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奇葩说 第六季》第 19 期辩题「生二胎需要经过老大同意吗?」,你怎么看?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wei-li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理论上不需要,但是有一种情况会导致实际上需要:那就是父母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不足,没有养育新生儿的能力。

这也是一个常见现象了,父母年过5旬添新丁,但是他们实际上已经无力养育这个孩子,那么养育孩子的重担经常会自然而然地落在长兄/长姐身上。

我看有的答主说:生不生孩子是父母的自由,子女无权干涉。觉得必须依法让父母有生孩子的自由。这就是法律教条主义了。

我觉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能力养育孩子的父母才有完全的生与不生的自由;如果没有能力,又想主张自由,那么长兄/长姐当然也有权仅仅按照法律最低标准来履行对年幼弟妹的扶养义务。


user avatar   ayat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需要。

成年人有选择和谁结婚的自由,也有选择是否生孩子的自由,还有选择自己的财产怎么支配的自由。这些自由,外人无权剥夺,即使是父母或子女。

所以父母如果已经决定了生二胎,老大无权剥夺父母的生育自由,更不应该产生“这孩子是来和我抢父母财产与宠爱”的想法。父母并不是孩子的私产,孩子成人以后也不是父母的私产,责任界限从一开始就要厘清执行,不能谁一哭一闹,就吓到放弃自己的自由。

自由是个好东西,不要失去它。

但个人的私欲不是自由,要学会辨认。

当然,是需要和孩子好好聊一聊弟弟妹妹来了,父母可能会多花一些时间精力在新宝宝身上,大孩子今后也可能要照顾小宝宝,但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今后也要做到公平合理对待两个孩子,不要厚此薄彼。

如果做不到——尤其是一胎是女孩,年纪已经大了,父母却抱着必须有个男孩传后的信念生二胎,那就不是二胎的问题了。姐姐但凡有点心眼和手段,这家今后几乎注定没有安宁日子过。

有没有能力要二胎,能不能养好二胎,经济和身体是否允许生二胎,是父母需要认真决策的事情,也是父母负全责的事情,孩子可没有责任去帮忙做这个决策。

说应当问老大意见决定生不生的,这算啥,打算把责任一推推给可能没成年的孩子“当初不是你要我们生的”或者“当初都是你不让生”?

呸,不要脸。


user avatar   hu-zhe-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讲真的,这个问题超级无敌中国的。

说白了就是有一些独生子女被惯坏了(包括已经成长为父母的独生子女),扭曲的很,而且你都可以观察这些人和那些强调年轻人平权的是同一群人。

他们一方面想方设法的利用白左的价值观强调独立性,要求排除来自于家庭父母的干涉,另一方面想当然的接受来自于父母家庭的帮助还来干涉父母的生育权,在他们想象中的兄弟姐妹的唯一用途就是用来争遗产的,这个观点在知乎还被点了上万个赞。

以下为基本观点:

从法学观点来看:不需要。

来自于法学的基本观点:禁止干涉他人事务。

无论老大年纪多大,父母均为他人,因此父母的生育权的行驶无需经过老大的同意。

从东方传统的伦理上来说:不需要。

不解释。

绝大多数角度其实都不需要经过老大的同意。

需要考虑的角度其实就只有:

1.老大的心理健康问题

2.家庭和睦问题。

从这两个方面讲需要的情形:

最聪明的方法是如同这世上几十亿个家庭一样,不把这个事情当做是一个问题,这是父母的决定,不需要征求老大的意见。

小孩子尤其在青春期前的小孩子,由于其脑前额叶尚未发育完全(下图为脑前额叶与判断能力的曲线,红线为前额叶发育情况,蓝色为判断能力情况),其自身的判断力绝大部分来自于家长的态度,只要你表露坚定的态度,他们就会将其作为自然发生的事情,就像他们6岁要上学,期末要考试一样自然,虽然有可能不愿意,但并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经过长期的铺垫以及引导几乎不会有什么问题。

青春期至16岁。随着脑前额叶的发育这个阶段在心理教育里这是一个坎,人类的主要人格定型就在这个时间。基本上如果这个时间节点出了问题,接触到了不好的示范等等,能够扭转的机会就很难了。所以强烈建议这个时候最好不要考虑用很大的问题来刺激其逆反,让其视线投向家庭以外的地方。如果真的要生孩子,请尽可能经过老大同意。否则后果可能会很麻烦。紧接着后面有高考,建议也不要刺激孩子。

高考结束后:不需要。你的孩子已经成为一个成年人,与你们是几乎平等的个体,在尽可能的努力沟通填补沟壑的基础上,各自做出各自的选择承担相应的代价。

不要过分担心养儿防老的问题,民政部2017年的调查当时空巢家庭占老年家庭的50%,预计2030将达到90%,应该讲养儿防老这个概念在当代,尤其是年轻人的生育观中将会是个伪命题:你养的儿压根就防不了老,不惦记你的养老钱就很不错了。

纵观人类商业社会的发展趋势就是会形成这样的价值观:生儿育女是父母的选择,但是子女并没有选择的权力,所以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但是子女却未必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而且子女成人后对于父母生二胎的干涉绝大对数来自于其理性的思考,即:受宠程度啦,遗产分配啦。这些理由都很难是能够站得住脚的理由。

结论:总体而言,不需要。


user avatar   wang-yi-jun-17-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接下来说说我对这道题的观点:

我站反方,我认为父母生二胎不必征得老大同意,但一定要让老大知情,且进行充分沟通

对孩子的尊重是一定要有的,都什么时代了,孩子是家庭成员,理应获得应有的尊重。但孩子毕竟是未成年人,不能让他们拥有一票决定权。

首先,他们还没有为自己的言行负完全责任的能力。

未成年人拿着家里的钱去高消费,法律还支持父母追回呢,怎么现在他们3、5岁一句戏言就要终身负责了?

如果孩子拥有一票决定权,那今天他们想要二胎,父母就一定要满足了?那就很可怕了,妈妈的子宫操控在小孩手里,而小孩是最容易被洗脑的。那么是不是社会可以通过学校来给老大们洗脑,间接控制女人的子宫?

想要二胎的爷爷奶奶是不是也能通过给孩子洗脑来催二胎?反过来,亲戚里居心叵测,不想你生二胎的,也能通过恐吓老大来达到目的?

这算什么事儿?

其次,我反对因为孩子同意,父母就理直气壮地绑架老大,让他凡事让弟妹,为弟妹服务,甚至对弟妹完全负责。

作为一个未成年孩子,要忽悠他答应父母生二胎是很容易的事情。

3岁的小屁孩答应要二胎,可能在他理解老二就是个大洋娃娃。

6岁的老大答应要二胎,可能在他心里老二就是个玩伴。

12岁的老大答应要二胎,可能他就是想过一把照顾宠物的瘾。

16岁的老大答应生二胎,可能是父母盯他学习盯得太紧,他希望有个老二来分散父母的注意力。

结果老二咣当生下来,老大们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然后父母说:你说同意我才生的呀,你应该照顾弟弟妹妹,凡事都让他。

老大们什么心情?买东西货不对板,还不能退!



那重男轻女家庭可省心了,用一串糖葫芦骗姐姐答应生个弟弟,然后悲催的小女孩为了一串糖葫芦从此就要卖身给弟弟做牛做马了。这对孩子公平吗?

生二胎这事儿,如果孩子还小,只要没有亲戚邻居在旁边煽风点火,说服起来是很容易的。孩子没有一票决定权,但父母有义务跟孩子做好沟通。这不是一件难事。基本上6岁以下小孩,随便哄哄就同意了。

学龄儿童,如果坚决不同意,那一定是心里有顾虑,安全感不够,父母多带孩子出去玩玩,培养培养感情,也能搞定。还是不同意,有可能就是惯坏了,告诉他,世界不是围着你转,虽然你不同意,但爸爸妈妈决定了还是要生。也许你不会喜欢弟弟妹妹,但爸爸妈妈永远爱你。生了弟弟妹妹后,爸爸妈妈不是从你这里拿走一半的爱分给他,而是另外产生一份同样的爱给他。也许爸妈爱你们俩的方式不一样,但给你的爱一分也不会少。

孩子如果已经成年,上大学,那父母做好沟通的同时,还要明确,不管老大是否同意,养育老二都是父母自己的事,我们有能力把他养大,不需要哥哥姐姐的付出。

说到底,如果父母需要老大养老二,还要生二胎不经过老大的同意,那就是耍流氓。如果父母还要用亲情来绑架老大,逼着他同意,那就是耍无赖。

所以生二胎最重要的不是去问老大同不同意,而是要看父母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到没到位,够不够资格要老二。



最后,很多老大坚持父母生老二必须跟自己商量,是因为从小被父母的偏心伤害了。许多人因为小时候没有被父母问过意见,甚至连告知都没有,于是就把自己的悲剧都归结于这上头,这不对。

两个孩子能否和谐相处,最根本的一点还是看父母偏心不偏心。父母偏心,事先问过老大的意见也没用。父母不偏心,事前没问过老大的意见也没关系。

可叹许多做父母的,一开始没想过要偏心,心都是处着处着偏了的。老大犟,老二乖;老大成绩差,老二成绩好;甚至老大容貌平平,老二活像个行走的洋娃娃,都会让父母原本放在中间的心不知不觉偏掉了。

所以把一切都怪在父母当初没征求意见上,没有意义。


欢迎关注我的公号:另类妈妈,给我留言哦!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




  

相关话题

  为什么在青春期的女孩大都喜欢混混式的坏男孩? 
  如果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尽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会是怎样的一生? 
  如何看待「少读哲学和心理学,多读数学和物理」这句话? 
  如何看待动物保护主义者裸体抗议羊毛衫 ? 
  类DOTA游戏给一些年轻人带来的没耐心、暴躁、自以为是、自私等负面情绪长期下去会对他的成长带来影响吗? 
  恩将仇报的人是怎样心理过程? 
  针对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有相关的应对措施? 
  用 10 块钱耳机还标榜只听无损音乐是什么心理? 
  为啥我让我老公干活,我婆婆就不高兴? 
  心情不好的时候,有什么方法快速调整自己的心情? 

前一个讨论
送孩子上幼儿园,妈妈天天上班迟到。如果是你的同事,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西安裸舞浆果儿事件后续,幕后拍摄者被抓?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