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们是怎么对待孩子一去商场就要买玩具的行为? 第1页

  

user avatar   yestree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换几个角度说两句。

几大筐玩具也可能很少很少,那不是不给孩子买玩具的好理由。

如果是《小欢喜》中英子高三生日他爸送的乐高,一件玩具都可能两三筐装不下。又如果是各类车辆玩具,又钟情各大品牌各种车型,没有几筐百十件也不好意思说自己喜欢车吧。

所以家长不愿买就直接说好了,是怕花钱还是嫌家里乱还是担心孩子玩物丧志?没必要糊弄孩子:连几岁孩子都说服不了的理由,通常都不会有什么道理,至少是讲道理的方式需要大大改进。按题主描述,孩子应该还比较小,尚不能掩盖对家长毫无道理干预的不满,而这种不满的副作用极有可能扭曲孩子尚且完美的五官发展。

比如花钱多少,这从来就不是孩子应该操心的事,如果家里真揭不开锅了,孩子自然不会要求买玩具;如果只是收入有限,家庭生活中可以开源节流的地方很多,怎么也到不了克扣孩子玩具钱的份儿上。真要那样的话,赶紧想办法多赚钱才是家长应该时时刻刻操心的事情。

再比如玩具的清洁整理,难道不应该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的吗?即便是到了堆积如山的程度,再弄间仓库存放就是啦。至于是不是玩物丧志,好像这典故压根儿就不是说小孩子的吧?

更没有必要跟孩子抖机灵,孩子的记忆力足以弥补逻辑短板。

很多家长喜欢利用孩子兴趣转移快而使用拖延战术,觉得过一会儿孩子就忘记了。这实在是自欺欺人的言传身教典范。不要忘记孩子的记忆力早就远超家长,暂时转移注意力不等于从此忘记心有所属。

那些骗人故事或者偶然事例是不讲「然后」的,但你的孩子事后很快就会发现你在骗他,而这个后果的影响远比几筐玩具的作用大得多!比如孩子很快就能学会更加频繁地在很多方面糊弄家长,而一旦败露,拿你当时欺骗孩子的事怼回来,你只有气急败坏干瞪眼。

至于家里有没有类似玩具就更不是理由了,大小恐龙一个样吗?大小汽车一个样吗?大小奥特曼一个样儿吗?拼图玩具、积木玩具、毛绒玩具都一个样儿吗?大小差不多,颜色款式不同算吗?材质不同算吗?质量好坏算吗?

关键是,你能搞清楚为什么你认为相似而孩子却认为那是独一无二的玩具吗?

核心问题是,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偶尔先后或者同时买两个一模一样的玩具?你准备好说服孩子的理由了吗?你确定自己从来没有这样买过吃穿以外的东西?

你不觉得是自己太不了解孩子吗?你不觉得是你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地让孩子了解过真实的你吗?

玩具是孩子认知与技能训练的最重要教具,比图书音像重要百倍。

尤其对儿童期的孩子,玩具是引发孩子各种学习兴趣和展示天性的最有效手段。儿童玩具从来只有远远不够,而不存在太多的问题。

具体到每个家庭,孩子真正喜欢的玩具其实都非常有限。家长需要做的一个重要事情是,替孩子发现并找到更多、更新、更好的玩具,开阔眼界,丰富好奇心,进而寓教于乐,让自己成为儿童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信使,让玩具成为孩子知识与技能沟通的桥梁

把一件玩具的科学道理、设计美学、娱乐效应、文化含义、材料属性、色彩构成、制作技巧、传播历史、产业结构、销售方式、心理作用等等,都搞清楚并讲给孩子听,那又会是什么效果呢?

每个新玩具都可能让孩子的认知能力大幅度提高,如果你没有功夫琢磨玩具的妙处,没有时间了解玩具背后的道理,为什么要阻止孩子的兴趣和探索呢?

家长对玩具的兴趣决定了孩子的大部分未来。

玩具本来还应该是家长与孩子保持智力与情感沟通的最佳中介,可惜绝大多数家长没有这个兴趣,而把自己主动置于玩具世界之外,也就等于置身孩子的世界之外。于是代沟早早开始出现,并越来越深越宽。

不知道家长们想过没有自己的童年,是不是还记得自己和父母的冲突,几乎总是因为大家玩不到一起!是不是已经发现,自己对孩子最先困惑的问题就是「他们玩这个有什么意思」?而事实上,你已经有太多觉得没有意思的事情了,但孩子们几乎从来不干涉你们做那些没有意思的事情。

结果就是大部分孩子不得不自我成长,而家长却连旁观者的角色也不愿意担当,而只会强制担任孩子成长的业余裁判和挂名导师——一个完全不懂游戏规则的裁判,一个不知何谓教育的导师

结果可想而知。

结论:

  1. 孩子看中的玩具应该买,以后还应该经常主动给孩子买玩具。
  2. 自己应该首先对要买的玩具感兴趣,而且会和孩子一起玩。
  3. 要能说出玩具的许多道道来,包括如何清洁和整理玩具。
  4. 进而和孩子一起期待下一个玩具的到来,组建自家玩具王国。
  5. 至于买玩具的钱和放玩具的地方,永远不需要孩子考虑。
  6. 旧玩具的大部分可以用千百种方法制作成全新的玩具。
  7. 也可以改制成艺术品、家庭生活用品或者科学工程模型。
  8. 所有玩具都应该留下一家人的共同记忆,而不仅仅是孩子的玩物。



请和你的孩子一起喜欢并迷上玩具吧!




  

相关话题

  教育培训行业实行「双减」之后,孩子们会更快乐吗?会更有利于孩子们成长吗? 
  如何让三岁小朋友知道哭闹是令人讨厌的? 
  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厌恶带她怎么办? 
  给儿子买房不给女儿买算重男轻女吗? 
  因怀疑偷拿 28 元钱,深圳一母亲失手打死 12 岁女儿获刑十年,这样的事为何会发生?暴露了哪些问题? 
  如何更好地理解孩子? 
  我今年大学毕业,说话不像父母一样大方圆滑还是学生思维,从小被父母保护的比较好的孩子,我怎么改变自己? 
  金灿荣的孩子在哪里? 
  为什么现在很多山区的孩子还是选择连高中都不读就出来打工? 
  为什么已经给孩子99%的爱了,一有事情孩子就马上躲我远远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华为「首次境内发债」,预示了哪些信号?
下一个讨论
怎样让自己和童年一样天真,无忧无虑一段时间?(只要一段时间,牺牲什么都可以)?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