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中餐征服了全世界? 第1页

  

user avatar   del-pizar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种无可奈何的意淫罢了,也就是传说中的苦中作乐。这是一种病,得治,抓紧治

具体症状,参见此知乎回答。蔡君:自近代以来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对世界有什么贡献或者成就? 对事不对人,请原答主见谅。

北美的情况我不太清楚,但从在欧洲的生活经验来看,当地中餐馆并不受我们中国同胞欢迎。原因很简单:难吃,十分难吃,这要是在国内,非得被顾客砸了招牌不可。我问过部分餐馆的经营者,他们也很无奈,不是不想做正宗中餐,问题是要迎合当地人口味,人家喜欢吃啥咱就得做啥不是?比如说原本辣口的菜里少放辣子,在几乎所有的菜谱里都加上两勺糖。这就直接导致了一个后果:中餐馆内除了营业者基本见不到中国顾客,只能见到当地人面对着面目全非的鬼畜中餐大快朵颐。我个人倒是经常去那些中餐馆照顾生意,一方面是因为我周围的同事们挺喜欢吃魔改中餐,其实主要还是因为自己太懒,老婆不在身边连厨房都不愿意进。

至于有些留学生提到的外国同学喜欢吃他们亲手烧的中餐,那更是满满的一厢情愿。这些外国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真心被中餐征服了,深刻体会到自己前半辈子吃的都是屎一般的暗黑料理。不过这类人极少,就像出国以后厌倦中餐饮食习惯彻底西化的同胞一样少。更何况,如果这类人很多的话,海外的中餐馆也不用入乡随俗改得连亲妈都认不出来了。

第二类是出于礼貌,但这种礼貌绝不局限于中餐。不论你是个印度人还是泰国人还是越南人,哪怕是个韩国人,只要邀请他们品尝自己本民族的食物,他们依然会告诉你很好吃。这类人占大多数。这类人其实还包含一个小分支,他们会礼貌地拒绝食用中餐。我刚入职的时候跟着一个伊朗老兄混,人非常好业务也很熟练,但从不和我们一起去中餐馆,每次邀请的时候就是一句话:Chinese food is very tasty, but no, thanks. 我也知道原因,因为不清真啊!这种礼貌地拒绝虽然有时会让我感到沮丧,但远比第三类人好太多。

说到第三类,那就是啥都吃就是不吃亏的那种人。别以为只有中国产这种奇葩,哪个国家都有,某些种族中的比例还特别高。有便宜就占,有白吃白喝机会当然my friend,my bro叫得山响。每次开轰趴的时候就带张嘴去混吃混喝,撑死带瓶大可乐。对于这种人,你就算是请他吃老皮鞋酸奶地沟油火锅死猪肉火腿肠,只要不让他花钱,他也会觉着好吃。这类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居中吧。对于他们我只有一句话:

归根结底,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饮食习惯,我们没必要总是意淫中餐征服全世界,难道全世界的人都说中餐好吃我们就成为宇宙第一强国了?还是只有洋大人承认的东西才是好东西?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还有很多,何苦在一个如此主观的问题上纠结呢?


user avatar   jeff-leo-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要问来中国的外国人,他们喜欢中国的什么,说吃的是最安全的回答啊。

“我喜欢上海,这里好多easy girl,就是得上几次床赶紧换人,千万不要答应结婚”。

“我喜欢北京的雾霾,让我觉得洛杉矶没那么差”。

“你们的制度太棒啦,任何事情不顺利,只要冲进局长办公室,给他看一张生气的美国脸。“

“中国人干脏活很便宜诶,四个人打扫厨房厕所,才给200块,划破手指也不用管”。

“按摩很便宜,还有happy ending”。

“中国人专业水准低,我在这里这里不用工作,随便动动嘴指导一下,拿的钱一点不少”。

这些都是相处久了才听得到的,你确定你爱听这些?

我们还是来聊聊中餐吧。

————被日报观光团(口)水洗后的分割线————

大家的质疑都很有道理,当时随手一答,忘记把老外的主观性交代清楚。挨个介绍下背景吧。

1.这货前一阵得乙肝了,说一点不疼,就是被医院洗的心疼。感染期还浪的不要不要的,果然出来混都是要还的。。。还有他还是有法律洁癖,从来不招小姐,最多请人喝杯饮料。我倒是看了不少请他甚至千里送的。。。喔喔他帅。

2.去欧洲了。他也帅。

3.这货21岁就来中国学了流利汉语,现在30不到中美交流的政商界混的风生水起,我在北京有事都求他。胖乎乎很喜感。

4.确实在15年的上海,他哪找的人不清楚。不过我猜,30一小时,他找四个人,一个厨房一个厕所两个洗油烟机一起干一小时差不太多吧。喔喔还有他是个app狂人,没准用什么家务软件定的套餐?

5.喔喔我去接个快递。

6.在我看来是传奇大牛的自谦之辞。这货属性为技术宅,来中国至少三年,去酒吧的次数为零,最大的爱好是躲起来鼓捣苹果设备。。。的确跟他学了不少东西。还有,他很鄙视1。

还有,其实我也没跳出这个圈,我们自己人自黑可以,老外敢公开这么黑,分分钟用社会主义光环教他做人。

所以老外现在也和我聊中餐。。。


user avatar   bian-tai-mao-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想吐槽这个很久了!我也觉得有些人完全是自己意淫的,什么外国人吃了以后都会立刻摒弃原来喜爱的食物,我想应该没那么夸张。我现在身处荷兰,有几个外国室友:两个立陶宛人一个荷兰人。我自己中餐做的不错,中国朋友都赞不绝口那种,但是外国人并没有很喜欢,他们会说很好吃什么的,但你可以分辨出那是客气和出于尊重你劳动的赞美。他们自己cook自己的,在我们看来很不好吃的东西,比如西红柿加上两片芝士上面撒点盐和胡椒放进烤箱,烤好以后我觉得不忍直视!但人家吃得很开心。在吃这个方面中国人是比较自大的,我们相较于西方人来说在吃的方面花更多精力,比如说繁复的切工,还会动用一些他们不常吃的食材,比如鸡爪鸭舌什么的,煎炸烤炙,觉得巨好吃。但是那是我们的口味,外国人真的还好。说通过中餐统治世界这种言论完全是他自己意淫高潮了。反正在欧洲这一小片,我只能说,甚至寿司店都比中餐店多很多,并且中餐馆进去大多数也是中国人自己在吃。爱国的情怀我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要尊重事实~


user avatar   chu-fang-ren-l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0月28日,被誉为「中餐女王」的江孙芸女士去世,享年100岁。

她曾经在美国开设中餐厅,掀起了美国中餐的革命性改变。


她在美国的地位有多高呢?我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她在旧金山开设的餐厅“福禄寿”(The Mandarin),常年吸引美国上流人士光顾。

包括约翰列侬、帕瓦罗蒂等人在内,都曾是福禄寿的座上宾。


帕瓦罗蒂与江孙芸

●哪怕是在江孙芸退休后,她依然在美国餐饮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她的一句话,就能决定一间餐厅的生死:


退休后的江孙芸仍接受大量采访

●2013年,江孙芸获得被称为「餐饮奥斯卡」的詹姆斯·彼尔德终身成就奖

这也让她与美国的“法餐女神”朱莉亚·莱尔德并称为「美国两大女名厨」


因此,100岁高寿的江孙芸,可以说是「一生传奇」了。

那么江孙芸为什么来到美国开饭馆去了?

这件事,要从蒋介石开始说起。

曾拒做蒋家儿媳,后跑到美国开店

1920年,江孙芸出生于江苏无锡,父亲是一名铁路工程师,因此他们家压根就不差钱。


他们家对饮食非常讲究,家里两个厨师,一个做上海菜,一个做北方菜。

江孙芸虽然作为大家闺秀,十指不沾阳春水。

但常年在美食的熏陶下,江孙芸也提高了不少中国菜的鉴赏能力。


1939年,日军占领北京后,江孙芸离家投奔在重庆的亲戚。

在路上,她认识了蒋介石的二公子蒋纬国和侄子竺培风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两人都对自己展开了热烈追求。

她经过慎重考虑后,认为嫁入蒋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于是她婉拒了两人,最终她在重庆嫁给了一位名叫江梁的大学教授。


那有的人就要问了:

江孙芸到底长啥样,才迷得蒋家两位公子神魂颠倒?

年轻时候的江孙芸,长这样:


现在是不是能体会蒋家公子的心情了?


50年代初,江孙芸从东京来到旧金山,看望自己的六姐,其姐夫刚刚去世。

六姐在美国的家离唐人街很近,江孙芸就和六姐吃遍了唐人街所有餐馆。

50年代旧金山唐人街


可江孙芸越吃越不对劲:

“这哪是中餐啊,我印象中的中餐不是这样子的啊。”


刚好有两个日本人原来打算开餐厅,后来放弃了。

于是江孙芸就顺手把餐厅盘下来,取名为「福禄寿」:

福禄寿


“既然唐人街中国餐馆的菜那么差劲,我就要让美国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菜!”


困难重重的开店之路

江孙芸之前的中餐厅,来来去去就那几样菜:

不是糖醋里脊,就是紫菜蛋花汤,毫无新意可言。

江孙芸开设的福禄寿餐厅,一开张就准备了200多道菜,都是中国经典的菜式:


她能提供酸辣汤、包生菜、锅贴等非常有中国味的菜式:


此外,她还是美国第一个卖「北京烤鸭」的人。


但菜式的丰富,不代表生意的兴隆。

美国人对这些本土化的中国菜并不感冒,为了让他们接受,江孙芸下了很大的功夫。

比如美国人此前是不喜欢看到整条鱼上桌的,他们不喜欢看到鱼头。


但江孙芸总是很有耐心地向他们介绍:

鱼头真的很好吃的,你不尝尝怎么知道呢?



●美国人以为中餐的饭都是炒饭,江孙芸就告诉他们白米饭才是正统

●美国人不喜欢带骨头的鸡肉,江孙芸就告诉他们连骨的肉才是最好的

江孙芸就是这样靠着自己的努力,慢慢扭转了部分美国人对中餐的歧视。


功夫不负有心人,美国《旧金山纪事报》专栏作家在福禄寿就餐后,回去后就写了篇文章:

标题为“新发现一个提供真正中国食物的餐馆”

该篇文章被刊登在第2天的报纸上,当地食客纷纷前来光顾,“福禄寿”餐厅一下子火了起来。


打开知名度的江孙芸,并没有向美国主流饮食文化妥协。

她穿着旗袍,戴上标志性的珍珠项链,为每位客人讲解中餐的精髓。

美国人不懂哪些菜肴好吃,她就主动为客人点菜:


她还会解释这道菜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它的亮点在哪里;

菜的味道如何,好不好吃呢,江孙芸都会跟美国人说清楚。


福禄寿有名之后,来就餐的不仅有周边民众,还有当地的政商文化名人。

包括旧金山市市长:


约翰列侬:


等等名人,都曾光顾过福禄寿:


“美国的中餐并没有改善多少”

福禄寿在此后的日子里越来越火,收获很多餐饮业的荣誉,包括:

《Holiday Magazine》杂志连续32年的推崇;

连续三年唯一得到MobileAward五星奖的中国餐厅;

以及美国餐饮业主办的Ivy Award;

连《花花公子》杂志,都撰文推介“福禄寿”是最好的中国餐馆之一


1991年,江孙芸71岁,她卖掉“福禄寿”餐厅,潇洒退休。

2006年,福禄寿餐厅正式关闭。


尽管江孙芸不遗余力地推广“原汁原味”的中餐,成功让不少美国人对中餐改观:

但美国的中餐环境,并没有变得更好。

杂碎、左宗棠鸡等“美式中餐”依旧大行其道,没有因为福禄寿的爆火而有所改变。


就连江孙芸儿子所开的大型连锁中餐P.F. Chang’s(华馆):


也被批评“根本不是中餐,徒有其表”


这位批评者十分尖锐地指出:

“江孙芸儿子虽然长了一张中国人的脸,他骨子里就是一个美国人。”



江孙芸的离世,可能也意味着在美国的中餐,越来越不可避免地「离中国越来越远」。

不知道江奶奶在弥留之际,会担忧这一点吗?


user avatar   zhang-tian-59-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面爆照的不断的在印证这个事实。你们真的是来反驳的吗?


user avatar   chang-fei-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面爆照的不断的在印证这个事实。你们真的是来反驳的吗?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河南各类心脏疾病患病人数高达 1600 万人,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居全国第二位,是什么原因? 
  香港的文化输出能力和内地相比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有哪些不在语文课本里,但脍炙人口,很多人都会背诵引用的名篇? 
  你是如何欣赏Rammstein(德国战车)这支乐队的,它和德国人的性格有什么联系吗? 
  为什么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古人都取过哪些有意思的字和号? 
  如何说服父母不要强迫自己吃讨厌的东西? 
  如何评价北宋这个朝代? 
  中国为什么不能实行美国的高考制度? 
  地理决定论有多少根据? 

前一个讨论
安史之乱为什么会发生?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电影《纯洁心灵》「碰瓷」豆瓣网的行为?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