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有多厌恶有人说「你不会百度吗?」这句话? 第1页

        

user avatar   shan-yang-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我不会先去厌恶,我会先反省一下自己:别人这样反问我,说明了什么?

2.我会对自己说,也许是我提问的方式不对,我可以应该换个问法,在提问同时告诉对方,在提问之前我已经预先做了哪些工作,比如已经查了百度搜索结果前十页,知乎搜出来的十个相关问题等等。

3.在决定换个问法之后,我开始去真的查百度和知乎。

4.查了之后,我发现原来自己当初提的问题真的已经在网络上有答案了。

5.但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新的,更具体的问题,我实在没办法靠自己搞懂了,于是只好再次问了别人。在提问时,我说了我做了哪些工作,没办法才来求助你。

6.别人听了我一系列新问题后,沉默了一下,回复:稍等,你让我想想。


user avatar   yue-ye-tu-xiao-xian-n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些问题,不是百度就能百度到的。

有可能问人就是一句话的事,百度可能要慢慢搜好久,搜一个小时也可能搜到的都是一堆不相关的东西。

当然了,话说回来,别人确实也没有回答你问题的义务,就算知道不告诉你,也没毛病。

我觉得应该像知乎的付费咨询模式那样,提问题的人自觉开个价格,有偿咨询。能解决问题的人来回答。一手解决一手付款。也杜绝了某些人喜欢白嫖的习惯。


user avatar   kavei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干嘛来知乎问?你不会百度吗?


哈哈哈抖个机灵。

实际上我会百度,但是有些问题如果不懂的还是找男朋友。

因为想找个理由跟他说说话,谁让他上班了就不会主动跟我说话。

如果他说忙着我会告诉他我自己百度。

但是他敢说“你不会百度吗”,回家晾衣架伺候。


user avatar   laolvkaoy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要你能具备一定的逻辑思辨能力,尽量搜索可信度高的相关网站,不轻易点进百度的广告当中去

生活当中绝大多数的问题,实际上都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解决,如果你觉得百度的广告和不相关结果太多,可以使用Google Chrome浏览器。

再下载一个Ghelper的插件,就可以免费使用Google相关服务了。附上下载链接。

不过,就我自己而言,排除某些敏感问题,中文搜索用百度其实是能得到更多有效结果的。

附上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大多数搜索引擎都是通用的。 [1]

注:本次的使用技巧,是通过搜索引擎搜索而来的。(没错,我就是在套娃)

  1. 简单查询。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然后点击“搜索”就行了,系统很快会返回查询结果,这是最简单的查询方法,使用方便,但是查询的结果却不准确,可能包含着许多无用的信息。
  2. 使用双引号用(" ")。给要查询的关键词加上双引号(半角,以下要加的其它符号同此),可以实现精确的查询,这种方法要求查询结果要精确匹配,不包括演变形式。例如在搜索引擎的文字框中输入“电传”,它就会返回网页中有“电传”这个关键字的网址,而不会返回诸如“电话传真”之类网页。
  3. 使用加号(+)。在关键词的前面使用加号,也就等于告诉搜索引擎该单词必须出现在搜索结果中的网页上,例如,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电脑+电话+传真”就表示要查找的内容必须要同时包含“电脑、电话、传真”这三个关键词。
  4. 使用减号(-)。在关键词的前面使用减号,也就意味着在查询结果中不能出现该关键词,例如,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它就表示最后的查询结果中一定不包含“中央电视台”。
  5. 使用通配符(*和?)。通配符包括星号(*)和问号(?),前者表示匹配的数量不受限制,后者匹配的字符数要受到限制,主要用在英文搜索引擎中。例如输入“computer*”,就可以找到“computer、computers、computerised、computerized”等单词,而输入“comp?ter”,则只能找到“computer、compater、compete 等单词。
  6. 使用布尔检索。所谓布尔检索,是指通过标准的布尔逻辑关系来表达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逻辑关系的一种查询方法,这种查询方法允许我们输入多个关键词,各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逻辑关系词来表示。

      and,称为逻辑“与”,用and进行连接,表示它所连接的两个词必须同时出现在查询结果中,例如,输入“computer and book”,它要求查询结果中必须同时包含computer和book。
      or,称为逻辑“或”,它表示所连接的两个关键词中任意一个出现在查询结果中就可以,例如,输入“computer or book”,就要求查询结果中可以只有computer,或只有book,或同时包含computer和book。
      not,称为逻辑“非”,它表示所连接的两个关键词中应从第一个关键词概念中排除第二个关键词,例如输入“automobile not car”,就要求查询的结果中包含automobile(汽车),但同时不能包含car(小汽车)。
      near,它表示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词距不能超过n个单词。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你可以将各种逻辑关系综合运用,灵活搭配,以便进行更加复杂的查询。
  7. 使用括号。当两个关键词用另外一种操作符连在一起,而你又想把它们列为一组时,就可以对这两个词加上圆括号。
  8. 使用元词检索。大多数搜索引擎都支持“元词”(metawords)功能,依据这类功能用户把元词放在关键词的前面,这样就可以告诉搜索引擎你想要检索的内容具有哪些明确的特征。例如,你在搜索引擎中输入“title:清华大学”,就可以查到网页标题中带有清华大学的网页。在键入的关键词后加上“domain:org”,就可以查到所有以org为后缀的网站。

      其他元词还包括:image:用于检索图片,link:用于检索链接到某个选定网站的页面,URL:用于检索地址中带有某个关键词的网页。
  9. 区分大小写。这是检索英文信息时要注意的一个问题,许多英文搜索引擎可以让用户选择是否要求区分关键词的大小写,这一功能对查询专有名词有很大的帮助,例如:Web专指万维网或环球网,而web则表示蜘蛛网。

参考

  1. ^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b24f6c82fe1eef86bfe5da27.html

user avatar   cao-feng-ze-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问题讲究一个有偿性。你要么是给我钱了,要么是跟我关系铁,那么不管你问我的问题多愚蠢,我都不可能跟你翻脸,而是会耐心给你解答。比如我问 @MasterPa 应该如何养王八,他会回答我,首先,这不是王八,而是一只乌龟,然后再耐心解答如何养乌龟。他并不会让我去百度。

如果没给我钱并且我也不认识你,那即使这个问题我会,我也不会去答,因为没有必要,除非这个问题很有趣,我是答着玩的。

至于我为什么我反感让我查百度,废话,现在百度上能查到啥?动不动就让我眉毛以下全截肢。真有需求,上sciencedirect或者知网。但要花钱。

你看,还是要花钱。


user avatar   rainss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以前也疑惑,每次妹子问我问题,我答完都说这个其实你可以百度一下。

终于有一天,她忍不住了:

“我当然知道百度,但我还专程问你,你不明白原因吗?”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原来在她眼里,我只是百度的替代品。



——————

雨声搜索更懂你,以下内容你也许会喜欢:




user avatar   8477592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好意思,我也很喜欢说“你不会百度吗?”

有时候我甚至会只“建议对方用百度”,而如果我真心想帮他,我会告诉他知乎上其实有更靠谱的帖子,我上个月刚刚看过。

题主厌恶的是说“你不会百度吗”的人,我厌恶的是让我回复“你不会百度吗”的人

因为一般来讲,我说这句话的场景,往往是那些非亲非故、却偏偏要我私人解答某些无脑基础问题的人。

注意,非亲非故,和无脑基础问题,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什么是xx,xx是啥意思,如何做xx,xx和xx应该怎么选……

我知乎的私信里,有三分之一是这种,没关注、没点赞过,说话没有“请”字,却非得问一看就需要我长篇大论进行基础解答的问题,这种人我连怼他的兴趣都没有,自生自灭。

当一个和我关系不熟的人问问题时,却连百度都没有尝试过,我不认为我的时间如此不值钱

不是我不尊重他向我提问这件事,而是他从一开始就没尊重过我的时间。

观音都知道,遇到难事,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成再去求人,你怎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哦,对了,你不是观音,不明白情有可原。

老师最烦什么样的人?

就是那种上课不听讲、下课问上课讲过问题的人。

但是碍于老师的身份和职业道德的操守,往往不得不给学生解答,哪怕心里头很不愿意。

欸,不过我不是你们很多人的老师啊,基础答疑解惑,不是我的职责——尤其是我没有觉得自己被尊重的时候。

你说有时候“百度查不了”,请问这是百度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

你为什么会觉得信息量如此之大的搜索引擎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有义务给你解决呢?

当然,以上只是我对于关系不咋地的人的态度。

而对于关系很好的人,

我愿意当ta的百度

不对,如果关系特别好,

是我愿意当他的 百度+知乎+谷歌+360+雅虎+有道+Bing+……

(那个,评论区说,这是一种新的表白方式?)


user avatar   si-da-wa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当然不会(won't)用百度了,我都是用必应。


user avatar   long-ya-57-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点都不厌恶这句话,因为我总是被人问问题那一个。




说实话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自己问的这个问题价值多少钱,反而有一种“老子问你问题是看得起你,给你打个赏麻溜儿的过来给爷回答”的蜜汁优越感。


我懂我懂我都懂,就白嫖呗,白嫖的才是大爷,公平给钱那是多么的弱鸡。


可是你有当大爷的自由,我也有不当孙子的自由。


听话听音,听出别人话里深层的意思,可以让你get到更多的基本社交礼仪。比如说,“这个问题你自己百度吧。”意思就是说你问的这个问题,足够我写一篇三万字的论文了,拿去发表可以替我搞个一官半职都没问题,而把这三万字的论文浓缩简化并且按照你的水平讲出来给你听,你还听得懂,我还需要为此花费至少十倍的精力。然而我做了这一切,你非但不会给我任何好处,反而有可能抓住我的某个把柄,或者根据你一知半解的“常识”而奚落我一番。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不值当。


于是我说,“你去百度吧。”


你说,“百度得到我还问你?”


我说“可是百度都查不到那我也不会啊?”


你嘴角浮起一丝轻蔑,“原来你连百度都不如。”


我说,“好,再见。”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你既不在乎什么问题的答案,也不在乎百度给你的回答靠谱不靠谱,你只是想要证明我其实也不行,跟你一样什么都不懂,以此推断这个世界大家都什么都不懂,于是你的无知与无礼并没有什么突兀的地方。于是安全感来了,你感觉到了安全,所有的焦虑都无影无踪,你心安理得了。


这就是这次社交过程中你我双方的心理活动,跟百度实在没什么关系,更跟百度的搜索算法、百度百科的准确性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通常,我们如果要向一个人提问,表面的礼貌只是最起码的条件,而不是我必须要回答你的强制约束。相反,一个简洁的、恰当的问题,才会引起别人回答的欲望,让他认真思考,才有办法回答你。


简而言之,大多数人不是不会百度,而是不会梳理问题。


不假思索的提出一个问题,很容易就会把问题搞成一个大型论文题目,别人无从回答,也没有那么多精力浪费在你这个莫名其妙的问题上。能够解答你问题的人,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以回答你问题为生的,你也付不起雇佣他为你解答问题的钱,因此你自己梳理好问题,才是最基本的礼貌。


梳理问题实在是解答问题的第一要务啊!


怎么去梳理问题呢?


当你心中有一个疑问,百思不得其解,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你就去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问题怎么来的,逻辑关系是啥样,关键节点在哪里,然后自己尝试解决。解决不了,你再去问别人。


而不是笼统的甩一个问题给别人,自己等着别人一口一口喂你。


这不礼貌,无论你嘴巴再乖巧,如何用敬语,夸对方捧对方,你从一开始就是不礼貌的。


节约别人的时间,尊重别人的思考,这才是最根本的礼貌。




最后才轮得到百度上场。


百度,以及一切搜索引擎,它再先进也只是根据一些算法,为你提供原始资料。只有人类才有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最终给出一个明确结论的能力。而且百度以及别的搜索引擎,只是个民用的简化搜索工具,按照法律法规,一些保密的、私有的资料是不公开给你的。


你还要掌握搜索专业资料的能力。


如何找到专业资料?这里简单教一些原则性的东西。统计数据方面以国家统计局和地方统计局最全面准确,联合国组织的国际数据也是可以采用的。如果你要觉得这些数据不足为信,请你去自己花钱做调查,而不是来告诉我他们的数据都是假的。你说他的数据假,那么真实的数据是什么呢?你又说你也不知道,反正他们数据是假的。


那么问题就回到了当初,你自己百度去吧。


事实调查方面,以大媒体调查报告报道为主,结合通常逻辑判断。如果你觉得事实不正确,媒体报道是错的,请你自己去调查分析给出报告,而不是告诉我媒体都是骗人的。我问你事实到底是啥样的?你告诉我你也不知道反正媒体都在骗人。


那么问题还是回到当初:你自己百度去吧。


方法技能类,以大学常用教材为主。如果你觉得大学教材太复杂你不想看,那么你也太抬举我了,教材编辑委员会那么多专家,用最精炼的话编写的教材你都嫌烦,我何德何能能给你讲清楚?如果你非要觉得你的时间比我的珍贵,你没时间看教材,我的时间不值钱,我需要去看懂了教材再来给你言简意赅的讲清楚。


那么就还是那句老话,你自己百度吧。




我一点也不厌恶“你不会百度吗”这句话,如果有人对我说这句话,说明我的问题冒犯了别人。我也很乐于使用这句话,可以尽快结束与一个不礼貌的、懒惰的、缺乏分析问题能力的、不讲逻辑的人的一切纠缠,何乐而不为之?


这句话历史悠久,以前叫“你不会读书吗?”后来技术进步了,有了搜索引擎,就成了“你不会百度吗?”“你不会Google吗?”


这句话是如此的恰如其分,既能节约我时间,又不至于过分不礼貌,避免了直接指着你鼻子说“这种傻问题你问我?”给人际关系留下了转圜的余地,貌似指出来一条明路但实际上只是想表达“别来烦我”这个意思。


简直是一句金句,我喜欢的很。


类似的还有:“你是个好人”,“我们不合适”,“我暂时不想开始一段感情”。给别人留了面子还不需要正面冲突,真的是很好的句子,维持了双方的体面。


然而总有人不喜欢体面。


总有人说:“百度查不到!”


那是百度的问题,是你的问题,就不是我的问题了。


并不是每个人都好为人师的,就像并不是每个姑娘都热衷于滥交,你一表白人家就必须要当场脱裤子。相信每个姑娘对此都感到恶心,其实被问问题的人也恶心。


所以我们还是停留在“百度之交”这个层面吧。


user avatar   du-du-du-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对方付费or现实里起码拿瓶水来请教我,我绝对不会说这句话。

但是,如果对方一副理所当然白嫖我时间经验时,问的问题又很智障or很大,那么它只配得到这句话。


我是没多么了不起,但是我就是不想理伸手党。

因为我不是伸手党。





        

相关话题

  假如你的女朋友不讲理,你会动手打她吗? 
  魏则西事件,对百度,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会产生多大影响? 
  是否可以在美国对百度提起集体诉讼? 
  如何看待「外国男机场等十天,女方去整容」这件事? 
  饭否有哪些有意思的人? 
  怎么看待班级活动不叫你? 
  如何看待托卡马克之冠(帽子姐)发言下面的男性群体表现? 
  在职场被排挤和打压,该怎样反败为胜力挽狂澜? 
  对自己的学校里所在的小圈子感到厌烦怎么办?是否该维持关系? 
  你为什么喜欢刷知乎?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清华大学新设立的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小女孩上天台玩耍,被人阻拦并且录像后,小女孩要求对方删视频并且抢手机的行为?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