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我感受不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第1页

        

user avatar   zheng-tian-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连西游记前十几章都读不下去,只爱看网文,说明阅读层次过于浅了,那确实感受不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因为中华文化最大的魅力是文脉啊。

我一直觉得理解中华文明本身就是有一场漫长的修炼,这过程不亚于苦修悟道的修士,这不是日本动画也不是美国好莱坞,能让你在几小时里面爽到,同样也不是老师讲几堂历史故事能让你心领神会,这是你自己的旅程,没有人可以代替你走完,中华文明不是可以单纯地用春节、四大名著、五虎上将葫芦娃孙悟空这种具体的文化产物可以指代,中华的一切都承载在文字和典籍当中,大部分还在艰涩的文言文。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启程,那么就从阅读这本书开始。等你有一定积累之后,你就会发现,中华文明早已融入了中国人生活的一切,她从未断绝,亦从未远去,如同绵延的长江和黄河,万古奔流。


user avatar   si-si-si-31-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这样的宝贝。你说你对中国文化不感兴趣,那你对西方文化感兴趣吗?

文艺复兴了解吗,油画看得懂吗,西方艺术美学有概念吗,西方哲学史基础有吗

如果以上都没有,那其实你并不是对中国文化不感兴趣,你是压根对文化这档子事 就不感兴趣。


user avatar   jsnjwx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啥叫活成了外国人的样子?你活得像哪一国的外国人?在家不说中文?每天吃什么?

别逗了,一个对文化本身没有兴趣的人,能感受到哪里的文化魅力?

美国文化?你懂爵士还是乡村,可口可乐有几个限量版?外星人蜥蜴人不研究一下?星球大战认识几个人?钢铁侠几套铠甲?这可都是美国所谓的流行文化啊?

在欧洲眼里,这些算文化?别逗了……古典音乐知道多少?文学巨匠知道几个?原文看过吗?能看懂吗?

基督教微微一笑,欧美文化底板必须要是基督教啊,圣经看过几章?最喜欢的句子在哪一个章节,知道几个正经教派?

还有伊斯兰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文化等等……你哪个感受到魅力了?

什么?你说美国流行文化我很感兴趣,英语水平怎么样?俚语听懂了吗?不行的话西班牙语也可以,毕竟也是美国第二语言了。

好吧,喷完了,告诉你一个事实,全世界来说,真正对于文化感兴趣就没有多少人,包括美国流行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大部分人喜欢的是娱乐是刺激。


user avatar   li-zhi-lun-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不是中华文化,这问题是阶层教育落差。

——

剧本杀不少人都听过,挺火的,

我觉得剧本杀推广最大的障碍既不是场地,也不是剧本产出,更不是消费水平,而是复杂的剧情同年轻人参差不齐的阅读能力之间的矛盾。

玩过的都知道,

短板在于一伙人里有没有一个阅读障碍,

如果没有,

流程通常进行的还算顺利,

如果有一个人恰好有阅读障碍,不仅他的体验会非常糟糕,连带着所有人的体验都会很差,

不少人就是读不了很多行字,

除非像yy小说,

把长难句都去掉,把视角放在主角上,把语言口语化,把场景游戏化,这段文字唯一的目的就是让读者爽,让阅读水平最差的人都能顺畅的读出来,让他分泌多巴胺。

这样的文字,也可以被称为有魅力的文字。

然而另一个名字叫奶头乐。

美帝有没有文化,欧洲有没有文化,难道没有吗?

那么多小说家,那么多诗人,那么多建筑雕塑音乐和油画,

可如果这小孩子就是住在很破烂毫无文化氛围的街区,周围的同龄人不是在喝酒扯淡就是吸大麻,再不就是每天刷短视频,跟着做各种无聊的反手摸天灵盖或者十秒换五样色,

他们也不会觉得活在美利坚文化或者欧罗巴文化的魅力里。

——

阅读能力是一种隐性的阶层优越,

美国的中小学一度把阅读能力当做学生最重要的能力进行测试和考核,然而随着底层不断反智,短视频等传媒冲击,阅读能力的考核标准也不可避免的越降越低,后来干脆就不测了,搞点体能测试,孩子们健健康康的得了。

我们没那么重视母语的阅读,

因为识字的普惠的,众所周知,汉字的响顺序不影阅读,没英语那么多长难句。

这就给了管理者一个错觉,认为学生的阅读水平还是很高的,

实际上学生一样受到太多奶头乐的冲击,这个冲击跟什么中华文化关系也没多大,无非就是什么好词好句,文艺气息爆表的段子,

梁祝里我从此不敢看观音之类的,你弄明白了前因后果,就把签名改成这个,弄不懂,也可以叫

究竟是谁亲手埋葬了莪门德爱情。

这俩没啥区别,了不了解都无碍生活,

阅读能力暴跌真正剥夺的是年轻一代,尤其是底层年轻人认识世界,掌握社会规律的基本工具,

因为他们丧失了从大段文本中提取梗概,汲取方法论,让自己延迟满足的能力和欲求。

比如一个短视频里,

金融界大牛讲,有人问他,能不能给点投资理财的建议,

他说,我有三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如果这东西,你不了解,看不懂,不要投钱,

第二个建议是,上同,

第三个建议是,上同,

一句话,反反复复念了三遍,30秒的短视频结束了,

再蠢的人也能理解,哦,他说的三个建议就是一个建议,也就是不懂的东西不投资。

好像你从这个30秒短视频得到了收益。

结果评论里第一条——

“但是他们会把这东西让你看起来好像是懂了,了解了。”

振聋发聩对吧。

所以顶层持续对底层的最有力的收割,就是认知能力的代差,他们会把一个根本不靠谱的东西,用底层能听得懂的语言系统,进行包装,给底层一个自己懂了的错觉,

其实他们懂的东西都是别人设计好的,都是别人让你误以为你懂了的东西。

所以那么多人被养生专家骗,被投资理财专家骗,被卖假药的,被诈骗犯骗,他们是智力低下吗?

他们真正低下的是应该掌握基本的认识世界的工具的时候没掌握,等过了青少年的黄金时期再想补课发现来不及了,

玩个剧本杀都看不懂剧本,看不下去也没有那个一目十行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大脑被奶头乐给彻底的劣化了,

这时候再提什么中华文化,那就是扯了。

网文如同电脑游戏,同样是网文有锻炼人的,也有摧毁人的,

有没有有毒的知识,

有没有有毒的所谓课程,

当然也有,

婴儿一直用学步车,就没办法真正学会走步,

不要给想学溜冰的人一把椅子让他扶到地老天荒,这是社会的责任。


user avatar   tian-yuan-nan-qua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跟你好好唠唠,后面有些话如果脾气太冲,那是口不对心,你原谅我。

咱们就从你说的黑神话悟空以及《西游记》开始吧。

那个宣传片的原设定是原来网上的一个故事,一只花果山的小猴子听说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传说,瞬间被这种反抗尘世的魅力感动,于是勤学苦练试图走上这个自己偶像的道路,像他一样对抗压迫,可等他准备大闹天宫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偶像成了灵山座下的斗战胜佛,不仅屈服了权威,也似乎忘却了曾经的本心。

在宣传片里,最后出现的真悟空让无数人泪目,这个情节没有官方的解释,个人有个人的理解,我的理解就是大圣没有忘却初心,他不是以佛相出现的,拿出的如意金箍棒就意味着他还是那个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不是拈花微笑的斗战胜佛。

《西游记》也是一样,取经四人组历经艰险,饱经风霜,与妖怪斗法,与神佛斗智,你可以理解为他们最终达成理想,入证大道,也可以理解为他们最终是被驯服了,宛如每一个幼年志向千变万化改变世界的男孩子成年后目标都是买房一样。

至于《三国演义》就更残酷了,刘关张桃园结义有情有义、诸葛亮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曹孟德东临碣石波澜壮阔、孙十万拒守江东也算是三代如一……关羽的勇义,张飞的豪情,孔明的智慧,曹操的大气……可以说这些主人公身上都分别具备了每一个优秀人才理想的气质类型。然而最终的结局是天下没有在这轰轰烈烈的时代征伐里酣畅淋漓的得到归属,反而是在一个充满阴谋诡诈的宫廷斗争中被司马家窃取,理想主义的蜀汉人才凋零,留下一个痴傻的后主,磨灭所有人的希望。

此时,年过半百的人一旦再回头看到书头第一段:“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很容易产生一种一生奋斗熬不过天命的无力感,感触深重,这便是老不看《三国》啊。

中华文化的魅力,多绽放在逆境中的不屈,似文天祥零丁洋叹息、于谦北京城外拒敌;

亦或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守,如诸葛亮六出祁山,屈夫子愤然投江;

还会是为践行责任九死不悔,像耿恭十三勇士归玉门,安西军死守龟兹满城白发……

中华文化,有不少如强汉盛唐那样的雄浑风光之时,以卫霍之志,李杜之才来教导和劝谏年轻人积极向上。

但中华文化的魅力,更多的是体现在忍辱负、坚持不懈、不忘初心、千难万险、以及最终面对世俗挑战这些故事和记载里的。

每一个人小时候都宛如《水浒传》中武松鲁智深一般豪气冲天,可当他们成年以后,有的人变成了投降主义的宋江,有的人变成了谨小慎微的林冲,有的人甚至变成了欺男霸女的高衙内……最终,大部分人的人生就宛如宋江像朝廷投降一样,也向世俗妥协,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闭两只眼去做违背本心的事情。


你才初二,主要任务不过是学习,这是一个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的工作,你不会有任何的无力感,你不需要做与你自身三观冲突的事,不会有任何人强行要抹平你的棱角,改变你的志向,因为你还没到时候,你连家门都没远离过,最简单的漂泊之苦思想之痛都还没经历过,你不需要从所谓的中华文化中汲取任何精神上的支撑,你自然觉得他没有任何的魅力。

如果你一生都感觉不到中华文化的的魅力,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它意味着你一生都不需要从其他地方找到精神寄托,你自己幸福的生活已经可以完成这一切了,但如果有一天你想去寻找这种寄托了,那你就会体会到什么是中华文化的魅力了。

每个人出生时是个方形,而世界不断的想把你磨成圆形,中华文化的魅力,就在这方圆之间,让你慢慢体味。


user avatar   bu-yan-zhi-jiao-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华文化最大的魅力可能就是:你甚至感觉不到她的影响。

你不必崇拜神,你不必为地狱恐惧,你不必为世界末日担忧。也不必因为不相信宗教荒谬的真理,被送上绞架或者火刑场。

虽然外敌入侵,你需要抵抗。但是,你不必为了神,或者国家、民族去征服别人,来证明你的神、民族、国家伟大。

虽然,中国人也有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但是你出生的时候,大概率是一个农民,不是一个农奴、奴隶或者低种姓的印度人,虽然改变命运的机会不大,但是总是还有希望,还有相对的自由,没有被人当成会说话的工具,被人贩卖或圈禁。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是,对于其它国家来说,王侯将相就是有种的。贵族,是生出来的;农奴或者奴隶,也是世代相继的。

世界文明当中,只有中国是世俗的、人本的、自然的。中国先哲提倡不言之教,天地不言,万物服从。因为中国先哲立志认识客观的规律,要根据客观的规律修身、治国、济世。没有天堂的诱惑,没有永生的欺骗,没有地狱的恐吓、世界末日的威胁。你所向往的,大多是先哲和中华文化所提倡的、维护的。

当然,你可能很享受征服、屠杀的快感和宗教的虔诚。非常不幸的,你的祖先已经征服了大多可以耕种的土地,建立了泱泱大国,不需要你再冒险;早已认识到世界是辩证的,没有永恒的地狱、天堂,也没有永恒的神,所以中国人无需宗教。虽然,西方人以宗教作为自己“文明”的标志,但是,即使从2000年前的中国人来看,也是愚昧和落后的。

为无为,味无味,最为普通、平凡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成为英雄?你没有看到英雄背后大量的无名牺牲。

要去探险?你没有经历野外的各种危险和挑战。

成为富豪?你不知道多少人因为投资失败,而 。

为了平常的生活,你不知道多少人在努力,多少代人在努力,有人流血牺牲、有人卧薪尝胆。

平常的生活,才是最为魅力的。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你喊爷爷奶奶姐姐妹妹叔叔伯伯婶婶嫂嫂姐夫姑姑外公外婆姥爷姥姥舅舅大姨小姨姨父的时候,你就处于中华文化中。全世界其他的国家没有几个把亲戚的称呼分得这么清的。大多是爷爷外公不分,叔叔伯伯没区别,舅舅叔叔一个样。

当你不喝生水、不吃生食物,感冒了喝开水、去医院开药,你就处于中华文化中。全世界没有几个别的国家的人喝开水,不喝生水。感冒了基本都是先扛着。

当你学习累了,想玩一会,你爸妈走过来跟你说,现在不努力学习,长大后别人坐办公室、你去外面搬砖,你就生活在中华文化中。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真正把学习当回事,并没有感受到学习有用,不认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欧美人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是收获,拉美、非洲人怎么都没有收获,中东人信真主才有收获。

当你走到一个景点,抬头一看,关帝庙,上面写着:

上联:存心邪僻 任尔烧香无益;

下联:扶身正大 见吾不拜何妨。

你就处于中华文化之中。放眼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是怪力乱神,拜一个虚拟创造的万能之主。只有我种花家尊重的是自己的祖先。


-----------------------------

破万赞了,感谢乎友们的支持。

关于喝开水这里,有人认为外国饮水干净,所以直饮。并不是这样。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yejo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我看来,中华文化的很多符号是很有魅力的。比如汉字,比如唐诗宋词,比如水墨画,比如建筑。

但现代中国大众的审美艺术教育缺失,导致现代娱乐界刻意迎合庸俗的大众审美,对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的包装非常糟糕。

另一方面中华文化的很多价值观是陈腐的,与现代世界格格不入的,比如二十四孝,三从四德,君臣父子之类,这些内容如果不加以区分可能会使中华文化令人生厌。


user avatar   zhang-ting-61-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给大家看两张图,第一张是日本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画的神奈川冲浪里,第二张是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画的富春山居图。


虽然我不懂艺术,但就个人的审美角度,我是更喜欢第二张的。

下图是动画鬼灭之刃里借用了浮世绘风格来表现的水之呼吸,看过的观众应该都印象深刻。

而下面这部电影是多数人听到富春山居图之后的第一反应。

所以你说是中华文化没有魅力吗?反正我肯定是第一个不承认的,关键是现在的文艺创作者在搞些什么玩意?

当然我们也有很优秀的发挥出了传统文化魅力的作品,例如牧笛、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放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是顶尖的作品。



但它们离现在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就像我们不能始终把四大发明挂在嘴上,这些过去取得的成就对当下的局面是无益的。

06年的时候,卡普空出了一款和风神怪题材的游戏叫大神。

十年后网易也出了一款和风神怪题材的游戏叫阴阳师。

为什么中国的游戏公司要去做日本的文化?原因很简单,因为日本人已经在这个领域有了开拓,我们只需要模仿就可以了,如果是从头钻研如何从自家文化里获取灵感,成品质量肯定是不如这样做的。而玩家又很现实,大家是玩游戏,而不是玩养成,只有粉丝才喜欢玩养成,成品质量当然才是最重要的。

这里并没有批评厂商或是玩家的意思,因为日本人也是这么起家的。



题主说自己感受不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这很正常,因为我们技不如人,包装能力不行。当然近年来也有很不错的从传统文化里寻找到了灵感的作品,例如雾山五行中的毛笔作画和导演从香港武打电影里学到的兵器打斗。

但严格意义上说,香港武打电影虽然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但也不是从大陆本土发展出来的,实际上还是模仿借鉴。而且这样的作品数量太少,整体影响力也有限。

总而言之,我们在文化方面还是处于极度弱势的地位,还没有能力让我们庞大的文化宝库发出应有的光芒,所以暂时只能接受以模仿外国文化为主的现实。

虽然不免感到灰心,但不能对中华文化失去了信心。光是从日本人把一个三国题材翻来覆去地进行改编也该知道,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宝库是绝大多数国家红了眼也羡慕不来的,只是它一直在等待有一天可以在国人自己手中绽放出魅力。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明你间接知识获取能力不高




        

相关话题

  我们的文化西化严重,可为什么绝大多数国人却没有察觉? 
  如何看待文化管制?是否存在文化管制的权利被滥用进而发展为限制思想的自由? 
  你是如何引导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 
  以当代人的思想批判武训是否公允? 
  如何看待白云先生对LGBT人群的看法? 
  如何看待中国冥币畅销海外,国外售价达到国内售价 32 倍?为什么中国冥币受到欢迎? 
  国内年轻人普遍缺乏民族认同感吗? 
  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核心是什么? 
  为什么某些土耳其人喜欢乱认祖宗? 
  会说汉语比起会说其他语言有没有优势?如果有,是哪些优势? 

前一个讨论
教育培训机构真的要凉了吗?
下一个讨论
印度经济要多少年才能恢复到新冠前的水平?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