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我是2020高三考生,想复读一年,可否告诉我复读将承受什么吗? 第1页

  

user avatar   tian-yuan-nan-qua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什么好承受的,想法是你自己想的,决定是你自己下的,目标是你自己定的,最后的过程也是你自己享受吧。

去吧,不整这么一年,你这一辈子想起来,都会感觉有些遗憾的。

另外,我上过高四,并且在大学后也写过一些高四的感悟,留给你吧,现在我自己看着挺中二,但是你们现在的年纪,需要一点中二的情绪。




(用年轻时的扣扣空间日志水答案的感觉真是feel倍爽)


user avatar   hei-ma-gao-zhong-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的最新回答,希望能对高三高四学子的一轮复习有所帮助:

------------------改变命运的分割线--------------------

带过100+位复读生,有从417到590的,有从346逆袭533的,也有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看得多了,我深刻的知道,什么样的人,才,配,逆,袭

首先,我们要知道,复读的目的,不就是为了逆袭吗?

那么你想要逆袭的话,我们先不说承受些什么,你必须要最终能够逆袭才去复读,对吧?

否则,你即使承受得来那些痛苦,最终却原地踏步,难道不是闲的没事去花一年生命和金钱去吃苦么?

相反,如果你能够逆袭,承受什么又重要么?你活到现在,你已经从无数件你认为承受不来的事情当中存活下来。你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自己能够再忍一年呢?

所以,我们要知道的是,如何才能在这一年中取得巨大的进步。

接下来的内容,如果你要复读,请你务必记住,哪怕仅仅只记住一点,它都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帮助。

它们被我称作铁律而不是建议,是因为这些都是最本质最底层的逆袭逻辑,如果违反了某个铁律,你的学习都很有可能大打折扣,没有结果。

铁律一:只关注成长,不关注结果。

我们经常在知乎上看到各种类似的问题:

高考剩下300天努力还来得及吗?
高考剩下200天努力还来得及吗?
高考剩下100天努力还来得及吗?
高考剩下XX天努力还来得及吗?
……

是的,这就是很明显违反了只关注成长的铁律,我们的重心变成了关注成功,关注成果,那么我们就总是会忽略过程中可能的成长,而且困于结果带来的恶劣情绪

在我高三的时间里,我严格遵循这条铁律,带给我什么好处?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别人为考试结果难过好几天的时候,我非常开心地把我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分析原因并立刻解决;当天晚上别人可能还在放松或者伤心难过之中,而我已经完成了历时2天能够给我带来的成长和进步,并且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未来的学习中。

我从不去想,我这次考得好差,高考考不上XX分怎么办这类问题,因为我只关注成长,而没有成长,你有可能成功吗?

严格遵循铁律一,你将明白的是:不管我现在怎么样,是取得比天还高的成就,还是堕入无底深渊,你都犯不着难过(因为难过也不能带来成长)

你只需要问自己:这一次,我又能从哪些不足中获得哪些成长?

严格解决错误,实现成长,而不是被结果困扰,被情绪吞没,在他人的眼光中迷失自我,你只需要遵循这条铁律,什么心态问题,情绪问题,考试分析等一系列可能出现在别人的高三生活中并且困扰他们一整年的事情,都雨女无瓜。

所以,当你在高三的时候考虑一件事情是否要做,或者两件事情要做哪一件时,你的选择标准只有一个:我选择的事情能不能让我更多地成长?

铁律二:重视价值,忽略估值

我相信你一定有过上次考试500分,下次考试450的情况,你非常懊恼,痛苦,难过,为什么?

因为,你把“估值”当成了你的“价值”,你认为我多付出了一个月的努力,却取得比上一次更差的结果,是不是我的努力都没有用?是不是我变得比原来更差了?

然而,考试体现出来的,只是你的估值,而估值的范围是围绕着价值在波动的。

假设我们的波动区间是±40分,你可能原来价值是460分,突然发挥好了,波动了+40分,考到500分,接着你努力了一个月,把你的价值变成了490分,但是你这次却发挥差了,波动了-40分,变成了450,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价值减少了。

所以你明白了,你只管遵循铁律一,进行无所不用其极的成长,不断提高你的价值,你的估值下限,也会随之而提高,假设你最终把价值提升到600分,波动区间为±30分,那么你再怎么发挥差,你也不会低于[价值-波动区间最大值=570]的分数。

但是,我们从反面看一下一些高三生的做法,我们总是经常去追求估值的提高,而不是价值的提高,种种现象表现为:

追求秒杀技巧,而这些技巧在高考中爱莫能助
考试作弊,获取短暂的估值提高来满足虚荣心
追求怎么猜题蒙题,而不去关注真正的价值

我想问你,你在这些事情上花的时间,有多少概率能够真正用到高考上,当概率确实发生的话,用到了又能提高多少分?相反,如果把这些时间投入到知识点,题型思路等价值的成长上,你觉得两者哪一个更有可能在高考上真正逆袭?

说白了,你做的任何事情,只要它不能提高你真正的价值,真正能在高考[这唯一一场考试]发挥出来的价值,那它就是【看似有用实则浪费时间且没用的有害功】,因为当你充分在乎估值的时候,你就会忘记去提升你的价值,你会不由自主地做那些提高你估值的事情,而不是想办法提高你的价值。

明白了这一条,考试完你知道怎么做了吧?

铁律三:关注质量,而非数量

这一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时间上:提升有效的学习时间,而不是以我起多早睡多晚为骄傲

②事情上:不以我刷了多少道题目为骄傲,而是以掌握了多少道题目,新学会了多少个知识点为骄傲

③选择上:仅仅是利用好一篇高质量文章,也比你看100篇文章却啥也没干有用

④信息输入上:寻求更高质量的信息的输入,而不是狼吞虎咽饥不择食地随便摄取信息。比如你能够付费学习[已被证明有效]的高效学习应试系统,就一定比你慢吞吞地在知乎上看无数篇文章,却不知道哪些是有用的,要如何去用。

多少刷知乎的学生刷了一年成绩不进反退,就是因为摄入了太多低质量的信息,关注数量却不关注质量,就像这篇文章,仅用几个铁律,就能够让你知道,失败的高三都是因为没有遵循某个铁律而失败,不仅仅是给你提供几个原则,更是提供给你一个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

铁律四:及时处理反馈,而非延时处理反馈

这一点的可怕之处,在于其“指数型的复利能力”,下面这段话会让你明白,为什么学霸越学越轻松,而你越学越累。

举个例子,当你做不出来题目的时候,这时候给你的反馈就是你这道题不会做,你某个知识点不会等,这时候如果不处理不解决,会导致什么后果?

浅层:这类题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无数次,而因为你没有及时处理,你后面每一次都要花费超过10倍的时间在这道题/知识点上。

中层:而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一个反馈,也就意味着存在n个反馈没有处理,那么你会花费10*n倍的时间在这些题目或知识点上,不仅如此,还会给你添加很多额外不好的情绪,比如我怎么这么差,我就是学不会等,又要花费多出n倍的时间

深层:而这些需要多花费的时间,不仅让你没法去处理新出现的反馈,还会导致你听不懂新的前后联系紧密的课程,从而出现指数型上升数量的反馈,需要处理的反馈成指数型上升,你需要花费的时间也成指数型上升,最终你会越学越累,最终无力回天。

所以,及时处理反馈,否则你将会无力回天,如果已经出现一定数量的反馈没处理,那么你除了花费更多的时间赶紧处理完跟上前排同学的节奏,否则逆袭无望。


以上四条铁律,皆是从很多学霸身上,也是从很多能够逆袭起来的人身上所总结出来的,它不仅仅是我们一定需要遵循的规律,更是提供我们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如果你要复读,我希望你不是简单地无头无脑地去复读,而是牢记这四条铁律,将其当作不可破坏的“规则”去执行,你会发现,按照正确的道路,你根本不需要承受多少痛苦,因为痛苦,只会出现在违反铁律的人身上。

如果你认为这篇文章对你有一定启发,希望你不是简单收藏就继续往下刷了,如果你这样做了,你就违反了铁律三:关注质量,而非数量。所以从现在开始,当你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你要在脑海中以铁律为标准,思考过后再做出一个决定,才不会重蹈覆辙,希望这篇文章能真实为你带来成长,感谢你的阅读和点赞。

为了让你们真正能够在脑海中刻下这些铁律,给你们一些能够让你们成长,提升价值,关注质量,及时处理反馈的思考与行动的思考题:

1,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违反铁律的事情是什么?给你带来什么影响?
2,给每个铁律写出1个你能切实执行的行为
3,如果想要深刻掌握,请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不是往下翻,而是拿出笔记本,思考这4条铁律能够给你未来的学习或者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并且给出可执行的措施,刻意实践和思考

PS:在评论区留下第1、2问题的答案,第3问题是自己可以实操的作业

以下是我的其他回答,(5.8w赞同、20w收藏)教你系统的刷题思维,希望能帮助到你:


如果给你带来了帮助,希望你不要吝啬手中免费的点赞,我代表迷茫中的高三生感谢美好的你。

如果你有需要帮助的,欢迎来我的主页认识我。

最后贴一下查理芒格的一段话,对高三生至关重要,望共勉:




  

相关话题

  为什么我一放假回家就变得很懒一点都不想学习? 
  高考还有二十天,该怎么提分?还能提多少? 
  送给即将参加高考的我一句话吧? 
  如何评价 2017 年高考理综试题? 
  四川美术学院为什么不迁回四川呢? 
  毛泽东为什么坚决反对高考? 
  一句话描述宁波工程学院的食堂有多好吃? 
  今天一模理综100分都没有啊 怎么搞啊啊 急死了? 
  毛坦厂中学的高考成绩一般般,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本科率也好,重本率也好,都比不上市里面好一点的学校。? 
  被顶替上大学的女生苟晶考的那么好,按理来说是很优秀的,为什么却在底层? 

前一个讨论
周朝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
下一个讨论
能不能给我讲一段很甜很甜的爱情故事?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