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讨厌明朝,爱好历史, 《明朝那些事》没大关注,推荐买《万历十五年》看看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jie-zi-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感觉你在钓鱼...钓明粉?

恭喜你我上钩了

《万历十五年》就我而言确实不太看好,黄仁宇为了他的所谓“大历史观”引用了太多错误史料,学术界对黄仁宇评价不高,而且明确指出其硬伤颇多。

《明朝那些事儿》,别以为当年明月只是普通历史爱好者,在现在学术明史研究中他是有一席之地的,他是中国明史学会的名誉会员。明朝那些事儿出版的时候还由现在的明史学会副会长毛佩琦亲自写序,而且评价很高。

现在有些装逼的历史爱好者把黄仁宇当高大上,以为那样才是研究历史,可以说是一种鬼怪的心态。以为学术是严谨的,深刻的,就要像黄仁宇那样做史。其实黄仁宇的书当时在美国出版的时候就遭到不顺,和70年代美国明史研究有很大的分歧。70年代美国明史研究领军人物是范德。和黄仁宇极力唱衰明朝完全不同,而是以严谨的史料引用为依据,多方面视角观察,从极细极危处深入剖析而引发整个历史观。并且明确指出,明朝对现今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欧美学术界一度偏颇的世界以欧洲中心论的论点也被推翻,继而形成的是明朝引领的东方世界对整个欧洲有很大影响,从而从欧洲中心论转向为全球化视野。明朝的地位得到充分肯定。

而黄仁宇的书中典型的谬误就是“以论代史“,因果颠倒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说宋朝落后是因为没有银行、没有保险公司,说明朝落后是没有集团化公司管理,如果实行大数据管控今后的400年历史完全不是这样,等等。这种相声里常见的穿越桥段,倒叙历史,假设历史居然出现在历史研究的书里,也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了。更可笑的是还有大批粉丝追捧。80年代是中国历史研究的薄弱时期,他的书那时候受到追捧还有一定道理,现在学术著作颇丰的年代也。。。。。

而黄仁宇出书颇丰,而且很多书都一个口径,毫无新意。相比范德,研究明史10年后出第一本书,再20年后才第二本书,严谨缜密程度实在令人敬佩。再说那大历史,范德的大历史,甚至拓展到全球化视野。认为明朝在全球化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黄仁宇的所谓大,真是相形见拙了。

学术界基本对黄仁宇有定论:局部或有所见,大体仍属不经。我看这个评价已经很抬举他了。现在连局部都不会有半点采纳他的。

美日学者30年代起就对宋史感兴趣,明史一直是被冷落的,直到70年代范德的异军突起,提出全球化视野,明史研究才进入全新阶段。这个学术研究的大功勋实在是功不可没。从范德经常来中国作学术报告来看,中美两国的明史研究互动是很频繁的,中国明史研究和美国明史研究应该是同步的。

在这样的全球化视野背景下重新审视明朝,才给现在的中国以极大的自信,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敢于打文化复兴牌,敢于打海上丝绸之路牌。敢于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战术上竞争,战略上合作。因为我们的文化丝毫不处于劣势。




  

相关话题

  清朝为什么平反袁崇焕? 
  土木堡之变也先军有多少兵力,按照蒙古的生产力,最多5到6万吧。为什么感觉打明军跟宰猪一样。? 
  明朝为什么能有那么多粉丝? 
  为什么说明亡始于万历? 
  如果明朝不是被满清取代而是另一个汉族政权,中国能避免被西方宰割或减轻被压迫的程度吗? 
  康熙开局和崇祯开局哪个难度大? 
  丘福北伐是否全军覆没? 
  为何感觉明朝文官将兵都很厉害? 
  为什么清朝人口暴涨的那么厉害? 
  明朝宦官,内阁,皇帝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 

前一个讨论
争论《红楼梦》是谁写的有什么意义吗?
下一个讨论
中科院启动「太极二号」双星计划探测空间引力波,如何理解这一计划,具有哪些意义?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