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荒野大镖客2》中,为什么只有约翰能跑出去? 第1页

  

user avatar   chi-ban-zan-san-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约翰•马斯顿真的跑出去了吗?

耸肩。

亚瑟死后游戏继续进行的开端,是约翰、艾比盖尔、杰克一家三口赶着一辆马车前往草莓镇,处于一种到处打零工的状态。

对话中提到一家人在加拿大漂了几年,没落下脚,又回到西部。

然后艾比盖尔找了个给医生打下手的零工,约翰找了个给杂货店老板送货的零工。

到了大山谷那边的牧场又找了一个给农场主打工的工作,靠着从前在范德林德帮练就的身手击退了某个西部新帮派对牧场主的勒索,然后靠着牧场主做担保人加上走后门,约翰才弄到了买比彻之愿牧场的钱。

然后的事儿不用说了,约翰盖房子买牲畜的钱、按期还贷款的钱都他妈的是跟着阿德勒夫人当人头贩子弄来的。

最后他还清贷款是因为拿到了范德林德帮那笔传说中的黑水镇宝藏。

才过上了一个西部牧场主的生活。

事实很清楚:

没有范德林德帮,约翰•马斯顿就是个到处打零工的流浪汉,连一辆大篷车都养不起。

靠着在范德林德帮练就的身手和帮里的老关系,他才混了一个虚假的中产身份。

很快,平克顿就赶来揭穿他身上的这层虚假面皮了。

范德林德帮的每一个参与过绑架、谋杀安吉洛•博朗缇的枪手都必须死,这就是平克顿的意思。

1900年的美国不允许打CQB打得这么牛逼的人存在。

跑?哪跑!


亚瑟•摩根是一个自知时日无多的将死之人,还能争取有大把岁月好活的人,不应该从一个将死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要么隐姓埋名、安心受穷,要么纵横江湖、大把金票,枪手传里的黑美人被几十把枪围着打、还有一挺马克沁的造型没见过吗?

约翰•马斯顿当年在街头当小乞丐的时候就不应该从贼——那么想当好人的话。


user avatar   mingjun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约翰娶了艾比盖尔,而艾比盖尔在亚瑟心中的地位不同于其他女人...

剧情中,亚瑟最爱的女人始终是初恋玛丽,他们的剧情是明线。但还有两个女人,在亚瑟心中占有重要位置。

其中之一是亚瑟口述中,曾经的妻子,是一个19岁的女孩,伊莱莎。她只是一个女招待,活着时亚瑟大概并不怎么重视她。因为亚瑟认识她时她也只是19岁,是个并不成熟的孩子。可她明知亚瑟是什么样的人,而且亚瑟明确告诉她不会给她任何承诺,她却依然愿意为亚瑟生下孩子。亚瑟答应照顾她们母子,但其实几个月的时间才和她们母子相聚几天。最后母子为区区十美元被强盗杀害,亚瑟很痛心,从此变得冷酷无情。亚瑟的妻儿,在剧情中被提到两次,一次是与忧虑儿子的酋长落雨谈及,一次是送走上尉,在火车站与候车的修女提及。第二次提起时,亚瑟正犯病,很痛苦,但言辞充满悔恨。

在亚瑟心中,另一个占据了重要位置的女人,就是约翰的老婆,艾比盖尔。对她的情感,是在亚瑟的日记中透漏出来的。

帮艾比盖尔带小杰克去钓鱼。在许多年前,那时她还没深深地爱上马斯顿那个傻瓜,也许我就该娶了她。但我想我还一直想着那个玛丽,该死的。

这里提到,在艾比盖尔爱上约翰,和约翰结婚前,亚瑟是有机会娶艾比盖尔的。而且,似乎亚瑟是拥有主动权,被喜欢的一方。但是亚瑟因为惦念着玛丽,所以错失了机会。

在剧情中,亚瑟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营地几个姑娘谈论他时,有谈到他看起来很冷漠,但内心是愿意帮助别人。早期的亚瑟,其实很狂妄。仗着自己是创派铁三角,三把手,技术过硬的第一枪手,范德林帮第一大将,虽然挺幽默,但嘴也特别贫,敢开达奇的玩笑,而且经常冷嘲热讽帮派内的弱鸡枪手们,尤其是喜欢拿约翰开涮。

早期的互动,亚瑟与约翰,与艾比盖尔,就有些不对劲。约翰不是那么喜欢看见亚瑟。亚瑟也很爱针对性的说约翰没脑子,笨,而且挖苦他对老婆、孩子不上心,做不好爸爸。而艾比盖尔,在亚瑟面前很端着。在第一章开头部分,艾比盖尔为了自己遇险的男人,有求于亚瑟去寻找救援,但又是那种不好意思开口,欲说还羞的态度。亚瑟则满是对约翰的不屑轻蔑,对人家老婆表示人家老公“活该”,艾比盖尔瞬间要爆发,但不服气的腔调刚高起来,又不情愿的压低下去...后来,何西阿开口了,哈维尔表态愿意一起去,亚瑟才最终同意。艾比盖尔在后期对众人一贯是敢怒敢言的形象,唯独面对亚瑟,会有这种顾忌脸面的表现...在营地亚瑟与艾比盖尔的互动中,亚瑟一直盯着艾比盖尔看,艾比盖尔也会偶然说出一句大概是“你还放不下吗”。当看到亚瑟的日记后,大致会感觉到,艾比盖尔是亚瑟情感线里的一条暗线。二人可能有过暧昧。

艾比盖尔第一次求亚瑟,就像是为了现任而不得已求助前任时的状态。对比后两次要求达奇救儿子和丈夫,艾比盖尔可是对着老大都是直接哭吼的...尤其是救杰克前怼达奇,我都为达奇感到尴尬...前几章,艾比盖尔和亚瑟的互动很少,而且营地对话空白的可怜。艾比盖尔是到第六章,亚瑟第二次主动救约翰后,与亚瑟互动时,才显得亲切起来。

杰克是个好孩子,他心怀梦想,还有一个爱他的妈妈。
现在我也要死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我的脑海里闪现着很多事情。那个修士、唐斯死后沦为寡妇的老婆、艾比盖尔、玛丽...
我看到了善良。我的确看到了,就算我自己没有,但那些好人身上有。比如说艾比盖尔和她对杰克的爱...
约翰,请保护艾比盖尔和杰克。

亚瑟的日记里,艾比盖尔出现的频次不仅高,而且每次评价都特别高。尤其是在亚瑟从主动监狱里救出约翰后,这样写道:

我和莎迪冒着枪林弹雨救出了马斯顿。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艾比盖尔,一个与众不同的好女人。当然,也是为了杰克和马斯顿。我还挺喜欢这家伙的。

实际上,亚瑟把艾比盖尔看得很重,甚至是重于约翰本人的。

亚瑟从少年时就跟着达奇与何西阿,是三结义的三弟。但他也提到,约翰也是从小跟着达奇,像是被达奇与何西阿养大的孩子,那么约翰和亚瑟应该是自小都认识。但约翰有一年的时间离开了帮派,所以亚瑟觉得他对达奇不够忠诚,对帮派感情并不那么深,尤其是还是在生下杰克不久,亚瑟觉得他对艾比盖尔母子不负责,加上笨,所以一直看不上他。约翰和亚瑟比起来,无论在技术和头脑,包括写作、绘画的才华上,都相差悬殊。后期操控约翰,感觉他不是很有主见,预见性也差,心思不够细,更像一个只能听使唤的莽夫。看问题也不够深。所以,他也知道艾比盖尔和亚瑟都看不上自己。但好在,约翰是个努力且忠厚的人,也足够谦虚,所以他一直在学习和进步。他并不在意亚瑟的毒舌和艾比盖尔的强势,算是坦诚的君子。即使被达奇三次抛弃,最终也没忍心伤害达奇。随着时间的推移,约翰逐渐被亚瑟与艾比盖尔认可。

无论亚瑟是否爱过艾比盖尔,艾比盖尔都是一个在亚瑟心里占有一席之地的女人。起码,是他特别欣赏的,向往的女人,理想型的妻子。但这种情愫只出现在日记里,剧情中他总对艾比盖尔刻意毒舌,艾比盖尔大概并不知道这种情愫。两人互动不多,艾比盖尔有一次称他为言出必行的男人,说小杰克最喜欢的就是亚瑟,无疑也是欣赏他的。整部剧情,亚瑟救过约翰2次,杰克1次,艾比盖尔1次,在最后与艾比盖尔道别前,以为约翰已经死了,得知病入膏肓的亚瑟要赴死,艾比盖尔伤心地哭道:“噢,噢,亚瑟...”亚瑟立刻打断了她:“不要噢噢亚瑟,以后有的是时间伤感...”这是一贯家庭主义的艾比盖尔,唯一一次表现出对家人之外的人的关心和情感。她把宝箱的钥匙给了亚瑟...

亚瑟最后的努力,与其说是帮助兄弟约翰,不如说是在帮助自己无法实现,而投射在约翰一家身上的梦想。但这个梦想的核心不是约翰,而是艾比盖尔。亚瑟认为她是与众不同的女人。这种情感随着亚瑟身体每况愈下,也越来越强烈。某种程度上讲,艾比盖尔是亚瑟临终梦想的核心。

亚瑟在开篇,谈不上是特别善良的老好人,顶多算是对自己人重义气的杀人工具,贫嘴,毒舌,冷漠,自负,还有忠诚,或者说唯命是从...他常说自己不爱动脑子。第一章,他已经很久不打猎,不做后勤,因为他骨子里轻蔑这些事务,包括负责后勤的伙伴。他最引以为傲的本领是狂人迈卡都叹服的枪技。亚瑟的本性觉醒,始于开篇黑水镇后,珍妮、麦克、戴维的相继死亡。后来,肖恩和基兰的死,让他产生了对帮派兄弟姐妹们更强烈的保护欲。但是这个时候,虽然他对达奇路线的质疑越来越深,但仍习惯于听从达奇的决定。他对达奇,从劝解到违逆,从唯命是从到坚持立场,主要发生在圣丹尼斯银行抢劫之后,何西阿和蓝尼之死,让他明白,继续拥护达奇的路线,只会让更多亲人死去。达奇迟迟不救约翰,也让他从嘴巴上劝解与批评达奇,彻底演变为从策划与行动上完全欺瞒达奇。实际上,亚瑟的确背叛了达奇,他不断鼓励自己要好的帮派成员离开。亚瑟最终明白,他要忠诚和拯救的不是范德林本人,而是范德林帮的所有人。亚瑟视他们为亲人。当然,对于迈卡,他从不当自己人。

剧情中极具泪点的一幕,是亚瑟与玛丽最后一次约会,一次愉快的约会结束后,即将乘电车离去的玛丽,突然抬起头对亚瑟说:“和我一起走吧,亚瑟,现在就走,绝不回头。”这是迫于世俗压力,家族压力,曾经不得不与亚瑟分手的玛丽,亚瑟一生的最爱,在经历了世事沧桑,明白什么才是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后,对与自己相互深爱的男人,鼓足勇气的告白和挽留...这一刻,实际上是玛丽认可了亚瑟的一切,接受了亚瑟的一切,她不再误会亚瑟的善良与职业,并且愿意为亚瑟放弃自己的一切。这是亚瑟在爱情上最终收获的成功。

如果亚瑟仍是一个青涩少年的话,此时大概会喜极而泣...然而他不是了。他特别高兴,但他拒绝了。他对玛丽说,他背后还有很多,需要他去守护的亲人,他此时不能离开...他是个通缉犯,不能牵连玛丽。他必须先为自己的亲人争取到自由才可以实现自己的自由。

为了亲情而牺牲了自己的爱情,曾待之如父般的达奇却在不断葬送他所有的亲人...达奇也是亚瑟视为至亲的家长,既然不能背叛家长,那就解放这个家庭...

亚瑟是真的很爱玛丽,所以在帮派的小姑娘中,他和玛丽贝斯这个小妹走得最近。因为她们都叫mary。不仅陪玛丽贝斯跳舞,聊心事,聊梦想,抽一根烟,连在打劫任务中,也怕菜鸡肖恩保护不好玛丽贝斯,所以硬是跟着她们一起去,只是为了亲自照顾和保护玛丽贝斯。

进入第四章后,好几个支线剧情,都在侧面衬托亚瑟对玛丽的情感。

《噢,兄弟》:瓦伦丁两个男孩为了追求同一个女孩,不断做自以为勇敢,实则自残的傻事。亚瑟之所以一次次陪着他们犯浑犯傻,其实是暗示亚瑟虽然不再年少轻狂,但仍喜欢这种青涩少年傻傻的求爱方式。也许,看到这两个二货,他会想起自己年轻时与玛丽的经历。显然,亚瑟喜欢这种对爱情的纯粹和勇敢,不需要那么多理性和理由,尽管看起来很傻。但亚瑟自己做不到。最终两兄弟为了兄弟之情而放弃了爱情,其实是对亚瑟命运与抉择的影射和预言。

《真爱之路》:最后部分剧情在第五章触发。亚瑟帮助鲍少爷和佩内洛普小姐逃离两个家族的追杀,到车站乘火车私奔。亚瑟在日记里,提到他跟着佩内洛普小姐意外成为女权斗士的喜悦。亚瑟的内心,是认可并争取这种平等和自由的。因为他无法和玛丽在一起,就是因为社会的教条与禁锢。在路上,佩内洛普小姐说鲍少爷虽然没有亚瑟那么勇武,但是也算是个勇敢的男人。当送离这对勇敢冲破禁忌去私奔的才子佳人时,亚瑟的内心,比起始终不敢和玛丽放下一切远离的自己,大概更钦佩鲍少爷和佩内洛普小姐的勇敢。因为他们这对情侣,做到了亚瑟与玛丽曾经不敢做,最终也没能做到的事。另一个支线任务,是个敢作敢为,无所顾忌的画家,最终去到了亚瑟梦寐以求,却始终未能如愿的自由美丽的国度。这些隐晦地表现着亚瑟对自由的渴望。

《寡妇夏洛蒂》:城市里的富人,夏洛蒂与丈夫,隐居在离城市最远的,深山中的小屋里。但丈夫意外去世,夏洛蒂却连基本的开枪和打猎都不会,完全没有野外生存能力。亚瑟遇到她后,不时去看望她,教会她狩猎和生存的能力。但亚瑟之所以很照顾夏洛蒂,是因为一直向往回城的她,决定不顾生死去继承和实现爱人的隐居遗愿。亚瑟欣赏这种志向。亚瑟曾说过,虽然城市很漂亮,他不喜欢城市人群的味道...夏洛蒂逐渐喜欢上了亚瑟,并短暂像隐居的夫妻一样照顾过一次生病的亚瑟,还在最后一次见面留给他一个吻。这用中国人的话,叫惺惺相惜...亚瑟渴望的就是这种生活。《老兵》支线里,也体现着亚瑟对隐居的认同与向往。

亚瑟欣赏着这些勇敢面对生活、爱情和梦想的人,这种勇敢是他渴望而不可及的。亚瑟受艾比盖尔所托,带抑郁的小杰克去钓鱼时夸杰克是个勇敢的孩子,杰克说像亚瑟叔叔一样,亚瑟却自嘲说:“我不勇敢,但也不是孩子了。可能你妈妈不这样认为,还有其他另一些女人...”

亚瑟拒绝了玛丽私奔的告白后,看着失落又转身惜别的玛丽走上电车,看着最爱的女人的背影离自己远去...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们去看了城里的歌舞余耍表演。来自法国的舞蹈,十分精彩。我是怎么了?我真的觉得自己能找个好地方隐退,娶个妻子,过正常生活?我居然会相信这种可能性,我是不是个十足的傻子?

亚瑟的救赎,不止是对善良的本性,也是对生活的向往,关于爱情与家庭的梦想...如果不做支线,这个极具泪点的暗线主题,会全部漏掉。在他对约翰极力保护的态度上,也会显得有些突兀。其实他对约翰的保护,不是像对唐斯一家的忏悔那样的善恶救赎可以完全解释的。实际上,他对唐斯的忏悔,也始于看到唐斯妻儿在失去唐斯变卖资产后的家庭悲剧,是关于家庭的。

一周目,我只粗做了个主线狼结局到亚瑟死。二周目,我细做了全支线鹿结局到通关,终于窥见了亚瑟在得知身患绝症,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逐渐觉醒的遗憾与梦想:

在解放了帮派那些岌岌可危的兄弟姐妹们后,亚瑟和玛丽一起离开男人的江湖,与充满铜臭味的城市,在大山深处,长满花的山坡草甸上,瀑布旁,茂林间,充满阳光的地方,搭建起一座温馨的小屋。亚瑟会像教夏洛蒂那样,教会玛丽如何使用猎枪,如何寻找猎物,如何给猎物剥皮去毛。一个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的清晨,玛丽会在窗外投射的晨曦下醒来,看到出去狩猎的亚瑟留下的纸条...他们会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亚瑟会教他骑马,教他钓鱼,教他写字,教他画画,教他读书...玛丽,会像艾比盖尔那样,对儿子的未来充满期待,事事以自己的儿子和丈夫为先。这个妻子,尽管唠叨,尽管爱发脾气,尽管对丈夫的要求很多,尽管可能会拉住亚瑟,不让去为老朋友两肋插刀,甚至阻止亚瑟去教训几个欺负好人的地痞流氓,但她在亚瑟眼里依然是最善良的女人。亚瑟会保护好这对母子,绝不会再让他们像曾经的伊莱莎和儿子一样受到任何伤害。也许,如果昔日帮派里的挚友,有愿意和亚瑟做邻居的,他们仍会生活在一起,互相挖苦,吵吵闹闹,又相互帮扶...对于远方的好友,偶尔相约在小镇的酒馆里,畅饮欢笑...

约翰最后的生活,就是亚瑟向往的生活。约翰是为了亚瑟的梦想活着,翻遍亚瑟日记的约翰对此十分清楚。所以,他用了亚瑟与玛丽的戒指,向艾比盖尔求婚。他主动做了亚瑟会做,但他并不擅长的浪漫行为。约翰是最终走入了亚瑟精神世界的人,某种程度上效仿亚瑟活着。这是他对亚瑟的致敬。结尾,约翰、萨迪、查尔斯去哈根山为亚瑟报仇时,萨迪问约翰如果是亚瑟会怎么看这次复仇,约翰说,过去他不确定,但现在他觉得如果换做亚瑟活着,是不愿意看到他们复仇的。亚瑟活着时,对达奇的劝阻,总是反复强调不要进行会为活着的人招来更多危险的复仇行为。所以,约翰是真的理解了亚瑟,而且慢慢接受着亚瑟的家庭观与梦想。

刚开始的约翰,其实不顾家,对儿子关注也少,人很笨,却热衷战斗,所以经常出事。他被亚瑟嘲笑最多的,就是脑子笨,生了儿子却不管。最终约翰向着亚瑟期望的方向,成了一个安居乐业的顾家好男人。很多玩家对艾比盖尔阻拦约翰为亚瑟复仇感到愤怒,说她是最忘恩负义的娘们儿。但是正因为艾比盖尔一切以儿子和丈夫为先,以活着的人为先,亚瑟才会那么欣赏她,视她为这个虎狼群体中,最与众不同的女人。如果艾比盖尔像萨迪那样快意恩仇,在亚瑟眼里恐怕还不会那么有女性光芒。亚瑟最后的梦想,其实就是要顺着艾比盖尔的意愿,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到约翰家庭的未来中。如果亚瑟知道,是会向着艾比盖尔的。

当然,我觉得如果亚瑟活着,亚瑟自己实现梦想与约翰一家代为实现梦想,最大的不同,是亚瑟有更强的主见和对危机的敏感性,做事更让女人放心。而且亚瑟对赚钱的嗅觉也更好,不会奋斗好多年,赚不到开间农场的钱。可亚瑟向往的是隐居,就像他最喜欢的地方,是充满阳光的山坡,而不是城镇郊区的农场。亚瑟大概会是一个优秀猎人,在林间贩卖珍贵毛皮的捕兽者。而艾比盖尔,更多想让自己的家庭融入社会。尽管职业倾向不同,但在家庭观上,亚瑟与艾比盖尔是相同的。亚瑟希望约翰一家替他活下去,在亚瑟第六章劝约翰带家人离开帮派的几次对话里,说的很直接。可如果不是因为有艾比盖尔和他们的儿子,我想亚瑟至多和约翰并肩作战到最后一刻,至少不会把自己的所有物品交给约翰,让约翰为他而活。亚瑟决定为约翰掂后牺牲,恰恰是约翰说自己还要照顾妻儿不能死时。艾比盖尔,实在是一个很隐晦,却显然在亚瑟内心情感线中有重要作用的人物。

但约翰的魅力,在于尽管他越来越向着亚瑟与艾比盖尔的梦想和期待的世界观走去,却依然保留着自己一小块个性的余地,那就是——有恩必报,而且不愿辜负恩人给予的恩惠。他认定的事,一定会做。所以,约翰坚持去雪山报仇,在这一点上,他不会向艾比盖尔与亚瑟的期望做出妥协。艾比盖尔阻拦他去杀迈卡,希望他为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家庭考虑。但他毅然离去时,对艾比盖尔说,他现在之所以拥有这一切,都是因为亚瑟给予的。稍显笨拙的他,经常是用对生活的努力来致敬亚瑟。

如果说《荒野大镖客2》我认为剧情上有什么缺憾得,就是给约翰的心理转变铺垫太少。如果在亚瑟与约翰的互动中,加一些他们小时候曾经的情谊事件,以及深挖二人开始互相看不惯背后,属于二人之间的心结。再让约翰与亚瑟,在劫狱救出约翰后打开心结,并点明起初对家庭漠不关心的约翰在看到亚瑟日记后,走入亚瑟精神世界,认同亚瑟价值观的转变点,我想约翰这里会更加饱满。约翰的180°转变我认为是显得太硬的一点。

约翰的结局,和亚瑟的结局如同一个轮回,惊人相似。又是在生死的关键时刻,达奇站在了中间,决定了两边的生死。这一次,达奇的枪射向了迈卡。并且把贯穿整个剧情的,一直没能找到的黑水镇的钱,全部留给了约翰三人后,独自离去...这是达奇在数年之后,为亚瑟而做的救赎吧。

达奇是个理想主义者,每一个营地,达奇的床头都放满了各种政治哲学类的书籍。但理想主义者,常常是完美主义者,当现实中反复遇到挫折,从黑水镇到圣丹尼斯,牺牲了那么多成员后,达奇的自信在他自己心中首先遭遇危机。达奇在第二章,就在营地对白中问亚瑟说:“你最终会背叛我是吧?”达奇失去自信,为了弥补自信,做事就越发疯狂,倾向于一步登天的大手笔,或者不计代价的疯狂复仇,越陷越深。说达奇爱钱,其实也不准确,达奇是爱地位,爱权力,爱威名,所以黑水镇失败后一直试图通过大手笔来重新证明声望和受损的自信。金钱只是他陷入疯狂时误认为的自我证明的方式。亚瑟却越发倾向于保护帮派全体成员的生命与利益。他们路线产生分化。尤其是作为诸葛亮的二把手何西阿死后,范德林帮的权力平衡已经被打破。

帮派枪手全员出动去救小杰克时,达奇站在C位最中间最前方带领所有人,这个时候达奇的威信还在。但帮派枪手在第六章全员出动去救飞鹰时,范德林帮的骨干枪手里,萨迪、查尔斯、约翰是跟在亚瑟一边的。只有哈维尔、比尔、迈卡仍跟着达奇。如果不是迈卡又找了两个自己的马仔进来,实际上力量天平已经倾斜到亚瑟一边了。但是,如亚瑟所说,他是乡下人,对政治不感兴趣。亚瑟从头到尾都没有用政治思维来思考帮派问题,他所愿不过是让每个亲人都好好活下去。亚瑟刚开始,与何西阿是一文一武,达奇的两臂,几乎是达奇的嫡系亲党。亚瑟和达奇、何西阿聊天时也常说自己不愿意动脑子想事情。达奇是交际型领导者,何西阿是谨慎的策划者,亚瑟则是得力的执行者。但达奇越来越拉着帮派涉险,何西阿也死了,亚瑟被动的必须独立思考更多,抉择更多。所以当亚瑟开始质疑,嘲讽,乃至忤逆达奇的命令,而且还更得人心时,达奇一直按压得对亚瑟的愤恨也愈攒愈重。亚瑟病发,达奇认为亚瑟是将死之人不构成更多威胁时,达奇不过是想利用完他最后的价值,不引起亲亚瑟一派的抵触,才没有与亚瑟撕破脸。达奇最后引进迈卡的小弟,在力量上压制住亚瑟。他是真的相信,他权力的来源是源自金钱和实力。因此,在最终的抉择时,他本可以救亚瑟,他也知道亚瑟说迈卡是叛徒不是骗他,但他仍选择放任迈卡来处置病入膏肓的亚瑟。因为他选择了与迈卡一起继续发展帮派和赚钱,只有迈卡是这条路线。

可惜在大雪山上,迈卡发展的帮派人数,枪手人数,远远超过范德林帮,但达奇再也找不到昔日帮派的辉煌感了...一群为利益而临时抱团的乌合之众,怎么可能和昔日精诚团结的兄弟姐妹一样呢?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或许达奇,最终才明白,亚瑟为什么坚持反对自己,亚瑟守护的是什么吧...亚瑟从来没有背叛达奇的理念,是达奇放下了理念,亚瑟仍然坚持它。所以,达奇放弃了金钱与权力,杀了迈卡,还了亚瑟一个迟来八年的公道。如果八年前,达奇能杀掉迈卡,救回亚瑟,即使亚瑟死了,帮派或许仍能召回成员,再次稳定下来。可达奇失去了理想,也就失去了灵魂。曾经,他为带领一群善良的人赚钱,虽然拖累很多,效率很低,但他们都很开心,过得很充实。八年后,他终于发现,为了满足一群恶人的贪念,赚更多钱反成了本末倒置,毫无意义的事情。最终,尽管他活着,可也不过是个游荡在人间,招不回魂魄的孤魂野鬼。而亚瑟虽然死了,却活在每个昔日帮派成员的心中,推动着帮派成员的成长与幸福...达奇看到了,在查尔斯、萨迪和约翰身上,看到了他久违的集体凝聚力,归属感,和挚友至亲才有的,无间的情谊,无限的怀念,无憾的付出,无畏的牺牲...这是迈卡从达奇身上偷走的,达奇再也找不回的,善念的力量。那才是他曾经权力的真正来源。亚瑟临死时对达奇说曾为他奉献了一切,是真的。达奇冷静下来了,明白了,但也一无所有了。一个宣扬带着众人追求自由的人,最终变成君王而背叛了所有人的自由,这更像是一则美国风格浓厚的政治寓言。

达奇在情感管理上的失败,和亚瑟为情感的牺牲,决定了二人虽生犹死,虽死犹生的截然不同的命运。这个游戏的立意在此,像一颗洋葱,层层剥开,才发现,原来它是一个家庭伦理剧。它的内核,就是冷漠的亚瑟,在经历亲人相继离世和自己患上绝症后,开始逐渐觉醒的家庭梦想与善意理念。

亚瑟呵护着约翰的家庭故事,爱着背影远去的玛丽,忏悔着因自己疏于关心而死去的妻儿...唐斯在瓦伦丁出现过多次,劝架、募捐,是个老好人。亚瑟毁掉了一个老好人的家庭,他受到了惩罚:在绝症下,所有重建人生,重拾家庭的可能性都不再了...他对得到他救助的唐斯儿子和太太说,不要谢他,不要原谅他,他不需要救赎...他真正拼尽全力,用尽最后一口气保证艾比盖尔与约翰的圆满,这才是他最大的救赎,对爱情,对家庭,对梦想...

“我真的觉得自己能找个好地方隐退,娶个妻子,过正常生活?我居然会相信这种可能性...”

结局动画中,穿着美丽而庄严的玛丽,站在亚瑟墓前流泪的时候,约翰已经完全实现了亚瑟生前期待的正常生活。这一刻,亚瑟得到了救赎...

我真的很佩服R星,他们总是十年磨一剑,做出现实题材向的史诗级游戏,是值得成年人去细细品味的。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文化上,都是艺术品级的。相比,电子游戏禁令13年后,中国的游戏,不是靠数据上的强即时反馈割韭菜,靠社交匮乏搞攀比的网游页游,就是靠17岁古代懵懂少男少女奇幻历险记后,大结局搞生离死别催泪弹的幸存老派单机...也不是说这样就不好,只能说断了一代人的年龄,全是给小孩子玩的,根本摸不到更有深度的生命主题...什么时候,中国才能有这样的文化输出能力,割全世界的钱包啊...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小岛秀夫为《三体1》写的评价? 
  为什么日式RPG代表《最终幻想》系列,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中式RPG代表《仙剑》系列却半死不活? 
  为什么现在的 3A 大作越来越偏向剧情? 
  有哪些刚出严重影响游戏平衡的游戏角色? 
  对于国内游戏用户来说,如果为他们提供一个不需要编程,也不需要写逻辑的创作工具,玩家会来自己做游戏吗? 
  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有哪些有意思的玩法? 
  单机游戏超频怎么办? 
  如何评价RPG游戏《NTRPG2》? 
  你在三国志11中打的最漂亮的一场战役是什么? 
  你见过世界观最宏大的游戏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袁崇焕的支持者是否存在一种自我心理暗示?
下一个讨论
NBA 21-22 赛季骑士 82:96 勇士,汤普森复出 20 分钟砍 17 分,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