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澳洲毕业拿绿卡还是回国工作? 第1页

  

user avatar   zhihushabiduo.com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昨天刚拿到绿卡,当晚失眠了。在澳洲呆了四年多,经常觉得国内的同学过得比自己好太多了,多少个夜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家和后悔自己的冲动,一直不断设想如果当初没来,现在应该会怎么样。

1月份辞职了,厌烦了朝九晚五毫无生气的日子,打算回国过个春节回来再做打算。没想到回国一个月就赶上了疫情,于是从一月滞留到了现在……

不得不感慨一句“一切是最好的安排”这句话真不是鸡汤,回国这几个月来,我发现国内其实没有我想的那么好。在澳洲总觉得好多国内的同学过得都非常好,在华为OPPO的那些年终奖动辄十几万的同学或是留在老家当公务员安稳度日的同学,他们的生活怎么看起来就那么舒坦呢。这次回来自己试了一把:首先,那些待遇好的公司也并不是那么好进,本科不知名211和香港读研背景加自身并不太出众的能力,在一众清北或藤校的竞争者中显得毫无优势,就算努力进去了,却无法逃离加班的命运,看着别人十几万年终奖的时候是没有认真想过他们也是拼命加班得来的,也许想过,但是没有真真切切的感受过长期加班有多绝望,这次算是亲眼目睹了,想到自己身体就不属于特别健壮的类型,需要靠每天坚持运动和健康饮食才能维持比较好的身体状态的本人完全不可能适应加班的,我也非常清楚自己如果加班几年身体肯定会垮,所以这条路明显走不通:待遇好的企业不好进➕没有适合加班的身体。其次就是回老家当公务员。这条路就只能硬考了,在疫情严重的时候动过不回澳洲的念头,买了考公书当消遣看了一阵子,其实真的不难,只要狠下心坚持好好读一阵子,考上应该不成问题。可是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虽然这次疫情就突出了公务员教师这类行业的稳定性,但是疫情这种情况毕竟是很特殊的,而且说实话澳洲政府在疫情期间也有失业补助金,所以在疫情这种突发事件面前公务员和澳洲公民都是比较有抗风险能力的。就日常生活来说,在我们这种小城市公务员的待遇真的比较一般,只能说体面稳定饿不死。不过光是报名就接触到很多特别形式主义的东西,加上目睹过长辈体制内一些非常残酷的勾心斗角的东西,本人喜欢简单纯粹的生活,不喜欢也不屑用特殊手段去争去抢,但是有时候你不和别人争,别人却容不下你,也许这种情况只是存在在某些特别的地方,但是不可否认人际关系确实是比澳洲难处理很多。所以考公这条路:小城市待遇一般+存在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处理。除了这两条路,剩下的有些同学其实过得其实挺辛苦的,尤其是长辈很推崇的银行业现在也是加班的重灾区了,更糟糕的是加班越来越多,待遇却没有越来越好。

除了职业之外,以前老觉得在国内生活的大家生活特别精致:当然我了解的渠道也只有微博小红书了,可是等我真的走近一看,发现有些精致只是海市蜃楼罢了,大家为了维持在社交网络上“自己过得很好”的形象,拼命把自己最光鲜亮丽的一面展现出来,等我走近一看,这些精致背后更多的是生活的压力和无奈。像前男友说的,只有我这么傻的人才会管窥一豹,大家生活都有自己的无奈,大家也都只让你看到自己最光鲜的那一面。等你走到精致的背后,发现的是大家都过得很有压力,并且很浮躁,不停地对比,比包包比房子比车子比孩子,别人有了二套房我也要加把劲,却没有问过自己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如果只是因为别人有了你也要有,那这也不算是你自己发自内心想要的东西吧。为了和别人一样,真的值得为此背负上那么大的生活压力吗。另外我发现另一个奇怪的现象,国内的生活现状是大家不允许你跟他们不一样,你不一样了他们就要教导你,当催婚这件事从自己的同龄人口中说出,以及觉得结婚生子是一种荣耀这种怪像出现时,我就感到我们部分同龄人已经成了新一代的三姑六婆了。哪怕你是对婚姻负责的态度谨慎择偶,他们眼中你只是一个失败的大龄剩女,应该像他们一样年龄一到,差不多就结婚吧。我会结婚,但我不会因为年龄到了就草率结婚,因为如果连自己都不对婚姻负责,婚姻怎么可能会对我负责,个人坚信好的婚姻>高质量的单身>糟糕的婚姻,可惜他们不懂也不懂尊重。

当然,国内的生活是非常便捷的,快递外卖娱乐方式丰富,这些是土澳永远比不上的。没错,土澳也有缺点,首先生活确实挺无聊的,商场关门早,娱乐方式都是比较接近大自然的,比如沙滩公园散散步,或者游艇浮潜抓鲍鱼抓龙虾,比较宅的我还没开始适应这种娱乐方式,所以业余时间觉得挺无聊的。其次就是英语不是我的母语,虽然我的英语不差,但是在职业选择方面,像是澳洲公务员这类经常要写专业论文的职业我的竞争力会相对较弱。还有就是会想家了,虽然知道家是只可远观却不可能真的搬回去的地方,但是会忍不住想。

我记得我以前老是无法理解那些漂浮不定的人,出国几年想回国,回国几年又想出国的人,我说他们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什么都想要。不过这也是人的本性,距离产生美,眺望对面山头烟雾环绕绿树成荫肯定是美极了。所以就是应该近距离把问题都看清楚了,然后问一问自己这些东西你能接受吗?因为没有一个地方是完美的,享受它的好就要忍受它的不足,我现在想到的解决方式应该就是留在澳洲,但是经常回国,应该就是这样了。

突然想起来《老友记》和《武林外传》的“如果假设”系列,我们总是喜欢去假设如果自己走的不是这条路而是另一条路,生活是不是会更好,但是其实另一条路也有辛苦的地方甚至殊途同归,所以挑一条就走,活在当下

分割线——

1. 我建议压根就没在澳洲生活过的人就不要乱分享所谓移民经验了,种族歧视之类的问题,除非你在澳洲生活过,遇到过,并且觉得这个是一个高频率出现的大问题,那欢迎你和大家分享。其余的压根没去过澳洲,只在媒体中看到过的,或者只去旅行过的,那你们的意见没有真实性,就不用叫嚣什么让我去我都不去的话了,你没有的东西当然可以轻松放弃。

2. 非常欢迎不同意见的人共同探讨,但是上来就骂人或者说酸话,被怼了还说什么“你发出来不就是让人评论的”,对呀,但是你评论了智障的话不就是让我怼的?真的,建议心理有问题去看看心理医生,在网上当疯狗对你们的心理问题有害无益。




  

相关话题

  为什么说程序员的前三年不要太看重工资水平? 
  体制内一定是混吃等死吗? 
  如何看待字节跳动将于八月份取消大小周?其他互联网公司会跟上吗? 
  如果像澳大利亚一样规模的山火在中国发生大概多久能被熄灭? 
  媒体是否有权利报道未经证实的新闻?报道后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应该由民众承担还是由媒体承担? 
  腾讯跟老干妈的事件,为什么大家都会对腾讯被骗这个事拍手称快呢? 
  如何看待腾讯 2021 年 Q2 财报公布 12 岁以下用户「游戏流水占比仅 0.3%」? 
  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被面试官套路了? 
  盒马员工用钉钉下载文件到个人手机被开除,从法律角度看这是否合理?员工使用公司信息的边界是什么? 
  网传腾讯天美一员工自杀,真实情况如何? 

前一个讨论
可以分享下你们有过的真实灵异事件.一定是真实的那种哦?
下一个讨论
你亲身经历过那些真实灵异事件?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