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家庭暴力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你觉得这句话对吗?你怎么看? 第1页

  

user avatar   tian-yuan-nan-qua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经在《中国性科学》2017年的某一期中看过类似的论文,对其中的一些表述印象深刻。

家暴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一个个人意愿问题,他是一种心理问题,所以第二次家暴行为的发生,不取决于施暴者在神智清醒时痛哭流涕的保证,因为如果一个男性具有合格情绪行为控制能力,那么家暴根本不会发生。

根据性别研究专家康奈尔的男性气概理论,家暴男性属于支配性气概,但由于其在现实中个人能力或家庭环境等因素,其支配地位得不到肯定,使得其心理产生严重的"男性气质焦虑",为了缓解这种情绪,他们会短时间内重组其认知,记忆和行为来支撑其理想的男性气质,所以这种情况下,其法律道德,理性逻辑和同情能力都会被可能失去男性气质的恐惧所压倒!这时候他们心中的任何准则都会为暴力行为让路。

在施暴以后,支配行为的满足会令施暴者产生极大的心理快感,这种快感甚至要大于烟、酒、游戏、以及性高潮……所以,如果吸烟者戒不了烟,酗酒者戒不了酒,网瘾戒不了游戏,单身狗戒不了撸管,那么他们作为家暴者的时候,基本可以肯定戒不了暴力行为。

典型的家暴行为,是现实中心理较为压抑的男性把自己在外未曾获得的支配地位试图在伴侣身上进行重建的表现,他们会通过控制伴侣与他人的交流,强迫性的性行为等方式来管束和控制这个世界上在他认知中唯一能够管控的人,一旦这个他所认为的从属于自己的"物品"胆敢发声反抗,那么他们立刻就会失去理智,许多家暴致死的犯罪嫌疑人在痛悔陈述时总是痛哭流涕的说"当时头脑一片空白",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家暴行为的戒除非常困难,仅仅存在理论上的可能,要么存在某些意志力可以戒除赌博毒品的个体,通过自身努力戒除心理影响;要么在家暴行为以后被选举为某个国家领导人或者超级富豪,可以在其他人身上满足支配欲望,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避免第二次家暴行为的发生。

而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实在想要纠正家暴者行为,笔者认为,现实一点的办法,是打断施暴者手脚,这样虽然对心理上的问题无从改善,但却可以从物理层面上,避免施暴行为的发生。


user avatar   gu-ming-j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正常,暴力行为对心里淤积的发泄一旦你尝试过一次,就会食髓知味。

不只是家暴,你对家人和亲人的恶语相向都只是因为你都怯懦。因为你知道家人是你最安全的发泄对象,而一旦你发现即便升级到暴力也没有得到什么反抗,你当然就会有第一次,第二次。




  

相关话题

  你遇到的最搞笑的事是什么? 
  为什么中国现在没有确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如果国家这样分给平民钱会怎样? 
  在做生意初期没盈利的时候,都做过什么来维持日常生活? 
  为什么职场争斗中认真干活的人会败给不干活的人? 
  拼多多开店有哪些要求与流程? 
  为什么最近明星塌房事件这么多?有什么深层原因以及解决办法吗? 
  东北冬天有多冷? 
  知乎(上的很多言论观点)误导人了吗? 
  一个稳定、健康的家庭应该是怎样的? 

前一个讨论
春秋时代已经有秦武公的谥号了,为何战国还有秦武王?
下一个讨论
你最近的一个烦心事是什么?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