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用漫威宇宙风格编排三国系列电影,应该怎么编排? 第1页

  

user avatar   su-chen-c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此举是本末倒置,《三国演义》就是集大量单元剧而成书。《三国演义》成书后,随着戏曲文化发展还出现了一大堆《三国演义》没有的单元故事。我们暂且不去讨论那些故事成因,只说罗贯中成书前数十年的元戏曲剧本,这与漫威漫画历史差不多,都有着数十年发展演化。由于剧本作者不一,故事设定亦各不相同,放到现在可以用平行宇宙来解释,最终再有罗贯中一统各版本设定,组合成一个主宇宙,就像现在人们最熟知的漫威电影宇宙MCU。就漫威漫画世界观而论,电影宇宙不仅没有分散剧情,反而是砍了许多支线故事与设定,才将多故事紧密联合在一起,这跟《三国演义》成功方向是差不多的。

早期三国故事中多以张飞为主角,定位有点类似漫威的《无敌浩克》,作为C位大佬,单人战斗力处于天花板。张飞的故事有《张翼德大破杏林庄》、《张翼德单战吕布》、《张翼德三出小沛》三部曲,我没看过剧本原文,从介绍可得知,第一个故事是交待张飞初始人设,第二故事是讲《三英战吕布》后,孙坚不服三人以多欺少,让张飞有种一个人去打吕布,张飞再立军令状,不仅单挑吕布,还正面将其击败,吕布手下高顺等八健将急了一拥而上,又被刘关张三人联手击退。

第三个故事又可以说是张飞再战吕布,讲的是吕布围攻小沛,张飞突围向曹操求援,突围期间还一箭射伤吕布,在吕布包围圈中三进三出,入无人之境。

在张飞三部曲中也插有《复仇者联盟》式的联合故事,例如《破黄巾》、《三英战吕布》之后,才有了张飞第二部独立故事《张翼德单战吕布》,再有一大堆其他人物独立剧本,才出了《张翼德三出小沛》。吕布在此中的定位很像张飞三部曲对应的BOSS,类似于漫威红坦克、红浩克一类角色。其实从那句“三姓家奴”开始,吕布就注定跟张飞杠上了。

最终张飞也面临《无敌浩克》一样处境,随着观众口味变化,逐渐从C位退出,到了罗贯中的故事里遭到了弱化,并且删除了张飞二次挫败吕布的情节,使张飞退出了战斗力的天花板。

不过罗贯中写张飞在小沛战吕布时还保留一点残影,张飞与吕布单挑一百回合,吕布麾下诸将觉得吕布逐渐不妥,围了上去想群殴张飞。现在流行版本多删除了这一段,变成了刘备怕张飞打不过吕布而鸣金收兵,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两段描述的不同。

《三国演义》嘉靖壬午本:“张飞挺枪出马言曰:“是吾夺了好马一百五十匹,不知是你的。”吕布骂曰:“环眼贼汉!累次渺视吾!”飞曰:“我夺你马,你便恼;你夺我哥哥的徐州,你便就不说!”布挺戟出马,来战张飞,【两个酣战一百余合,未见胜负。玄德见吕布军四围渐渐裹将来,恐有疏失,急鸣金收军入城内。】吕布分军四面围定。”
现流行版本:“张飞挺枪出马曰:“是我夺了你好马!你今待怎么?”布骂曰:“环眼贼!你累次渺视我!”飞曰:“我夺你马你便恼,你夺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说了!”布挺戟出马来战张飞,飞亦挺枪来迎。【两个酣战一百余合,未见胜负。玄德恐有疏失,急鸣金收军入城。】吕布分军四面围定。”

自从《三国演义》版张飞深入人心,旧时的常任男主角成为了经典配角。


介绍完张飞三部曲,再讲最著名的关公,关公系列的定位就好像《雷神》,有着不可动摇的经典地位。

元杂剧中有个《关云长大破蚩尤》故事,讲的是关羽在宋代斩了蚩尤,按时间线排序这故事应该放在三国故事后,但这又跟《三国演义》里关羽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关羽文艺形象最初有一部分由斩蚩尤演化为而来,斩蚩尤又演变为《关羽解池斩蛟》,于是才有了青龙偃月刀这一概念。关羽青巾形象正式定型,可能跟:“神绛衣金甲,青巾美须髯”这段描述有关。关羽斩蚩尤故事在罗贯中原作本也有提及,而后才被毛氏父子删除。

《三国演义》嘉靖壬午本《第一百五十三回》:“后宋朝崇宁年间,关公出现显圣,故封为崇宁真君。因解州盐池蚩尤神作耗,乃公神力破之。”

故而,在探讨关羽文艺形象时,未必需要按照时间线去叙述他的故事,后人完全可以把关羽被神话化的故事当作主线,再重返《三国演义》故事去理解关羽一角。

关公的独立剧本故事不少,现今人们从《三国演义》中熟知的《千里走单骑》至《斩蔡阳》一系列故事都早有原型,在诸多故事里又以关公的同乡关汉卿所作的《关大王单刀会》最为著名。这里还有许多罗贯中没有收录的故事,如《关大王月下斩貂蝉》、《关云长单刀劈四寇》、《寿亭侯怒斩关平》三例,尚且许多连剧名都失传的故事,恐怕只能在民间传说中找到些影子。

其中关羽劈四寇值得特别一说,此四寇是董卓麾下四大名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这几人可不是后来《三国演义》中的龙套角色,先是吕布在故事里与他们交战,打到自己身体不适,频繁流鼻血,像是受了内伤。吕布败逃后,四寇一路向东追杀吕布到了曹操领地,曹操派“天人”曹仁、“虎痴”许褚、曹霸、曹璋(婴儿?)对抗四寇,竟都败下阵来。

关羽回乡祭祖,在“德州”遇到曹操,孤身向曹操请战,单凭一人把四寇劈死。这四寇可是一路追杀吕布,力退曹仁、许褚、曹彰的狠角色,可以说类似于灭霸手下四大高手。关羽单凭此战给刘备邀功,让刘备成为了“德州”太守,张飞成为了车骑将军,关羽比较谦虚,只做了个荡寇将军。

关羽在这段剧情甚有《复仇者联盟3》里瓦坎达被灭霸大军围攻,雷神托尔冲天而降的气势。

《关大王月下斩貂蝉》其实还算很著名,后世演化版本众多,其中有一版剧情是曹操将貂蝉赠给张飞,使其沉溺酒色。关公得知后怒叱貂蝉,这貂蝉还想用百计诱惑关公,遭关公怒而斩杀。台湾电视剧《关公之三国英雄传》又取用了另一个版本,关公和貂蝉本是两情相悦,待吕布死后,两人本可长相厮守,不想青龙偃月刀为保存关羽辅汉的大义,不受关羽控制而飞起,将关羽情丝斩断。(所以我有理由相信雷神可以飞出去的喵喵锤借鉴了关公的青龙刀。)

《寿亭侯怒斩关平》讲的是关平骑马行驶速度达到70码,蹋死了农民王荣独子。王荣去关羽帅府状告关平,关公本欲将关平斩首谢罪,因众官僚劝阻,考量关平昔日战功,改判军棍惩戒。

早期对关羽塑造较为立体,忠、孝、勇、义、仁并重,不独以勇猛著名,所以有历史原型的《刺颜良》一事反而不太著名。张飞一角集中于突出他莽和勇,压制吕布的风头都给了张飞。罗贯中整合故事后,关羽仍有大量戏份,并将斩颜良诛文丑大肆渲染,却把许多与关羽相关的小故事删除,关羽形象相对鲜明了许多,这也是群像戏必须要做的,罗贯中没有完全遵循民间影响程度去塑造关羽,就关羽立体形象进行适度弱化,不然这故事完全就变成了《关羽传》。如关羽的仁更多通过刘备去体现,刘备鞭打督邮的故事转移到张飞身上,以此突显张飞之莽。这些都能视为突出鲜明形象的改编。

此外,关汉卿另一个故事《西蜀梦》也很著名,这故事亦由罗贯中收录到《三国演义》里,讲的是刘备病重之际梦到关羽、张飞鬼魂,可作为刘关张故事最后大结局,里边有着大量三人回忆往事的情节。央视版《三国演义》已将这段拍了出来,却因不能宣扬封建迷信而删除,大多数人看到的版本里都没有刘备见到关羽、张飞鬼魂的片段。(这个片段现在百度“《三国演义》删减关张托梦”就可以找到)

关羽三部曲需要将多个故事整合在一起,起源可以把《走范阳》、《斩虎熊》、《斩华雄》、《劈四寇》全都放到一个剧本,剧情时间跨度有十年之久,《见龙卸甲》不也这么拍吗?先讲关羽早期亡命与学艺的故事,《斩虎熊》还讲述了关羽脸红的原由。前半段就是一部武侠片的套路,再辗转到关羽斩华雄名扬天下,最终以劈四寇为节点终结。罗贯中不收录劈四寇,是由于故事地理、时间偏离历史到了离谱的地步。但看这些年来《铜雀台》、《关云长》、《见龙卸甲》等电影的神改编,《劈四寇》又能离谱到哪去?

关羽2从《屯土山》、《刺颜良》、《走单骑》至《斩蔡阳》等一系列故事,这在戏曲中被整合做《曹营十二年》系列故事,十二年之说严重不符合历史,不必太在意。《三国演义》对此进行了大量修正,已成为较符合逻辑的系列故事,虽说地理方面还有不少硬伤。甄子丹版《关云长》的武打设计不错,可惜偏偏删了《斩蔡阳》这场决战大戏。

关羽3可以从《单刀会》、《关公拒婚》、《水淹七军》 、《刮骨疗毒》到《走麦城》为止,环绕着关羽坐镇荆州多年为主线,《华容道》属于《赤壁之战》大事件剧本一部分,不算在内。

其中还可插入许多人们不太熟的故事,如《斩关平》、《教子观鱼》、《收姚斌》、《破羌兵》、《关公训子》等,可丰富关羽以及诸子形象,尤其是《教子观鱼》讲关羽家庭的小故事,关羽漂泊半生,在荆州那些年竟也有安宁温馨的小日子。如《收姚斌》、《破羌兵》二故事又称《真假关公》,讲的是为人正直的猎户姚斌为了盗赤兔马,取其肝脏给母亲治病,他假扮成关羽去盗马,被周仓当场识破。关羽得知姚斌动机,感其孝义,收入帐下。不久,羌族首领迷当率兵入侵荆襄,关羽命姚斌扮成自己,真假关羽联手大破迷当之兵。

如果关羽三部曲收益足够好,就可以用更好的特效开拍第四部《关云长大破蚩尤》、第五部《吕洞宾使关羽平祟》、第六部《关郎之倾城之恋》、第七部《关二哥江湖告急》、第八部《关帝夜探魏王墓》、第九部《关将军大战三体》.......


刘备的主线不太好排,他许多故事都跟着大事件在一起,不需要以独立剧本展现。把《三英战吕布》、《赤壁之战》等联合事件排除,有些小事件又不足以支撑一个大剧本。

《桃园结义》、《造刀投军》、《斩黄巾》、《破黄巾》、《打督邮》可以给刘备作为起源故事,可《破黄巾》是能当作大事件来拍的,让董卓、曹操、孙坚、夏侯惇、程普、张郃、王允、孔融于同一场大战中登场,可以对后续剧情增添许多联动伏笔。如张飞、韩当、张郃几个河北乡党一见如故,夏侯惇、程普、关羽初见就看彼此不顺眼。孙坚对刘备提及将来想要生个女儿。王允、孔融、曹操几人已经可以铺垫铲除宦官的暗线。可是因为这些人物都没什么铺垫,拍成大事件可能会亏钱,可参照DC电影《正义联盟》。

如果刘备的故事不以《破黄巾》系列开始,还可以从《许田射鹿》、《煮酒论英雄》至《斩车胄》为开始,这部分文戏较多,可以多线讲述刘备、马腾、董承等合谋诛杀曹操,对外勾结袁绍的剧情,给往后的大事件《官渡之战》做铺垫。元杂剧里还有个故事叫《莽张飞大闹石榴园》,大致就是把《鸿门宴》的故事转移到曹操、刘备身上,张飞一定程度扮演了樊哙。罗贯中删了这段很好理解,这张飞冲进去救刘备,把夏侯惇打的当场求饶,曹操被张飞当作小鸡一样揪住,威胁着放了刘备。这部分故事《水浒》气息太重,却也可以适度改编的合理些。

适合刘备独立剧本还有《龙凤呈祥》系列,就是把迎娶孙尚香一系列故事都拍出来,包括《吴国太怒叱孙权》、《甘露寺》、《赵云闯宫》,还可以把罗贯中没收录的《刘备醉走黄鹤楼》也收录进去作为结局。剧情若显不足,还可以把早前刘备南平四郡,关羽战长沙等剧情收录,蹭着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邢道荣、杨龄、刘贤、陈应、鲍隆荆州十大虎将热度,补足了打戏。

第三部可以是大事件,《雪弟恨》(夷陵之战)等一系列故事就是刘备三部曲的完结篇,自《小桃园》、《伐东吴》至最后的《白帝城》、《西蜀梦》。

刘备的定位大致是美国队长,领导着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前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第一领袖,最后才被铁人后来居上。刘备也有这么一个问题,他的主导地位随着诸葛亮登场而弱化。


赵云1可以由《磐河战》、《借赵云》开讲,讲诉赵云初投公孙瓒,与刘备相识的一系列故事,甚至可以推进到刘备入援徐州作为结尾,给赵云安排几场大战曹军大将的戏份。

赵云2就是著名的《长坂坡》系列故事,包含了《哭刘表》、《汉津口》两个故事,虽不全由赵云为主角,但赵云无疑占据最出彩一部。《汉水之战》应该并入黄忠独立故事《定军山》一部分,赵云做男二号就好。

赵云3《凤鸣山》、《收姜维》,甚至可以把《斩越吉》(关羽还有戏)一并收入,第三部本来就该是大战,这是赵云毕生最后一战。《见龙卸甲》也以《凤鸣山》为结局,就是剧情太贱,拍成诸葛亮故意坑死赵云。

结局很好改编,以英雄垂暮为主要看点,讲述赵云一路部队陷入苦战,且战且退回秦岭,曹真大军最终畏惧赵云神勇不敢再继续追击。编剧胆子够肥甚至可以学《新三国》改编徐晃之死,改成徐晃与赵云大战多时,终被赵云所杀。徐晃在《三国演义》里死于孟达之手,还不如让赵云杀死更为体面。另一个改编方向是徐晃和赵云同归于尽,示意着第一代猛将的时代结束了。你说还有张郃?他再过两年就膝盖中箭而死,不用太在意。


预估黄忠人气不会太高,拍一部《定军山》就够了。《定军山》后还有一个大事件是《阳平关五马破曹》,讲述的是刘备在汉中大破曹操的故事,如果《定军山》剧情足够丰满,汉水之战就可并入《五马破曹》。传统的《五马破曹》是指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联手,这里把关羽改成魏延或刘封会更为合理。苏州评话还有一段夸张剧情《曹彰恃勇战十虎》,就是曹彰一人斗战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向宠、严颜、阳群、张苞、王平、马岱十人,这设定是把曹彰当作李元霸来塑造,现在一般人可不敢这么讲故事。

像曹彰、张飞成为战力天花板的事情,马超、赵云也都有,如赵云曾刺死许褚,马超曾击败张飞,这些设定只看作者个人喜好。

刘备夺西川剧情可作为庞统独立故事的主线。庞统自身就有一部《走凤雏庞掠四郡》个人剧本,再补充一些庞统早年事迹即可。自《张松献图》到《落凤坡》都可作为一部剧本,那庞统起码能出二部独立故事。马超前后有《战渭南》、《冀州城》两部故事,由于《葭萌关》部分剧情给了庞统,马超很难再开第三部,后面剧情不足以支撑马超独角戏。

诸葛亮三部曲精简为出山、南征、北伐,《襄阳会》、《三顾茅庐》、《诸葛亮博望烧屯》、《气张飞》均可并为诸葛亮1的剧情。由于《赤壁之战》是联动大事件,《草船借箭》、《借东风》不必算入诸葛亮个人故事。《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其实可以并入赵云3里,是平行发生的故事。这样诸葛亮3就可以集中讲述《战北原》至《秋风五丈原》一系列故事。诸葛亮南征故事还包含花关索支线剧情,还得适度精简。


魏、吴角色个人故事可以当作《X战警》、《蜘蛛侠》宇宙对待,要制作得再划出一条主线,三国大事件可以一起演,但也需要有自己的主线,不然就像《三国演义》收录两国部分情节一样,故事比重差异明显,与配角无异。曹操在戏曲中以大反派形象登场,仅以这个脸谱去塑造曹操不够支撑一个系列故事。夏侯惇、荀彧、贾诩、徐晃、曹植等需要进一步丰满其人物形象,展示曹营故事的丰富性才有更多故事可讲。或者像索尼《蜘蛛侠》系列一样从敌人着手,一个屠杀式的吕布,绿魔式的袁绍,章鱼博士式的袁术,毒液式的张绣,多丰富多彩的敌人来塑造曹操。另外建安七子可以开个外传,讲述建安文坛故事,元杂剧里有剧本《醉思乡王粲登楼》,讲穷书生王粲与岳父蔡邕的故事,在中间牵引剧情却是刚出生的曹植.......也不必太奇怪,《新三国》里曹植还跟未出生的嵇康为友。

吴营这边得学《X战警》系列,再开两部像《金刚狼》、《死侍》一样的系列故事,这是非常成功由配角转主角的例子,尤其是金刚狼硬生生夺走镭射眼主角之位。吴营只要整周瑜传和陆逊传就足以把孙权压制下去,再整一个死侍版的甘宁会更有趣。周瑜早在元杂剧里就有《周公瑾得志娶小乔》、《两军师隔江斗智》、《东吴小乔哭周瑜》等故事,不过大多与《三国演义》部分差不多,作为诸葛亮的对手,总被先一步算计。不知怎样才能破除“既生瑜,何生亮”这诅咒。

至于陆逊传,套路我都想好了,陆逊入赘孙家三年,被吴国太、淳于式瞧不起看不上,家庭会议里谈及如何破蜀军,陆逊称他有办法,遭到淳于式疯狂鄙视,孙氏还打了陆逊几耳光。

“赘婿也敢谈破蜀?除了吕蒙大都督,谁还能破蜀?再敢乱说逐出孙家。”

这时孙权派韩当送来任命状,拜陆逊为大都督,领兵决战蜀军。

“什么?你是吴郡陆家?”

陆逊露出邪魅一笑。

可惜夷陵之战剧本已给刘备,陆逊还是去开石亭之战和二宫之争剧本吧。


总的来讲,三国的历史大事件都有现成,不需要像漫威那样一步步设计,人物拆开也各有故事,关羽、张飞、诸葛亮这类主流角色的故事还得一再精简。只是看叙述者能力够不够把二线角色也都捧起来,漫威厉害的还是擅长把陌生角色带火。等关平、周仓、廖化、马良、关索、赤兔马、青龙刀魂都能单开一部剧本,那才是漫威的套路。为了展示民族多样化与宣扬国家威信,也许该拍孟获传、士燮三部曲?




  

相关话题

  《天国王朝》中女王手上的是什么? 
  《鬼吹灯之九层妖塔》首款概念海报“出征”能破译出哪些电影本身的细节? 
  如何评价华雄? 
  如果真的拍一部《楚门的世界》,会有人看吗?花自己的时间去看别人平平淡淡的生活,不会无聊吗? 
  夷陵之战,该如何指挥才能立足不败之地? 
  邓超的新电影《银河补习班》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什么是目的? 
  哪个镜头让你觉得一个演员演技爆炸?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要怎么做才能改变命运? 
  如何看待《流浪地球》一段配乐极其相似《星际穿越》? 
  关羽早期杀人而走他乡,为何刘备敢寝同床?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黎巴嫩大爆炸发生后,黎巴嫩首都爆发大规模游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明朝有倭寇而清朝没有?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