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引导读小学的女儿正确交友? 第1页

  

user avatar   mlleyyj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法国认证人生导师,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真心建议你们不要太多干涉女儿交朋友。

到青春期可能要暗中观察警觉,但是小学阶段干涉这么多,绝对弊大于利。

你们能做的事,是培养女儿独立坚强的人格。我理解你们想保护她的心态。但是这样只会让她过于依赖过于讨好。

哪怕是我们成年人交朋友,不一定女人一定要有一堆女闺蜜,没有男性朋友。不一定男性朋友多的女人就没有女朋友,或者受男女关系困扰。。。其实相反,从小就有异性朋友的人长大了对男女关系处理比只有同性朋友的人更理智。

这个年纪的孩子开始发展自己的社交情商,非常不建议父母引导干预。

对于你的想法:你已经发现她是讨好型人格,就更不能鼓励她通过送小礼物之类的行为来拓展朋友圈。你们要相信女儿自己心里有杆称,她根据自己的感觉去和一些孩子玩,或远离一些孩子。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不要灌输给她这些"价值判断":她漂亮,她个子高,她成绩好和不好。。。这些东西都是浮云。

我儿子是混血儿,不管法国这边的家人朋友还是国内的亲戚朋友都狂赞他们帅。我却非常反对在孩子面前过度强调外表。漂亮,帅,可能在有些事情上有优势,但是也很有可能是人生发展的障碍。比如青春期的异性干扰就会更多。

对于爸爸的想法:交朋友最重要是交知心的真诚的朋友,性别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如果怕她青春期出现不可控的情况,唯一也必须做的是教会她自尊自爱。这样从小控制她只和女孩子接触只能弄巧成柮。

给点建议:培养她的自尊心自信心

你们要尽量尊重她的想法。比如说,如果你们担心交友问题,可以多问问她的想法。(当然也适用于学习或其他任何事情)多问:什么事,谁,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这些事实性问题。不要问"为什么","为什么不"。更不要价值判断:你怎么不这样,你应该怎样怎样。。更更不要贬低她:你怎么总这样,你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啥啥事。。

比如:你今天和小朋友玩得开心吗?玩了些什么游戏?哪些事情让你开心/不开心?某某小朋友和你玩得好吗?你喜欢/不喜欢他/她的哪些事?

她回答之后不要给她然后价值评价或下结论!:这样好这样不好。。。只是听她说。然后简单回应她,肯定她的情绪:你玩得开心我真替你高兴。或者:你对某某事不开心,我觉得你有理由不开心。

如果她碰到问题,引导她思考:假设她和某小朋友有不愉快。告诉她,她不开心是有道理的。问她,你以后还想和他玩吗?你想怎样解决和他吵架的问题?

如果想给你的意见,可以说:我小时候也碰到这这种事,当时我怎么处理的。如果我是你,我会怎样做。你觉得这样做好吗?

另外,她如果真是讨好型人格,这点要注意。一定要避免和她说条件式的句子:

如果你考好,我就带你去公园。

如果你听话,你就能得到啥啥奖励。

如果按照我说的做,你就是好孩子,我就会对你好/更好。。。。

如果你不同意我,就说明你不爱我/不尊重大人/不是好孩子。。。

这些都是很有毒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对女孩子。

那些所谓吸渣体质,容易被渣男操控的女孩,都有这种讨好别人的思维模式。

对我来说,现阶段她没有女朋友圈不是问题。但是如果她已经有明显的牺牲自己的想法/喜好,为了讨好别人,这倒是需要重视。


user avatar   yu-ben-guo-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的描述是准确的话,说说个人意见,给你参考!

1.不要把成人的交友理念强加于孩子!

为什么女生就要多和女生交朋友,而尽量不和男生交朋友?这本身就是一种成人对于“异性朋友”的偏见!

不要忘了,你们的女儿不过是二年级的小学生,“男女有别”的教育从她小的时候就应该开始了!让她有“性别”意识是必要的,但是,“交朋友和性别无关!”

有些问题要往长远看,题主的丈夫只看到了“青春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但是,“青春期”的时间有多长?那之后的时间有多长?你们的女儿上了大学,工作之后,“如何面对异性”的问题,是她必须要面对的!如果现在就让她形成了“女生就应该跟女生玩,尽量不跟男生玩”的想法,等她真正要面对的时候,会遇到更多的问题,而到那个时候,你们已经无能为力了!

所以,个人认为,现阶段要传达给你女儿的是:“尽量与所有人友好相处,不论男女!”

2.“博爱”是对孩子最有帮助的情感教育。

很多人对于“朋友”的定义很狭隘——认为和自己“关系好”的人就是朋友!但是,实际上,当我们长大成人,踏入社会之后,我们才会真正明白那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时候回头想想曾经我们对于“朋友”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

孩子也是这样,虽然,他们的世界里,比成人的世界要单纯的多,但是,很多时候,他们的“交友”就变成“拉帮结派”,形成了“小圈子”,实际上从长远看,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是不利的!

可以和所有人成为朋友,也敢于对所有人说“不”!这种“博爱”的思想或许对孩子才是最有帮助的!

在面对每个人的时候都可以“从容面对”而不是“厚此薄彼”,这貌似没有“死党”,但实际上是社交的最佳状态。

所以,个人的建议,应该告诉你女儿“学会和每个人交流,而不是和某几个女生或者某几个男生。”


3.家长的作用是引导,“能不出手尽量不出手!”

有句话叫:“求人不如求己!”父母不可能永远呵护孩子,恰恰是这个时期的孩子“容错率”是最高的!这个时候,家长最好是以“引导”为主,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不是直接告诉她应该怎么做,甚至是直接上手替她做,而是应该,让她自己想想应该怎么去做!让她学会“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掌握了孩子的动态,家长应该作为一个旁观者,除非孩子主动提出要求帮忙,或者发现有必要进行干预的时候再主动出击!

另外,想要了解孩子的情况,最佳的渠道有2个:孩子自己,以及孩子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

切记,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和她的同学的家长了解情况!(人家主动向你提供情况的除外!)

要知道,一般来说,家长绝大部分的精力都会放在自己孩子身上,对于别人的孩子,即使关注也不会太多,所以,她们提供的情况,不一定准确,更重要的是孩子之间也是存在潜移默化的竞争关系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就多和孩子自己和孩子的老师交流一下,更靠谱。


最后,父母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先统一意见,如果有矛盾,那就要决定主要管理的一方,而另一方则尽量不要插手,不要抱怨。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相关话题

  「与孩子做朋友」这个观点有没有问题,一个人可以同时是孩子的父母和朋友吗? 
  对于能力一般的孩子,应该多鞭策还是多鼓励? 
  如何看待孩子偷父母或亲戚钱财的行为? 
  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不爱上学? 
  如何养育一个成绩中等的孩子? 
  孩子平时很懂事,很少向我索要礼物,最近孩子想要买一个玩具但价格实在太贵,一个月工资,怎么处理更好? 
  作为一个老师我做的不对吗? 
  11 岁的男孩子缺少安全感,分房睡半夜总是找过来,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过渡困难期? 
  孩子发脾气,讲道理无效,是否应该严厉惩罚?如何把握严厉的程度? 
  如果孩子性格内向,要不要让孩子变得外向? 

前一个讨论
不被重视,没有存在感,怎么办?
下一个讨论
女生穿短裤男生的能看吗?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