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北京大学中文男足公众号因为「有辱系格」迫于校方压力,删推送改名称? 第1页

        

user avatar   masterp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按照这个逻辑,那中国男足是有辱啥格?


user avatar   deng-bo-y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都是世一大,我们比较一下:

清华曹大佐,多次在知乎等平台批评清华的风气“过度竞争”、痴迷排位赛、不能容忍“失败”,留给传统“成功”价值定义以外的价值观空间比较小。曹大佐说,想让清华人做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设定严格的门槛和资格考试,然后清华人就会挤破脑袋往里塞。清华没有批评曹大佐“有辱校格”。曹大佐出席新闻联播报道的座谈会并发言,清华也没有通过“老校友”阻挠,说“此人本科期间就在工字厅喝过茶,不堪重用”云云。

浙大勃勃,竺院直博,按理说享受了浙大最高水准的培养,对学校只有充满感恩。勃勃在校期间就在人人网等平台指责浙大的培养模式对学生的成长不负责任,对懵懂无知的学生缺少必要的人生道路引导。在校期间,勃勃靠攻击学校引流当网红,到了知乎平台还是攻击学校引流当网红,把浙大在知乎的形象和“三本”牢牢的绑在了一起。至少我没见勃勃说过,浙大通过“老校友”关系指责勃勃“有辱校格”,要求勃勃在导向上注意什么。

勃学联合创始人立党跟风黑山东一所世一大,学校从来没有过任何举动。@不想上吊王承恩 前几天还说母校的四任校长都是那啥,山东一所世一大历年的老校友是这么一个情况,学校没有通过任何方式规劝他不要“有辱校格”。

所以说,你们不要黑北大是“二流清华”,今天这一出表现哪里配得上蹭清华的热度?今时今日,北大的这位老师就连山东一所世一大的容人之量都没有。自从2018年以来,北大一直处在极其别扭的状态。一面是请家长约等于国法,学校做保大于国法;另一方面,一些个小啰啰就像西太后,特别容易觉得别扭,谁让它别扭它谁就让谁别扭。

对了,山东大学1926年在青岛复校,蔡元培先生奔走了一年多。或许蔡元培先生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文化基因也留在了齐鲁大地。孔子曾经曰过,“礼失而求诸野,智亡而在民间”。建议北大多看看同为副部级的兄弟院校的做法。

毕竟现在北大数学系的某项世界排名都不如曲阜师范大学了。


user avatar   ind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任离情折柳枝,恐无意间再无草木如是
但凭笔墨济沧海,愿有我处便有斯文在兹

我研究生毕业那年,去外院新楼参加毕业典礼。

路过中文系和许多文科院系所在的人文学苑,就是正对着中文系输球的一体的那个人文学苑,看到这么一个横幅。

我就背了下来,一直记到今天。

现在想想,挺应景。


user avatar   shuang-deng-hao-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请始作俑者——中文系团委的金锐老师,出来跟大家聊聊自己的心路历程。


金锐老师,现在舆论发展到了这一步,请问你有何感想?

请问,你能给我们再展示一下,你身为自热型青蛙的超能力吗?

我不是不相信,但是真的真的太好奇了。

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大学的团委老师,能那么自信地表示,自己可以随时让“中文男足”这个关注量10w+、单篇推送阅读量100w+的公众号,轻而易举地消失?

好家伙。

什么叫“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啊?

周瑜看了直呼内行。

苏轼只恨自己生早了,不然这个流传于世的千古名篇的主角,该是金锐老师才对。



金锐老师,还蹲在树洞删帖呢吗?

刚才你急了的时候,电话可是一个接一个地打给中文男足的负责人呢。

金锐老师工作特别认真负责。

即使是毕业生,金锐老师也并不放过。

非常热情地表示,要给一个已经毕业的中文男足主创人员的在职单位的老总打电话呢。

我再多嘴问一句,请问给老总的电话打通了吗?

鉴于您今日的所作所为,人家有没有亲切地叫您一声——赵金锐老师?


user avatar   lin-wei-p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几年每次高考出分前后,都会有很多人向我咨询学校和专业的事情,也会被很多人问到北大的风格是怎样的。

我会给很多人推荐中文男足,推荐邓香兰,告诉他们,北大就是这样的。

这个园子里,既有可以在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竞赛的残酷竞争中卷到永远没有上限的无数妖孽级别的大神,也有中文男足这样的,卷不上去就原地挖井,就算挖不出水来,挖出来的沙子也能卖钱;就算挖出来的沙子卖不了钱,你把挖沙子玩泥巴的故事写出来也有人看;就算你写的故事没人看,那至少你玩泥巴玩得很开心啊!

在这个园子里,成功没有唯一的定义,别人还在为0:2输个球而懊恼的时候,有人已经把0:12输球写成牛逼的故事被传颂。

为什么会焦虑?为什么会卷?因为害怕失败。越是不能容忍失败的环境,越是失败者将万劫不复的环境,就越卷,越焦虑。而且在这种环境中,不只是被定义为失败的人,就连成功者过得也很难受,也很焦虑。

作为全国录取分数线最高的高校(之一),你把这么多优秀的学生招进来,是让他们体验更多姿多彩的人生、充分开发他们在各个领域的潜能、让他们将来在各行各业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而不是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体验人生的挫败和焦虑的。

这个园子里很多人都在尽最大努力去向学弟学妹们证明,没有所谓的唯一成功,你拿五四奖,他创业成功,她去参加选秀,有人搞科研当大学老师,有人喜欢教书当中学老师,有人去偏远山区支教当小学老师,有人每天顶着巨大压力拼命赚钱,有人投笔从戎实现从军梦想,有人就是喜欢朝九晚五悠闲的安逸日子……还有很多人,即使任何一方面世俗定义的成功都不符合,那就直接掀桌子自己定义一个自己符合的成功标准,每天开开心心,精神胜利也未尝不可。

中文男足就是这样,虽然追求成功,但也接受失败,调侃失败,解构失败,甚至告诉你,有时候失败比成功还牛逼:每年北大各种男足比赛里,冠军是哪个队大家都不一定记得,记得的都是跟中文男足交过手且有经典名场面的。


讲完中文男足和我所认可的北大精神,中文系领导“有辱斯文”的震怒,倒真的是诧异到我了。

自嘲是最高级别的自信。我从没想过,北大中文系的领导,竟然连这点自信都没有。北大中文系一直是我心中最有北大风骨的一个院系,应该最有文人那种甚至略带一点点酸的傲气和自信的院系,系领导竟然会经不起一点自嘲。

中文男足玩自嘲和解构就要被批评有辱系格,不删帖就封号,院团委老师表示“我还是有这个能力的”,那请问贵系老师,近百年前贵系某著名教授,写了一系列小说玩解构和批判,把中国古代各种神话和传奇故事解构了个遍,语气时而诙谐揶揄时而辛辣嘲讽,还编了个集子美名曰《故事新编》,这种“有辱国格”的教授,请问贵系打算如何处置?还不赶紧开除系籍?

我打出这些文字的时候,正在食堂吃饭。身边前后左右几拨人,都在谈论这个事情。到底是谁“有辱斯文”,到底是谁“有辱系格”,这件事情荒唐和滑稽的是谁,不言而喻。

如果一个国王一上台就封杀国内所有“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故事,不允许任何地方提到“矮”这个字,那即使从没见过国王的普通人,也都知道他一定是个矮子。

如果一个系领导动不动就因为“有辱系格”而震怒,那即使不了解北大中文系的人,也会明白,这传承百余年的北大中文人的“系格”,究竟是被谁辱了。


user avatar   xuxiaot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十多年前曾经我是bdwm的版务(SIS版,我院的英文缩写),当年教育部来巡视(就是把三角地宣传栏拆了的那次巡视,我们戏称“洲际导弹”),有学工师姐在我版发了一个通知(标题记不太清楚了大概是这样):

通知:关于教育部巡视期间的几点要求

通知里面的内容包括很多,有吃饭规范、上课规范、下课规范、骑车规范、走路规范、打水规范、见到老师和像是领导的人的时候的语言规范等等。其中最夸张的是学生必须在晚10点全部回宿舍;早上7点以后宿舍禁止呆人,必须全部都去教室、图书馆、自习室等。院系将联合宿管每天进行检查。

这个通知迅速被转发到各个班面,一时间bbs十大(相当于热搜)全都是这个通知。

回忆了一下,应该是有好事网友先转到Joke版,然后从Joke版扩散到Tri版,SG版等等热门版面……堪称SIS高光时刻了

BDWM今日十大:

  1. 【SIS】通知:关于教育部巡视期间的几点要求
  2. 转发:通知:【SIS】关于教育部巡视期间的几点要求
  3. 转发:转发:【SIS】通知:关于教育部巡视期间的几点要求
  4. 转发:转发:转发:【SIS】通知:关于教育部巡视期间的几点要求
  5. 转发:转发:转发:转发:【SIS】通知:关于教育部巡视期间的几点要求
  6. 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SIS】通知:关于教育部巡视期间的几点要求
  7. 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SIS】通知:关于教育部巡视期间的几点要求
  8. 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SIS】通知:关于教育部巡视期间的几点要求
  9. 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SIS】通知:关于教育部巡视期间的几点要求
  10. 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SIS】通知:关于教育部巡视期间的几点要求

一时间全校都在讨论这个每天七点就要求大家全部离开宿舍的几点要求。SIS的院名挂满了整个bbs。

最后怎么处理呢,因为院里老师觉得这个东西太影响院系形象了,直接打电话到我宿舍,让我赶紧把原贴删了,把转发的、阴阳怪气的那些网友封了。

当时我年纪小,只能照做了,于是十大有一个瞬间大概是这样的:

BBS今日十大:

  1. 【SIS】【已删除】
  2. 转发:【SIS】【已删除】
  3. 转发:转发:【SIS】【已删除】
  4. 转发:转发:转发:【SIS】【已删除】
  5. 转发:转发:转发:转发:【SIS】【已删除】
  6. 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SIS】【已删除】
  7. 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SIS】【已删除】
  8. 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SIS】【已删除】
  9. 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SIS】【已删除】
  10. 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转发:【SIS】【已删除】

这是我在p大时经历过的最解构主义、魔幻主义的行为艺术瞬间。SIS的名号由此印在了一代p大学生的心间。


user avatar   2pri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成绩 使人汗颜 如此成绩 如何招生


user avatar   xiao-xiang-99-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斯 文 在 洞





user avatar   Luolc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近来本着逐渐退乎的目的刻意压制减少着写回答和文章,不过问题中的事件勾起我不少回忆。

这次就写一点,可能有点跑题,放在几年前大概可以畅所欲言,而在如今的舆论治理环境下可能稍稍触及 mǐn gǎn 的话题。如今 P 校的公关实力大有赶超世一大之趋势,这个问题还能活多久尚未可知,这个回答本身可能更不必说了。


中文男足推送被迫删除,是 P 校舆论治理力度愈来愈大的一个缩影。

早年间贵校学生常常调侃隔壁「知乎是清华 BBS」,大事小事都能来发个问题。原因无他,一来是知乎标榜的「高学历」「高逼格」特质和「程序员/CS 专业比重高」的用户比例特征与 CS 排名世一的清华相性很合,学生中知乎用户很多;二来是最直接的原因,清华没有 BBS —— 或者更严格地说水木在被大量社会人士占领之后学生们不再拥有一个适合讨论、批评校内事务的平台。

而同一时期 P 校却没有把知乎频繁当 BBS 的现象,倒不是说学生们不用这软件 —— 君不见清华 tag 的问题下面一群 P 校朋友插科打诨或阴阳怪气 —— 而是在 2013 年这一知乎取消邀请制即将蓬勃壮大的时间节点后不久,P 校诞生了「树洞」这一匿名平台(注:狭义指由原 PKU Helper 开发组研发之后的树洞;不包含更早人人网时期的公共树洞账号;也不包含校外人士运行的盈利为目的的微信公众号),一举解决了其时未名 BBS 难以手机操作的痛点,使 P 校学生拥有了一个足够方便去讨论、批评学校事件,又能一定程度通过“匿名”自我保护的平台,因而对知乎的需求不是那么高了。


匿名平台刚刚建成发展的蛮荒时期,也是最美好的田园时代。

有一则轶事,树洞开发最初并没有独立后端,而是在曾经的人人网上维护了一个名为「P 大树洞」的公共账号,PKU Helper 客户端上的树洞发表和回复,只是做了个网页请求最终统一用人人公号发表成动态,所以那时候的树洞也是可以直接在人人上关注浏览的。

而树洞上的话题讨论之自由到了什么程度呢,在同年六月的某个 mǐn gǎn 日期,树洞上展开了一场关于「那个数十年前由 P 大学生始作俑的重大 zhèng zhì 事件」的大讨论,尺度之大,争论之激烈,某些爆论之令人咋舌,使我这个当年的亲历者仍记忆犹新。当然毫不意外的,人人公号第二天就被永封了 —— 国安可不是吃干饭的 —— 而树洞服务也此停摆。直至当年学期末结束,初创三人组花了一个暑假手撸了树洞后端,开启了 Helper 开发组全权运营树洞的时代。

这田园时代呢,学校对树洞几乎没有任何插手,放任到了引起「更强大的力量」注视的程度了。而初期刚刚有机会接触树洞这一全新匿名平台的同学们也十分热情,乐于分享吐槽、提出问题或为他人答疑解惑。而经历了封号事件后树洞内也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大讨论和定性,最后较为一致地认为「言论自由确有界限」,让小部分喜欢辩经的键盘侠爽了而使整个平台有被爆破的风险从而剥夺所有人发声的机会,是不合理的。于是在那个没有删帖、封号、关键词屏蔽的蛮荒时期,早期树洞用户们有默契不过分露骨地讨论某些议题,并自发地对明显带节奏的爆论予以谴责,凭借着良好的默契维护着树洞活跃而不激进的社区氛围。

当然发散地讲,那段时间可能不光是对 P 大,对整个社会而言都是舆论环境较为温和的时候。2012 年微信重量级更新支持朋友圈功能,随后公众平台上线,次年知乎开放注册,自媒体蓬勃发展,相关监管还未到位,是最畅所欲言的时候。


而把时间拉回现在,知乎上 P 校 tag 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抛开蹭热点的节奏人士搞的问题,也有不少是学生们发出来的,比如本题。至于原因何在,前面铺垫了这么多,聪明的各位肯定早就猜到了我想说什么。校方对校内平台的压制力度愈发地大了

中文男足这件事我最早竟然不是刷知乎而了解到的。而是听闻树洞又开始了一波删帖行动 —— 树洞里充斥的苏式笑话和 Yau 式震怒表达着学生们的不满。删帖在这时成了团委的最大法宝,用行动诠释了「看不见等于没有」这一人类经典错觉。可总有不买账的学生,便一怒在知乎上开个问题,不肖多时便有百余答,实在直观地反映了被压制的言论有何多。


但其实 P 校不是一直是这样的,甚至不过数年前还有着很是宽松的讨论环境,公众号被迫删帖这种事,放在几年前还是匪夷所思。今天有兴致写点东西,也是因为我早期的知乎回答也算是个侧面见证,学校某些方面的变化,从知乎上这些回答的记录里,也能窥见一二。

那个时候,能捅上知乎讨论的,可能是树洞本身匿名性安全性受到质疑的时候,既然已经怀疑了那自然就只能找个别的平台讨论,而我也因此潜水许久写了生涯第一篇知乎回答:

或者是有「校外人士旁听持刀威胁」这样极其恶性的事件发生,引起极坏社会影响,促使我写了生涯第二篇知乎回答:

这一事件对我触动极大,最直接的原因是受害当事人是现实中的朋友,为人正直善良,我最为仰慕的高中前辈。

另一方面则是我见证了从事件最初披露,学校出卖学生的证据被爆出,进而在树洞中引起转发激起众怒,学生们慢慢地自发形成组织、分工合作,想方设法从法律角度、媒体披露以及各个其他方面来帮助我们的同学,并对学校持续地质疑和诘问,施加压力。而校方不管是出于压力还是何缘由,由副校长出面召开事件通告和答疑会,在底下一个个愤怒的学生的质问中,承认错误,承诺“学校会保护我们的学生”。

那时我一度对学校的改革前景充满希望。「本以为是开始,却没想到是巅峰

我见证了一次群众依靠舆论监督推进改革进程的实例,感受到了社交媒体在其中能发挥出的重要作用。那时的领导班子,也能勇于面对学生的直接责问,坦诚错误,与之后大字报事件时的做法对比强烈。而龙事件之后数年来校园中的一个个报警器也实实在在的立了起来。今天在群里聊到删帖,聊到知乎问题,聊到了这一旧事,Jimmy 说「龙江豪事件是 P 大的顶峰,从此之后就对 P 大失望了」,深以为然。

林建华被许多人喷,但我觉得他做了不少实事了,那时的校方对改革的态度是积极的,惠及了无数新生的自由转系也是那时力排众议地推行。而如今这套领导班子上来,重“整风”而不重治校,如今的风气大家也都体会到了。

在回顾上边那个回答的时候我发现其中还提到了早已忘却的一则小事:

回想起当年树洞匿名机制的设计,解密发帖人需要复杂的解码,密钥只有 Helper 负责人拥有。解密发帖人这一操作几乎只在有发表了「自杀树洞」要救人一命这一相对正义的动机下才会启用。而如今的某些大脑袋们越发地想把“查人”作为「解决不了问题还解决不了你」的手段。历任 Helper 开发者为坚守底线付出太多努力了,面临的“上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现在再回想起草创时期的环境,恍若隔世,那时怎么想得到现在开发团队要面对如今的处境呢。而这么些年来,Helper 在学校也经历了太多变动,包括伴随着一代目毕业 Helper 由学生的成果变为校方的资产,从软件的主人变为了月工资 50 (125?) 块受聘于学校的维护者。

不过这个问题毕竟是关于中文男足,树洞只是引申出来的话题,这里也就不再扯远给它修编年史了。只是颇让我意外和唏嘘的,是学校压制中文男足事件在树洞删帖的行为,有可能要变成压垮开发团队的一根稻草,成为其与校方彻底分道扬镳的萨拉热窝事件了。以中文男足事件为契机,「尚由学生维护的 Helper 版树洞」可能也将迎来了它的终点,虽然这其实是必然,不过早晚而已,但校方无底线压制言论的操作也实在迎合了时代潮流,「加速,使劲加速」


中文男足公号是可贵的。它在某种层面上,展示了北大精神其中的一方面,很可贵的一方面。

P 校如今四大榜单全面被世一大甩开,其中一个因素大抵就是,P 校是真的不够拼,不够卷,过于“自由散漫”。这里的挺多人不囿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他们追求拼搏的过程,也敢于接受失败。其中佼佼者,在卷王们 0:1 都忍受不了的时候坦然地踢出个 0:12,但仍可以昂首挺胸,用幽默风趣甚至颇有文采的自嘲去发现失败中的那些趣事、那些闪光点。在一个赛道上输了,想的不是拼了老命也要追上去超过对手或是捶胸顿足,而是发现另一条无人赛道,自信奔跑。

而我曾经觉得这是 P 校给我的最为宝贵的财富,分享在我的早期回答里:

而中文男足的老哥们,真真切切地践行了这一点。谁说踢球一定要赢呢,踢不赢,我们也可以写写段子博君一笑啦。

我对中文系的观感历来不错。来自于生活中风华正茂学富五车的中文系姑娘们,来自于我对计算语言学的喜爱,可能也有点来自于中文男足公号的诙谐 —— 但绝对不来自于「系友震怒,有伤系格」的老系友和贵校行政。


user avatar   johnny-km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乱搞男女关系的不觉得辱系格

家暴的不觉得辱系格

师德有亏的不觉得辱系格

反倒是输了一场球,学生自嘲,就辱系格了。

那这个所谓的“系格”,本身就是藏污纳垢的吧,所以“自嘲”这种正常品格之于“系格”,才能有辱吧。不然解释不通呀。

真切的感觉到:北大中文系让我蒙羞。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 1-3 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 
  如何看待北京大学主动与龙江豪和解,并且龙江豪刑事起诉北大学生事件? 
  司徒雷登为什么没能够被移葬到北京大学? 
  清华教授不认可躺平,而北大教授接受女儿是普通人,反映了哪些观念上的差异? 
  北大女生包丽去世,牟某翰是否应该承担责任? 
  如何看待校庆演讲读错「鸿鹄」发音、北大校长林建华发道歉信?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你,目前在从事什么工作? 薪资待遇如何? 
  你如何理解现在网络上许多舆论指向清华北大是美国附中这个问题呢? 
  北大教授陈平学术水平如何? 
  为什么清北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很少选择直接就业?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英雄联盟解说鼓鼓工作途中拍摄管泽元与长毛解说视频而被领导约谈?
下一个讨论
德亚牛奶已经被央视曝光是假洋牌子,为什么还那么多人买?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