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电视剧《三十而已》里顾佳人设是否太过于完美,反而反应了社会对女性的不包容? 第1页

  

user avatar   hhhappl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顾佳这个人,小处完美,大事不谋。

做全职家庭主妇,就是把自己整个人生都押注在丈夫孩子身上。而且顾佳还野心不小,想跃升阶层。那么选择投资标的就要十分小心,从目前来看,她丈夫并不是一个十分合适的标的。第一,太过理想主义;第二,对妻子家庭的爱不坚定;第三,烟花行业总体不看好;第四,管理能力不行。

选错标的,其实也是可以补救的。就是自己出山做管理。就像施南生与徐克那样,管理归管理,理想归理想。但是顾佳没有出山,选择管一点,不管一点。帮忙销售一下,惩戒一下小三。但是她难道没看出,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公司的一把手不行。甚至是这个行业都有问题了。才会导致公司连下一个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要解决就要彻底改变现状。

野心太大,实力不够。野心不是坏事。但是头寸不能崩得太紧。那个公司装修的如此华丽,这为了招揽客户也就算了。这样的房子居然是全款,好几千万就砸进去了。就算想投资房子,可以住一套小一点的,买一套投资。这么大的房子卖都不好卖。一旦生意失败归了银行,一家人都没地方住。为了孩子上贵族幼儿园,承诺几十万的烟花秀,为了融进圈子,又买了几十万的包包。最搞笑的是,前面已经忍了这么久,最后发觉融不进去,还当众讽刺了一群贵太太。山水有相逢,现在就不怕得罪人了?将来无论做什么生意,不还是要求人吗?何必做的那么绝?人家又没有抢你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这样的家庭培养孩子首先要努力坚强,结果跑到这种幼儿园去学骑马比拼财力,这种融圈子真的有用吗?最惨的是,仅仅一个马术课就已经要卖包包首饰了,那以后那些高尔夫游艇看极光海外游学非洲公益救野生动物之类的怎么办?这还只是幼儿园,以后还有小学中学大学硕士,这无底洞怎么填?上剑桥就能填了?要是女孩,长的好看,当贵族培养,兴许还能走凯特徐子淇奶茶的道路。你家是男孩,这么搞没有搞头。最怕是没有王思聪的命,却得了王思聪的病,那才真的是没得救。

顾佳就是典型的名牌大学加外企培养出来的白骨精,内心里坚定的相信英美贵族培养的那一套。但是跃升阶层不能那么搞的。尤其不能把消费当投资。到时候消费是上去了,资产没上来,真的是麻烦了。

说了那么多,我不是想批评顾佳,我是为她惋惜,双商这么高外貌学历都很出众,她想跃升阶层应该自己出来拼搏,待家里是浪费了。除非她当初一步到位当富太太倒是可以。不过以她性格,估计忍不了老公和家婆的气了。

………………………………………

题主一再说顾佳完美。

其实顾佳远远谈不上。她一切战术上的完美都无法掩盖战略上的失误。

所有战术目标都是为战略服务的。如果达不到战略的目标,就是失败的。

前面已经说了很多她的失误。下面重点说一下面对富太太。

现在社会的本质就是生产严重过剩,消费不足,彻底的买方市场。除了极少数商品例如光刻机之类的,或者极少数的投资品例如打了折的华润城,其他的都要求人买。TO C的,要求平台,TO B的,要求客户高层。顾佳前后经营的烟花和茶厂,既不是光刻机这种只要敢卖别人就抢这种,也不是提供者寥寥,反而是竞争过度的红海。所以要在销售上下功夫。顾佳求富太太也是一条道路,事实上也成功了一次。既然这样,这条路就要留着,哪怕不下本了,也不能断掉。须知这些太太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保不准什么时候给你挖一坑。忍一时之气算什么呢,韩信也要受胯下之辱,你顾佳什么能耐?有什么不能忍的呢?将来有朝一日翻身,去当C位看看他们,不是更好?

顾佳的最终目的是带着全家跃升阶层。关键就是钱。不管老钱新钱,也不管什么梵高莫奈,最后落脚点还是钱。既然这样,就要调动一切资源变成生产品投资品。但是顾佳消费可不低。豪宅游艇高级套房好多名牌包包孩子贵族学校,这些都要钱。这势必分散了原来可以用于钱生钱的数量。豪门世家的起家都是一代做生意,二代学工程,搞管理或者更换赛道,三代学投资,钱生钱,第三代才是搞些艺术,提高家族声望。现在急急忙忙的培养儿子马术,其实本质上也是消费行为,不是投资。与她的战略目标是违背的。

………………………………

哗,居然过百赞了!好开心!好荣幸!感谢各位知友。

上面说了那么多,其实不是想diss顾佳。说实话,她犯的好多错误,我都犯过。

到现在,经历过那么多起起落落,才渐渐明白世界的真相。

例如,不要随随便便看不起人。人家未必懂梵高莫奈,但人家敢博,在人生最关键节点,敢用大杠杆,人家也是冒着万一不行粉身碎骨的风险的。或者,人家青春貌美,就愿意委身老头子,一个婚姻一个台阶的往上走,这种情商,这种手段,这种做低俯小的委屈,一般人也做不到。或者人家就是命好,投胎到那个村,什么都不干,拆迁就是好几亿,这种运气是一般人能有的吗?更别说,那种大家都很服的天赋过人,勤奋过人的企业家,科学家,政治家……要跃升阶层,没有过人的运气和手段,根本不可能。

至于什么马术赛艇滑雪什么的,是跃升阶层以后转头对普通人设置的门槛,并不是学会这些就跃升阶层了。

我们普通人,既没有过人的天赋和过人的胆量,现在也没有过人的运气。那么就从年轻的时候起,积蓄力量和金钱,不断学习,找到够湿的雪和够长的赛道,让时间发挥它的威力,使雪球越滚越大吧。

……………

居然快到两千赞了!看来这个剧真的热。

有些评论不太友好啊,质疑我有没有评价顾佳的资格。顾佳是你娘吗?评论一下都有问题?这本来就是电视剧里的人物,电视剧的功能就是娱乐之余引人思考。我们讨论一下她,反思一下整个社会和我们自己,剧组的创作者不知有多高兴。

剧里有些地方,我始终觉得奇怪。比如说太太圈的老钱。中国有啥传到第三代还很牛的老钱啊?大陆唯一的老钱就是荣主席他们家,不知道荣智健的儿辈发展得怎么样。还有就是一些当时逃到香港台湾的家族,但是二代主妇也很少在上海长居的啊。而且王太太分明还挺忌惮老钱的,虽然人家已经开始日薄西山了。那么老钱有可能指的是red二代或者是商海教父例如柳传志这种。只是剧里不好拍得太露骨。

…………

这部剧越到后来越像一部爽剧,本来大家业余看看爽剧也没什么,但是很多年轻姑娘越看越高潮,觉得应该全盘学习,就应该谨慎。

真实的世界没有那么容易。不是每个冷漠直男离婚后都会发现你的好;不是每个搭上豪门渣男的姑娘都只是遇上人家正牌未婚妻被刁难一下这么简单;更加不是每个离婚后创业的女人还能转头收购前夫公司那么爽。

我不是奉劝那些被出轨的人不要离婚。我只是要说,真实的世界很艰难,很不容易。年轻人要有清醒认识。

很多人diss许幻山。对,他是渣男。但作为一个小微企业主,人家是有护城河的。他曾经是奥运烟花设计团队之一,这个是可以吹一辈子的履历。在顾佳之前,他至少是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设计师。他要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和开拓,我不相信所有的生意都由顾佳拉过来,那么他至少是撑起过一个公司的。就算失败了,大不了他再去打工。

那么顾佳的护城河在哪里呢?学历美貌情商,这是一个夫人的护城河,不是一个经营者的。她总共只有两年的外企经历,也没听说这两年她做出什么惊人成就,也不太可能有什么惊人成就。在辅佐丈夫成立公司后,她有没有直接做日常管理?有没有独立推出过爆款产品或者营销方案?没有。换言之,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显示她有独立做产品的能力,有独立经营公司的能力或者在大组织中升到高层的能力。而一个女人有学历有大公司履历有情商,是不是就能创业成功?不一定。邓文迪耶鲁毕业,香港卫视中层,情商一流,当时还有新闻集团的强大加持,一样做啥赔啥。

顾佳在公司里发现小三直接炒掉就算了。在工厂发现厂长的一些行为,为什么不能记录下来跟丈夫商量一下,再跟厂长好好谈。夫人没有公司的任何职位,为什么可以直接插手工厂的业务管理?丈夫怎么想?厂长怎么想?力不到不为财。要真要搞好管理,就应该蹲在工厂一段时间,好好观察,梳理制度,看看那些建议厂长能不能接受,是否能执行,如果不能执行是什么原因,是要帮助厂长还是要换掉厂长。而不是嘱咐两句拍拍屁股就回上海。工厂要是那么好管,职业经理人和工人若是那么听话,世上不会有这么多人破产。

做生意尤其是做重资产实业太难了。不是会说两句好话,拉来一两笔生意就能做成。做生意要胼手胝足,用血汗积累金钱。剧里的人太轻易了。

……………

讨论点轻松的话题。

我看到有知友在讨论马术的话题。这个其实是西方的富人被平民尤其是中国的新富阶层逼得太惨了。最早贵族学校识别富人优待富人是比较简单的。例如搞个拉丁文,钢琴之类,本国的穷人根本就不行,就是犹太人日本人韩国人搞上来了,也没多少人。

后来中国新富阶层可不得了,人又多,招又狠。你用题库随机考试,我直接用好多人不停考试,把所有题套出来搞学校培训。你打着领花的斯诺克,我直接开到城乡结合部。你说学高尔夫,没问题,我搞个练习场,小孩就当中考体育项目来练,不信搞不过你。你说要什么东南亚非洲公益联合国学校,我们有专门机构,照单抓方,一条龙配齐。

最后,人家放大招了。就是马术。这玩意太花钱了。纯血马,马场,专业的训练人员饲养人员。而且要从小花到大。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的女儿都是从小练这个,而且都专门买了马场。这个玩意好,不仅方便学校优待识别,还方便找老公。反正这里面的人就不可能有伪富豪,比银行本票还好使。那有人说了,我们内蒙古的孩子马术可好了,简直是马上长出来的一样。不好意思,你这个不叫马术,叫骑马,因为你的马不对。你看俺们那个盛装舞步,明明是身高腿长的纯血马,还硬是要左跳两步右跳两步,好不好看不管,反正你蒙古马做不来。

说了这些,不是对比尔盖茨乔布斯有什么不满,相反,他们是少有的我特别尊敬的企业家。

我只是想说,你在人家那个体系里,就要按人家的规矩办事。万一,你在人家的规矩里反客为主冒出头来,不好意思,人家就要改规矩了。你要改变命运,只能学点硬核本事,改变体系或者另起炉灶。人是这样,国家也是这样。

……………………

顾佳其实真正适合的岗位是公关经理,发言人,政府关系,营销经理,客户经理这一类负责外联的角色。

她不适合当公司的总负责人或者财务经理。

因为从她的过往事迹看,好几件外联营销的事情都完成得非常好。

但是负责公司的总战略,负责家庭的财务,工作成绩都说不上好。

比如说,意识到烟花生意不长久,要留意别的生意门道是对的。但是要自己经过调研先找好方向,而不是什么便宜买什么。

隔行如隔山。就算李太太完全没有骗她,资质都是真的,负债也完全透明,她做茶厂生意都不一定能成。不同行业的盈利点和亏损点有可能很不一样。有些企业比较常规,是靠产品的利润赚钱。而很多企业不太常规,靠挤占上游资金,靠出口退税政府补贴,靠各项品牌专卖费用,靠画大饼搞资本运作……不一而足。有人带入行,了解就会清楚些。一脸懵的进入,多半会赔。

确定会赚的生意,这世上也有,但是李太太不会给她。有些楼盘一手楼限价卖,相当于市价打六折,要不给茶水费一百万,还要找对门路,要不就……你可以查一下业主的背景。还有更确定的,比如说,交了定金,好几年都不交首付不办贷款,房价涨了再办房产证,房价跌了就叫开发商退定金。这种生意,顾佳是拿不到的。

所以当顾佳看到一个这么大的便宜的时候,就应该警惕。你可以回报人家什么呢?如果没有巨大回报,人家为什么会给你呢?

以小博大的事情,确实是有的。有准确消息,找对人,对方又是举手之劳,事情确实可以办成。比如于太太那个事。其实于太太能量很小,但是这事对于于先生来说,更小,平时压根不管,是给底下人做人情的。所以事情完成了。尽管这样,如果我是许幻山,一定会在后续打听一下以前是谁管这个事,补偿一些礼品,让人家心里舒服些。

但是李太太这个事涉及到一大笔钱,而且李太太显然也没有把这当小钱。那这个便宜就不会给顾佳了。


user avatar   xiao-ye-mao-de-huan-xiang-k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高赞答案 @Wanda 讲得不错,但还是有点问题。

读完这个回答,本来以为用错误的方法得到正确的批评只存在大众和诗人之间。但是现在发现原来也存在于学院派和民间写作者之间

首先共识是浅浅的诗歌很垃圾。这点毫无问题,但是因为所用方法的不同,大家都觉得对方是傻*。

答主算是很精准说出了大众与诗人之间的分歧所在。但是不自觉用了学院派的方法批判口语诗。

答主肯定是认同我们批判某个东西,首先要理解它是怎么想的这一点。但是答主后半部分却开始用学院派的东西来批判浅浅诗歌的口语化倾向或者叫民间写作倾向。虽然浅浅肯定不能算正经民间写作者,而且甚至连自觉的写作者都不一定算得上。但是她的这些倾向很明显就是受口语诗的影响,所以如果答主认同这一点,并作为立论基础,就应该用口语诗的逻辑来批判,否则就是文章逻辑的不自洽。

答主说现代诗歌追求超语言的东西,对吗?对于现代主义诗歌,自波德莱尔起,都是没问题的。

但是口语诗这里,就不全对了。口语诗追求超越,但追求的是在于语言内部对语义的超越。它的基础自然是对前代诗歌的批判(辩证法意义)。

现代主义诗歌超越语言,是怎么超越的呢?最后我们看到的结果是“真理”,也就是不管诗歌本身包含了真理还是暗合了真理(答主应该很了解西方文论,就不赘诉),最终要达到某种终极意义,这个东西存在于诗歌之外。这和西方人的基督信仰与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有关,这就是知识社会学的范畴了。

但是真理本身还是一个宣称,某种程度上宣称就是语言,所以现代主义超越语言但是最终回到语言(甚至没有超越语义),这是一个悖论。

杨黎认为语言不可超越,因为诗歌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语言。我们要做的是超越语义,就是超越语言的能指,最终达到语言的能指。

废话主义是代表,代表了口语诗倾向的最纯粹最激进的形式。

具体如何超越的,就不赘诉了。

简单来说,口语诗不关心真理宣称,只关心语言的超语义部分和具体经验(而非抽象经验与真理)。

所以口语诗人认为浅浅的诗歌垃圾,是因为在语言上就不好,在具体经验上也不深刻。

当然答主你应该也很了解口语诗,可能只是立场上相信文学要达到真理。

答主的回答逻辑通畅,文笔优美 例证丰富,是未来的学术之星。

浅浅的诗,就主要作品来看,比余秀华,许立志要差一些。通俗来说,算是中国三流以下的诗人。

语言上稍显稚嫩,对经验的切入太过肤浅,都是问题。

而且好像也没形成自己的风格,感觉就像对各种诗歌风格的模仿,然后模仿了口语诗就不幸被骂上了热搜。

------------------分割线-----------------------------

其实简单点说这是一件很魔幻的事,网友终于不再像十几年前那样用一套错误的批判方法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次,他们居然用错误的批判方法得出了一个形式正确的答案。就好像你在一个有强迫症的程序猿面前一顿乱敲键盘,结果敲出了一段可以运行的代码。作为诗人,我和我的朋友们现在的心情就像这个程序猿一样糙蛋。

用故事来说,假设豆花自古以来就是甜的,大家从小吃到大,从没有吃过咸豆花。然后有一天A经过潜心研究,认为咸豆花有搞头,就搞了,他们觉得味道居然意外的甜美。然后在一个小圈子里吃。

过了一阵子,有一个刚学做菜女孩B,看到了一些人的咸豆花,虽然吃了一些说不上来它为什么好吃(她也说不上来为什么甜豆花好吃),但是开始做了。它没有得到A他们配方的精髓,只知道要加盐,所以做出来的味道没有多好吃。

然后B的咸豆花被一些人知道了,他们觉得咸豆花就是黑暗料理,说B根本不会做菜,做的肯定是黑暗料理。有一些人尝了尝,发现的确不好吃。另一部分听说不好吃,就跟着说不好吃。

这其实就是浅浅事件的寓言版。A是口语诗歌的开创者们,是第三代诗歌运动的参与者们。甜豆花是原来的诗歌,就像发展出咸豆花一样,第三代诗歌运动发展在批判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发展了口语诗。糖和盐,其实就是两种诗意的发生方式,它们完全不同,就像糖与盐赋予了豆花完全不同的滋味,两类诗歌也有完全不同的感觉。而他们的相同点只有豆花,在诗歌里面,我们叫他诗意。

B就是浅浅,所有人都知道B做的饭很难吃,就像所有人都知道浅浅的诗写的很难,但是逻辑是不一样的。一部分认为B做的很难吃是因为他们认为豆花只能是甜的,咸豆花就是黑暗料理,而另一部分认为B做的难吃,是因为她调料放的有问题,没有合适的比例,因为这些人自己会做咸豆花。大众往往都是前者,他们在语文教育中接受的对于诗歌的定义,就像豆花只能是甜的这种想法一样成为了他们的思想钢印。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些定义早就被最新的诗歌写作者所颠覆了。

甜党和咸党不分伯仲。而大众站队往往相当整齐,这才是我们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是大家都接受了语文教育,我们早已被唐诗宋词教给我们的东西固化了认知,或者是被某些名气大的吓死人的外国诗人,或者是深受文青喜爱的大众出版诗歌固化了认知。

但是问题更关键的是,告诉你诗歌要想象丰富,要押韵,要文笔优美这些你容易接受,因为他们是形式简单的断言。而告诉你诗歌可以追求超越语义,诗歌诗化生活经验,你就不容易接受,一来这些东西与你固有的认知相冲突,二来不是简单明了的断言。并且最可怕的是,我们会用自己的人知不断的塞选自己认为是诗歌的诗(虽然大部分大部分时间都不读),于是你神奇的发现,我的观点没有问题,因为没有反例。

咸党永远无法说服甜党,口语诗永远无法被作为浪漫主义信徒的大众接受。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联合国报告称,新冠疫情恐将令女性地位倒退 25 年? 
  女人结婚后都要面对哪些问题? 
  怎样让一个男孩子喜欢你? 
  为什么我的女人缘很差? 
  四十岁女性可以做什么职业的工作? 
  目前房产中介现状和电视剧《安家》中是否一致? 
  为什么有人说「老实的男人容易出轨」? 
  女性相比男性民族意识更淡泊吗? 
  我国超 3 成已婚育女性有漏尿症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预防与治疗? 
  如何评价孙红雷、张鲁一、尹昉主演的电视剧《新世界》?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字节跳动 AI 副总裁马维英离职,将加入清华大学张亚勤团队?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马前卒的社会化抚养?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