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我该怎么反驳那些说“诸葛亮是阻止全国统一的历史罪人,对百姓来说,统一的魏国比分裂的三国更好”的人?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我跟你嗦,不要认为古人就不在乎统一,当时确实有不少士人和将领认为孙权在搞分裂,坚信控制朝廷中央的曹操代表了正统。尤其是曹操平定河北之后,更是有无数人认为曹操平定天下已经是天命所归。不然也不至于赤壁之战前,江东除周瑜、鲁肃外的几乎所有集团大佬、诸将都主张至少是奉迎曹操。后来东吴政权也动不动就真的有人过江降曹降魏,以至于用诈降计屡试不爽等。

三国志吴主传: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
三国志周瑜传: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讬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三国志鲁肃传: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

这几篇传,说得很明确,当时孙权召见了几乎所有的“群下”、“诸将”(而不光是演义里面的儒士),结果除了周瑜鲁肃之外,几乎所有人都主降,甚至孙策两大谋主张昭、秦松都不例外,孙权一意孤行,再有言降者杀,这才勉强打完了赤壁之战。

此外,由于上述所说的原因,在那个特殊的时间段也出了不少丞相府的铁粉,不惜排除万难,也要归顺朝廷,比如王朗王司徒;比如很多人提到的刘巴,主动提出为曹操招抚荆南,失败后逃到交趾、益州都要躲开刘备;比如桓阶,就为了让曹操避免两线作战,主动在荆南煽动张羡叛离刘表,张羡失败后东躲西藏,一直撑到刘表死后自己背井离乡(长沙)北上相府;比如在袁术死后,又是九死一生把传国玉玺完璧归曹的汉官徐缪:

献帝迁许,以廷尉征,当诣京师,道为袁术所劫,授以上公之位。乃叹曰:“龚胜、鲍宣,独何人哉?守之必死!”术不敢逼。术死军破,璆得其盗国玺,及还许,上之,并送前所假汝南、东海二郡印绶。司徒赵温谓曰:“君遭大难,犹存此邪?”曰:“昔苏武困于匈奴,不队七尺之节,况此方寸印乎?”

蜀汉因为打出了汉朝IP,所以情况还好一点,尤其是失街亭之后,诸葛亮是很较真的处理了多名重臣重将(将刘备时期任命的太守马谡、向朗一个处死、一个免职,将军张休、李盛处死,诸葛亮自己和赵云贬官),向全军表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口号是认真的,这才统一了思想,逐渐扭转了刘备死后人心不稳的局面。

孙权就无法打出这个旗号,因为他割据江东的动机无非就是自己想当皇帝,甚至自己都没否认这一点,当然也有一些人是希望他称帝(自己当开国元勋)的,比如说鲁肃:

权大请诸将迎肃。肃将入閤拜,权起礼之,因谓曰:"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肃趋进曰:"未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就坐,徐举鞭言曰:"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徵肃,始当显耳。"权抚掌欢笑。

鲁肃有一句名言,就是群下都可以降曹,唯独主公不能,因为群下降曹都少不了官职富贵,主公降曹可就什么都没有了。这点其实也要顺着孙权的心理来分析,群雄投降将要统一的势力,其实历史上并不罕见,比如说隋末割据江东的汪华率众降唐,后来荣华富贵也没少。刘琮投降曹操,据说也当过州刺史,并没像演义中那样被杀了。

所以,这个主公降曹了就一无所有,其实指的是孙权拼死一战还有几分希望打出个孙家王朝,如果降了称帝的希望就彻底完了。你说孙权能不听么?其实就是顺着他的意思说的。

那么,孙权要是对臣下说,你们都给我拼死作战,让我好当皇帝。。。这样人不跑光才怪呢。所以为了维持孙吴政权,孙权确实是给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利益的,尤其是对于重将非常舍得封赏,几乎是稍有战功就给县侯,其中不乏郡治级别的大城,例如陆逊封江陵侯、步骘封临湘侯、吕岱封番禺侯、吕范封南昌侯、贺齐封山阴侯、全琮封钱唐侯等,用利益绑定的手法才勉强维持了第一代功臣的忠诚度稳定。

换句话说,赤壁之战前曹操可谓人(士人)心所向,而孙权阵营则人心动荡,连自己都是朝不保夕、心理动摇(217年四战巢湖之后,孙权在重压之下终于不得不向曹操请降从属,开始当大魏吴王)。

那么比起这类话题,我认为更有意思的问题是:曹操是怎么做到把这么一个局给玩砸的?




  

相关话题

  古罗马是如何兴起的? 
  游戏《全面战争:三国》发售了,大家的游玩体验是怎么样的? 
  孙权到底有没有统一中国的野心? 
  为什么国民党会在解放战争中迅速溃败? 
  如何写「河北名将,颜良而文丑」的下联? 
  三国演义中糜夫人投井后,赵云为何要推倒井边的墙? 
  怎样看待李煜这个人物? 
  如果没有苏联,英美能单凭一己之力战胜德国吗?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坚持北伐? 
  由吴清源联想到民族观和爱国观,孰是孰非? 

前一个讨论
对于先喝饮料后结账,超市要求十倍赔偿有什么看法?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本次巴以冲突中没有看到法塔赫发声?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