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戴安娜的故事是怎样的?为什么会那么受人民爱戴? 第1页

  

user avatar   a-li-bu-hu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回答了,最近又有人点赞,更新一点:

请各位不要在意对“红砖大学”的差评(其实在下面回复已经解释过了),而是应当关注红砖大学是如何滋生了战后英国愤青运动,以前愤青运动是怎么对英国大众文化(尤其是艺术和流行音乐方面)造成的影响。这方面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讲,但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就不献丑了。

=====================================================


其实戴妃受当时英国人爱戴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她人有多善良纯洁(戴妃也是很复杂的一个人),也不是因为查尔斯有多丑恶,而是因为当时戴妃亲民的形象迎合了英国大众的口味,而王室却继续食古不化,其封闭与专横的形象在英国人民眼里越来越面目可憎。

戴妃时代的英国,主流民众已经是战后第一次婴儿潮出生的这代人,这代人小时候面临的是战后物质匮乏的岁月;青年就读的是政府开办的教育质量低劣的“红砖大学”,混的愤青运动(美国同期是嬉皮士),崇拜的是各路左派恐怖分子(直接行动组织、赤军、红五月等);中年养家生子了又面临撒切尔关闭国企,镇压工会和削减福利。。。可以说这一代人的世界观里面左派影响是非常大的,对英国政府和现状也是极其不满意的。与“愤青”一代相比,传统的以帝国为荣,以王室为偶像的老一代英国人已经逐渐衰老,无论是各行业也好,还是消费市场也好,都处于淡出的状态。
与满腹不满的英国普罗大众不合拍的是英国王室当时还在继续沉浸在旧传统中,还继续享受着中世纪的生活方式。查尔斯从小到大没用自己的手开过门,也没有自己泡过一杯茶。女王一家子和他们的亲戚们每到周末就会架鹰骑马的去猎狐(不顾动保组织的抗议)。王室各种典礼活动都极尽奢华(参见戴妃大婚)。王室成员拿着国家巨额薪资的同时还享受免税待遇,生活奢华。就是搞的一些所谓的慈善活动都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类型(搞点筹款晚宴神马的,基本上与普罗大众没有交集)。。。。。
可以说英国普罗大众的左派情节、公民意识和王室的贵族范早就格格不入,老百姓对王室的不满已经非常高涨(话说幸亏是女王,可以通过女性的柔弱和温婉,以及长者的慈祥来争取同情分,如果是国王,戴妃去世引发的危机可能直接就送英国王室到博物馆了,英国改共和国的可能性非常大)。
戴妃无论智商如何,无论人品怎地,但是她的智囊团是非常聪明的,一方面戴妃在穿着上就有很大革新,开始穿各种大牌,这些大牌虽然普罗大众穿不起,但是至少认识,这就拉近了距离感(要知道王室本来穿的都皇家裁缝的私人手艺,是根本没有牌子的,穿成衣在传统贵族看来是丢范的做法,查尔斯一直到现在还是不穿成衣)。另外戴妃开始参加各种接地气的慈善活动,参观贫民窟,照顾艾滋病儿童,帮助地雷受害者。这些行为既投了日益占主流的白左圣母的口味,也接了普罗大众的地气,所以戴妃才能人气爆棚。当然这也让戴妃获得了对抗婆婆的资本,如果没有那么高的民间支持率,戴妃就是被女王随意捏拿的小媳妇。

总之戴妃能够得到民众拥戴,归根到底是她在恰当的时代做了恰当的事情,而她的老公和婆婆没有。

有人说戴妃智商低,可是恰恰这位“智商低”的王妃开创了欧洲王室的新路线,从戴妃以后,各路王室都必须把简朴和亲民当成生存的义务来做。女王缩减享受国家补贴的王室成员数量(现在只剩四个),压缩王室开支(威廉可怜巴巴的婚礼),座驾从老款劳斯莱斯换成新款宾利(对王室来说调子放低了很多哦,查尔斯就不放弃他那款劳斯莱斯老爷车,结果被民众认出来当街袭击),甚至不惜和平民结亲(凯特),凯特王妃大牌都不穿(号称最爱ZARA),威廉两口子号称“亲自带娃”,还要“母乳喂养”(女王自己和戴妃都没带过娃,更不要说喂奶)。。。。欧洲其他王室也大搞各种节约秀和亲民秀(不管是不是真的节约和亲民),真是到了有钱都不敢花的“王不聊生”的时代(看看阿拉伯酋长,文莱算端的好日子吧)。。。。。。。客观来讲戴妃虽然和婆婆有仇,但是她也用自己的行动给婆婆指明了一条自救的道路,如果继续沿着她婆婆的老习惯过下去,只怕查尔斯就会是英国历史上最后一任国王了。。
=====================================================================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王冠丢了一地”,剩下的欧洲各君主国也都先后完成了立宪,逐渐成为虚君。这种情况下,从道理上来说,白养一个王室做“政治吉祥物”是没有必要的,很多欧洲王室得以保留主要是基于历史和传统,或者维系国家认同的需要(比如说英国王室起到了维系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地国家认同的统一的作用)。这种大环境下,公众对于王室的观感就非常重要了(古代社会君权神授,王室更替主要是上层斗争的结果,而非民众的选择),一旦王室行为与民众主流意识形态偏差太大,这些立宪国家的虚君们走向末路是难免的事情。

尤其是二战以后因为左派思想传播和底层民众意识觉醒,再加上大众消费市场的扩大,西方各国主流文化普遍出现了以草根阶层志趣取代上层品味的改变。普罗大众的好恶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就是贵为王室,也需要屈尊降贵去做一些迎合草根民众审美的行为。但是很多欧洲王室拘泥于自身的传统和习惯不愿意做出这种改变,而是更愿意坚持传统的那套“高大上”的逼格。在当时的欧洲君主大国里面(个别渣渣小国不算),戴妃算是第一个走“平民”路线的皇室贵胄(虽然出身贵族,但是却被视为平民王妃就因为这点)。戴妃的经历可以说给这些欧洲王室狠狠的敲了一次警钟,也好好的上了一次课,老一套装逼路线已经到头了,需要走一个新的装逼道路了。。。


user avatar   zhao-yu-fan-37-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听人胡扯八道神话她了。再过几十年,肯定大家都把她忘了。我在英国已经很多年没人听人提到黛安娜了。我非常怀疑这个问题完全是给其中一个回答者的炒作,因为当这个问题出现没多久,这个长篇答案跟着出现,还有二十多个人点赞。如果不是,对不起,如果是,很可惜,效果不是很好。

大家都是同情弱者,尤其是长得漂亮的,不是么?老公不忠,死于非命。所谓的受人爱戴也不过是大家同情红颜薄命。下面这两幅图很讥讽,难道人不是这样么?其实这是人性很丑陋的一面。你想想,如果卡米拉长得是黛安娜那张脸,黛安娜长得是卡米拉那张脸,大家会怎么说?估计会说,这么漂亮的人才配当以后英国王后。





十几年前bbc做了调查,把她选成不列颠十大伟人完全出于这个。如果今天做个调查,我愿意打赌,连前50,甚至100都进不了。她就是个celebrity而已。之前把她选成十大伟人简直就是对达尔文,伊丽莎白一世,瓦特等另9个人的侮辱。楼主能想到一个为什么100年后人还会记得她的原因?我想不到。她只不过是个历史上无足轻重的人。没了她,地球照样转,英国仍是君主立宪,查尔斯只不过换个没这么漂亮,但是自己爱的老婆。

我来补充一下答案来回复评论里的反驳意见。王妃97死的,我01年来的英国,上面的民意测验是02年的事情,海德公园的memorial是04年。

我刚来的那几年,关于她的报道还是不少,我妈出国前就是王妃粉。我没有否认这点。但是近些年,除了她死那天有时候有个报道,很少再有以她为主题的报道 - 理由很简单,一是没有什么可报道的,二是,没人在想读这陈芝麻烂谷子的就新闻。这是上个月的报道,

express.co.uk/news/uk/6


主题讲她坟墓没人打理。同一报纸在去年刊登了同样的article,一年以来,墓碑状况更糟糕。没人鸟他们。如果她还像以前是棵摇钱树,会没人打理?我还去google了一下关于她影响力的文章。我只找到这篇3年前写的。


theguardian.com/uk/blog


大概翻译一下。笔者说现在很少有祭奠黛安娜的文章,包括笔者也忘了。当年,笔者还坐在黛安娜对面吃过饭,这是一辈子难忘的事情。正题里无非是她怎么影响了和改变了皇室的一些做法。


然后,我去google了一下,海德公园周围推荐名胜。我看了前两篇文章。





你说的memorial不在top rated attraction之内。

你们说她有什么业绩,最后说到底,就是慈善。你不知道英国皇室的人都做慈善么?这就是pr。他们的社会影响力也就剩这点了。最有名的应该是菲利普亲王的Duke of Edinburgh Award.我在中学时候还参加过。你去找几个英国读过中学的,你问问他们听说过么?亲王百年之后,这个东西估计还会在。黛安娜做的慈善事业有留下来的么?


我上面第二个链接说,很多小报记者看见她的时候会骂她,因为拍到一张她哭的照片能卖风多的钱。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因为这样的报道更有看点。

这就是为什么上面的文章这么受欢迎(虽然我怀疑一开始点赞的很多都小号)。楼上写的文章非常浪漫,很主观,很有可读性,但是非常不客观。我完全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喜欢这种文章,因为很多读者读到的是自己脑子中意淫。

男性朋友们:泡女文青的话应该多读读那类的文章。

辰菲同学,你说的那些东西,我不否认,虽说我认为你用的形容词比较主观,但是我不认为人民怎么爱戴她。当时她就是个有争议的人。她恰好在没来得及自己名声搞臭前挂了。不知道你对历史了解多少,很多人要能早死些,历史对他们的评价肯定不同,比如说唐玄宗,早死说不定就不会有安史之乱。有些人,比如说肯尼迪,要是没被暗杀,未必能留下好名声。当时肯尼迪被刺杀的时候,他正在提高自己的支持率。说句不恭的如果,她晚死几十年,正常死亡,很可能没什么人会爱戴她。

还有,当然英国会卖关于她的纪念品。只要1000个游客,有一个像你这么想,凭英国各大景点的客流量,就够赚钱了。这不难理解什么吧?




  

相关话题

  为什么在近代英国和中国都有人吸食鸦片,但偏偏鸦片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更为恶劣? 
  如何看待伦敦大火,这样的大火会对英国造成什么影响? 
  如何评价“冷战是英国挑起的”这种观点? 
  从美澳撤回大使后,马克龙松口要接拜登电话了,你怎么看? 
  如何看待阿塞拜疆总统反驳BBC记者:英国西方逮捕阿桑奇,没有言论自由? 
  如何看待英国驻港总领馆雇员因嫖妓被拘? 
  为什么1558年法国占领加莱后,没有直接入侵英国? 
  如何看待英国防大臣称「如塔利班掌权,英国将与其接触」? 
  如何看待程潇捐十万被说「假慈善」后怒怼网友?明星是否该按自己的身价来捐款?这算不算道德绑架? 
  从英国自身利益看,与其经历二战的惨烈以及战后没落,英国在1940年左右与纳粹德国和解会不会更好一些?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你难以理解的潮流?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电影《战狼 2》?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