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四羊方尊为何在湖南被发现? 第1页

  

user avatar   xu-cheng-8-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确实困扰了考古学界很多年。

四羊方尊于1938年4月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以西的宁乡县黄材镇,由于是非科学发掘,至今对发掘时器物的状态、伴出器物均不甚明了。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四羊方尊并非全貌,在1938年的新闻报道中曾说明该器物在出土时有器盖,只不过在农人的粗糙发掘下,器盖已碎成多瓣。据说,20世纪60年代,曾有义人向湖南省博物馆捐赠疑似四羊方尊残片,可能正是遗失器盖的一部分[1]

四羊方尊从纹饰、器型上可以确定是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与同时期中原器物相似却不完全相同,例如中原地区商周青铜器极少使用山羊母题等等。况且湖南宁乡距离商文化的核心地区中原-冀南豫北地区实在太远了……

实际上,在四羊方尊发现之前,湖南宁乡地区已经发现过大量类似风格的青铜器,如著名的大禾人面方鼎。

由于发现零散,大多来自民间收集,所以无法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学界将这类青铜器称为“宁乡青铜器群”,认为这是一个活跃在商代的拥有较高文明水平的族群创造的青铜文化,但是对于其性质仍然不甚明了。宁乡青铜器群到底是商人创造的?还是本地族群创造的?

1963年5月,宁乡旁的沩水迎来汛期,大水过后,村民在河滩上发现一只商代青铜提梁卣,并上交给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前往该地调查后在黄材镇炭河里发现一个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

虽然在发现之后,炭河里进行过数次考古发掘和调查,但是囿于人力物力,这些发掘都没有取得什么重大成果。2001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才开始对炭河里遗址进行发掘,发掘的结果是可喜的。

在炭河里遗址,发现商周时期地层,地层中发现夯土宫殿建筑群、城墙,由于揭露不完全[2],目前对于炭河里遗址的规模尚不清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处商周时期拥有较高规格的古城。

在炭河里发掘中,出土了大量陶器碎片和青铜器碎片,这些青铜器碎片和四羊方尊等采集品在风格上是一致的,证明四羊方尊应当是属于炭河里或附属遗址的产物。

无独有偶,1970年,距离炭河里不远的长沙市望城县高砂脊(现望城区)也发现一批商周遗存,1999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砂脊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一批商周时期的墓葬和陶窑遗迹。高砂脊的发掘与炭河里古城相比,虽然规模小很多,但是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完整,且墓葬保存完好,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湖南青铜文化提供了便利。

从炭河里和高砂脊的发掘来看,这两个遗址应当是在差不多相同的时期,那么两个遗址的关系如何呢?它们跟殷墟商文化关系如何呢?

发掘者认为,高砂脊和炭河里遗址应当属于同一族群创造的考古学文化[3],原因为:

1.陶器类型相同,陶器多为红褐色夹砂陶,纹饰以方格纹为主,器型多三足器、圜底器、圈足器;
2.青铜器类型相同,以鼎为主,鼎、斧、刮刀等器物完全相同;
3.两地墓葬都有特殊的将陶器和青铜器打碎后以碎片随葬的习俗;
4.遗存地域和时代相同

据此,考古学界认为,炭河里和高砂脊应当属于同一考古学文化的不同遗址,统称为“炭河里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炭河里文化中出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细节:

在陶器方面,生活用具以本土型为主,随葬的“明器”——仿造青铜礼器制造的陶器则与中原青铜器类似[4]

葬俗方面,高等级墓葬出现了腰坑,这是中原商文化的特征,出现在商人墓地或受商文化影响较为深刻的地区[5]

铜器方面,铜器群的面貌复杂,既有与殷墟非常接近的类型,也有本地土著的类型,更重要的是,本地类型还继承了较多的早商二里岗因素[6];而铜铙和一些铜鼎则更接近商末周初的风格。

考古学家发现,炭河里文化所有和殷墟形制相同或是带有殷墟和本地融合因素的青铜器器型都较大且精美,而小型青铜器则呈现较多的本低特征且制作粗糙。对铜器原材料进行放射性分析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青铜器的原材料与殷墟相同,也有部分青铜器原材料采用了中原型青铜器和非中原型青铜器混合的原料,其中一件青铜器的特殊放射性铅原料流行于殷墟一、二期,不见于殷墟三期以后[7]

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作如是想像:

炭河里文化的主体是商文化和本地土著文化,但是商文化也并非单纯,而是分为三批,第一批是早商二里岗时期先期到来的商人,第二批是晚商早期到来,第三批是商末周初到来。

在炭河里文化中,上层贵族是商人,下层平民是本地土著居民。

在早商时期,成汤有“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8]”的记录。二里岗下层即早商早期,商人就已经在江汉地区扩张,筑起黄陂盘龙城,用于控制湖北铜绿山、江西瑞昌的铜矿资源。

在中商的“九世之乱”也就是考古学上的“白家庄期崩溃”之后,盘龙城仍然存在了一定的时间,但是由于与商王朝核心交流中断,盘龙城衰落,盘龙城的商人一部分前往江西新干,建立吴城文化,一部分前往湖南宁乡,建立炭河里文化。

进入晚商,武丁大规模的军事扩张又进入长江中游地区,即“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9]并与炭河里文化重新建立关系,炭河里文化以一个近亲方国的身份重新加入商王朝的统治体系,并与商王朝保持友好往来。

晚商晚期,商人对东方的兴趣更加浓厚,炭河里文化和殷墟之间的联系减少。甚至我猜想在帝乙、帝辛时代四处树敌的低智外交策略下,商王朝和炭河里之间已经不再保持友好状态。

在商末周初的变革中,有不少殷商贵族在周王朝军事力量的打击下,携带青铜礼器南逃,并加入炭河里方国,成为最后一批到来的商人。

至于炭河里文化的命运,目前认为这支考古学文化存续到了西周晚期,其去向仍然不甚清楚。

参考

  1. ^ 喻立新:《四羊方尊器盖考略》,《长沙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
  2.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考古研究所、宁乡县文物管理局:《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文物》 2006年第6期
  3. ^ 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明研究的重要突破》,《南方文物》 2006年第2期
  4. ^ 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明研究的重要突破》,《南方文物》 2006年第2期
  5. ^ 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明研究的重要突破》,《南方文物》 2006年第2期
  6. ^ 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明研究的重要突破》,《南方文物》 2006年第2期
  7. ^ 黎海超、崔剑锋、盛伟:《湖南宁乡炭河里与望城高砂脊出土铜器 的铅同位素分析及相关问题》,《考古》2019年第二期
  8. ^ 《诗经·商颂·殷武》
  9. ^ 《诗经·商颂·殷武》



  

相关话题

  为什么在博物馆经常觉得展品和其年代很不相符?怎么样大概凭感觉猜出展品的制作年代? 
  郑和的船有多大? 
  为什么“蝗虫”、“蝗灾”的“蝗”字没有被古代皇帝们和谐掉? 
  古代交州一带的“瘴气”实际上是什么? 
  关于中国的人类起源,有人说起源于非洲智人的迁徙,有人说是起源于北京周口店,哪种说法更合理? 
  如果你穿越成唐昭宗,你怎样救大唐朝? 
  商朝时的鬼方是印欧人种吗?或者说雅利安人有没入侵过商朝? 
  刘邦和刘秀作为两代开国明君,谁更英明,更伟大? 
  为何祖先崇拜只在中国文化(及其后代文化)中获得了极高的地位? 
  如果你是明朝中期皇帝,你会推行什么样的改革? 

前一个讨论
万能的知友,这些古钱币是真的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餐馆服务员大姐们吃客人剩下的生日蛋糕?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