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说,越低调越安静的人越深不可测? 第1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每年二三月间,就有一批人在诋毁聋哑人,也不知道为什么?怕聋哑人抢了他们的位子么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道黔之驴吗?

低调安静,代表纰漏的信息少,信息很少,很多只会研究表面信息的人,对这样的对象无从下手,也无从分析,所以有深不可测的感觉。

这是一种错觉,当信息很少不会分析的时候,对象实际上是个盲盒,你开出来超级赛亚人和SSR的几率其实非常非常低,开出天线宝宝的几率反而更高。

在为人处世的了解上,切忌相信这种一刀切的说法。

竞争博弈状态下,不同领域,不同时势的前提下,博弈逻辑完全不同。

1,有些领域,需要信息保密,有些领域则需要大张旗鼓甚至夸大其词。

2,在零和博弈中,低调安静会装傻的人占有信息优势。

3,受各种小说和文学作品的影响,现实中人们往往过于夸大阴谋的作用。

4,观察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也不要看他是不是安静,要看他的行为。

5,一刀切的类似的“为人处世”攻略,基本无用,不如算命靠谱。

以上。

供参考。


user avatar   ling-hu-er-g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人最忌惮中国的,就是这一点;

阿拉伯国家忌惮以色列的,也是这一点。

做人如此,国家也是一样的。

美国称中国的军备方面,称之为战略模糊,英文名字叫:strategic obsecurity。

比如说,核弹头不知道多少,从来不向对外公布。

而且不但不向外界公布,而且还搞放烟雾弹这种骚操作!

比如,电磁炮上舰,工地迷彩做伪装。

比如,北星之光超级核武器计划。

比如,空军拍摄的小片,结尾的地方,出现一个神秘战机。

更加关键的是局座大人!

以上种种,让美国人对中国,心神不宁,游移不定!

美国有个中国问题专家叫白邦瑞,甚至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做《百年马拉松》

,说,中国从1955年开始就对美国实行这种战略。

一直忽悠美国。

以色列呢?从来没有公布过自己拥有核武器。但是总向外界透露说自己有那种能力或者说已经有了核武器。

低调安静的人,让别人产生各种联想,让敌人自乱阵脚。


user avatar   li-de-bao-99-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从小就听过,一潭死水是最恐怖的,因为你看不清里面有什么,不叫的狗是真的咬人的,它是在估量你们的实力差距,找出下嘴的地方。小时候看过流氓打架,越是那种张嘴骂街的多半是虚张声势,下狠手的往往不会喊,上去就是一棍子。

低调安静的人为什么感觉不可测,因为他不给你机会测,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他接下来要干什么。


user avatar   gui-gu-mu-liao-j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认为是明粉,来回答这个问题。

不少明粉,其实粉的是和“金钱鼠尾,几成遍地腥膻”的清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汉文明,不是一家一姓,不是几个皇帝。

有清一代,民间的反清活动打着“复明”的旗号,也出于现实的民族与阶级双重压迫(圈地投充、迁界禁海,剃发易服…)的不满,并不是真的要把朱家人请回去当皇帝;明朝只是个寄托朴素民族情感的“意象”。今天的明粉心态在这一点上和民间“反清复明”者类似;如果稍微有点什么不一样,那就是近代中国百年耻辱的buff。

至于明粉对明末乱局怎么看这个问题,朱舜水在追忆明末时局时,指出“搢绅罪恶贯盈,百姓痛入骨髓,莫不有‘时日曷丧,及汝偕亡’之心”。官僚与百姓之间的冲突矛盾最终动摇了政权的社会基础。“故流贼至而内外响应,逆虏入而迎刃破竹,惑其邪说流言,竟有前途倒戈之势;一旦土崩瓦解,不可收拾耳。”因此得出结论是“罪在士大夫”。如果把明粉放到明末接受了现实主义教育之后,大概他们也会抱持相似的看法。

所以真把明粉扔到明末,对拯救明末危局还有信心的可能投闯投献,也可能跟着永历去缅甸,也有可能像穿越小说里那样搞个根据地;没有信心的则可能东渡日本朝鲜或南下出海。


说到明末东渡移民,可以参考这本书。


user avatar   liang-yan-pi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欢烘焙,刚开始,偶尔做做蛋糕,面包。我的建议准备如下就好,其他东西可以根据喜好慢慢添制。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user avatar   san-tian-97-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这个说法主要问题在于“测”。

一个低调、安静的人,一旦吸引了你的注意力,然后你就会开始揣摩,推测。

由于这样的人外在释放信息不多,因此可供参考,或者推断的依据就特别少。这样推测起来,可能会得出很少的结论,你想知道的内容就显得更加不着边际,就显得“深不可测”。

当然,这里对此人的“测”有没有意义,另当别论。

大家都知道,“兵者诡道也”,真正要“测”的,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无论高调、低调,不仅让你迷惑不可测,甚至让你“测不准”,“测错了”。

历史上,这样的案例很多。包括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前苏联的“战忽局”……耳熟能详的就好多。

这里我需要强调一下:

开篇我们说的这个问题主要在“测”。对于这句话,最主要的是“测”的必要性。

对于舆论涉及的相关人,有没有揣测的必要,作好自己的判断。不要为“测”而测,不要盲目追随舆论,做好自己。




  

相关话题

  有哪些很甜的对话? 
  如何从自己失败的过去走出? 
  为什么人会想要自杀?如何看待自杀? 
  都说隔夜水不能喝,那桶装纯净水为什么可以喝? 
  有哪些家电能极大提高生活幸福度? 
  你见过最有诚意的产品有哪些? 
  你想对三年前的自己说什么? 
  如何看待台湾前官员去世,50辣妹坟头蹦迪? 
  如何看待 8 月 24 日文艺界人士在文联座谈会上宣读倡议书批「饭圈文化」「娘炮形象」等娱乐圈乱象? 
  什么情况下你会毫不犹豫地辞职? 

前一个讨论
美国是如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下一个讨论
1949年的时候,我们明明能够收回香港,为什么那时没有收回呢?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