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请问最近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电影镜头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hesen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我多年的观影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来自2007年上映的一部香港动作片《投名状》,陈可辛导演有意无意间呈现了一个在我看来极其深邃的画面,一位扬州瘦马在荒原上跑过两个贞节牌坊。


《投名状》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世纪中叶,一位落魄军官和两个绿林土匪纳投名状结拜为兄弟,投身太平天国战争的故事,在影片里,徐静蕾饰演的角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与两位男主角的感情纠葛成为了影片自始至终的矛盾主线。


从台词来看,徐静蕾在片中的身份是一位扬州瘦马,所谓的扬州瘦马是一种针对年轻女性的人口买卖和奴役,多见于明清时期的南方,古代扬州是盐务漕运的核心地带,商贾和官员纳妾成风,发现商机的人贩子会将贫寒家庭出身的女孩们集中起来封闭培训,教以各种戒律规矩,让其自安卑贱,同时又传授一些琴棋歌舞等文艺技能,以便取悦于人,当市面上有意纳妾者稍透消息时,组织少女贩卖的牙婆就会主动上门,如蝇赴膻,热情地请客人来“看货”,并展示女孩的面容体态,犹如展示商品,成交后,纳妾者就会给出一笔不菲的礼金,此时,专门筹办婚庆的队伍已经得到消息在门口候着了,于是一片吹吹打打的热闹随即开始,这种人口贩卖行为甚至成为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失去自由的女孩们被随意买卖和玩弄,这对于女性尊严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践踏和折辱。


然而,徐静蕾饰演的扬州瘦马在影片中跑过的两个牌坊,却体现出古代女性命运的另一个极端。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影片中两个牌坊上的大字分别是“贞顺留芳”和“节动天褒”,这八个字在现实中来自于庵上石坊,此石坊位于山东安丘市西南庵上村,建于清道光九年,即公元1829年,上文提到的八个大字刻于这个牌坊上部正中的东西两面,关于这个贞节牌坊所旌表的事迹,在今人看来颇显荒诞离奇,常见版本的传说是,当地有位女子王氏,在婚后因男方原因未能同房,后男方猝然病逝,王氏坚持躬奉双亲并为亡夫守节十一年,最后离世,于是男方家族出资为其立坊,这个传说很可能是民间人士为了增加戏剧色彩而进行了夸张演绎,但其彰显出的价值取向却是鲜明甚至血淋淋的。

一边是被肆意圈养贩卖乃至玩弄女性,一边又是给婚后无性也要守节十几年的女性立牌坊,这两种极端扭曲又对立的价值观被安排在一个镜头中,使得画面充满了应力,陈可辛导演让扬州瘦马伴随着凄婉的提琴曲跑过两个贞节牌坊,或许只是想暗示女主角心属两个男性,表现的是她内心的纠结和冲突,但是在我看来,这十几年前银幕上的一瞬却在冥冥之中和当下社会最热门的一个负面词汇有了超时空的契合,这个词汇就是“内卷”。


在之后的情节中,李连杰拉着两位兄弟率兵攻打舒城,可知故事的主要情节发生在安徽,经过百年生息,清帝国人口发生剧烈膨胀,人地关系空前紧张,其中安徽的形势最为严峻,由配图中数字可知,清朝中后期,在亩产有限的情况下,当地人均耕地面积甚至已经被挤压到不及区区1亩,超量的人口,匮乏的土地,在两者共振之下,真正意义上的内卷开始了。

内卷一词早先是美国人类学家用以描述爪哇岛稻作农业时所使用的词汇,后来中国社会学家黄宗智先生将这个词汇引入,恰恰就是用以形容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的农业生产困境,即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不断地投入人力,但却完全无法获取相应比例回报,在19世纪中叶,安徽等省份就是内卷的典型。


值得一提的是,内卷不仅带来低效和消耗,也伴随着诸多副作用,比如说,因为人多,所以人力成本就低,人力成本低,就可以随意地挥霍人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业设备的使用和推广,使得内卷地区的生产力在低水平中长久停滞不前。


然而,这还没完,越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就意味着越要依赖人力,而越要依赖人力进行重体力劳作的地方,女性的劣势就越大,她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也就越低,当情况发展到极端时,一些女性甚至会失去自我谋生的能力,完全沦为男性的附庸甚至财产,而扬州瘦马产业就是这一规律的直接体现。


同时,人多地少的内卷困境也让无数民众生活在极度的匮乏之中,而这也放大了亲子不确定性的恐惧,全家饿着肚子拼死拼活养大的孩子不是自己的,这对于广大贫苦阶层来说无疑是噩梦,加上早期文化规训的巨大惯性,对女性贞节歇斯底里的强求和吹捧成为内卷大潮中自上而下的社会共识。


清代在贞节牌坊的问题上,甚至有过在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规定,康熙年间《大清会典事例》有载,妇女抗拒强奸死亡,可按照节妇旌表,地方官给银三十两,让本家建立牌坊,后来嘉庆八年又规定,如强奸已成,且暴徒逃遁,其妇当日死,则减半给予旌抚,第二天再死,则扣除建坊银两,这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受害女性死的越早越好,牌坊某种程度上成了强奸者的共犯,可见清代中后期,社会对女性贞节的强求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


扬州瘦马,贞节牌坊,这看似极端对立的两种事物,以我之见,都是清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深刻矛盾的产物,是人口和土地困境的延伸,两者在观念层面上南辕北辙,但物理层面上却本出一源,陈可辛导演当年拍摄这一镜头的用意可能只是为故事服务,但却无意中用寓言般的方式,彰显了那个故事时代背景下最深切的沉重。


《投名状》的故事是假的,但扬州瘦马和贞节牌坊却是真的,孕育出这两者的阴森,也是真的。




  

相关话题

  中国为什么拍不出体育电影? 
  漫威一系列的流水线电影会不会毁了电影这一门艺术呢? 
  如何评价电影《水形物语》? 
  为什么电影制作水平越来越高,电影翻拍评价却越来越低? 
  看电影/电视剧是否要带着现实世界的三观去看? 
  国产二战题材电影是否走不出国门? 
  《让子弹飞》里,老六到底吃了几碗粉? 
  《投名状》中最后庞青云快死的时候为什么对姜午阳说:快,投名状? 
  要做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就必须像"弗朗西斯·安德伍德"那样吗?如果选择做一坨正能量,会是什么结局? 
  有哪些看了第一遍不敢看或者没勇气看第二遍的电影?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翟天临 5 月 23 日回复的评论「当时真的很努力在写论文」?
下一个讨论
有多少人认为有必要把21.5.22袁老离世日定为节约食物日?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