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国外有大量的停车楼而国内很少有这种的建筑类型? 第1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道小学算术题,求解的时候从停车费入手,一路乘法,把账算起来,最后把回报率测算到与公寓和写字楼差不太多的时候,再回来看停车费的收入承受能力,这时天蒙蒙亮了,揉着惺忪的眼睛,你在复习Potential这个异族的词汇。


user avatar   sun-shao-jun-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是什么,再说为什么。

其他回答概念都是乱的,纠结是地面还是地下,有点本末倒置。讨论这个问题应该回到停车本质,也就是以停车为核心建造的建筑和设施才叫停车楼。

曾经短暂参加过一个车位管理项目,跑遍全市的停车场,也考虑过独立停车场的问题,说说我的看法吧。

2015年市场上普遍宣传有5000万停车位缺口时,独立停车楼也被短时间集中讨论过。因为当时人口还集中在老城区,且没有停车规划,导致停车矛盾非常激化。这时候就有市场自发的解决方案,总结起来是两个方向:

第一,提高停车效率,比如通过一个APP和系统可以使用开放的停车位。所以有段时间搞停车位软硬件的互联网公司很容易拿投资。

第二,建立停车楼,国企和民营企业合资建立以停车为主商业为辅的停车楼。

简单来说,就是有100个人住在老城区,可是只有20个停车位,这时候要么20个停车位利用率达到最高,要么建一栋可以容纳另外80个人需求的停车楼。但是这两个都有问题,提高效率有天花板,利用率再高也高不到哪里去,其次如果单独建停车楼,在寸土寸金的闹市区成本太高,很不划算。而且要建肯定不只是一栋

那我为什么说这个讨论很短暂?因为政府治本,开始建新城区分流人口。2015年年底政府就发布了《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虽然说的是电动车,不过重点是强制要求房地产商多建停车位,要求新建住宅区必须保证100%住宅停车位。而新商圈和写字楼的地下车库的车位大部分在300台以上,一点不比停车楼容纳量低。

人一走车流就分散,新城区都有停车位,老城区压力一下子就小了,针对一些还是很堵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合资建机械停车位,尽量不动地皮的解决需求,也就没人再讨论停车楼的问题。

简单说,停车楼本质就是规划问题,是被城市整体规划落后、车位严重不足逼出来的,不需要定体问,也不需要往这方面发展。反而是国内发展晚,规划更加合理,停车楼很少出现才值得庆幸。

而且要说商业化停车楼,国内商圈本来就是了,停车位都非常充裕。因为工作日和深夜停车稀少,非常欢迎周边小区住户包月停车,很多商圈会给周边小区发各种超低价的停车包月劵。

这时候再说一个认知错误,国内不建独立停车楼是很单纯的企业趋利避害的行为。政府一直鼓励建设独立停车位,有很明确的补贴政策,一个停车位是3000~8000。还可以政府和企业合资。

但是靠收停车费盈利很不现实,以机械停车位为例,单个成本就要3万以上,20个车位就60万。即使拿到顶格补贴16万,成本还有44万。收益20个停车位每月平均1000元,一年总计也才24万。

看起来2年就能回本,可要注意这只是设备成本,还要租地,后期设备维护,养管理员,调研过几个机械停车场,请最便宜的月薪也要3000,两个就是6000元,乐观考虑都要4年才能回本。事实是很多机械车位熬不到盈利就因为各种原因停摆。

更不用说规模更大,需要地皮和建筑成本的独立土建停车楼了。


user avatar   jia-xing-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相关话题

  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吗? 
  是不是有的老外对中国会有很多偏见?为什么? 
  大家看一下这两个户型哪个比较好,还有大家认为东楼头和西楼头哪个更好? 
  印度没有像中国这样「崛起」的根本原因为何? 
  是否广东的民宅普遍没有院子,而北方的民宅普遍都带院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中國大陸的影視為何總叫座不叫好? 
  有谁分享一下自家美丽的自建花园? 
  中国有哪些小而美的城市? 
  中国现在有哪些不那么值得骄傲的的方面? 
  我们是否需要用西方话语体系把中国的行为向西方发达国家解释?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酒店床上要放个布条?
下一个讨论
当年美国为何不将原子弹直接掷在日本的东京?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