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觉得李商隐的诗,尤其是无题(相见时难)特别搞笑,我怎么才能解决这种问题?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yun-20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商隐的一生,是深度抑郁的一生。

他的身世和李白有一点像,都是皇室远亲,但都没有谱牒证明。

和李白不同的是,李白平生对身世十分的隐晦,一会儿是四川人,一会儿是南京人,一会儿是山东人,一会儿祖上又姓右。他总是和皇族子弟称兄道弟,死后联宗认的族叔李阳冰,才说他是西凉开国皇帝李暠九世孙。

而李商隐,是一辈子都以皇室自居。但此时的李氏远支子弟满天下,从未给他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从家境来说,李白出身在富裕之家,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而李商隐呢?

连续五代都是县令,虽然属于于士大夫的底层,但比庶民好一些。

然而,十岁的时候,李商隐父亲就去世了,和母亲相依为命。

由于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家境一度清贫。

作为老大的李商隐,被迫早熟。

他一边苦读诗书,一边帮人抄书,帮人舂米,维持家门生计。

十五六岁时,认识了前辈白居易,以及宰相令狐楚,人生才迎来一些转机。

令狐楚很看好李商隐,不仅让儿子令狐绹和李商隐交游,而且还从物质上支助李商隐。

很快,令狐绹高中进士,很明显和宰相令狐楚的关系网有关。

李商隐几经科举,全部落第,到了25岁的时候,在令狐楚的影响下,才中了进士。

他第一次认识到了官场的黑暗。

唐朝考中进士之后,需要通过吏部考试,第二年才会授官。

但在第二年,却发生了一件影响李商隐终生的大事。

一、恩师令狐楚去世。

二、李商隐被王茂元赏识,并且娶了王茂元的女儿。

晚唐党争激烈,而令狐楚属于“牛党”,王茂元被认为是“李党”。

  • 现代人不明白党争,可以理解为,某家公司的两帮人,争夺权力地位。新人必须站好队,不然会有很惨的下场。

但李商隐,很明显是不会“站队”。令狐楚令他中进士,释放的信号,就是让他加入牛党。但他却“加入”了李党,被视为背叛行为。

因为一场婚事,第二年在吏部考试的时候,李商隐被直接除名。

不过党争之下,不是你压过了我,就是我压过了你。

第三年,李商隐通过吏部考试,授了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职,但很快就迁为到地方上当县尉。

  • 县尉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秘书省校书郎和县尉都相当于现在的科长级别,但前者相当于在国务院旗下的机构校勘,后者是跑到地方上管治安,对于未来升迁影响重大。

李商隐这个人心肠又很软,觉得国家的刑狱太重,就把一些死囚改成了有期徒刑,直接得罪了朝廷派来的监察官员,受到责难。

他的内心又是十分敏感的,几经波折,最终辞职而去。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总不能一直失业。

30岁时,朝廷举办特招考试书判拔萃科。

  • 书判拔萃科,以经义和律法为考试内容的科目,制科的一种。制科是常科之外的科举考试,专门招收各种特长生,而且已经中了进士的人,也可以考取其它的制科,类似于现在的双学位或者专业证书。例如,如果考了进士后,被分配成九品县令。你极其擅长书法,你再去考一个书科,哪么你可能就会被分配成七品县令。唐朝根据县城级别不同,县令有七到九几个级别。

李商隐通过考试,再次进入了秘书省,但因为激烈的党争,他的官职却比以前的校书郎更低。

尚未发光发热,又逢母亲去世,守孝三年。

而李商隐守孝的三年期间,是李党最辉煌的时期。

也是这个时期,李党之一的岳父王茂元病故。

35岁,李商隐有了儿子,堂弟也中了进士,本来是很高兴的事情,但李党魁首李德裕渐渐失势,李商隐在政治生涯中,一度被排挤,郁郁寡欢。

因为不被待见,李商隐自请和朋友郑亚到桂林任职,但很不幸的是郑亚再度被贬,李商隐彻底失去了工作。

家有妻儿要养,低谷中的李商隐,最终放下了面子,找到青年时的好友令狐绹。

令狐绹自然不可能再待见他。

最终,李商隐不得不再去考取了一个制科(义山:才华都是被逼出来的),又被分配了一个县尉的职位。

此时,距离他第一次当县尉,已经过了十年。

十年时间,李商隐依旧在原地踏步。

后来李商隐又被调入京内,当一个小官,于是朋友卢弘正邀请他到自己的地方(徐州)上当官。

卢弘正很有能力,前途似锦,李商隐兴致勃勃的去了。

但不幸的是,仅仅过了两年,卢弘正竟然病逝了。

李商隐竟然又失业了。

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又过了几年,李商隐的妻子去世。

李商隐这一生,为了妻子站队了“李党”。

也同时因为妻子,一生宦海沉浮。

虽然聚少离多,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却无比的深沉,甚至往往充满了愧疚和自责。

妻子去世后,虽然李商隐被朋友邀请到四川当参军,但他长期郁郁寡款,从抑郁中难以走出,最终只能通过佛教来宽慰自己的内心。

他与僧人交往,刊印佛经,甚至差一点出家为僧。

后来李商隐又回京当量两年小官,闲居两年后,抑郁病故。


李商隐专情敏感,但一生充满窒息般的压抑。

李白曾在行路难中歌曰: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但李白曾在天宝二年,被大唐所有世人仰望,得到了人臣尊宠的极致。

而李商隐的整个一生,却被“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拍打得更加的彻底。

李商隐的一生总能看到一丝光明,但努力伸长了双手,但却永远触摸不到。


我甚至怀疑,李商隐本人就是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尤其是在妻子去世以后。


对于12岁的孩子来说,学习《无题》,年龄还是太小了。

无论是男女之事也好,君臣隐喻也罢。《无题》深沉的情感内核,与朝气磅礴的现代孩子,是完全隔阂开的。

当然,即便是孩子,12岁也有了基本的共情能力。

没能共情,说明老师的教学方法明显有问题,学生对李商隐的生平没有什么了解。

其实对于古代名诗人,先讲讲诗人的故事,再讲诗词,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便一句,牛李党争揭过李商隐的生平,学生怎么可能有什么共鸣。




  

相关话题

  网传南京一高校副教授女厕所偷窥,后续情况如何? 
  在精神病院住过是种怎样的体验? 
  哪个瞬间你对中国娱乐圈彻底失望? 
  为什么不把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选入语文教材? 
  心理上摧毁一个普通人有多简单? 
  当看到/听到/想到民国那段灰暗历史,我心里就很悲痛,大家会是什么心情? 
  你见过哪些稀奇古怪的比赛? 
  学渣真的强过学霸吗? 
  什么样的人才会对所有节日都没感觉?包括自己的生日…? 
  有什么可以笑的忘忧的笑话? 

前一个讨论
暑假开始不久梦到了自己在泰山观日出,随即作了一首小记。不知能否点评一二?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王云飞江苏高考作文《绿色生活》?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