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作为一个军盲,我有这样一个看法,不知对不对? 第1页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这个角度,也不知道合不合适,仅供参考。

在镜头领域,最早人们用一块镜片;后来人们研究多块镜片成像效果更好;再后来人们开发出一块巨大的镜片上面集成了多个棱面;再后来人们研究多个巨大多棱面镜片阵列;然后,下一步,我估计是踏酿的一块巨大的镜片集成了多个巨大多棱角镜片阵列;然后再下一步, 了

在装备领域也是这样,先是炮弹,然后是大炮弹,然后是多个制导炮弹,然后是一个导弹集成了多个制导弹头,然后一辆火箭炮车集成了多个多制导弹头的火箭炮阵列,然后一枚巨大的导弹集成了多个阵列的制导弹头、弹头里分出了一个叫布撒器的玩意,然后一个导弹营集成了多辆那样的火箭炮车 ,然后 了。


总之,就是集中、分散、集中、分散、集中。

在分散基础上集中,在集中基础上分散。


所以,一个武器火力过于强大,但在空间上不如把能量分散开成为多个子系统,分别精确打击/杀伤来得更强大。

多个子系统后,又要集成为一个更高层别的大系统,危力更强大。

然后多个集成系统又分散为阵列。

然后多个阵列有统合成一个更大的综合系统。

。。。

然后总有一天,小破球要被炸穿。


user avatar   yu-peng-3-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说的这些,在50年代核疯狂时代几乎都试验过,早就不是设想了,无论是核武器的常用化、单兵化、干净化,但在现在专业领域都看不到了,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造不起。

在60年代中期美国生产核武器数量最多的时候,也是规模化效应最明显的时代,每枚核弹的平均价格是200万美元出头,折算到现在相当于2000万美元。

但这价值200万美元的核弹,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对坦克的交换比并不好。常规10万吨级核武器对当时的苏联坦克杀伤半径只有800米左右,按照苏军战时战术条令核战条件下坦克单车之间间隔300米左右,一枚200万美元的核弹只能消灭4-6辆坦克,连一个坦克连都灭不了。而核弹的使用条件包括不能对同一地域进行短时间内的连续打击,否则可能会出现哑弹效应,也就是说在一定时间内,对抗剩余坦克的还是得是动能武器坦克炮弹,顺便一句,1960年左右一辆T-55坦克的出口价格大约20万美元,也就是说,把核弹当常规炸弹随便扔,在经济上是亏本的。如果是单兵化的核弹,那么效果更要进一步降低,亏本更加严重——核弹的成本并不因为当量小或个头小而降低太多。

这里还没有考虑政治影响、对己方士兵的影响——多次轰击同一地域后,辐射量将高得连防护服都承受不了——等。

所以仅从经济上说,你的想法就是不可行的。


user avatar   zui-jian-kuang-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鉴于鄙人原先糟糕的文笔,以及许多朋友的反映,鄙人特作此短篇,以方便各位朋友理解。

贬袁抬毛或是贬袁抬别人,都是饭圈历史的表现,也就是历史被人饭圈化了的结果。

饭圈理解不了可以理解为粉圈,也就是追星族。

他们不会去管这个人到底如何,他们只相信自己圈子里所传播的,也会大力向他人安利自己圈子里传播的东西。

不管这东西是否正确。

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明星粉丝怎么个产生法,他们也大概是怎么样的产生法。

所以,他们的这些行为就很好理解了,相信大家稍稍了解一点227事件就可以理解了。

以上。

以下为原答案。


看这个问题看到很多回了,正巧也整理得差不多了,就来答一下吧。

事先声明,我已经把大部分水平低的袁崇焕粉黑和毛文龙粉黑给拉黑了,所以如果还有漏网之鱼,还请赶紧过来认证哈(・ω< )★

首先,要明白一点。所谓的袁黑毛粉,袁粉毛黑都是有源头的。换句话说,他们都是源自一个地方、接受一个思想后出来的人。他们出来后,会继续传播他们的思想,最终达成他们的某些目的。

这就类似于传教,所以就会有“不遗余力地贬低”和“不遗余力地去抬高”等宣扬正教、排斥异教的行为。

其次,这些人的水平很低。

如果看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言论的,基本就都可以拉黑了:

1、毛文龙是打游击的;
2、袁崇焕是要卖国的;
3、毛文龙有牵制作用的。

关于游击战和毛文龙,我之前写了两篇文章,虽然很烂,但应该也能解释得清楚一点。

啊,我不是说所有的粉黑都是水平低的啊,只是我拉黑的水平都是低的,而且都是在这个领域活跃的人。他们的奇葩言论如下(意思如此):

1、大炮是不能上城墙的;
2、铁道游击队不是破坏铁路的;
3、补给是马匹的补充。

他们大多会用史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但只要看得仔细一点、问的多一点,就可以暴露他们的无知和没有常识。

而且他们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可是会在两天内让你消息99+的、超有时间的、一直用言语攻击意图让你口吐芬芳之后把你举报封杀的恶徒。

至于我是说谁嘛,看我之前在这方面的回答下的评论就可以知道了。

最后,一个历史人物如何,要看他在当时和现在的评价。

不要觉得你可以比当时的人看得更清楚,因为你看到的只是他们留下来的只言片语。

也不要觉得你可以比那些专家知道得更多,因为他们确实是凭借着他们的贡献而坐在那个位置上的。

更不要觉得自己是多厉害的、掌握了真理的人,因为一个人所能接触的东西是很少的。

所以才要学习,才要多看,才要多问。

要回答历史,不仅要知道史料,还要知道科学知识,更要知道各行各业的基本情况。

鄙人不才,农民出身,商人家庭,两年PLA,历史学学生。稍稍可以解释点战术、战略的问题,也略懂一些历史知识。

但鄙人毕竟才疏学浅,如有错误,不管是曾经、还是今后,希望各位不吝赐教。鄙人一定不矜不伐,洗耳恭听。

啊,对了,还有一件事。

我之所以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我感兴趣,以后也许也会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所以需要在现在好好地学习。因此——

希望前来讨论的,可以同我一起,做一个愿意学习的人。




  

相关话题

  如果有人出兵中国伙伴巴基斯坦,中国会直接出兵相救吗? 
  蒙古国有必要要海军吗? 
  为什么现在很多节目都在提中国没有实战经验? 
  印度明明没有军事传统,为什么现在感觉全是鹰派作为? 
  怎样理解二战中法国的投降? 
  如果没有法国干预,美国能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吗? 
  之前日本自卫队使用“旭日旗”引起轩然大波,可为什么二战后德军仍使用铁十字标志就没事呢? 
  为什么嘲笑印度人用拖拉机牵引舰载机? 
  如何看待胡锡进建议增加核弹头数量? 
  如果中国当年没有买苏27而是买了F15? 

前一个讨论
继日本首相菅义伟后,安倍晋三于 10 月 19 日再次参拜靖国神社,你怎么看?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上海地铁一大爷怒斥小伙不让座:我白发苍苍你没看见吗?你不会老吗?」一事?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