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快40年没实战了,中国军队到底能不能真的做到敢打必胜? 第1页

     

user avatar   yun-hai-shang-de-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兵是个战术单位,不是战略单位,所以40年不打仗了,确实会影响战斗力,但是影响不会太大。

现代战争的解放军伤亡演变是这样的:

第一波,全是新兵,经验不足,胆怯,迟钝,慌乱,兵种配合不畅,伤亡率可以达到50%以上。

看着很惨,然而只要不能一波流干翻中国,另外50%就成老兵了,然后有刚有铁有能源,有人有地有机器。

第二波,武器大幅度增加,老兵以旧带新,有经验,部分胆怯,迟钝,慌乱,兵种配合开始融洽,班组战术行为开始规范和灵活。伤亡率一下能降到20%

于是敌人的噩梦开始了,战事再无期限,目标一降再降,士气低落,军心浮动,兵不知为何而战,将不知还能撑多久。

第三波,80%老兵带100%以上新军,全民动员,倾斜生产,经验十足,偶尔胆怯,但能被明显压制,兵种配合十分融洽,班组战术十分灵活,战略层面开始反攻,士气如虹,所向披靡。

这种情况一般会在自卫作战中出现,侵略型不太容易出现,不过很长一段时间内估计解放军也不大会有这种计划。。

当年拿个破轮子的,嘴上一寸胡子的,陆军作死马鹿的,皆无奈于此。

有人口,有纵深,有资源,只要撑过第一波,攻势见缓,兵锋见驰,就是攻方噩梦的开始,即使取胜也是代价如天。

更何况当今老二中国乎?


user avatar   john-2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首答

不请自来

本人才疏学浅,若有错误请大家多多指教。

由于许多人对于我军30多年没有打仗然后导致战斗力下降在此我分析下这一观点。

首先我提出,我军30年没有打过仗是不会影响或多或少的影响其战斗力。

我们看看在打完摩加迪沙之战的美军他们学到了什么。

首先先看看美军和索马里民兵武装的武器装备,人员等方面的对比。

美军:

参战方: 游骑兵 三角洲特种部队

指挥官:威廉 F·盖瑞森少将

兵力:160人

索马里

参战方:索马里民兵,摩加迪沙市民

指挥官 索马里民族联盟 军阀、穆罕默德 · 法拉德 · 艾迪德

兵力 : 6,000 ~ 10,000

我们再来看看伤亡数据及报告

美国: 19 人阵亡 1 人失踪 73 人受伤 1 人被俘

马来西亚: 1 人阵亡 7 人受伤

巴基斯坦 2 人受伤

索马里民兵:死亡约 700~1,300 。受伤约 2,000~3,000

索马里平民: 3,000~4,000 受到波及

我们再看看打破美军巷战白痴这一称号的第二次费卢杰战役的结果

这场战役,联军共发动了 540 次空袭,消耗了 14000 枚火炮和 迫击炮 炮弹、 2500 发坦克主炮炮弹。在 11 7 日至 12 23 日期间,美军在费卢杰共有 82 人战死(陆战队 72 人、陆军 9 人、海军 1 人)和 6 人非战斗死亡,另有 1100 多人负伤;伊军也有 8 人死亡, 43 人负伤。联军称共打死 1200 名武装分子;而第 1 陆战远征军指挥官萨特勒中将则称在整个费卢杰战役中共打死近 2000 名武装分子(有水分)。在这场战役中有美军有 9 人获得了 海军十字勋章 22 人获得了 银星勋章 ;陆军的第 2 步兵团 2 营由于表现出色被授予了总统部队嘉奖

(由于战斗规模不同及双方力量不同及美方在事后反应,由此可知费卢杰战役在美国巷战史上是成功的。)

我国有句古话叫做:“吃一堑长一智”。美军在索马里损失了黑鹰直升机两架以及若干士兵与在 2004 年的美军与伊拉克临时政府军围剿费卢杰的反美武装时所用的战术对比:

1. 在情报掌握方面线人所提供的情报的量不足,所以在 2004 年的美军对费卢杰巷战中美军使用了大量侦察卫星以及无人侦察机和大量的特种侦查小分队以及在伊拉克当地的特种部队进行对武装分子的确认。

2. 美军在摩加迪沙之战中因为游骑兵和三角洲部队是被割裂开的所以部队的调度十分得不统一且防守的难度加大。在费卢杰巷战中美军“化整为零”,在战斗过程中将美军分为 8-12 名士兵对一个武装分子进行打击。不仅是只有小分队,由陆军和陆战队组成的美军主攻部队共 6 个营的兵力,从费卢杰北部 6 个点同时发动进攻。这种 多点攻击 的手段,在 化整为散 的同时,使各军兵种有效地联合编组,充分发挥了火力、突击力和防护力的综合优势。以保证伤亡的大幅度减少和指挥不协调。

3. 在摩加迪沙之战中美军的火力支援极其稀少只有 OH-58 小鸟直升机对美军进行空中火力增援以外美军就没有获得其他支援(随后到来的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维和部队例外)。在费卢杰巷战中,美军采用了“火力主导法”对反美武装进行空地的轰炸来达到对美军战术上强有力的火力支援。充分减少了战役期间美军在进入城内的损失。

4. 美军在摩加迪沙之战中夜战并没有多数的夜视镜器材所以导致能在夜晚进行的突围行动不得不等到联合国维和部队到达之后才能进行突围,明显影响了士兵士气及补给等还有其伤亡也可能因为其放弃在夜间突围而导致的持续伤亡。而费卢杰战役中,许多美军士兵配备了夜视仪等夜间作战装备。让美军在夜间的战斗力大大的提高了,也大大减少了反美武装在对美军进行夜间袭击的成功几率,也提高了美军在夜间遭受到袭击成功让美军反击的几率。

综上所述,美军在和同一级别的对手交手后学到的只有以上几点。假若美军碰上的不是一群拿着 AK47 RPG-7 的索马里民兵和反美武装而是一群拥有着装备水平与美军不相上下且作战经验跟美军也是不相上下的军队呢?我想美军可能能从战斗中总结得出更多不是一些在巷战行动中的经验,更可能是发现武器上与对方的缺陷和战术使用等方面的失误。

再看看同一时期的格罗兹尼巷战

兵力对抗

( )12 万人; ( ) 3 万人

伤亡人数

( ) 约上千人; ( ) 不详

第二次格罗兹尼巷战

伤亡人数

( ) 1173 人死; ( ) :不详

我再摘取些来自百度百科的一些战役描述: baike.baidu.com/link?

1994 1995 年的第一次巷战时,首先攻进市中心的俄军第 131 旅和第 81 摩托化步兵团遭到车臣武装精锐部队 阿布哈兹 营和 穆斯林 营的猛攻,第 131 旅攻入市中心的 300 多人中伤亡达 70 人,旅长阵亡,第 81 摩托化步兵团只有 1 名军官和 10 名士兵活着撤离市中心。 26 辆俄军坦克被击毁了 20 辆, 120 辆装甲车也损失了 102 辆。俄军死尸甚至被车臣武装用来当作沙包,垒在一起筑成 人体碉堡 ,在 1994 12 31 日到 1995 1 2 日的三天里,俄军坦克和装甲车损失即达 250 辆。这其中穆斯林营跟阿布哈兹营之所以战斗力这么强悍是因为这两营的战士里有近一半人马是西方军事强国退役的特种兵组成,这里面有来自美国的 海豹突击队 成员,有来自 德国边防军第九大队 成员,有来自法国的 宪兵部队 还有来自波兰的 雷鸣特种部队 ,这些成员久经战阵,作战经验极其丰富,在跟俄军作战中,他们划分成若干战斗小组,基本三人一组,这一小组配有 火箭筒 ,远程 狙击步枪 重机枪 。可以说对阵俄军的战斗中机动灵活,远的目标用重机枪,近了用火箭筒,发现可以下手目标用狙击枪,这样特种作战方式让久未参加作战的俄军损失惨重。

第二次格罗兹尼巷战的一些描述:

在第一次巷战结束后的5年第二次格罗兹尼巷战开始了,这次巷战发生在1999年12月25日至2000年2月,俄军吸取了上一次巷战的教训, 普京 总统亲自下命令调集了2000余名特种部队成员,这其中绝大部分是 狙击手 神枪手 ,而俄军这次采用了以分散对分散,以小组对小组的作战方式,不再采取常规部队大规模进军作战方式。这样有史以来一场有俄罗斯特种兵对阵西方国家特种兵的作战开始了。格罗兹尼巷战图片

这次俄军特种兵基本是5个成员一组,携带便携式肩扛制导导弹,最新式远程火箭筒跟两位以上狙击手。并随时呼叫空中 武装直升机 歼击机 支援作战,在经过惨烈的搏杀后俄军2000余名特种兵阵亡1173名,而俄军消灭这些西方国家特种部队成员,(在俄军称 雇佣军 )总数也达3000余名,附带车臣叛军总数达一万余名。这次作战俄军大获全胜。

从上述文献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俄军在第一次格罗兹尼巷战中俄军因为无计划冒然进入到格罗兹尼中,并未了解车臣武装分子大多数是原苏联精锐部队或功勋部队的官兵且在阿富汗作战多年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所以导致俄军刚刚进入格罗兹尼便遭受到极其强劲的车臣火力打击之后有的俄军部队一个团据说突入该市的俄军一个千余人的团,仅剩1名军官和10 名士兵活着离开。26辆俄军坦克被击毁了20辆,120辆装甲车也损失了102辆。甚至俄军少将马洛费耶夫也被车臣恐怖分子所狙杀。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军讲部队化成小分队,且让有经验的特种部队的作战形式对车臣叛军进行打击,效果显著。

2. 俄军装甲在进入格罗兹尼的时候未能正确认识到车臣叛军拥有大量的RPG-7反坦克火箭推进器。且俄军的坦克设计思路只是停留在野战上,并没有能运用到巷战上。所以导致大量坦克和装甲车在巷战中的损失。之后的第二次格罗兹尼巷战中俄军并未大规模使用装甲车以及坦克而是用大规模炮击和战机“ 地毯式轰炸 的方式,几乎将整个城市变为一堆瓦的方式来有效的打击车臣武装分子。

3. 俄军在第一次格罗兹尼巷战中并没有大量的使用战机和炮兵对陆军进行支援,导致陆军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在巷战中只能被动挨打。在第二次格罗兹尼巷战中俄军特种部队被允许使用随时呼叫空中 武装直升机 歼击机 支援作战。让局部火力能得到提升,显著提高杀伤对人员效果。

4. 俄军士气在苏联解体后受到影响导致其部队在作战中的士气远不如一群拿着钱的不要命的外国雇佣兵和一群“宗教,民族主义”者。且在战斗中他们车臣 雇佣军 把俄军士兵的头割下来、挂在火箭弹上射向对方,车臣武装人员特别是狙击手却凭借熟悉的地形,藏在暗处像练习射击一样逐一射杀目标——俄军死尸甚至被车臣武装用来当作沙包,垒在一起筑成“人体碉堡”。使得参战部队士气大大受到影响。在第二次格罗兹尼巷战中俄军大规模使用特种部队,使得作战中的士兵士气不容易受到重大挫折,才能更有力的打击敌方。

俄军是通过在第一次格罗兹尼巷战牺牲少将及大部分的士兵,这样惨烈的失败从失败中总结出战术安排的经验才会让第二次格罗兹尼巷战中俄军的损失大大减少。

从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美俄双方是在自己与敌方作战失败后进行总结之后对方的实力跟上一次的对手不存在太大差距的时候所以能成功。假若对方也不用之前那一套战术而改成用另一套战术理论呢?赢不能赢应该只是个未知数了。

所以我们能得出一个结论:战斗部队的战斗力是根据其部队所遭遇的对手来进行提升或降低的,极不对称战争是不可能让部队的战斗力得到提升。通俗的说法就是一个一次和小混混打架打输的人认真研究并且锻炼自我下一回他能打败那个小混混可是他以后很难再提升自我。可是一个常年和世界冠军搏击的人在一次输了之后认真检讨并锻炼之后使用技巧便能打败世界冠军。让这两个人互相对战,不用想胜负是属于哪一方的了。所以只有遇到在某些方面能超越自我的对手的时候自身才能得到提升!

再看看我国军队所进行的军事演习。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演习?

对于演习的定义:摘自百度百科 军事演习_百度百科

按规模,演习分为战术演习、战役演习;按对象,分为首长机关演习和实兵演习;

按形式,分为室内演习和野外演习、单方演习和对抗演习、实弹演习和非实弹演习、分段演习和综合演习;按目的,分为示范性演习、试验(研究)性演习和检验(考核)性演习。

联合军事演习,是指两个以上军种或两支以上军队联合进行的军事演习。

演习分很多种,中国的演习大致有实兵演习、司令部演习、兵棋推演等等,近年来推广计算机摸拟演习,也算是兵棋推演的一种升级。

实兵演习是除了实战外最能检验军队战斗力的一种考核方式。在我军,参演部队通常要提前进行一段适应性训练,针对演习课目完成相应训练后,才有参加演习的资格。

从对演习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演习具有以下特点

1. 拟真性强 : 实兵演习,实弹对抗演习可以让士兵达到实战的效果。让士兵感受到一部分的真实战场的感觉。

2. 针对性强 : 部队在演习前会对场地进行适应性训练且对针对演习科目进行相对应训练才有资格参加训练能让部队更加适应不同的情况或让部队进行一部分的战斗力提升。

3. 对抗范围广:联合军事演习中是允许多军种,多部队进行演习。因为有可能涉及到多军种配合以及和外国军队对抗过程,更能考验指战员的整体素养以及对部队缺陷的一个检查。

4. 形式多:演习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室内实弹对抗检验演习,最后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一支部队在室内近战中士兵的实弹作战对抗能力的好坏。

再看看堪称解放军挑战“外星人”的朱日和演习:

深度:中国蓝军模仿美军最强旅连击败3大军区王牌

20 军装备与蓝军有较大差距

  与往日“红军”大胜或者红蓝双方各有胜负不同,此次演习中南京、广州、济南军区的3个“红军”旅先后败北。沈阳军区“红军”旅经过一番苦战,才赢得了第一场“惨胜”。在令人大跌眼镜的结果面前,此前不常出现在人们关注视野中的“蓝军”名声大噪。

  据悉这次“参战”的“蓝军”是65集团军某旅,2011年由原属的装甲师拆分改编成立而成。虽然65军与“万岁军”、“天下第一军”这样有光荣战史的部队在名气上差了一头,但“蓝军”旅这次却是“一举成名天下知”。

  是因为“蓝军”装备特别强大吗?并非如此。从现有照片分析,尽管“蓝军”部队作为专业假想敌部队,其重武器装备并不先进:坦克主要还是59式改进型,防空部队还装备老旧的牵引式57毫米高射炮。唯一的亮点是其步兵代步工具几乎全是“东风铁甲”高机动车。

  “蓝军”真正的优势,在于其电子化信息化程度明显高于我军普通部队,从防空导弹射手到营连级指挥员,手腕上都带有用于传递战术信息的终端机,无人机侦察、电子侦察能力也十分强大。

  此外,依托朱日和演习基地,蓝军还设置了复杂的电子战环境。有报道提到“红军”部队一进入演习场,卫星导航就被干扰导致失灵的情况。

  本次作战,化武袭击就像是家常便饭,每支部队都要挨上几次

  不过,蓝军装备的重武器其实可以“作弊”。由于演习使用激光对抗设备,对抗结果都是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判断。武器参数则是由导演组根据演习想定“虚拟”的。那些5对负重轮的老式坦克,完全可能正在扮演7对负重轮的M1A2SEP。

  这次“跨越2014”系列演习前的报道专门提到,演习导演部要求此次演练中“不随意调换兵力装备和重复使用战损兵力、不提前进入演练场地侦察勘察、不改变士兵交战系统性能、不设预案、不搞预演”……在解放军以往的演习中,一般设定“红军”的参战实力高于“蓝军”,至少在兵力方面占据较大优势。因为“红军”一般是进攻方,所以应该给予其相当的加强。通常情况下,“红军”在得到集团军级空炮火力支援的情况下,以一个完整师旅,再加强一些电子战连、防空营、陆航部队等单位,去打“蓝军”一个不完整的旅。

  这次 “跨越”系列演习,“红军”只得到了少数必要的加强,与严阵以待的蓝军在兵力兵器数量和性能对比上基本半斤八两。从离开营地开始,“红军”就不断遭受导演部安排的“空袭”、“化学武器袭击”,不断遭受损失。例如前文提及的“跨越2014-朱日和A”演习,南京军区某部坦克部队在向朱日和机动的300多公里路上损失了30%的兵力。

  从文宣材料来看,“跨越”导演部给红方设置的战局简直要用“灾难”来形容。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某年月日,我军某旅突然接到命令,立刻前往千里之外的作战地点参战。部队乘火车向目标地点集结的过程中就开始遭遇敌人的袭击。抵达目的地附近,由于火车站已被炸,不得不自己搭建临时站台把坦克驶离火车。还没等部队全部下车,对方的空袭毫无征兆地到来,并且伴随着化学武器袭击,部队顿时伤亡惨重。部队开入陌生的地区,一边在复杂的地形中艰难行军,一边还遭到对方不时空袭和化学武器袭击。已经损失近两成的部队终于抵达战场,面对的却是通信喊不通、导航不灵光的复杂电磁环境。接着部队必须毫不迟疑地向严阵以待的蓝军发起进攻,但手头只有少量的空炮火力支援,而“敌人”高度信息化,从发现“红军”部队,到召唤的空袭炮击落下时间都是按分钟计算……

  不过这次演习可以看出,我军也有着通过这次演习检验不同装备的作战部队实际作战能量的意图。我们可以注意到,先后参战的四支“红军”旅的武器装备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可以说是专门挑选了我军有代表性的、不同装备的部队来与“假想敌”对练。

  “朱日和A”演习,“红军”是装备有96A主战坦克和86式步兵战车的12集团军某旅。他们被导演部要求履带强行军300公里后投入战斗,还未接战就被“空袭”打得损失过三成,惨遭战败。

  “朱日和B”演习,41集团军某旅参战,装备的坦克是96式,步兵战车为04式,他们也被要求进行强行军,30小时行军300公里(坦克通过火车运输,和12军部队全靠自己的履带行军有所不同),最终也遭击败。

  “朱日和C”演习,参战“红军”为济南军区20集团军所属某旅,他们的装备是目前出场“红军”中最差的,还在使用59式坦克和牵引式152毫米榴弹炮,较先进的装备只有122毫米卡车炮和92式步兵战车。在跨昼夜连续进攻蓝军之后,惨败。

  “跨越2014-朱日和D”演习,16集团军某旅参战。该旅装备了“万岁军”换下来的“二手”99式主战坦克,其步兵却乘坐古老的63式步兵输送车作战。尽管装备了我军第二强大的主战坦克,其“胜利”也是来之不易,几乎是一场平局。

  如此强悍的“蓝军”到底模拟的是现实中哪个国家?这是很多读者猜测的话题。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蓝军”并非如某些评论中所说是简单的模拟“斯特瑞克”旅。现实中,即使是美国也很难实现像这次演习这样惊人的打击效率。甚至据官方文宣资料,演习中还有蓝军部队“原地复活”的事情发生。

  可以说,“蓝军”模仿的是中国军队假想中未来的强大敌人,它可能以美国信息化程度最高的斯特瑞克旅为模仿原型,但实际作战能力却大大超越之。甚至可以说,它是一支“冷战高峰时苏联坦克部队”、“现代美国空军和陆航部队”、“美国未来战斗系统”、“解放军自己的高昂士气”、“理想化战术谋略”的混合体,要击败这样的对手,谈何容易。

(以上文献来自新浪军事)。

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蓝军是一支战斗能力完全超过美军的一支部队。在许多军区的精锐败下阵之后,许许多多军区都在避免出现上一支部队的错误力求战胜蓝军。但是由于蓝军被允许使用核武,化武等武器以及59式主战坦克允许被重新设计成M1A2SEP并且数据上有所提升导致红蓝两军武器代差被拉开巨大。所以红军很难赢回蓝军。但不过从朱日和演习中许多红军指战员能从中发现部队的不足并能及时在战前解决这也是整体提升该部队的战时水平的一种方法。

所以可以从朱日和红蓝两军双方可以看出一点:高质量的演习可以检讨出部队在某一些方面的不足并且通过改进可以达到提升整支部队的战斗力的目的。

所以,解放军30多年来虽然没有参加到对外行动可是只要能有像朱日和演习一样的高质量的演习就可以保障其战斗力除一些外来因素影响所导致的下滑。


user avatar   aceco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军队是在战斗中磨练出来的,无论是演习还是实战。

战斗力是装备*体系*意志的乘积而不是相加,其中任何一项的为零,则战斗力为零。

沙特有非常先进的装备,但是作战体系和战斗意志极低,所以战斗力就极低。在也门被胡赛武装打,被全世界看笑话。

虽然我们的装备在不断的超越和改进,但是作战体系改革才开始推进,战斗意志未必有以前的水平。

目前正在对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进行革命性重塑,希望这次重塑能够实现军队的脱胎换骨,能够重塑战斗意志。

战场才是检验一个军队的战斗能力的标准,新的指挥体系目前能看到的在向这个方向努力。


user avatar   hbjt_1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也就是说,近40年了没人敢打我们。

大清国防部长沈桂芬老泪纵横。


user avatar   cpcli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是什么新问题,39年前准备打越南的时候,也有这种担心。

大多数部队近30年没有打过仗了,严重缺乏实战经验。大多数干部战士都是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战前扩编又编入了大量刚入伍的新战士,和平兵敢不敢打?能不能打?越军作战经验比我们丰富,地形民情也对我们不利,这一仗能不能打赢?能不能打好?


“干部担心新兵多不能打仗,战士担心干部新不会指挥,干部战士担心敌军有作战经验,我们多年搞生产,军事技术差,武器装备落后,仗打起来会吃亏……”——《陆军第*师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政治工作总结》

“据调查*个连队*百名新兵,怕打仗的有70名……每个连队都有几个哭鼻子、压铺板、不吃饭的,全师有*个战士开过小差”——《陆军第*师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政治工作总结》

“干部战士反映,我们20多年没有打仗了,缺乏作战经验,而地形和群众条件又对我们不利,对能不能打好流露出一些担心情绪”——《陆军第*师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政治工作情况》

“由于部队多年没有打仗,战前普遍存在着担心、紧张情绪,怕我们吃亏,甚至还出现少数人惊慌失措的现象”——《陆军第*师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政治工作总结》

“对能不能打好这一仗存在某些担心情绪,怕武器差,经验少,打起来吃亏”——《炮兵第*师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政治工作总结》

“新兵之中不少人思想很不安定,有的多次找到领导,要求回家或到留守处工作;有的不辞而别,到了车站又被劝回来。有的因不能回家,不能去留守处工作,哭哭啼啼,不吃饭,不起床”——《步兵第*团做好新兵思想工作的体会》


面对这种情况,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思想上加强教育,讲爱国主义、讲革命英雄主义,激发其保卫祖国、杀敌立功的情绪,解决敢打的问题;一方面行动上抓紧临战训练,切实提高技战术水平,为打好仗奠定物质基础,解决能打的问题。

怕死,珍惜生命,是人的本性,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问题是你穿上了这身衣服,就是职责所在,真轮到你上战场的时候,怕也没用,子弹炮弹不会因为你怕就拐弯,而且在枪林弹雨的紧张环境下,你也顾不上害怕。当你看到自己尊敬、信赖的连长、指导员、排长、班长以及要好的同乡、战友倒下之后,但凡有点男人的血性,你也不会把怕字一直挂在嘴边。

所以,39年前那一仗,尽管在战前确实存在不同程度这样那样的担心,真打起来了,部队也没有放羊,依然打了胜仗。现在和以后,也是一样的道理。

——————————————————————

专注中越战争史,兼习解放军其他历史时期战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user avatar   zhao-wei-81-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年普鲁士立国三战的时候,也有很多人怀疑普鲁士已经有59年没打仗了(计算出错了,评论指出应是49年),到底行不行?

结果老毛奇用三场战争告诉全欧洲,你们啊,都是渣渣。

认真点说,美西战争和美墨战争之间隔了多少年来着?


user avatar   yu-peng-3-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认真的说,考虑到中国军队面临的大考:统一之战,到目前为止还真不一定有把握做到必胜。

与很多人的理解相反的是,从2000年到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军队的战术条令与战场现实是脱节的,陆军的很多条令仍沿用的是二战期间苏军的条令。尽管军队在未来战争方向上的思考已经跟上了美军,但基层对此的领悟仍有局限,这一问题在军校教育领域更加突出,要知道军校培养的是未来的基层指挥员,他们对现代军事思维的掌握程度决定了战场上战术层面的适应性。

即使是中层指挥员,对于把握战场独立作战能力也没有很强的信心。2015年朱日和演戏时,某旅以副旅长带领战斗营参加演习,暴露了至少在营级军官上,还普遍缺乏战场大局观和独立性。而营团级主官将是未来战场上独立作战的主要指挥力量。

结合统一之战去看的话,问题就更多。

某些技术装备欠缺、三军跨军种战术层面协调没有尝试(至少在公开演习里没有尝试过)、作战环境地理条件复杂等,这种综合战场环境是连美军都没有遇到过的,而军事政治环境又不允许边交学费边学习,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敢说必胜的不是无知就是狂妄。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山轮战比79年打得要好,不是因为部队经验更足,而是上战场之前的训练做得好。

从阿扁上台那年开始,我军一直是准临战式训练强度,保持了十几年战前训练式的强度。

天朝军队战斗力这些年来是在大幅度上升的。

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的中国陆军,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装备上还是素质上,对世界所有陆军都有优势,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陆军。

至于某位靠论证打不过美国海空军来自嗨的同志。

我只能说,如果一个人认为正确的废话能刺激到别人。其本身对军事的认知就不可能多高。


user avatar   jiang-wei-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日本1931年发动918事变的时候,离最近的日俄战争1905年,已经26年没有实战了。中国军队从各地军阀到中央军是从辛亥革命、护国护法战争、直奉战争、北伐战争、中原大战一路打来的。结果两边一照面,中国军队根本不是对手。

谢谢有人指出了我的错误,1914年日本人在青岛还打了一仗,5000德国军队投降,打死德国人199人。

既然有人说我的事例没有说服力,我就换一个,1941年的日军跟美军比,日军实战经验更多,日军能打得过美军吗?

现代战争就是个工程技术活,没那么多神乎其神的、虚头八脑的东西,连陆军都看不见敌人,大家都按照技术规范操作技术兵器,指挥官能以比敌人更短的时间,更节省的方式,把更多的火力投送到合适的位置,士兵能贯彻好指挥官的战术意图,就能打赢。

没真打过唯一的不利就是开局肯定会乱一阵,人家美国海军、陆军刚上二战战场的时候也乱啊。就算现在久经沙场的美军,真要遇到中国军队,他在伊拉克、阿富汗的经验也没用,还是要乱一阵的。


user avatar   si-hai-zhi-nei-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水平的战斗力是依靠高水平的军事演习保障的。

——

这种话懒得说三遍了。

我鳖当年穷的时候南疆轮战十年也没把军事水平提高多少,低水平重复作战,倒是验证了打仗是低国防投入下保持战斗力方法的谬论,后来干脆作罢。

几十年后,看毛子打格鲁吉亚搞立体突袭,过瘾么?土鳖表示自己一年军演扔的精确武器比毛子打一场局部战争扔的还要多。看最近几年中俄联合军演也能窥见端倪,土鳖的任务达成度比毛子高多了。我记得前几年在毛子家搞反恐演习,土鳖飞豹负责第一轮打击,毛子击剑手负责补枪。结果是毛子的弹药怎么带上去的,又怎么带回来。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美国决定于“911”二十周年之际从阿富汗全部撤军? 
  现代的炸弹能给战列舰造成多大的伤害? 
  类似美国内战时期,单发火枪对射,第一排的必死啊,为什么不冲锋、游击或者包围呢? 
  要是士兵都用自己的枪去打仗,后勤的人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如果蒙古军西征欧洲时征服了整个欧洲大陆,欧洲历史会有怎么样的改变? 
  对中国目前捍卫自己海外利益的能力(侧重军事方面)该做如何评价? 
  像122或152这样的大口径榴弹炮为什么会有破甲弹这样的弹种?榴弹炮的精度能支持吗? 
  如何看待部分外国网友认为歼20是中国偷取西方技术的结果? 
  如何评价国产QSZ-11式5.8mm 手枪? 
  郭靖为什么不把九阴真经或者降龙十八掌教给襄阳的守军呢? 

前一个讨论
你有哪些在国外留学不会轻易向别人提起的心酸生活?
下一个讨论
如果你回到 5 月 11 日,你该如何拯救汶川灾民?如何让世界相信你说的?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