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小米手机的现状?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既然要说小米的现状,那我就从小米10U开始说起吧。关于小米10U的部分观点,我在此前回答另外一些问题的时候已经提到过。如果你已经看过,可以跳到后面。

虽然我一直都在尽力试着从全体消费者的角度去评价各个手机品牌的产品,但在很多资深米粉眼里,我但凡说小米手机的不好,我就是米黑。至于说小米为什么过去几年在国内的销量逐渐降低——那自然是某些厂商的打压,小米自身是毫无问题的。如果你适用这个观点看小米的市场变化,那这个回答你可以直接关闭。

好,回到小米10U这款手机。

小米10U这款手机发布的时候,数码圈内是一片沸腾,认为小米高端稳了。小米10U上市一个月之后,小米高管也发布了微博庆功,表示小米10U目前在各大电商平台5000元以上价位段的销量都是第一位。这条微博发布的时候,无论微博还是知乎上都是一片欢腾之声,认为小米高端成了。

但是,对于小米高管的这条微博,我当时的看法是“呵呵”。因为小米10U的所谓“第一”,与其真实的销量并没有关系。这个“第一”主要是因为小米在10U上市首月通过渠道控制,让各大电商平台的旗舰店成为了销售的主要渠道,自然会让旗舰店堆出一个好看的“第一”。我当时的观点是,小米10U的“第一”水分太大,根本撑不了多久。

而到今天,小米10U上市刚好一个半月,此时距小米高管发微博才仅仅过去了半个月。但如果现在你再去天猫等平台查询小米10U近一个月的销量,会发现小米10U的销量已经掉了下来。

比如在天猫平台,小米高管发微博时10U过去一个月的销量是2.1万笔,而现在小米10U过去一个月的销量是1.2万笔。其对标的P40 Pro当时的月销量是1.9万笔,现在的数据是2.1万笔。

在京东平台,小米高管发微博时10U的评价数是6.9万,现在的评价数是8.6万。P40 Pro当时的评价数是32万,现在的评价数是34万。

现在,你让小米高管发“第一”,他们也没脸发了。

于是,一个问题就摆在了很多人面前:既然小米10U整体上已经非常出色,且性价比极高,为什么热度仅仅维持了一个月,销量就开始崩?

其实,我自己也是小米10U的用户之一。以我的体验来说,跟我手里其他几个品牌的旗舰比起来,小米10U性能上的超值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120W的闪充,速度非常快。但小米10U的这种提升,并非是质上的。譬如说小米120倍变焦当然比华为的50倍变焦看起来好了一倍以上,但从我实际的使用体验来看,在手持拍摄的的前提下,哪怕是190g重量的荣耀30 Pro+已经无法在50倍焦段稳定拍摄,而重量超过220g的小米10U,120倍变焦已经基本上没太大实用性。另外,小米10U的厚度、重量、工艺等方面控制的也并不是很好,这也让它虽然在性能方面一点都不输,却并没有一个5000元档的旗舰机该有的质感。

你当然可以说什么“质感”、“手感”、“设计”等等都是玄学,但销量本身已经证明,小米10U也并没有让小米的消费圈层有太大扩张,更难以说站上了高端。

小米10U当然是一部不错的手机,但小米10U的境遇,可以说代表的也是小米面临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在于很多人所鼓吹的小米系列的所谓“产品力”到底来自于哪里?或者说,小米今年的几款产品真的脱离“性价比”了吗?

很明显,并没有,小米手机的主要竞争力,仍然来自于在同性能和配置下其所具有的最高性价比。就我跟一些线下渠道了解的情况来看,在小米10和10Pro上市之后,在同价位下其线下销量远远不敌荣耀30Pro、Pro+以及P40系列。不过,最近由于华为控制渠道价格,导致手机批发价上涨,而小米一直在降价,所以现在小米10系列的销量已经开始超过荣耀30Pro了。

事实上,我之前经常说,很多米粉对于小米的过度狂热,从根本上说就是除了手机这个产品本身一无所知所导致的。从性别区分来看,大多数的女性对手机的配置、性能这些东西既不了解,也不感兴趣,而这部分群体就占据了手机用户总数的近50%。再从年龄区分来看,受计划生育的影响,作为米粉主力的80、90后群体大约只占50后人口总数的30%左右。这就是说,在剩下的50%的人里,也还有30%以上的人对手机并不怎么了解。仅这两部分统计一下,就有多达80%左右的人,对手机配置既不了解也不感冒,对他们来说,你们把一个手机的性能吹上天,又有什么意义呢?

换个问题来问:假如国内有10亿手机用户,米粉占两亿,那么对于剩下的8亿人来说,小米能为他们提供什么?

之前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提问者是一个女生。她说自己喜欢华为的Nova7,但是弟弟强烈推荐他买小米10。于是,她在这两个手机之间有些纠结,问买哪个手机比较好。

在那个问题下,无论是米粉还是普通的知乎er几乎无一例外的推荐小米10,并且认为这两款手机之间没有任何可比性,觉得这是一个傻问题。但是,他们却没有想过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提问者会将华为的Nova7列入自己的首选项?

其实稍微了解华为产品线的人都知道,Nova系列是华为推出的主打女性市场的手机,主打的三个卖点是轻薄、配色以及拍照。而在现实中,这也是很多女性用户选购手机时特别看重的三个点。

有些米粉在那个回答里说,nova7的轻薄没问题,配色也更好看,可nova7的拍照跟小米10的一亿像素真没法比。

说出这种话来的人,显然是不了解女性要求的“拍照”跟DXO评测的那种“拍照”其实跟本不是一回事。女性说的“拍照好”意思是能把人拍得好看,而不是什么噪点少、解析力更强等等。而作为主打女性市场的手机,nova系列虽然在“素质”上不如小米10,但的确能把人拍得更好看。

现在,米粉也好,其他认为自己很懂手机的人也好,需要直面的一个问题是:拍照美颜算不算是一个合理的消费者需求?

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米粉给我的回答是“不是”。在他们眼里,女人为美颜效果更好的手机买单就是智商税。

可是我妈那个年龄的人,尚且还希望手机拍照时能把自己拍的显年轻一点,又何况是年轻女性呢。

再比如,很多人买愿意多花几百华为和iPhone的原因是因为华为和iPhone有更好的办公生态,协同办公更方便。这算不算是一个合理的消费需求?

再比如,有些人生活在四五线以下城市,买手机的时候希望找一个当地有售后的品牌,以便出了问题维修方便。这是不是合理的消费需求?

再比如,有的人经常出差,要求手机信号好,这算不算一个消费需求?

甚至有的人,可能对性能都没什么太大要求,只是希望要一个“牌子更硬”的手机。

……

凡此种种,都不是可以靠堆料和拼性能来解决的,甚至都不是靠一款或者几款有“产品力”的手机来解决的。

事实上,我之前也说过两次,米粉以及小米最大的问题是消费群体太过单一。比如,从性别划分来看,iPhone和华为的用户比例最为均衡,大约是1:1左右,但小米手机的男女比一度曾达到过3:1,目前小米手机中男性用户的占比也高达70%。而在另外某些方面——比如说之前K30 Pro因为没有高刷而被吐槽时,我说有无高刷并不是决定销量的最重要因素,并且高刷对于大多数人带来的实际体验感也并没有那么强。之后就有人反驳我说,有无高刷对游戏带来的体验是天壤之别。

的确,有没有高刷对游戏的影响或许非常大。可以号称国民级的游戏《王者荣耀》为例,其用户规模也不过是两三亿,而在这两三亿人中,13~35岁的用户又占据了近90%。换句话说,在35岁以上的五六亿人中,几乎很少有人玩《王者荣耀》,而在35岁以下的五六亿人中,玩《王者荣耀》的人也就是1/3~1/2左右,仍然有两三亿人不玩。

小米用户以及一部分年轻用户之所以对高刷“念念不忘”,说到底是因为现在关注手机的人以及互联网上的活跃群体,就是20~40岁的这个群体。他们的日常使用场景,决定了他们对手机的性能和硬件配置有更高的要求,但对自拍、轻薄等方面不太关注,但这种要求说到底代表的也只是这个年轻段的男性群体,而不是所有手机用户的共同需求。

那么,回到小米10U的问题上,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这样一款高性能的手机仅仅发售了一个多月,热度就从一机难求沦落到要靠降价促销的地步了。因为在小米10U的目标用户群里,有消费意愿和能力的人已经把手机买得差不多了……到现在K30U还要靠抢购,也似乎说明了小米系列的主力用户群是谁。

站在小米高管的角度上,他们作为市场的老兵,当然明白这些手机的目标用户是谁。但小米10U的用户,却把所有人都当成了自己。其实,稍微想一想就应该知道,五六千元级别的旗舰手机的用户,主要还是以中年人为主的——因为他们的消费力更强,同时因为社交场景更多,所以对手机的品牌等也有一定的要求。但中年人买旗舰手机,大多数并不是单纯追逐手机的性能,而是更看重手机的做工、售后等方面。此外,他们也很少会为了省几百块钱而去网上搞抢购,大都是直接到店里去买了。

在一个超高性能的厚重手机和一个高性能的轻薄旗舰之间,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在我看来,小米如果真正要走高端,应该延续的是当年MIX系列的路子,就是如何用工艺、设计和品牌来给产品更高的溢价。当然,之前几年总有人说小米会凉,这一点我也是完全不同意的。毕竟性价比作为小米的招牌之一,始终会切中一部分人的要求。神舟活了20多年都还好好的,指望小米凉当然是不现实的。可要是有人说小米因为今年手机价格冲上了四五千就是跳出了“性价比”、有了“产品力”,那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今年小米手机能冲上四五千,从根本上说是由于5G手机价格本来就高,再加上各大手机品牌纷纷提价,四五千的小米在同档为手机里依然是很能打的性价比神机。

目前的小米,只能说是推出了几款有影响力的产品,但并未在大的层面有什么变动,能带来什么其实还不好说。在我个人看来,小米的转型是不是成功,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会不会发布一款或多款针对女性用户群的产品?

2、能不能出一个不强调性能,而是工艺、设计上出色的新旗舰?

3、小米能否出现半年销量破千万的旗舰?

4、小米线下渠道建设的如何,能不能实现线下销量对线上销量的反超?

5、小米手机的销售均价(销售额/出货量)相比2019年度财报能否提升100~200元?

以上种种,说到底就是一句话,小米手机能不能“破圈”,能不能让原本圈层以外的人开始大量购买。如果能做到,那小米的转型就是成功的。但如果小米今后推出的主要还是10U这种圈内热度高、圈外不怎么感冒的“神机”,那么非但不能说小米高端已成,甚至也不能说小米的转型是有力的。毕竟,要知道,就算神舟,也不乏销量不错的七八千元甚至万元的电脑。但如果仅仅因为神舟推出了万元电脑并且卖了出去,就认为神舟是高端机,也是要被人笑的。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希望小米成。因为从产品线上看,小米是最容易成为在苹果和华为之外,另一个打通产品线生态——特别是办公生态的企业,而小米生态链的价格比华为低不少。对于消费者来说,也能有更低方案的生产力选择。但如果看到一两款销量不错的产品就开始自嗨,那也是没必要的——做品牌的路,至少都是三五年起步的,中间犯上几个错,公司可能都没了。

作为消费者,就等着小米接下来的产品吧。


user avatar   liu-zhi-peng-38-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状很好。知乎,贴吧,自媒体百分之九十九根本不了解企业经营,手机这种重资产行业,压货冲销量那是作大死,甚至现在这种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 ,轻资产都强调现金流了,吹销量忽略库存那是忽悠股民韭菜的。

实际上小米最大风险不是什么销量低,而是在华为泰山压顶,5g来临之前的压力胡搞作大死。

事实上,缺乏线下渠道分担风险的小米,为了争销量,一旦4g手机压货,很可能直接就魅族甚至金立了。

魅族金立失败无非是压货,最后恶性循环,手机真不怕产品销量高,怕的是压货。

华为泰山压顶,ov肉都吃不好了,销量大幅度下跌,不得不吃性价比市场这个骨头。性价比市场本来就没有多少肉。

性价比粉和MIUI粉其实不重合的,以前的乐视压力比ov性价比压力高的多的多,或者说按照比来说,乐视分流的那部分就是ov能拿走的性价比粉。

性价比粉走了也不要怕,这帮人难伺候得很,现在就有不少性价比粉吐槽ov系统不如小米,IQ速冲伤电池之类,产品好随时可能回归。

ov的性价比机型销量占了便宜,存量只怕吃了大亏,iq那几款855破2000价位确实很香,不过也说明库存压力即使不大,只怕需要现金回流的压力也相当大。

总而言之,小米19年没犯大错,已经很不错了。具体到红米来说,销量尚可,红米在2000元也站住了,品牌也有了升华,基本也能抗住荣耀了。

小米主品牌销量虽然不行,口碑也没崩,米9没大卖也没有压货。cc9告诉大家小米拍照至少不是短板,换865,配件升级一下,3000档位也不难站住。

当然,小米也有困境,轻薄和照相平衡上也远远不如ov,那就索性做大手机,天线也别阉割了,干脆走大电量堆料路线。

19年证明轻薄还是不敌大电量,苹果手机旗舰也开始逐渐放弃轻薄,5g以及越来越多的吃电量的功能,只怕轻薄就只能剑走偏锋了。

明年小米如果再走轻薄路线,还要对上苹果se2,这条路越来越难了。

总而言之,19年大坑这么多,小米也基本没中,我觉得小米问题不大,华为泰山压顶的趋势至少还有三年,长期来看麒麟处理器早晚战胜高通,小米国内市场占据15,16份额就不容易了,国外市场其实比国内红海好多了,华为因为政治原因有很难出去 这是大趋势,小米别头脑发热,硬顶华为就好。

另外,我知道现在主流就是吹小米没人权,甚至说小米决策对都被说成猴子。

不妨碍本人说一下立场,LCD党人,旗舰芯片爱好者,看视频手机坏了的话只怕只能选荣耀了,因为工作关系,主力手机对信号要求高,只能选华为旗舰。

不是任何品牌的粉丝,只是产品使用者,手机没有好好之分 看什么适合你。

拿手机显摆身份,是很幼稚的行为,这年头中产都不好意思显摆车,改显摆房子了,假如你大学不是太水毕业后分期付款买手机不难吧?有什么可炫耀的呢?

10月17日编辑。

线上的事我只当一乐,线下影响我忍无可忍,某品牌狂热粉丝指责父亲手机努比亚z17不用国产芯片不爱国,还拉拉扯扯把父亲手机摔坏了~老邻居父母一再道歉不好说什么,给lcd敏感眼的父亲换了小米mix2s,看情况年底是否换小米10t。

高端营销我是见识了,以后线上惹不起,线下也惹不起,不用你的行不行?

复盘今年手机市场。

一系列小米10,红米865新机,应该说小米今年发力是基本成功的。

然而我认为,小米2月之后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可以看看竞争对手,给小米留下了巨大空间。

o公司find系列还是那样,堆料也站不住4000以上,线下动不动打折千元,粉丝买账的不多,线下那套不看配置,以几千元分档次的做法,也让粉丝认为某牌子4000以上就不值。

毕竟华为国家扶植商务机模式不是砸钱就能砸出来的。

一加高端机基本倒是成了,然而品牌整合相当吃力,realme挑战Redmi是有了一定成效,然而对母品牌形象冲击也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vivo手机和OPPO问题差不多,也是粉丝不买账4000以上,品牌整合做的不错,性价比机型归,iQOO,vivo主攻线下。

华为因为芯片问题,对ov线下实体店压力会小很多,ov会有个喘息的机会,不过中国未来手机换机频率会低很多,但是4000以上价位和性价比机型2000以上旗舰u会成为主流,然而这恰恰是小米红米领域。

ov未来主力保实体店,子品牌争性价比轻旗舰,怎么看都是头重脚轻的格局,需要有个大的调整,时间不多了。

某星在国内基本就是一个牌子,国外a系列和小米激战,个人觉得如果不靠政治因素,纯市场竞争,某星中端机会和国内一样,被打的基本退出市场。

水果机就那样了,iOS加女性铁粉,基本也低不到哪里去,然而为了照顾女性铁粉,继续轻薄,导致电池在5g高刷面前要么续航尿崩,要么很多功能都不上。

铁粉也会相当概率来个安卓机备用,这又是一个商机。

当然,电池如果出现革命性进步,另一回事了。

对于华为,个人觉得用骁龙对品牌的爱国营销有一定影响,但是对ov线下压制大的趋势应该不会变。别的不评价了,实话实说会惹来无数口水,点到为止吧。

小米撕逼华为其实就是互联网幻觉,实际上就是华为不受影响,荣耀旗舰站稳3000档,华为旗舰实际占领5000档,4000档和2500档全是口子,轻松被小米红米旗舰插进去。

或许有人会说华为旗舰最低配也是4000多,然而不说华为旗舰用户基本不会最低配,最低配也是走轻薄路线。和小米堆料风格根本也没有太大竞争。

说了这么多,小米高端成了没有?

看你怎么定义高端,作为奢侈品的手机,国际上威图,国内8848。

作为消费品的手机,国际上是,星果华。

不追求品牌溢价,强调堆料的小米,只能说能站稳中高档价格罢了。

但是跳出日渐萎缩的手机市场,智能家居,小米杂货铺这一块做的可是相当出色,这两块市场可是待开发的沃土,那么作为,信息入口的手机,利润也不用太高,出货量不低就行。

海外市场小米接替华为,和三星中端机打的有来有回,如果小米打垮三星中端机,全球出货量前三还真是有可能的。

非业内人士,对手机发展也就是一个数码爱好者的水准。

个人认为从商业竞争角度来说与其在芯片领域和美国硬碰硬,不如打垮三星中端机,甚至打垮三星,那么国产手机结成统一战线,市场优势对技术优势,高通的技术手段就未必是个问题。

至于苹果手机,产品问题不大,股市价位太高了,中美贸易战继续下去,政治风险也很难预料,被产品之外的东西打垮也不是没有可能。

2020很魔幻,未来一切都可能。

27日再更新一下,红米k30s数据不错,看网友实际体验,如果护眼可以就给老爸买一台。

又看了看数码区的回复,感觉都是粉丝互喷,商业角度基本就没法看。

销量不代表品牌实际价值,比如荣耀,离开主品牌华为的芯片,改成小米荣耀,OPPO荣耀,vivo荣耀,价值基本就没有了。

这和荣耀销量多少无关,如果说荣耀两年前出手还或许能在ov那里卖个好价钱,现在ov子品牌也是有声有色,真也就卖不上价了。

销量好品牌价值就高?

不是这样的。子品牌这东西就这样,和主品牌捆绑过深,销量有保证,但是子品牌价值会受影响。要拆分的话子品牌价值会严重下降。

当然,子品牌价值太成功,和主品牌形象整合也是难题,比如OPPO和一加。

无论如何祝华为好运吧,想开了的话,华为退出消费领域,专利授权加通讯设备也能过的不错,反正手机是越来越红海了,在里面销量大了,未必是什么好事。

对于小米来说,祝愿小米杂货铺先发一步。

今年红米30系列有声有色,k30s是难得的旗舰lcd,只有没有致命弱点,lcd党支持一波很正常,准备等k30s评测,有时间再聊。

没抢到k30s,回答几个网友私信吧,互联网小米和华为口水战就是互相演,华为是奔着线下实体店高利润走的,线上不少销量都是批发商刷单的~不服可以以开实体店卖华为的名义咨询省级代理商。小米华为基本没有利益冲突。

小米撕逼华为,认为华为是人傻钱多,实际变相承认华为商务机高端机的定位,华为撕逼小米,认为小米都是屌丝机,变相承认小米性价比和堆料。

无非就是一起演ov 节省了不少广告费,宣传效果也挺好。

就是一个简单的商业套路,网友当真就输了。

个人觉得25岁就不该崇拜明星,而是要挑剔明星,30岁就不该崇拜品牌,而去挑剔品牌。

做粉丝真跌份,真的。

十一月一日再更新一次,谈一谈销量有没有用?

答案是有用但没有网上吹的那么有用,ov线下实体店,合约机销量含金量相当低。

ov都不是上市公司,很多东西都是雾里看花,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有些信息也不是拿不到,可以咨询ov开实体店进货价,返点之类~具体来说很复杂,但是3000左右的手机,让利实体店500已经非常保守了,为了充分供货,库存也是相当大成本。

这些东西都是隐形成本~网络成天吐槽ov高价低配,实际算上这些乱七八糟的隐形成本算上去,真未必高到哪里去。

和基本没库存的小米,销量真是没法比。

最近网上热热闹闹,实际天翻地覆的是线下实体店~两个人维修加卖手机的夫妻实体店

基本已经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型大型实体店和品牌直营店。

中型大型实体店议价能力相当强,华为的品牌力,也不得不出某些畅享20之类线下利润机,ov品牌力远远不如华为,给实体店的利润只会多不会少。


或者说的显浅一些,ov销量含金量大约等于小米销量120%或者150%.

看销量,不看销量含金量,基本等于996挣三万的嘲笑8小时双休两万的人收入低一样~

我这算是吹小米了吧?不求软文给钱,有没有认识小米高管的,求一个红米k30s高配购买资格~高配真不好抢啊

11.15,再度编辑隐晦的说了下荣耀拆分的事,现在已经官宣了,有华为粉在私信里非常激动,其实大可不必,商战不可能一直胜利,失败不伤元气同样是成功,有些事还得长远看。

小米k30s抢购失败,3300入了港版小米10t顶配,感觉多花的钱挺值的。

应该说,因为lcd不爱坏,现在手机商都推OLED 屏幕,外加吹手感,诱惑手机用户摔缩短使用周期,按理说lcd旗舰应该基本绝笔了。

不过这次iqoo不讲武德,推出neo3和z1,小米忍不住出了k30s,875时代下半年出lcd轻旗舰也是大概率的事情。

个人感觉出个Pro升级版,3000以上lcd依然有人买单,厂商之间就别讲默契了,都不讲武德,消费者才能获得更多实惠。

最后吐槽一下,双十一越来越不给力了,预算3000最后化了700,双十二能不能差不多一点,消费者又不是傻子,忽悠一次两次可以,习惯了看到底谁吃亏?

ds门事件再编辑吧。

小米说的没错,只是很多实话是不能实说的,疫情下,普通人受冲击不大,顶层也就那样,创业一半不上不下的可就惨了,不少人资金链断裂,一地鸡毛的跑路,有两钱入股不管理的更是欲哭无泪~

具体的我就不说了,不少资产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所谓老板,几百万现金拿不出来的你敢信?

潮水退了,除了赔了几个亿会去继承家业的王思聪,不少所谓老板和白领,中产其实没有那么大差距,说ds,其实没几个不是ds的。

手机这玩意hmov里面都是大把社会底层用的,即使水果三星,其实使用者里面穷人也不少。

真要上档次的手机,建议8848,目前基本都是土老板用~土老板也是老板,贵气 。

一月四日再次聊两句,环保充电器事件,雷军商业手腕真是高明,黑粉为他所用,刷了大把好评,还封杀了其他安卓学水果的道路,确实营销鬼才。

至于骁龙888翻车事件,其实真无所谓,现在处理器性能普遍过剩,控制功耗,MIUI优化,APP适配才是重点,何况米11堆料十足,性价比高又不仅仅是一个u。

不过说实在的,如果处理器未来几年一直没有飞跃进步,那么竞争焦点可能集中在相机,美颜等看点,小米就会进入ov的领域客场作战。危机可未必比华为泰山压顶压力小。

毕竟数码属于科技产品,营销要受到科技硬件的制约,今年小米成绩应该不错,不过就像去年,前年小米销量低不代表有重大危机一样,销量好也未必没有危机~拭目以待,以后手机竞争可能远离u,这种竞争会让消费者耳目一新。

一月十五再编辑。

小米也上黑名单了?

果然小米华为命运共同体~

特朗普和我观点一样,小米不但不是买办,某种程度上,高通才是被小米控制。

高通高端八系列,核心竞争力就是靠小米旗舰,水果a芯片,三星猎户座,ov靠的是相机,华为麒麟。

小米靠高通还是高通靠小米,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逼小米和高通割裂,逼着三星大规模用高通。

小米转向联发科,还能逼着联发科制裁小米不成?

退一万步说,制裁华为一样制裁小米,ov大股东段永平据说是美籍华人,再制裁ov?

不过现在比较感兴趣的就是口口声声说小米买办的,美国官方可是说小米控制高通!

不就是小米实体手机店利润太少嘛,忽悠小孩也就罢了,稍微有点社会经验的,谁看不出来怎么回事。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回答这个问题,要先明确两个前提:

1. 相比于目前活下来的国产手机品牌商,小米在研发投入,销售渠道等的储备和积累都是最少的。在这个前提下,小米做的已经非常好了。


2. 小米手机(包括红米)的核心竞争力是性价比,而小米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低成本竞争领域的决策力和快速行动力(最早的系统先于硬件,最早的互联网销售,最早的发布大会,最早的智能生态,最早的海外布局)。


所以现在小米的问题很简单,小米就10万人,前期打下来一块别人看不上但是也很肥沃的地盘,现在其他30万,100万人的军阀也都看上了这块地盘。小米能有什么办法?

也就两招才能活下来呗。

第一转移去新的没人挣地盘积蓄兵力(海外市场),第二在富裕地区留下几个据点或者潜伏队以便后面反攻。


user avatar   jin-wan-da-lao-hu-27-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直有个疑惑,在2016、2017年的时候,国产手机都在看小米。当时普遍的看法是国产手机能不能实现突破,不打性价比牌,做高端,要看小米能不能实现这个突破。彼时的小米手机,简直就是是国产之光。

MIX刚上市的时候,万众欢腾,简直是国产手机的曙光,无论是设计还是做工,都无可挑剔,首开国内“全面屏”先河,甚至有些说法iPhoneX的刘海屏确实是不愿及技术妥协的情况下被MIX逼出来的,而且就质感、使用也都是非常出色的,那会周围经常有人蹲小米发布会,抢某一款手机,还有加价购机,反正非常热闹。

感觉2018年好像是个重要的节点,2018年华为的mate10系列、P20系列一脚就踏进了中高端市场销量也非常好,oppo和vivo拿出了findX和NEX,不再是那个只会讲充电五分钟通话一小时的小品牌了。小米似乎就非常弱势了。

到了2019年,似乎小米就消声匿迹了,周围也没有人再换小米的手机了,我偶尔搜了一下,MIX系列好像没有新产品了?

所以谁能帮我解答一下,2018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小米就掉队了?


user avatar   xiao-ke-11-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小米发布 Mix Alpha 后股价下跌 4.4%? 
  你对十周年的小米 10 手机有何期待? 
  如何评价小米 CC9 标配骁龙 710 处理器,称足够日常使用? 
  阿里巴巴和小米都注册了哪些奇葩的商标? 
  如何看待小米手机新系列命名为 Civi,有何寓意和战略目的? 
  小米股价再次破发,市值一年蒸发近4000亿,暴跌的原因有哪些?后续股票走势会如何? 
  如何看待 2021 年 9 月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增长变化,苹果增长率第一,荣耀超过小米排名第三? 
  小米手机为什么不能现货? 
  小米有水军吗? 
  如何评价Redmi Note 8 Pro的dxo相机得分为84?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中戏北影的编剧不写网文?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拜登发文称「虽然我以民主党人身份竞选,但我将成为美国人的总统」?拜登当选的可能性有多大?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