,依旧是个“青年导演”

通过作品看,我个人觉得,所谓科班出身的导演,他们在电影创作和拍摄的过程中,更重视电影作品的“艺术性”,在电影中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比较明显和强烈的如《大象席地而坐》、《路边野餐》和《罗曼蒂克消亡史》,相对隐晦的如《爆裂无声》、《驴得水》和《无名之辈》,较偏向于商业化的如《我不是药神》

相较于科班出身的导演,“半路出家”的导演,例如票房前三名“陈塘关”,则更加的接近于纯正的商业化,院线电影的商品属性突出而明显,三部作品均是优秀的商业片,其中的情感更加“普世”“易懂”,更容易引起更多观众的共鸣,让观影过程更加休闲娱乐。影片的风格很贴近于名分未定的“第七代导演”的“商业片”,而之前的前辈水平下降票房相对较低,则是在商业片的潮流中输在了意识上

“就拍观众想看的”,是商业片的最大的也是最基本原则

以上是后进末学的浅薄言论,还希望有缘看到的朋友可以一起相互讨论,交流指正


*原回答:

导演这种事,one for all,all for one

1、火爆归火爆,但这三部电影,导演水平并不是很高,三个故事其实都是简单的流水帐,不管是情节还是叙事都比较平庸

相比各个第五第六代导演的高水平作品,张艺谋的《红高粱》和《活着》、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和《黄土地》、田壮壮的《蓝风筝》、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鬼子来了》和《让子弹飞》、甚至是冯小刚的《甲方乙方》,郭帆吴京和饺子的导演水平还不足

但平庸的另一个角度,就是合格,商业电影不需要那么高的导演水平,平庸足以,合格足以

这在中国如今的电影行业里尤其是院线电影里,其实已经很难得了

2、作为院线商业片,这三部电影又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同时期院线其他作品的低竞争力,它们坐拥了高强度市场的空窗期,同时自己又有明显的卖点

一眼就能看出来不同于同种作品水平的科幻片《流浪地球》、动画片《哪吒》,和“特工电影”《战狼2》:新鲜,独有,且是消费型电影

这其实是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进入疲惫期但整体水平发展却极不均衡的表现

3、这几个人作为半路导演,他们的影响力和能力还不足以把控全场,所以这几部作品创作中更多的对方合作,摄影、音乐、灯光、特效、剧本、制片可能各有各的话事人和主导

但几位前辈却不是,他们更像“明学”的践行者:“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他们是唯一的老大,一言九鼎不可违背,这是第五第六代导演作品中个人风格明显的原因,也是他们有局限的原因

举个例子:姜文的剧组里,抽烟都只能抽姜文指定的牌子

4、九年的高票房总额,九年的烂片当道,明白人越来越多:

纯正且票房优秀的商业片,就是拍观众想看的


我从来没说过商业片不如文艺片,都是电影谁比谁高级啊对吧…

所以朋友们,私信可以,别火药味这么浓,都说了这是后进末学的粗浅认识了…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唯票房论的话,全世界基本上所有的电影节都可以关门了,电影学院也别招生了。到时候,看全球票房排名,按照前后顺序给导演挨个发奖就行了。

在现实的电影体系里,一部电影的票房是有多重因素决定的,比如档期、排片、宣发等等。从电影生产的职能分配上说,导演的主要工作在于完成影片的生产,并在后期配合电影的宣传。而好的电影,往往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以《战狼2》为例,吴京为了这部电影跑遍了全国上百个大小城市,甚至很多小城市他也去了,跟各地的院线维系了比较好的关系,给《战狼2》的开门红赢得了机会。《哪吒》当然也很优秀,但这跟它放在了暑期档也有关系——假如《哪吒》要跟《复仇者联盟》这样的片子撞档期,估计票房至少会少一半。

另外,电影票房只看数字,这是外行人才有的思维方式。电影票房的高低,要结合电影放映设备的数量来看。举个例子,假设某影院有10块屏幕,每块屏幕每天连续不断放电影,每部电影时长2个小时,那么这个电影院每天最多只能放映120场次的电影。再假设该影院每个放映厅有200个座位,平均票价40元,那么这个电影院每天产生的票房的极限就是8000X120,即96万元。当然,这只是举例。现实中,一家影院不可能24小时连续放电影,而且电影放映完成之后也还需要工作人员打扫卫生,另外普通电影的上座率能到20%就已经很不错了。

那么,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的电影银幕数量到底变化了多少?在2019年,中国的电影银幕数量达到了66000块,在2017年这个数字是5万多块,而在2010年这个数字只有6200多块。再看看票房,在中国电影银幕数只有6200多块的2010年,《让子弹飞》拿下了6.76亿的票房,而在银幕数翻了10倍的今天,《哪吒》的票房是多少?更不用说当年《少林寺》1毛钱的电影票卖出上亿票房是什么概念。

我不是说这几部电影不好。实际上,我在看过它们之后,都给身边的朋友安利了。我只是想说,电影票房只是一个数字,而决定这个数字的既有个人的努力,更有历史的进程。在1980那个全国4500亿元GDP的年代,百亿富翁是不可想象的,而在中国GDP已经突破80万亿的今天,千亿级资产的富翁也不罕见了。这三部电影的高票房,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高票房,而绝对证明不了科班出身的导演比不过非科班出身的导演。


user avatar   qiu-yuan-89-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中国影视行业(包括港台地区),影视导演不是一个专业性极为突出、不可替代的工作职位;而是一个负责输出创作意图,承担影视作品的整体架构操作、把关的笼统职位。

用再通俗一些的话解释,就是中国的影视导演,最好是个“万金油”或者说“平庸的全能选手”,在制作技术领域,他不需要达到非常深入尖端的程度,只需要了解一些大体的框架就可以。

与此相反的是,中国的影视导演,在统筹水平、领导能力、社会关系和名望这些方面,却非常重要。擅长交际、善于推销自己、有名气、经常露脸被媒体报道,社会关系与社会资源丰富、有钱(或者说有忽悠钱的本事),口才好能说服投资方/出品方,有威望在剧组里说话管用……具备上述这些能力的人,反而更有机会做导演,哪怕他在影视行业的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很弱也没关系。


我是做执行导演出身的,以前在知乎写过一个答案,讲述了执行导演这个职务的工作特征:

这样吧,我再举些例子,即可以解释上面我标出的粗体字的能力,也可以给想通过各种“捷径"想当导演,过一把当导演瘾的诸位。



1、有钱可使鬼推磨,白痴也能当导演。

中国影视行业,说“电影工业”,可能还有些抬举;但说“成熟的作坊流水线”,还是恰如其分的。

编导制、服化道、摄灯美、录剪乐、大牌明星、三流演员、十八线艺人、外围网红,包括电影局立项审批,广电局审查疏通……只要您兜里有钱,所有的工作岗位和程序环节,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成熟专业人士,为您鞍前马后的效劳。

不会写剧本,没关系,只要您说说有什么念头和希望,想酝酿什么故事,做过什么白日梦,想拍什么题材类型的片子……说出来就成,有专业编剧会整理您这些七零八碎的想法,然后抻大龙搭架子添肉糊皮,给您写出一个标准的“行活”剧本。您要是想借此机会当编剧,没问题,这剧本署名权是您的,只要您把工钱足额如期给原编剧就成,他不图名只图利;

想当导演也没关系,您发号施行,提提意见就成,我作为执行导演,就是来给您打下手,负责具体的拍摄工作的。您今天兴致高,想到片场来得瑟得瑟,没问题。总导演大人,您请坐,尊贵的导演椅已经为了摆好了,这还有刚沏的茶,大遮阳伞也打好了,保证晒不着您,您盯着监视器就可以,只要您喊”停“,所有人都不敢动;

明天您犯懒又不想来片场了,没事,全交给我了,保证完成当天拍摄人物,请您放心。“导演”这头衔是您的,片子拍完,您哪怕不给我执行导演署名权的资格都没事,把我的工钱足额如期给我就可以。

至于其他职位,照这个方式来就可以,如果您打算一口足过瘾,把摄影、录音等等技术工作的头衔也按在自己头上……没问题,我们都是淡薄名不淡薄利的人,只要给钱,什么都好商量。

但有一样,我必须在签合同前,和您明说:我的工钱,您必须用现钱,实实在在的给。活干完了,我拿钱走人,绝不磨蹭,至于这片子能不能上映,上映后票房是赚是陪,和我一概没关系。

“小秋,我有个很好的建议,能不能把你的工钱转成本片的投资啊?现在你先不要着急拿工钱,咱们这个片子上映后,票房大火,到时候投资红利可是工钱的好几倍啊!“

这种话,我可不听,您免开尊口。


过去这几年,涌现出大量没有接受过专业电影教育的外来户,有韩寒、郭敬明这样的小说作家,也有著名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影视明星,摇滚歌手崔健。曾担任微软中国公司总裁的唐骏、在被方舟子揭批留学学历造假前,也曾高调表示要拍电影……很短时间内,很多和电影行业不相干的人,都纷纷扎到这个行业里,宣称自己也当导演要拍电影了。

在这些人里,很显然,绝大部分的专业电影技术能力都不高,更严重缺少实际操作能力,连基本的故事版都没法做。但是他们往往有一些社会资源和名气,手里有钱或者说能拉到钱。

这些本来不合格做导演的人,也强拧给自己扣个“导演”的高帽并宣布拍戏时,他们只需要花钱就聘请专业导演技术人才就可以,去填补自身在这方面的明显缺陷。



2、“哪样都懂一点,但哪样都不精”

这是高一个层次的导演,冯小刚吴京,基本处在这个层次。

比如说冯小刚,他最早是在剧组里做美工,然后跟在王朔的屁股后面写剧本,写小品段子。97年开始搞小成本贺岁喜剧。

就像题主说的,冯小刚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影视导演学科教育,他不是学院派,但是常年在各种剧组和晚会里混,对剧组里各个技术工作都有一些了解,对影视行业一些明规则和潜规则,也逐渐熟络掌握。

一来二去,就可以做一个”野路子“出身的导演,可以拍一些难度不高、小制作、风格化的影视剧了。比如19997年末,他的第一部贺岁喜剧《甲方乙方》就是。这电影就是几个小品段子折腾到一块,制作成本控制在300个以内。

到了05年,当时武侠片火,冯也打算跟风转型。但他是写小小品拍喜剧出身的,从来没碰过武侠。参照例子1里的一些方式就可以了。

通过华谊兄弟(他的签约公司)的行业资源,可以找到具体的行业高人,来配合他打造一部武侠片。武指请来香港的袁和平,盛和煜、音乐请谭盾、摄影张黎,男主角依然葛优、女主角请来国际章……都是当时相关从业人员中数一数二的的人物。

花大钱把这些专业班子/大腕明星都请来,供冯调配指挥,这就是《夜宴》。这片子上映后,票房表现其实不怎么样。

拍武侠片,冯裤子不是这块料。

之后拍的《集结号》。冯也没拍过战争片,没关系,华谊请来韩国《太极旗飘扬》的姜帝圭团队,给冯保驾护航。这个片子上映后就非常成功了。

《夜宴》的不成功对比《集结号》的成功,原因还不是冯不会拍武侠片这么简单,而是市场行情。2006~07年的时候,二把刀武侠片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过气题材了。

冯在05~06年可以尝试转型,拍《夜宴》和《集结号》,肯定也和他此前多年在喜剧题材上的积累有关。1997~1998年的冯小刚,名气还不算高,在行业的积累和资源也不丰沛,只能拍小成本制作。到了05年,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和地位,可以联络到更多更优质的资源了。


吴京的发展过程,和冯小刚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没接受过电影学院导演专业的学习,武术动作演员出身,以武术动作演员的身段,曾短期南下去香港发展;然后转型,拍军旅题材电视剧。

武侠动作、警匪、军旅……港台电影、大陆电视剧、大陆电影……有这种多次转型、曲折也清晰的发展轨迹。

这个轨迹其实非常符合“哪样都懂一点,但哪样都不精”的特征:常年在各种题材的影视剧里混,虽然是演员,但每个技术职业都懂一些,逐渐积累资源和名气,然后演而优则导,尝试转型,时机成功,题材适时,一举成功……



我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闲话,举了两个例子。基本上说了中国非科班专业出身的“野路子”导演的情况。

我觉得这两个例子比较有广泛性,因为绝大部分非科班导演都是这么出身,或者说能从中找到很多的相似特征。

============================================

补充点内容:有人发私信问我,问这两个例子特点,对于导演而言有什么区别?

区别非常大,一言难尽。

“有钱能使鬼推磨,白痴也能当导演”:这是最低级的野路子导演,除了拿钱使唤人,没别的招数了。在这种导演/制片人挑头的剧组里,大家根本不拿他当行业人士,纯粹是看在钱的份上才做这工作。

美术指导带着手下兄弟,负责布景,室内景和是外景效果图的初稿全画出来了,拿给导演看,请导演提意见。结果这导演狗屁不懂,看不出画的是什么。你想想美术指导会怎么想。”这孙子就是一个土鳖,啥都不懂,想过一把当导演的瘾。咱也就糊弄糊弄就行了……“


“哪样都懂一点,但哪样都不精”:哪样都懂,起码说明这人有长期的从业经历,有一定积累。他不会画效果图,但是当美术指导把效果图初稿摆到他面前,他知道这画的是什么,哪里满意,哪里不满意还需要修改,拿回去返工,二稿三稿出来了再给我看。能提出合理有根据的建议,言谈举止比较专业。有这样的导演/制片人,能得到剧组里其他职业人员的基本尊重。大大家知道这导演不那么好糊弄,不敢轻视他。

============================================

差点忘了,题主最后还有一个问题:

而冯小刚,张艺谋等久负盛名的大导演近些年拍的电影很少有名利双收的,原因是什么?


简单回答一下,我对张艺谋导演接触不多,不是太熟悉他的情况,没资格回答。但冯小刚近年来的颓势,纯粹是自作自受——个人修养不够,自我膨胀太厉害,装逼癌晚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年纪大了之后头脑还愈发封闭保守,已经不了解现在年轻人喜欢什么。


题主还提到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因为我从来不接触动画卡通作品,不清楚动画电影的运作流程,也略过不答。


user avatar   hei-men-s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你们都不说,那就我来说:导演这个科班的专业性不高。

所以,才会有非科班出身的人展头露脸。

咱们还别杠,相比之下,物理学就属于专业性高的。

要想做出成就,你不是物理科班出身的,你就没有展头露脸的机会。

例如:杨振宁,西南联大物理系科班出身,北京大学物理学部研究生。

李政道,浙江大学物理系科班出身,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大师费米教授。

丁肇中,密歇根大学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邓稼先,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师从物理学家王竹溪、郑华炽教授。美国普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王淦昌、钱三强......哪个不是物理科班出身?

加州大学物理专业的詹姆斯·卡梅隆,辍学后去拍电影,一使劲拍出了,《泰坦尼克号》、《终结者》、《异形II》、《阿凡达》,成就远高于大部分科班出身的导演。


咱们导演科班出身的,来搞物理试试?

咱们能搞出来,那也叫民科。也就能在公众号上哗众取宠,骗个赞。


昆汀·塔伦蒂诺最高学历是高中,而且还退学了。他这种文凭连导演系大门都摸不着。

但咱们看人家昆汀的成就:

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第5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编剧奖

第70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编剧奖

第10届华鼎奖全球最佳导演奖

咱们科班出身的导演,连昆汀鞋底都摸不到。


吕克·贝松高中学历,玩潜水的出身。拍出了《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

克里斯托弗·诺兰,英国文学专业出身,拍出了,《星际穿越》、《记忆碎片》、《致命魔术》、《黑暗骑士》、《盗梦空间》、《敦刻尔克》。

雷德利·斯科特,美术专业出身,拍出了《火星救援》、《普罗米修斯》、《天国王朝》、《黑鹰坠落》、《角斗士》、《银翼杀手》。

沃卓斯基姐妹,大学退学。拍出了《骇客帝国》三部曲。

诺拉·艾芙隆,政治学专业出身,拍出了《当哈利遇上莎莉》、《西雅图夜未眠》。

彼得·杰克逊,中学辍学,拍出了《指环王:护戒使者》、《指环王:双塔奇兵》、《指环王:国王归来》、《霍比特人:意外之旅》、《霍比特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战》、《霍比特人:五军之战》。获得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

这些年,好看的电影,有多少是出自非科班出身的人?


截止2019年,全球电影票房总排行榜:

第一名: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

导演:罗素兄弟,一个就读表演学院,一个就读法学院。都是非导演科班出身。


第二名:阿凡达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物理专业辍学。


第三名:泰坦尼克号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物理专业辍学。


第四名:球大战7:原力觉醒

导演:J·J·艾布拉姆斯,毕业于莎拉劳伦斯学院,这是一所知名的文理学院。具体是不是导演科班出身待确定。


第五名:复仇者联盟3

导演:罗素兄弟,一个就读表演学院,一个就读法学院。都是非导演科班出身。


第六名: 侏罗纪世界

导演: 科林·特雷沃罗,毕业于纽约大学艺术学院,具体是不是导演科班出身待确定。


第七名: 复仇者联盟

导演:乔斯·韦登,毕业于英国温切斯特公学和美国卫斯理大学。具体是不是导演科班出身待确定。


第八名: 速度与激情7

导演:温子仁,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获得文学学位。


第九名:狮子王

导演:乔恩·费儒,没有经过正规的大学教育,进入电影行业之前,他从事过清洁工、保安员、公司文员等。


第十名: 复仇者联盟2

导演:乔斯·韦登,毕业于英国温切斯特公学和美国卫斯理大学。具体是不是导演科班出身待确定。


大家看到了吧,截止2019年,全球电影票房总排行榜,前三名里,都是非科班出身的导演。

前十名里,非科班出身的导演共有6位。另外4位,具体是不是导演科班出身待确定。

也就是说,这十部电影里,目前没有一部能确定是导演科班出身的人执导的,一部都没有。

这样一看,中国电影至少在非科班导演方面与世界接轨了。

在电影界,非科班导演的优秀成绩是不是一种普遍现象?还有待专业人士继续调研。


有朋友可能会认为,以上都是充满铜臭的商业片,都是为了赚观众的钱。非科班出身的导演们艺术修养浅薄,并且放弃自我表达,向市场低头,不能代表真正的电影!

真正电影是艺术片。真正的科班出身导演都在坚持拍艺术片呢。

是这样吗?俺也不知道。俺就去查了一下戛纳电影节最近十年的金棕榈奖:

2019年(第72届):《寄生虫》奉俊昊,毕业于延世大学社会系。大学毕业后,他进入韩国电影艺术学院(此学院为非学历的培训院校)培训时间为1年。属于算半路出家,是电影协会培训出来的导演出身。

2018年(第71届):《小偷家族》是枝裕和,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文艺科,非导演科班出身。

2017年(第70届):《自由广场》鲁本·奥斯特伦德,毕业于哥德堡电影学院,是否导演专业待定。

2016年(第69届):《我是布莱克》肯·洛奇,毕业于牛津大学法律系,非导演科班出身。

2015年(第68届):《流浪的迪潘》雅克·欧迪亚,在巴黎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中途辍学。非导演科班出身。

2014年(第67届):《冬眠》努里·比格·锡兰,毕业于伊斯坦布尔海峡大学的电气工程专业。米马尔希南艺术大学研习2年电影。是否导演专业待定。

2013年(第66届):《阿黛&的生活》阿布戴·柯西胥,演员出身,非导演科班出身。

2012年(第65届):《爱》迈克尔·哈内克,在维也纳大学主攻哲学和心理学,非导演科班出身。

2011年(第64届):《生命之树》泰伦斯·马力克,哈佛大学学习哲学,英国牛津大学深造,非导演科班出身。

2010年(第63届):《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从孔敬大学建筑专业毕业,后赴美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电影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是否导演专业待定。

2009年(第62届):《白丝带》迈克尔·哈内克,在维也纳大学主攻哲学和心理学,非导演科班出身。

以上是戛纳电影节最近十年的金棕榈奖。10部影片中,非导演科班出身的导演有6人。有3人是否导演专业待定。但这3个人当中有2个人,是工科专业毕业后,在研究生时半路出家改读电影的,而且是否导演专业还待确定。另外韩国的奉俊昊,属于算半路出家,是电影协会培训出来的导演出身。

也就是说,戛纳电影节最近十年的金棕榈奖,没有一部电影确定为科班出身的导演作品,一部都没有。

我现在挺好奇的,商业片铜臭不可闻,咱们科班出身的不惜的去拍,都让给那帮子非科班的去瞎拍。那你说这艺术片,咱们科班出身的导演也不拍,也让给非科班的吗?

现在来看,无论商业片,还是艺术片,都特么是非科班出身的导演在兴风作浪。


2、科班出身的导演,票房成绩被非科班的人碾压。丢脸吗?

不丢脸!

以科班出身装逼,却拍出大烂片,那才丢脸。

电影是什么?

电影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产品。

咱们不认真为人民群众拍喜闻乐见的电影,人民群众就用电影票房打咱们的脸。


3、我的言辞有些激烈,可能会让朋友们产生误会。

其实,我私下里也有不少导演科班出身的朋友与同事。他们的专业能力,也是令我佩服的。并且,我对他们的专业领域也始终抱有敬意。

非科班出身的导演,无论在商业片,还是在艺术片领域的成绩都很优秀。

这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这在全世界都是极为常见的现象,甚至形成了规模。

当导演,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要拍出一部好电影,更是一项十分艰辛的工程。

在这里,还是要建议有理想做导演的年轻人,有机会尽量多接受高等教育。就读导演系,绝对的利大于弊。

因为那些非科班出身的成功导演,都具有同一个特征——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

即使这些导演里有不少中学学历,高中学历,大学退学的人,他们自身的文化艺术素养也都非常人可比。

而在这个时代,接受高等教育,科班出身仍旧是提升文化艺术素养,性价比最高的途径。

你若是虎,科班出身会让你如虎添翼。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科班不专业,只怪社会忒变态。

接合@张小北 导演提供的信息,作为旁观者有如下的解读,内容权当周末消遣,从左眼进右眼出即可。

开篇明意:受资本、职业生命周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目前中国的影视剧行业,脱离群众比较远;似乎不光中国这样,这也是全世界的难题。

1,影视剧容易被资本盯上的行业。容量大,周期相对短,观众忠诚度比较高,洗钱效果好,交际资源丰富,上述几个特点导致资本的青睐。如果说光是赚钱效应,在资本的牵引下可能方向会更加明确,怎么赚钱怎么来。可惜它身上其他的特点,使得在航行的途中经常性的出幺蛾子。这个屎盆子直接扣在导演头上,有点背锅的味道。

另外,目前影视剧中,电影逐步成为了麦当劳和肯德基这类快餐,电视剧以及舞台剧反倒成为了专业人士大展手脚的场所,成为大餐的代表。这个跟观众的投入强相关,在目前的消费商品中,电影很早就被评为最省钱的文化娱乐商品之一,目前人均50的观影成本+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投入,很划算;反观另外两个,尤其是电视剧,观众的时间成本太高,一般都要3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投入,而且多数还是休闲的黄金时段,这导致了两种商品在各自的特质上要有所区分,以符合各自市场的特点。

2,职业生命周期的涟漪,也是社会周期的一部分。个人最早是看的冯小刚自己提出来职业生命一说,他好像说过希望能在黄金阶段拍十部商业大片。从导演这个职业要求看,精力是非常关键的。到了一定的年龄或者说一定的身体状态,就很难在作品创作期间有发光点和高潮。但是一旦导演成名,往往意味着20~30年的花期,这个时间太长了!直接导致年轻人缺少崭露头角的机会。周易中所说的群龙无首乃大吉,诚不欺我。知乎上还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电影作品里,中老年的女性演员机会越来越少。这个同样是职业生命周期的因素所致。

另外,工业化生产还有一个意思是成本和质量的线性关系,意味着大量专业人士的培养,除了有选优还有普适的需求,普适的人群往往还是更大的人群,这部分人像蚂蚁一样,促进作品的完成。很多回答拿理工科类比,反讽导演专业,但是大家是否想过,中国近几年每年5万余名博士毕业,共计80余万授予博士学位,里面出名的占比多少呢?

3,社会发展阶段恐怕是最大的因素。以前自上而下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慢慢演进到书中自有天与地,决胜千里之外,然后又演进到市场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市场需要肥料,我就生产屎。其中生产者和社会直接需求者的距离越来越远,大家靠数据活着,靠网络活着,但是需求者是复杂的,他们可以敷衍也可以自干五,可以吃快餐也可以吃大餐,可以真诚也可以大部分时候是活成人家眼中的样子。

另外,中国的社会的断层是非常明显的,这个不是文化的原因,而是整体的社会步伐就是这样,大跨步的向前追去,有些人累了退到了中游,有些人的确不适合剩到了下游,少数的年富力强的挣到了上游。知乎大V,chengqin有从观众大数据介绍(额,这是不是正好体现了前面的说法:))。

综上吧,个人觉得这就是个周末消遣话题,说者不要有意,听者也不要有心就成。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可能会。

在日本,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看动漫也是小孩子的事,只不过沉迷动漫的人比较多动漫产业庞大,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听到支持动漫产业的声音。证据就是很多日本动画里反映出有隐宅的普遍现象。(害怕被人认为幼稚/恶心而隐藏自己的宅属性)

在美国,我不太清楚,但是日本动画一类貌似都非常小众,不成气候。


user avatar   yiyan19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可能会。

在日本,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看动漫也是小孩子的事,只不过沉迷动漫的人比较多动漫产业庞大,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听到支持动漫产业的声音。证据就是很多日本动画里反映出有隐宅的普遍现象。(害怕被人认为幼稚/恶心而隐藏自己的宅属性)

在美国,我不太清楚,但是日本动画一类貌似都非常小众,不成气候。


user avatar   wang-yang-42-21-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可能会。

在日本,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看动漫也是小孩子的事,只不过沉迷动漫的人比较多动漫产业庞大,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听到支持动漫产业的声音。证据就是很多日本动画里反映出有隐宅的普遍现象。(害怕被人认为幼稚/恶心而隐藏自己的宅属性)

在美国,我不太清楚,但是日本动画一类貌似都非常小众,不成气候。




     

相关话题

  《大鱼海棠》是否被过贬了? 
  成龙、周星驰为什么从来没有和张艺谋、陈凯歌、李安等大导演合作过? 
  为什么近年来韩国电影能大获成功而中国电影却有越拍越烂的趋势? 
  如何评价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上)》? 
  《南方车站的聚会》票房会破5亿吗? 
  你为什么不喜欢《战狼2》? 
  拍恐怖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国外有没有演员转导演,感觉国内演员转导演的特别多,门槛这么低吗?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牙齿咬合是不是有问题? 
  为什么《哪吒魔童降世》被很多人捧的那么高?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你爸今晚必在庭院种一棵枇杷树」这句话?
下一个讨论
《逆转裁判 成步堂选集》官方中文版的翻译质量如何?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