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内容与真实历史不符? 第1页

  

user avatar   li-jun-jie-1-26-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黄粱的答案部分解决了题主的问题,但是单纯只是列出这些倒还好,但是其又想要使用事件数目评判【七实三虚】而得出的五五开结论实在值得商榷。故挠些跳蚤。

首先我怀疑所列内容是黄粱引用的。因为有些内容明显错误,有些则很有争议。

比如: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虚

我不清楚为什么会有虚的评价

(曹操)遂进军攻之。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阵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武帝纪》

张飞醉酒辱曹豹——虚

这里也就酒辱曹豹的情节是虚构的,但是诸如刘备怎么失去的下邳,还是和曹豹与吕布扯不开关系吧。

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
英雄记曰:备留张飞守下邳,引兵与袁术战於淮阴石亭,更有胜负。陶谦故将曹豹在下邳,张飞欲杀之。豹众坚营自守,使人招吕布。布取下邳,张飞败走。备闻之,引兵还,比至下邳,兵溃。收散卒东取广陵,与袁术战,又败。

贾文和料敌决胜——虚

前期的对峙罗贯中脑补了一下,但是贾诩的料敌如神没问题吧。

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於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贾诩传》

关公单骑斩颜良——虚

最多有些夸大了关二爷,但是不至于到虚的地步吧

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元直走马荐诸葛——虚

历史上徐庶不是在离开前推荐的诸葛亮,但是本身推荐的事情不假。

《三国志·诸葛亮传》: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三国志·诸葛亮传》: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

司马徽再荐名士 ——虚

也就是时间上有些问题,司马徽推荐的事情不假。

《襄阳记》:刘备访世事於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曹仁大战东吴兵 ——虚

曹仁因这件事情在知乎被奉为天人,为何算虚?

瑜将数万众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将牛金逆与挑战。贼多,金众少,遂为所围。长史陈矫俱在城上,望见金等垂没,左右皆失色。仁意气奋怒甚,谓左右取马来,矫等共援持之。谓仁曰:“贼众盛,不可当也。假使弃数百人何苦,而将军以身赴之!”仁不应,遂被甲上马,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去贼百余步,迫沟,矫等以为仁当住沟上,为金形势也,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金等乃得解。余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矫等初见仁出,皆惧,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

娄圭献计筑冰城——虚

《曹瞒传》曰:时公军每渡渭,辄为超骑所冲突,营不得立,地又多沙,不可筑垒。娄子伯说公曰:“今天寒,可起沙为城,以水灌之,可一夜而成。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虚

演义里在这里确实虚构了很多内容及细节,不过单纯从标题说,倒是没错

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郃守汉川。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馀日。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问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

另外,过五关的故事

廖化援嫂脱劫难——虚
胡班得书离火灾——虚
夏侯惇奋勇追关公——虚
关云长感义收周仓——虚

我实在不懂这些算哪门子的重要事件?

而七擒孟获里贡献了很多的【虚】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虚
渡泸水再缚番王 ——虚
识诈降三擒孟获——虚
武乡侯四番用计 ——虚
南蛮王五次遭擒——虚
驱巨善六破蛮兵 ——虚
烧藤甲七擒孟获——虚

具体的情节自然是假的,但是七擒孟获则不一定:

汉晋春秋曰: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於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

还有一些就不再列了。

坦白说,三国演义的七实三虚的评价是比较准确的。

演义自然有一些违背历史的内容,但大体上都是有依据、史料可循的。

哪怕是虚构的许田打围,或许也是因为史书上的言论而来:

蜀记曰: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

演义里的虚构,比较多的是在一定事实基础上添加作者的脑洞,比如七擒孟获等,这些是无可厚非的,而且不能肯定说没有(至少没有史料直接用于反驳)。

另一种是张冠李戴,比如单刀会、火烧博望、怒打督邮等,这些大抵都是为了突出人物性格,而且基本上也都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

第三种就是一些完全违背事实的内容了,比如三气周瑜,蒋干中计,骂死王朗之类的。虽说大多也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但是周瑜等人的形象就被损得太厉害个人感觉有些过犹不及了。

第四种就是完全的鬼神内容,比如黄巾的法术,诸葛亮的道术,关羽的显圣等,那自然是完全扯淡,但内容并不算太多,而且基本不影响主线进行。

另外,题主这种问题,我觉得百度就好了,现在百度百科上都有史料的引用,至少对于爱好者来说已经足够了,当个伸手党没什么意思的。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曹纯? 
  一小学生自称读完了“三国演义”。我问她陈登是谁,她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与真实历史有何差别? 
  董卓死后为什么汉献帝不直接下令全国统一,避免各个地方打仗? 
  陈寿如果有机会举办一场知乎live,大家可能会向他提出哪些问题? 
  白衣渡江的时候孙吴的是否已经策反了国舅? 
  曹操的父亲曹嵩被杀的真相是怎样的? 
  曹丕伐吴,朱然守江陵何以名震敌国? 
  刘备虚伪小人论是如何兴起的? 
  想知道四大名著原著哪个版本最好? (ps:学生,最好是有注释或名家批注的 删减较少的版本)?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Mike Shinoda?
下一个讨论
征战 20 赛季科比·布莱恩特为 NBA 做出了哪些贡献?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