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妈妈因发热需隔离半个月,有什么实操方法能减少2岁孩子的分离焦虑,并表达妈妈的爱? 第1页

  

user avatar   laomu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年前也因为肺炎被隔离了半个月,住院一星期,回家后又在小房间被隔离了一星期。

看了问题以后,我觉得问题可能是出在“是不是非要和孩子视频”上。

首先向 @李妍 表示诚挚的慰问(不好意思一开始没发现是你),然后我先来说我家的情况。

我住院期间,朵朵一直是爸爸带的。男人肯定不可能像我一样事无巨细,经常不洗脸,天很热还穿四条裤子,天天看ipad不读书……

但是我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能保证娃吃得饱睡得着,平安健康就行了。

朵朵肯定也想我啊,毕竟这才是第二次和我分离,第一次是去年住院,第二次还是住院。她天天一回家就到处找妈妈,每个房间都找一遍,甚至厕所,床底下……

朵爸和托班的老师都会反复告诉她,说妈妈生病了,在医院打针,等妈妈病好了就会回家。

而我的分离焦虑症比朵朵更猛烈。在医院我给病友看朵朵的视频,看着看着,我竟然落泪了,赶紧偷偷擦掉。

为了缓解我的分离焦虑,当时我确实是天天和她视频聊天。

我给她看我手上的留置针,和她说妈妈生病了,要在医院打针,病好了才能回家。我还反复强调,妈妈爱你,妈妈很想朵朵。我还会问她家里的针管在哪里,让她拿过来模拟给我打针。

朵朵拿着针筒往屏幕上的我手上戳,乐得哈哈大笑,她的(以及我的)分离焦虑一下子就得到了缓解。

当然,朵朵已经三岁了,而题主的孩子还小。孩子见到妈妈哭得反而更厉害,这个现象在小宝宝身上很常见。如果视频反而会让宝宝的情绪更糟糕甚至不睡觉,那我觉得是需要斟酌的。

我们容易被“亲密育儿”的理论所影响,觉得必须得视频,得打电话,但实际上,看得到却摸不着,对小宝宝来说可能是更加煎熬的。

因为他们可能理解不了“手机里的妈妈”为什么过不来,甚至有可能觉得妈妈不要自己了。

(以上都是我的推测,因为小宝宝自己不会表达这么复杂的意思)

这就是为什么小宝宝们“看不到妈妈反而会更平静”。

以前,我刚送朵朵去上托班,老师也叮嘱我千万别让她看到我了,不然好不容易哄好了,见到妈妈又会哇哇大哭。

我一开始不认同这个观点,但为了不影响老师工作,也只能乖乖消失。后来,一个星期以后,朵朵就能自如地和我道别,蹦蹦跳跳地跟老师进教室了。

那么,缺失的亲情就没有办法弥补了吗?

其他亲人的陪伴,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妈妈。当时我把朵朵的外公叫来了,朵朵一直都很喜欢外公,外公陪她玩,我从视频上看得出她十分开心。

此外,特殊时期,有时候就不要太纠结了。给娃做好心理铺垫,同时也不要排斥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比如陪娃读读书,甚至是看动画片,吃点好吃的。

这不是掩耳盗铃,太小的孩子(三岁以下)对于讲道理的接受程度是有限的,并且也容易忘事,所以转移注意力是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但如果孩子大了,这种办法可能只会让他们不满,觉得大人避重就轻。

最后,回家以后请及时弥补这段时间缺失的亲情,我相信题主一定能做得很好!




  

相关话题

  儿童心理学上,小孩子嫉妒心是阶段性的,还是长久性的? 
  两男孩在 27 层高的楼顶间无防护「立定跳远」,为什么儿童喜欢刺激危险?应当如何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 
  有哪些你觉得在生孩子时应该知道,却没人告诉你的事? 
  「新生儿自带三天口粮」的说法科学吗? 
  父母懂得孩子赚钱不易,有几个懂得父母,一日三餐琐碎,带娃辛苦呢? 
  奥特曼被欺负男孩砸电视报仇,称「我要帮奥特曼报仇」,作为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 
  如何看待深圳某小学全班 45 人被打一事?学校应该要承担怎样的责任? 
  两个儿子一个 7 周岁,一个 5 周岁,在一块儿就打,分开还想,有什么好办法教育引导? 
  看了南汇14岁女孩子的遗书。身为孩子。或者父母。你们的想法是什么? 
  有哪一瞬间,让你意识到自己也是一个“消失的爸爸”? 

前一个讨论
京津冀的河北与长三角的安徽,哪个将会发展得更好?
下一个讨论
孩子需要你,工作需要你,作为职场妈妈、职场爸爸的你,在家办公的状态是怎样的?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