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推崇语言平实的文章而贬斥华丽的文章? 第1页

  

user avatar   pandamalo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贬斥的是缺乏信息量的文章。


user avatar   fanshi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只是现在,中国古代大文豪都贬斥华而不实的文章,因为一直有文以载道这种观念和初衷。

刘勰《文心雕龙》里写道:“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

又说:“情深而不诡,风清而不杂,事信而不诞,义贞而不回,体约而不芜,文丽而不淫”。

可以说,汉语言文学的传统追求就是不尚华丽,讲究简约,质朴。

汉末魏晋时期,骈文开始出现并盛行,非常讲究格式,有时候为了追求格式而可以填充一些无用的内容。到了唐宋时,文风旖旎华丽,却言之无物的文章诗词,一度成为潮流,所以才有了唐宋时期的古文运动。像韩愈、欧阳修、苏轼这种大文人都贬斥这种过分追求辞藻、声律,并将以此为追求的文章视为下俗文章。

这里需要弄清楚,大家排斥的不是华丽的文章,而是华而不实的文章。

比如,屈原的文风就非常华丽,但言之有物,所以没人批驳。

而且,语言平实未必就不华丽,这两样不是完全对立的。

比如,李白和苏轼的语言其实很平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其实这些诗词所用的语言,都是大白话(有些在古代相当于大白话),并不能说有多华丽。但是!!这些诗词所营造出的意象和情感,以及诗人的想象力,表达的冲击力和张力却无与伦比。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其实,这些诗在当时看来,语言都非常平实,也没用典,也没过于修饰,但并不影响作品传递的情感。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梦笑开娇靥,眠鬓压落花。簟纹生玉腕,香汗浸红纱。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典型的宫体诗,修饰是够讲究了,可跟前面那些“语言平实”的诗能比么?

比如《白云谣》: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语言已经很平实了(你不能用现代汉语的标准来看),前两句写个景色,最后一句,“你要是不死,还能不能来?”

其实,西方也有很多文人崇尚语言平实的文章,因为越平实就越有力。

所以归根结底,题主你的问题有问题,大家不是贬斥华丽的文章,而是贬斥华而不实的文章。多数情况下,当你真的有话想说,而不是无病呻吟的时候,你写文章时的语言总是会不自觉地平实起来,这时,你的文章反而更动人。只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时候,才会过度追求华丽,因为肚子里实际上没什么话要说。


个人愚见

欢迎关注绿号,




  

相关话题

  完结人生第一本小说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写作的本质是什么? 
  如何评价蒋勋? 
  网络小说如何写出优秀的战斗? 
  假如贾环非常出色,王夫人会不会容不下他? 
  有哪些回味无穷的讽刺故事? 
  金庸在文学方面占据什么样的地位?与巴金老舍这类大师相比如何? 
  同样是反乌托邦敏感题材,<濑户内海>和<北京折叠>在瞩目度上为什么相差巨大? 
  写小说是个人经历更重要还是想象力更重要? 
  为什么不喜欢太宰治? 

前一个讨论
消息人士称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将收购英国最大芯片制造商,意味着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Intel 可能成为台积电的首批 3nm 大客户?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