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各大笔记本厂商会推出搭载超威半导体(AMD)锐龙4000系列中央处理器的顶级超级本吗? 第1页

  

user avatar   luv_let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联想拯救者所说 4000 系列待机功耗高这个指控我觉得是没什么依据的. 之前幻14虽说闹出过几个评测机构测出来网页浏览续航天差地别的情况, 后来 AnandTech 出手才发现是屏幕刷新率的问题:

咋一看, 是不是还不错. 其实还有更惊喜的地方.

首先说结论, AMD Zen 2 7nm 这代中高频率的能效比极为优秀, 这是一个影响极为深远的提升. 当年就算 Apple 的 Power G5 Dual 再牛逼又怎么样, 塞不进笔记本这个事实基本就断送了 MacBook Air 的可能. 也基本是在 Intel 的帮助之下才会有 MacBook Air 这个「超级本」的精神祖师.

先说说老 14nm/12nm 的 APU 问题在哪里吧:

  1. AMD 的老 IF 设计上不支持分频, 也不支持异步模式, 导致内存频率低下, 很多时候低频内存/IF 喂不饱8个CPU 的访存和核心之间的互相访问(一个 CCX 是四个核心, 很多多线程同步的指令跨 CCX 要过 IF, 这和当初 Intel Mesh 总线频率低导致的问题是很接近的)
  2. 在内存带宽不足的情况下, GPU 和 IF 又只有一个通道, 而且 GPU 规模到了 11CU, 随便算下肯定是喂不饱带宽的. 这就是为什么 Vega 8 和 11 差距不大的原因, 全卡在显存上了. 顺带还不支持 LPDDR, 这样功耗还下不来.
  3. 还有个核心原因: GF 的工艺漏电极大. 而正好 GPU 11 个 CU 面积又特别大, 导致待机的情况下 GPU 成为了漏电之源... 这个情况可以参考下 Zen 2 的 IOD, 也就是 X570 的芯片, IOD 基本待机 10W 起跳, X570 5W 起跳, 所以待机情况下可以说非常感人了. 这也注定只有转头本才敢上 3900X/3950X.

当然上述问题得到了微软的倾力帮助, 最后让3代锐龙在 Windows 下的中低负载续航表现能够做到打平 Intel . 而 Intel 14nm 的强项还是纯待机和视频回放, 当然数字好看, 实际上体验还是存疑的.

然后就是 7nm 这代 APU 解决的问题:

  1. IF 不能分频? 安排上了, 异步模式也有, 不过默认厂家没那么做了; 支持 LPDDR4X 4266, 比 Intel 10nm 的 3733 还高, Intel 14nm 的 LPDDR4 支持现在看起来黄了.不过这里又牵涉出 LPDDR 封装模式带来的性能差异, 这方面可以参考下火鸡的那篇文章, 只能说性能调教是有空间的. 普通 DDR4 3200 就没那么多破事情.
  2. GPU 砍到 8CU, 然后和 IF 之间多了一个通道, 一加一减顺便超个频, 游戏干过 MX150 LP 没问题, 更别说随便哪个都能捏死 Intel 的 G7 和 UHD630/640.
  3. 通过合理配置 GPU 规模和 CPU 的 Cache, 整体面积控制到了 140mm^ 2, 要注意的是 AMD 这玩意是以 SoC 模式运行的, PCIe 的配置为 8,4,4,4 GPP, 总计 20. 8 这几个之间除了 GPP 其他都能混组, 比方说可以做 16/(1111), 88(1111), 4444(1111) 这样的组合, 只要 link 不多于 7. 而且 U 和 H 是一模一样的, 厂商购买的价格和用到的 Lane 数量相关(因为 AMD 的 PCIe 实现是买来的, 所以下游厂家也是按量付费)相关, 这就意味着轻薄本只用到 4(NVMe)+4 的可以采购的便宜点. 而隔壁 Intel 的 ULV 处理器还有个 OPI 巨坑, 10nm 的话外加一个鸡肋 tb3, 而标压本还得配置个尴尬的独立 PCH. 顺带一提其实 AMD 的 8x 给 GPU 是足够用的, 而理论上接了一个 NVMe SSD 之后其实还是可以配置一个 40gbps + 20 gbps TB3 控制器, 只不过没厂商想要这么干就是了, 毕竟低压U也能接中高端独立显卡, 雷电真的没什么意义.
  4. 最后绝杀就是能效比了. 上 Max-Q 的轻薄本散热还是有上限的, 更不用说那些低端本. 在供电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AMD APU 能够做到更充分的性能释放, 对于消费者还有厂商自然是再好不过; 而 MQ 游戏本上还要考虑 CPU 和 GPU 之间的散热/供电平衡问题. 假设 AMD CPU 比 Intel CPU 在游戏负载下省 10W 的电, 那么这 10W 的电量和散热配额就给了 GPU, 所以游戏性能就上来了. 实际评测中, 9750H+2060 在很多场景都被 4900HS+2060Max-Q 打败了.

至于说小核心难压就算了, 哪个是桌面平台的极限情况, 对于笔记本来说根本不是瓶颈. 目前的问题是 AMD APU 在散热不好的情况下, 如果在 turbo 阶段提早变热(比方说超过 70度), 那么就很容易无法维持到极限频率,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幻14给了这么豪华的散热, 其实就是为了降低温度维持高频. 顺便一提, 低温高频和高温高频, 前者不仅省电而且性能更强. 这也算是 7nm 本身的一个特点, 14nm 上就不是那么明显.

最后提醒一句, AMD 平台的 SATA 支持是巨坑, 包括 X570 和 CPU 直出的 SATA, 所以千万不要幻想弄个仓库盘. 之前桌面全靠 B450 的翔硕的 IOHub 撑着, X570 就翻车了.




  

相关话题

  即将毕业,从事C++开发,笔记本推荐? 
  和朋友讨论买电脑,产生了争执,他说的到底正不正确? 
  为什么 CPU 厂家这两年开始注重核显水平了? 
  怎样在电脑上下载哔哩哔哩的视频? 
  4000左右预算 r5 5600x+祖传r9 270 亮机卡 还是5600G ? 
  618年中购物节,有哪些外表漂亮,功能强悍的笔记本值得推荐? 
  1080p屏幕这么模糊,为什么1080p在笔记本端还是主流,还没被淘汰? 
  我应该选择轻薄本还是游戏本? 
  选择电脑,你是颜值党还是配置党? 
  买到一台新笔记本电脑之后要做些什么? 

前一个讨论
同样是断柱,为何网上对思域和帕萨特的态度的差距这么大?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4500U六核仅追平1035G1四核性能?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