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 10 月 30 日国内发布的华为 Mate40 系列,有哪些惊喜与遗憾? 第1页

  

user avatar   yu-yong-ren-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价格出来惹


其实余总完全没必要煽情,哪怕是一点点都不必。大家对华为的牺牲完全都心知肚明,这也是大家愿意购买华为产品的原因,对于国外的制裁你我并非草木,有愤怒有悲伤有无助有期许,不管怎么样,对于为了国家和民族未来而牺牲的那些人或是群体大家都是抱有相当高的敬意的,这一点无需多言。

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积攒实力,等待转机的到来。


关于硬件看下面的回答就行。

其实在这个回答里已经说得蛮多了,我想这次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给了这样的三档配置,反而倒是利好标准版和超大杯用户的。

标准版的优势:

单打孔曲面屏(但不是瀑布)

全系都有高刷(90hz)标准版没有阉割

体积和重量控制更好(以玻璃版本为例 8.8mm 188g)在6.5寸的尺寸上还是个蛮不错的成绩

据说支持双快充(存疑 PPT上有 不知道是不是标错)

IP53防水(虽然没有68 但生活日常也还能凑合)

麒麟9000e和9000的差距很小,大概率是因为良率而屏蔽了部分单元,日常使用的话差距可以忽略不计。

相比之下就是我觉得比较遗憾的点:

Pro版主摄没有ois,尽管上了ryyb且单位像素大,但是ois仍然是好文明,这一点CMOS哪怕大到全画幅甚至中画幅都是一样的。ois能有效提升成像成功率和夜间成像质量。(暂且猜测是因为被制裁了 但潜望镜又有ois 很迷)

Pro和Pro+版的有线快充离目前的超一流梯队仍有差距(无线快充是目前量产的超一流梯队 毋庸置疑),66w单电芯快充基本上是单电芯能做到的极限了,再往上就要用上双电芯和更低阻耗的电芯结构了(应该是出于厚度和体积的考虑)

麒麟9000因为受到制裁被迫采用了a77+g78的架构,虽然性能非常出众但没有用上最新的a78和x1超大核,未来面对875和Exynos旗舰时可能会有能耗比的劣势。

等风来吧。


user avatar   evens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Mate40 Pro是华为第一个让我愿意用iPhone的逻辑去看待的产品。尽管出现了很大的外部困难,但Mate40 Pro依然以一个非常高的完成度出现在消费者面前。“非常高的完成度+广泛的生态系统支撑”,这是我对Mate40 Pro的精确评价。如果这不是所谓的华为最后一台麒麟旗舰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起,建议所有的评论者不再以片面参数论Mate。Mate系列成为了总体系统制胜的国产典范,这也是我认为第一个彻底脱离了参数低级趣味的国产旗舰。

在今年HDC鸿蒙2.0发布之后,华为宣布手机侧的鸿蒙系统会在2021年初部署。Mate40 Pro在这个时间点发布,会成为EMUI12和鸿蒙系统承前启后的平台,名副其实的成为1+8+N的行动中枢。

所以如何看待Mate40 Pro,那就要站在1+8+N的总体系统高度去看待。当然前提是Mate40 Pro的软硬件完成度要达到华为生态的要求才行。目前看搭载新的5nm工艺麒麟9000旗舰SoC的Mate40 Pro以较高的完成度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

对标iPhone,以HMS5.0再造第三移动计算生态

全球目前有两个移动计算生态,一个是苹果,一个是谷歌。这俩生态结构都很简单,苹果就是强大的计算性能与IOS无缝衔接,以iPhone为核心,连接相关的iPad、iWatch、Macbook、Airpods Pro等核心层设备,往外延展到愿意加入IOS生态的智能家居产品;而谷歌则以GMS服务为核心,连接所有愿意加入到GMS生态内的手机、平板、智能穿戴、车机、智能家居产品。这两者的区别在于,谷歌并无兴趣把控自有核心设备,也无太多精力去折腾智能穿戴系统和车机系统,所以谷歌是一家搜索、广告、地图和游戏公司。而苹果则几乎相反而行,把核心态的产品做好,让生态更专注和健壮。由于不可抗力,华为不得不彻底放弃GMS,规划自己的道路。在某种推动力下,为了生存,依托HMS成为了移动计算的第三极。

就我看来,HMS5.0结合了苹果和谷歌的特点,既像苹果那样牢牢掌握了核心圈层的设备(也就是1+8),又具备谷歌GMS完全开放的特点,所以发展十分迅猛。可以说,向死而生的华为,在兼收并蓄苹果与谷歌的优势之后,HMS5.0突然变得让业界不得不高看一眼。估计没几个人知道,HMS目前有56个开发包,多达12981个API。

而Mate40 Pro就是HMS5.0集大成的承载平台。你不是觉得海外用户离了GMS就不会选择华为吗?这话对也不对。离开GMS,我们无法使用Gmail、谷歌地图和谷歌搜索这三大刚性服务。那么,华为再造一组搜索服务和地图服务行不行?答案是可以,而且进展极其迅猛。Petal Search和Petal Maps引擎,提供了比竞品更多的弹性功能空间与API接口,满足各类APP在搜索、定位、导航方面的需求。

再造一个GMS和IOS服务,这看来是个完全不科学的事情,但华为基本做到了。尽管规模比GMS还差得远,但从活下去这个根本目的出发,Mate40 Pro这代开始,华为的核心设备真正具备了独立生存能力。

Mate40 Pro:一台脱离参数论低级趣味的,完成度相当高的旗舰机

我在评论iPhone的时候说过,对于苹果构造的庞大生态系统与软硬件整体的综合体验,去抠iPhone的参数细节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近似于抬杠。这句话同样送给Mate40 Pro。

从工业设计和硬件本体来说,其实和Mate30Pro并没有太过于惊悚的提高。不过在Mate30Pro有些体验问题上做了比较实用化的改进。

三个明显的改进点:第一,虽然瀑布屏的弧度变化不大,但这次这块屏的质量肉眼看明显好了不少,特别是侧边发绿现象有了质的改进。第二,Mate40 Pro采用了类似MI 10Pro的独立上方扬声器,总体效果要比Mate30pro有一些进步。第三,终于把音量键给弄回来了,Mate30Pro的音量调整确实不太方便。

在整体外观设计上,华为现在对于应季流行的把握越来越有感觉。Mate40 Pro的镜头组设计配合白色玻璃后盖,就显得十分有质感与卖相。与银色Mate30Pro放一起,明显更有眼缘。

鉴于发布会上还是花了不少篇幅谈Mate40 Pro的拍照,那我也简单聊聊Mate40 Pro的拍照吧。在一个光线柔和不存在复杂工况的下午,用Mate40 Pro在牛首山佛顶宫进行了外拍。我对Mate40 Pro静态拍照的总体评价趋于保守,大致结论是:“非常出色的超广角与长焦性能,突出的暗光与HDR表现,多数困难场景强适应力的出片表现,以及依然不够稳定的色彩表达”

这次华为在Mate40系列上使用了了一颗新的超广角CMOS:IMX718,1/1.53英寸2000万像素,这是个非常可怕的尺寸,比目前IMX586和IMX708这两款顶尖超广角都要大不少。值得注意的是Mate40 Pro的超广角焦距是18mm,而非Pro+版本的14mm。

Mate40 Pro这颗超广角,相对Mate30 Pro的 4000万像素,表现出了风格迥异的特征和良好的色准。而相对IMX586,在解析力和曝光控制上,有明显的优势,劣势是18mm的视角依然显得不够宽广。此外,这颗超广角在暗处表现更佳,这是在释迦摩尼佛顶舍利万佛殿里拍的琉璃塔:

这座七宝舍利塔内,供奉着释迦摩尼本尊的佛顶舍利和诸圣舍利。这个场景属于比较复杂的工况,包括暗光和不断变换的复杂色温,考验的是设备的高ISO下的感光性能、降噪性能和白平衡能力。Mate40Pro很好的完成了这一场景的挑战,曝光策略要比其他手机更为合理,画面更明亮,且噪点更低。这一性能表现,是让我对Mate40Pro总体拍照能力最为欣赏的一点。

接下来聊聊Pro上这颗非顶配的125mm长焦,这也是我目前体验过的125mm左右焦段表现最好的长焦镜头,得益于XD Fusion的增益,Mate40Pro在目前手机长焦头最为头疼的暗光环境下表现尤佳。从画面细节分析,XD Fusion在去除杂讯干扰,纠正光线散射,高光抑制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左图那个水晶瓶里放的就是佛祖本尊的诸圣舍利,拍摄距离约8米。一般在这种昏暗的环境下,手机对这种场景只能满足拍到,但不能满足拍好。Mate40Pro做到了既能拍到还能拍好,画面清晰锐利。

右侧的释迦牟尼佛坐像,参考上面那张超广角的作品,比对一下距离,依然清晰锐利,曝光表现到位,美中不足的是白平衡略微失衡,画面偏黄。

下图则是诸圣舍利的长焦细节,在125mm这个距离上,这种画质Mate40pro是独一份的,而且在这个样片里,白平衡维持的很好。

说完了长焦,最后简单看一下主摄表现。说实话这颗缺失了OIS的IMX700主摄表现,基本由麒麟9000的ISP结合XD Fusion进行性能代偿。来三组样片看一下:

虽然我老吐槽RYYB色彩不咋样,但还是可以看得出来,在常规光线和景象拍摄中,麒麟9000和XD Fusion加持的IMX700表现还是要比IMX600y正常得多。在佛顶塔样片中,IMX700对塔身的表现相对IMX689更为合理,只是蓝天部分加戏有点过。而IMX600y还是保持了古朴的风格,和实际观感差异较大。Mate40 Pro的XD Fusion算法看上去比较积极,在阴天和柔和光线下,比较喜爱用略大一点的曝光量和相关的算法提升对象的细节表现,相对来说,IMX600y原始一点的古建筑算法覆盖了整个照片的色彩表达。作为基准参考,IMX689表现自然稳健,还原精准,只是貌似曝光略低,显得画面有点阴暗。而黄叶表现,希望华为继续改进RYYB通道对黄色的敏感性,进一步纠偏。


值得一提的是,Mate40 Pro的拍照界面上并没有2X和3X选项,所以创作便利性略有不足。基于这个问题,我就很好奇Mate40 Pro的2X(约等于55mm)的表现如何。参照范本依然是IMX689,默认有2X选项。这俩55mm输出的原理都是一样的,主摄剪裁结合算法修正。两者色彩取向有一些差别,我发现XD Fusion很喜欢在一堆颜色中提高红色和黄色的权重,这在某些场合十分有眼缘,比如这张。佛顶塔中间的黄色部分,被提亮之后确实好看。但这种策略,并不是每个场景都能取得正反馈,华为还是要花功夫去优化红黄的表达。

篇幅有限,关于拍照的部分我就说到这里,做个简单的小结:

1. 麒麟9000芯片的ISP、NPU结合XD Fusion,对Mate40 Pro全焦段的优化是立竿见影的。特别是对暗处细节优化、复杂光线下颜色的调整、对某些场景内必要的HDR优化,都十分令人满意。

2. 鉴于RYYB的原因,Mate40 Pro对纯红色和纯黄色表现依然激进,和实际观感差异较大,希望能有所改进。

关于产品本身,最后我想聊聊IOT,这是目前我手头的华为设备:

如开篇所言,Mate40 Pro圆满完成了1+8+N的中枢使命。我手上的设备中,Mate40 Pro是那个1,Freebuds Pro和SoundX是8,iateey饮水机是N。通过智能生活进行广泛连接。值得一提的是,本来是用华为智联路由器连接这些设备是最简单的,但这次我发现,华为在跨网络设备适配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为Q2Pro不能支持WiFi6的缘故,我最近把家里的无线部分升级到了ORBI RBK852,保留原来无线网络SSID名称、密码以及内网IP的前提下,所有的华为IOT设备都不需要重新配网,直接连通。这让用户感到非常友好。而且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测试,这些设备都可以稳定运行。即便被少数玩家吐槽不能分频的RBK852,在支持2.4GHz的华为生态链产品上也没有任何问题。这不就是过去苹果用户最推崇的无感全家桶么?所以我说,Mate40 Pro是一台不需要太纠结参数细节的产品,因为它通过HMS和智联,正在实现苹果曾经做到的事情。

除了手机本身,还是要聊聊Freebuds Pro。之前这耳机一直在iPhone11 Pro MAX上使用,在降噪控制和功能切换上一直不太平顺。这周改为Mate 40Pro和Mate30 Pro专用之后,所有链接和操作上的小问题都没了。

智能Ai降噪是我最喜欢的功能,它可以保证在不同的噪音环境下,用户都可以获得一个相对平稳的底噪空间,而不是忽高忽低的降噪。音质方面,中频表现我比较喜欢,虽然有用户说这耳机的低频表现比较好,但对我个人来说,还是有点量大,轰脑谈不上,但还是略重。原机配原耳,这是我对TWS产品一贯的建议。FreeBuds Pro在华为手机上的表现确实是最好,毋庸置疑。

写在最后。华为Mate40 Pro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内核产品,在5nm麒麟9000 5G SoC的加持下,这代产品表现十分均衡。外观设计与交互上,改进了Mate30 Pro的诸多不足,例如音量键、扬声器、66W充电、90Hz高刷等目前安卓机用户还比较看重的指标。在拍照上,参数并不颠覆,但是XD Fusion的改进却能强烈感知,除了纯色表现需要改进之外,在暗光可用性,长焦表现和超广角素质上,都是顶尖梯队。其实Mate40 Pro,是一款本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但华为排除万难真的做到了,就这一点,足以令人肃然起敬。较高的完成度,HMS5.0和IOT的加持,都让这款产品成为日常使用非常合适的选择。


One More:希望能一直一直一直的,用华为手机记录祖国这繁荣,和平,烟火气的美好瞬间:




  

相关话题

  2020 年有哪些高性价比的手机值得推荐? 
  折叠屏手机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如何评价 2020 年 3 月 26 日发布的华为 P40 系列?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英国 ARM 公司宣布停止与华为的业务,将造成多大范围的影响? 
  大家偏爱T9/26键/14键/17键等键盘布局的原因各是什么? 
  海思半导体有多大几率挺过这次封锁? 
  是买没有5G芯片的iPhone11好还是买带5G芯片的华为手机? 
  手机 CPU 功耗比电脑 CPU 低是如何做到的? 
  哪个瞬间让你觉得移动支付真的改变了生活? 
  有GPU Turbo加持的970和845比,到底如何?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男人三十好几了还在沉迷游戏的快乐?
下一个讨论
苹果ios和小米miui12哪个更能保护隐私?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